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 35 章 ...

  •   战火在继续无情蔓延。10月,上海大部地区已陷敌手,只有谢晋元团长率领的八百壮士还坚守四行仓库死拼,那面青天白日旗在一片红日头的旗帜包围中飘荡,弹痕累累,烟尘弥漫。
      《民族魂》已经离开上海内迁。流离道途之厄,使得宋灵漪与王永勤和方超暂时失去了联系。在父亲一个老友的帮助下,她转移到法租界,在伤兵医院帮忙,整日不得休息。这些天来,她见惯太多的死亡、流血,听惯了太多的呻吟和怒骂......心,仿佛已被鲜血蒙上硬甲,麻木得可以随意触戳。惟一还敏感处,就是每天早晨看到租界对面那面弹痕累累却依旧飘扬的国旗时,所无法控制的热泪。
      一天中午,宋灵漪斜依在护士公用行军床上休息。一个女人悄悄地走过来,轻轻推醒她:"宋灵漪!"
      宋灵漪睁大困倦的双眼,顿时惊喜:"王大姐,你可来了!"她和满身硝烟的王永勤紧紧相拥,二人都激动而泣。
      灵漪叹道:"你终于平安地逃出来了!老方呢?"
      "他在半个月前就搭车去武汉了,还让我一定向你转告。听说《民族魂》内迁时,江先生和赵凡都劝你一起走,你却拒绝了?"
      宋灵漪疲惫地坐下,摘下头上血痕沾染的护士帽:"我毕竟不是他们周刊的正式人员,车少人多,还有家属,我是不会去争那个机会的。”
      “你呀,真是清高。不过这样也好,要不然我们也难见面了。”
      “再者,上海虽然大部分沦陷了,可四行仓库还属于中国的领土。我是记者,应该留下。"
      王永勤叹道:"幸好你没走,否则我倒要担心了!"
      "怕不安全?"
      "倒也不是.....老方走后,我们抗日救亡队又去前线慰问演出了一次,听说宝山失守后,杨嘉先生身负多处枪伤,带着姚营长遗愿逃出来,转到四行仓库继续战斗。却独独不见他的影子。后来才探听到....."
      宋灵漪嘴唇抖动:"难道他已经......."
      王永勤忙说:"不,他是被关押起来了。"
      "为什么?!"宋灵漪万没想到,杨嘉还会有这样的遭际。
      "听说上面对你写的那篇揭露国民党内部倾轧腐败真相的文章很震怒。他们还通过一个报界特务了解到,事实真相是被杨嘉捅出去的。他们因此迁怒于杨嘉,要治他的罪。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是他的老上级,苦苦恳求,以性命相保,顶住压力,没有让杨嘉落入虎口,只是将他关押在团部。后来形势更吃紧,战士伤亡严重,前方急需用人,上面也管不了这许多了,而且要人纷纷逃离,师长才指示放出杨嘉,调到四行仓库谢团长手下。据我们的同志说,他已回部队了。"王大姐显然消息灵通,而且来源可靠。
      宋灵漪愤怒万分:"报界特务?是谁这么卑鄙!"
      "你想想.....谁了解你与杨先生的关系较熟?"
      "难道是赵凡?"宋灵漪忽然叫道。
      "很有可能。"
      宋灵漪顿觉天旋地转,那个无辜军人仰天狂啸的身影紧压她的头脑,使她几乎无法呼吸。王永勤吓坏了,忙抚着她的肩:"灵漪,别难过,这并不是你的错。你是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
      "为什么国难当头,还要为一点政治恩怨去迫害一个只想报国尽忠的军人?国共已经和谈、合作了,为什么有的人心中还不能产生一点点起码的同情?如果早知道这些,我要去找他们的司令,我要告诉他,要枪毙,枪毙我宋灵漪好了,至于杨先生,只要求他们给他一个在战场上站着死的机会!"
      王永勤拉住她,命令道:"坐下,不要冲动,这些话毫无用处。明天,租界一部分知名人士和文艺界、报界团体准备向四行仓库守军送交市民募捐的食品和药物,你去不去?"
      宋灵漪立刻站起:"当然!"
      王永勤却很沉重地望着门口来来往往的担架和伤兵:"眼下战火愈来愈烈,上海即将不保了!估计四行仓库的一个营,也坚持不了多久........可是,他们大长了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宋灵漪眼中含泪:"他们,是民族的栋梁!"猛然间泪如泉涌,忙用手拭去,仿佛在为自己的软弱羞愧。王永勤默默地望着窗外,那面在战火中飘扬的国旗。

      次日上午,在四行仓库与租界交界处,人山人海,群情沸腾。租界里的中国人趁战火暂时停歇,举行了交接食品、药物的简单仪式。接着,一个军官率领各界市民慰问团进入阵地。宋灵漪忽然想到《桃花扇》来。“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直入宫门一路蒿!”她在心里吟咏着断肠的诗句。而在断瓦残垣,弹坑血痕间,人们无不向坚守岗位的战士投以激动崇敬的注目礼——除了这无声的语言,他们真不知该怎样表达心底的崇敬与痛惜之感。这块即将失守的热土上,笼罩着激烈和悲愤的郁郁之情。
      宋灵漪询问接待他们的军官:"先生,有个上尉参谋杨嘉先生在哪里?"
