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拜佛 ...

  •   外面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得月楼中却愁云密布,黑云压城,似要下一场狂风暴雨。

      杨氏端坐在玫瑰椅上,怜爱的抚摸着怀里那只纯种的白色波斯猫,挑着眉头,目露寒光,脸上时不时闪出丝冷笑,林喜儿和林乐儿分别坐在她的两侧,各自怀着心事。

      “吱呀”一声门开了,听到开门声,杨氏抚摸的力度加大了,怀里的猫似受到了惊吓,发出轻微的“啊呜”声,从她的怀里跳了下来,躲在了门角处。

      “太太,你要的人带到了!”说话的是杨氏身旁的何妈。

      抬眼,杨氏看到了何妈身旁站着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只是仔细看去,还是有那么一些差别的,杨氏心里清楚,那个人是没时间去辨别的了,她满意的点了点头,吩咐何妈暂时先把人带下去。

      “娘,这样真的能把邵氏扫地出门吗?”林喜儿疑惑的问道,“邵氏也确实有几分能耐,表哥上次去砸场子,没成想她竟把残局收拾的井井有条。”面儿上露出丝钦佩之色。

      林乐儿冷哼了一声,不屑的道:“要不是走了狗屎运,碰到了明王殿下,她也无计可施。”

      “娘,听说姨夫受伤了,要不,明天我们一块儿去灵山寺烧香祈福吧!祈求姨夫快些好起来。”林乐儿面露娇羞,拉着杨氏的胳膊撒娇道:“听说那寺庙的香火一向灵的很。”

      林乐儿那几根花花肠子,杨氏自然清楚,沉吟了一会儿,思忖片刻,道:“也好,明天把邵氏一同叫上。”

      林乐儿听到杨氏同意了,眉开眼笑,只脸蛋越来越红,像是跟心上人第一次见面一般。

      一旁的林喜儿看到林乐儿那跟红苹果般的脸颊和含情脉脉的双眸,用手帕掩住了嘴,还是“噗嗤”笑出了声,笑的太厉害了,喘着气道:“妹妹,不知素心大师见到你这个样子,会作何感想。”

      林乐儿耳根瞬间变红了,脸上红色不减,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捂着脸,向卧房而去。

      “好了,不要取笑乐儿了,只素心大师那般高风亮节的人物,眼中是没你妹妹的,不过事在人为,等眼下这些事处理完了,再考虑你俩之事。”

      林喜儿“嗯”了一声,眸中闪过丝讶色,便也去了卧房。

      一大早,杨氏就派人去了清风苑传话,清歌知晓后,本想拒绝,知这一趟的灵山寺之行,恐没那么容易。

      但杨氏面儿上却打着为老爷子祈福的幌子,不去,又实在说不过去,清歌只好应了下来,简单收拾一番后,对留在家里的阿碧、阿茜和玉画三人又交待一番,这才带着月牙儿一道儿去了。

      灵山寺在洛阳城外十里地的灵山脚下,本是前朝的皇家寺庙,香火十分旺盛,到了大陈朝,旺盛的香火仍延续了下来。

      大陈朝的几代君主也跟前朝一样,信奉佛教,把佛教当成国教,全民都信佛,灵山寺香火的旺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来这边许愿很灵,求财得财,求子送子。

      释永真法师是灵山寺第十代方丈,法名永真,已年过花甲,在灵山寺中威望极高,皇家每每有法事需要做,也都是他亲力所为,灵山寺的监院则是年仅二十六岁的释素心法师,法名素心。

      素心法师本是红尘中人,在十六岁的时候才皈依佛门,在短短十年之间,佛学上的造诣不可不用“惊人”二字形容。

      十八岁的那年,素心直身一人,前往西域,把西域的波若波若蜜心经带回大陈,在西域的时候跟各位当地有名的高僧论法,竟无人战胜他。

      素心管理能力也很强,从一个小沙弥升为了监院,管理着寺庙大小一百零八名僧众的衣食住行,只他行事向来低调,京城中许多人知晓他的法号,却没几人见过他的真貌。

      清晨,在马夫的吆喝声和皮鞭声中,两匹马儿一前一后的各拉着一辆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的往前赶着,走了约莫两盏茶的功夫,终到了灵山寺脚下。

