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二十七章 俩个人的旅行 ...

  •   2012年的年底,雪下的大且早。
      张智东约上陈鹏准备元旦的时候去漠河,算上年假及元旦假期另外再多请上两天假。
      于是十月还在外出差的张智东,就打电话让在上海的陈鹏按着他初步的行程安排预订机票。等张智东出差回来之后,便可以开始制定详细的旅行计划。
      1月2日凌晨三点多,张智东轻手轻脚地从床上爬起,为了赶上上海火车站开往浦东机场的最早一班大巴。
      妻子萧兰和儿子睡的正沉,昨晚一起迎了新年三人才终于睡下。
      张智东背着前一晚整理好的行装到了机场打电话给陈鹏,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人。
      原来是人已经早他一步先到,正躺在机场大厅的座位上睡得舒服。
      陈鹏最近一趟同几个驴友外出旅行时,因睡过头错过了火车,为了避免自己这次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今天特意早来。

      几个小时候,俩个人背着行装从机场出来再坐公交到哈尔滨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的街面早已结冰,因而异常难走。
      张智东和陈鹏俩人走着走着,都感觉自己的膝盖压力很大。
      再放眼环顾四周,那些走在结冰路面上如同普通路面的人多半就是本地人了,有的还一边走一边溜起冰来。
      这天的哈尔滨气温不到零下20度,张智东和陈鹏俩个人上身各穿了一件保暖卫衣、一件羽绒背心、一件有内胆的冲锋衣,再套了一件羽绒服,下身穿了一条抓绒裤,外套一条雪地裤,因此反而觉得有些热。
      这里不比上海,虽然气温在零下二十几度,却并不是阴冷刺骨的冷。
      此刻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俩人在附近随便找了一家餐馆稍作休息,晚上临近八点的时候乘坐上从哈尔滨开往漠河的19个半小时的火车。
      车厢内开着空调热火朝天,窗玻璃由于室内外温差的关系,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
      列车过道里填满了或坐或站着的东倒西歪的乘客,让张陈俩人先一步感受了—回春运热潮。
      第二天凌晨五点左右,随着下车的人越来越多,车上留出的空位变成—张张“床铺”,没有能买到卧铺票的俩人终于可以躺下小睡—会儿。

      这天的下午三点半,火车到达了目的地——漠河。
      张智东事先已经联系安排好当地的接车人和住宿,晚上吃完晚饭后俩人舒舒服服地在宾馆里洗了个热水澡。
      抱着松暖的被子躺在热炕上,张智东与陈鹏感觉像是进入了天堂,二话不说倒头就先饱饱地睡上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订好的车载着张智东和陈鹏驶向北极村。
      一路上是北方的冬日景色,地面积着厚厚的雪,脱了叶子的白桦林在天空的映衬下有说不出的纯粹之美。
      唯一稍显不足的是张智东他们的车在经过一条小路时,车子因地面积雪而不小心打滑,撞上了路边一棵白桦树。
      不过还好有惊无险,只是车头一侧被撞歪,用绳子临时绑扎着,倒让这辆车在之后的一路上突然变得相当引人注目。
      过往的司机一见被撞得有些凄凄惨惨的车头,都要用一口地道的东北话来向他们打招呼:“咋整的?”
      不过,最终这辆车还是顽强地走完了四天三夜的行程。
      在到达中俄边境时,因之前的小事故,车子突然熄火。
      路过的一对也是来此旅行的老夫妇,同意帮着忙拖车并捎带上张智东和陈鹏。
      俩人坐在这对老夫妇雇来的吉普车后座上,一路与老夫妇和司机师傅闲聊,前方的夕阳逐渐落下山去。
      下午五点多到达北红村,入村有段高坡,路过的其他司机纷纷下车同村里人一起研究,如何将张智东他们这辆撞得看着挺惨的车拖往村中。
      最后还是遇到一位经验丰富的修车师傅,找出了车熄火的原因,让车又再一次发动起来。
      此时的气温已是零下30多度,远处的天空只剩下淡淡的霞光,却是纯净的极其美丽。
      陈鹏举起手中的相机,同张智东面对着眼前因突发的偶然事故,才得以在村口稍作停留而欣赏到的景致。
      夜晚的北红村,看不见白色的雪,只看见那一家家的门户上高挂着的大红灯笼。
      入了农家的屋舍一股暖气扑面而来,顿时消除了俩人一身的疲倦,精神再次重新振奋起来,随后等着他们二人的就是热乎乎的饭菜和热乎乎的暖炕。
      次日,天还未完全亮,张智东和陈鹏便已起床,各自裹好衣物,带上相机装备去欣赏日初晨曦下的北红村景,此刻的气温已达零下40度左右。
      张智东的小微单一路上被他细心地护在外套下保暖防寒,但终于还是在拍得快差不多的时候冻得罢了工,暂时进入短暂的死机状态。
      而陈鹏则是为自己的专业相机,特意配备了一个专门用于防雨雪的相机保护罩,自然拍照时无需太多顾忌。
      张智东眼见着自己的相机已经黑屏,准备先进屋去,他将小微单放入随身带的相机包里隔热。由于屋内屋外的温差大,入屋后一般要过一个小时候之后才能将相机取出,否则机身上会起水雾,损害相机。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陈鹏也进了屋,脸上带着一副拍照拍得相当过瘾的满足表情,同张智东一起享用农家的女主人为他们准备的丰盛早餐。

      从北红村穿越黑龙江冰面往北极村的唯一雪道上,来往车辆交汇如同玩搬运工游戏一般,这边的车辆挪动—点,那边的车辆再缓缓挪动—点,推推拉拉忙活好一阵才能重新放开行驶起来。
      隔着黑龙江的冰面,可以看到远处被群山树林包围下的俄罗斯村庄。
      近几年随着来漠河旅游的人数增加,再加上电视媒体网络等的宣传,北极村已经相当商业化,原始村庄的气息几乎快要消失。
      北极村这里大部分地方正在失去它的原有本色,人们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却忘了去保护它的原汁原味,只顾着眼前的利益盲目跟风。
      而抛开这些噱头作秀的商业宣传,从实际地理位置上来说,之前的‘北红村’才是正真意义上的“中国最北的村庄”。
      因此相对于号称是中国最北的“北极村”,之前路过的还未被开发过的北红村这个原始村庄,让张智东和陈鹏感觉更为亲切喜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