      "你认识他?"军官诧异。宋灵漪点头。顿时围过不少好奇的记者同仁、市民,倾听他们的谈话。
      那满面硝烟的连长沉重地叹一口气:"他一直领导部队与敌人作战,三天三夜不下火线。上午,他在前沿视察时,不幸中了敌人流弹,双腿负伤。经红十字会大夫抢救,已无生命危险。现他正在那边屋中。"
      连长指指掩体后一幢被炸得已摇摇欲坠的小屋。隐隐的,一阵微弱的《满江红》歌声随风传来。走到门口,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记者们默默放下相机。在悲壮的歌声里,失去故乡的人同时流下痛苦的泪水。歌声戛然而止,传来杨嘉的声音:"谁?"
      连长说:"是慰问团的同胞们来看望你。"
      一个穿白大褂的外国女子走出来说:"请大家进来吧!"众人悄然走进。杨嘉平躺在地上的一副担架里,身边还放着作战地图,双腿缠满血迹斑斑的纱布。一个护士端着一盆血水走了出去。杨嘉苍白如雪的脸上露出一个淡然的笑:"请随便坐吧!"
      一个记者不由哽咽:"杨先生,你们真是国家的栋梁!你,可有什么最后的话,要对上海市民说吗?"
      几个人立刻反眼瞪他。虽然人人知道杨嘉的归宿必是壮烈的牺牲,但这名记者的问话还是个催人心碎的谶语。在这个时候,除了无声的抗议,人们真不知该怎样发泄心间的悲郁。
      杨嘉立刻回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请转告上海民众,我们一定会战斗到最后一息的!中国,绝对不会亡!"随着他的话音,天空响起了阵阵隆隆的飞机声。宋灵漪拼命忍住热泪,握紧拳头。
      远处似乎又响起零星的枪声。杨嘉警觉地抬起上身:"不好,敌人又要进攻了。刘连长,请你马上护送大家安全回去!"
      许多人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我们留下来,和你们一起跟日本人拼!"
      杨嘉默默地摇头:"不,恢复中华的任务还需要你们来最后完成。同胞们,我们都有各自职责,请不要再争了。你们赶快走!"他苍白失血的脸上泛起红晕:"同胞们,快走!"
      人们流泪,叹息,依依不舍地向这个军人投以永别的一瞥,默默外挪脚步。宋灵漪忽然泪流满面地扑了过去:"杨嘉!"
      杨嘉一惊:"宋小姐!你也来了!"
      "我要留下来,陪着你,到最后的时刻......"宋灵漪半跪在担架前,握住他缠着绷带的手。
      王永勤完全愣住了。这是她第一次看见,宋灵漪向一位男子表达出内心的炽热情感。原来,她也是个有血有肉,会动情的女人啊!
      杨嘉感动摇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而你是真正的人才,国家正需要你。快走吧,为了祖国!"他慢慢合上眼皮,不再睬她。
      王永勤劝道:"杨先生,你还是和我们一起撤回租界吧,你伤得太重了......"
      那个记者也说:"我可以背你回去。"
      杨嘉只是在担架上摇头。宋灵漪哽咽一下,举手阻止道:"不要说了,他是绝不会离开战场的。"
      杨嘉睁开双眼,布满血丝的眸中闪过感激的光:"谢谢你,宋小姐。"
      这时枪声又在远处响起。杨嘉急道:"你们快走!"
      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宋灵漪忽然大声叫道:"杨嘉,我等着你!你一定要活着,活着回来!"生离死别在一瞬间压缩在一起,她再也说不下去,哽咽不能自已。
      杨嘉紧咬双唇,尽力抑制自己的感情。过了一会儿,他拿过血迹斑斑的上衣,掏出一支钢笔,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宋小姐,我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我很快乐。你是个好姑娘,我祝你幸福!这支笔送给你,愿你用它写出更好的文章来!"宋灵漪接过钢笔,哽咽得说不出话。
      这时枪声更激烈了。杨嘉扭过头,厉声说:"快走罢!"
      王永勤上前拉起宋灵漪。宋灵漪用手捂脸走了几步,又回过头,叫道:"杨嘉,我等着你!"
      杨嘉痛苦地低下头。宋灵漪却被众人硬拉至门口,她用手死抓门框,泪眼朦胧地望着那个低着头的,怅惘的军人容颜,想把这军人,这丢满染血绷带的摇摇欲坠小屋的每一处角落都深深刻在心底。然而,她终于还是被拉出了门。
      杨嘉慢慢抬起头,两颗泪珠凝结在他流血的眼角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