      山脚下,已停了些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的马车,各家马车的马夫都坐在上面候着的,李家的两个马夫便找了个大点的空地,把马车一前一后停好。

      车夫掀开车帘,清歌踩着马凳子,在月牙儿的搀扶下,下了马车,抬眼,杨氏主仆五人已在前面等着的,见她下来了,这才转身往前走。

      对于寺庙这种地方,无论前身还是今世,清歌从未踏足过,她从来就不是个信徒,不过经过重生事件后,她对有些东西还是多少有点信了,这次来到灵山寺,内心也还是很虔诚的。

      到了灵山寺的山门,门前一对大石狮子正威风凛凛的看着四方香客,第一次,清歌感受到了寺庙的庄重。

      进了山门,清歌便看到一重院落中的左右各有一座楼,仔细一看,左边楼上有座大钟,右边的楼上是坐大鼓,心里已猜到了左边应是钟楼,右边应是鼓楼,不是有晨钟暮鼓这个词语吗?

      清歌本想再细细打量一番,见前面的杨氏一行已到了两楼之间的天王殿,就追了上去。

      穿过天王殿,一座雄伟的建筑映入了清歌的眼帘,建筑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大方匾,上面书写着“大雄宝殿”四个鎏金大字,远远便望见大殿外面已候了许多香客,这处应是烧香祈福的地方,怪不得前院那边清静呢。

      随着杨氏到达大雄宝殿处,台阶上已站满了香客,她们只能在下面候着,不一会儿,几个刚到的香客又站在了她们的后面,等到午饭时分,终于轮到了她们。

      在一个小沙弥的引领下,她们一行来到了殿内,只清歌和杨氏分别接过殿内一比丘递过来的一柱清香,其余人立在一旁候着,她二人纷纷祈祷了一番,就把清香插在了佛像下面的那个大香炉里,又跪在地下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离去。

      刚出大殿,清歌便望见又有几位候着的香客在小沙弥的指引下进了去,站了大半晌,她是又累又饿,再一看旁边的杨氏,双眼微眯,面带倦容,正这时,一个比丘过了来,说是后院的厢房中已备好了斋饭,她们可以休息一番后,再行离开。

      这个待遇也不是所有的香客都有,只因为李家的黄老太太和林氏喜欢礼佛,每年都捐给灵山寺、青山庵以及其他寺庙不少的香油钱,这些寺庙中受捐最多的当属灵山寺。

      接待她们的那个小沙弥得知她们是城中李家的,故不敢怠慢,知会了寺里的知客,这才有了那比丘带他们去后院休息的那一说。

      往后院去的路上,比丘在前面带着路,她们一行跟在了后面,中途,只见杨氏快步走到比丘面前,不知嘀咕着什么,清歌从后面只瞧到那比丘似乎犹豫了一下,快要到后院时,点了一下头。

      清歌此刻饿又加上渴,也没过多精力去揣度杨氏的行为,只盼着快点到休息的地方。

      本以为和杨氏会被安排在同一厢房,到了后院的那排厢房以后,杨氏主仆五人先被领着到了其中的一间,而她和月牙儿稍后被安排在了杨氏所在厢房的隔壁。

      那比丘把她二人带进厢房后,就离去了,厢房里面布置很简单,东边放了一张专供香客休息的卧榻,中间放了一个圆鼓桌,旁边放着几个鼓凳,只是桌子上什么东西都没有。

      望着桌上空空如也,清歌猜着应是那比丘把杨氏和她安排在了杨氏现在在的那间厢房里,杨氏似乎不愿和她同处一室,又让比丘另安排了一间厢房,所以这件厢房没有任何吃食,清歌正准备出门去找那比丘时,杨氏身旁的何妈已提了一个食盒进了房。

      何妈把食盒中的吃食拿出后,一一摆放在了桌子上,一句话没说,就离开了。

      趁何妈摆放吃食的时候,清歌打量了一番她,发现她脸色平静,动作娴熟,并无差池,再一看桌上的吃食除了两碗米饭和一碟青菜、一碟白菜外,还有一壶水,虽简单了些却是她最需要的,便没有多想,等何妈离开后,和月牙儿一块儿吃了起来。

      吃完饭后,喝了几口水后,清歌觉得眼皮特别的重,再一看旁边的月牙儿已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自个儿便撑着去了那边的床榻,连鞋都没来得及脱,她整个人就倒在了床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拜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