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箕山之志/节:隐士之志
《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 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2.濯鳞清流,飞翼天衢
出自三国阮瑀的《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濯鳞清流,飞翼天衢,良时在兹,勖之而已”
3.关于屯田官:
国家对于郡县编户民和屯田客是分而治之的。郡县太守令长治编户民;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治屯田客。完全是两个系统。屯田官和屯田客都不属郡县。《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载:“太祖征马超....以逵领弘农太守。....其后发兵,逵疑屯田都尉藏亡民。都尉自以不属郡,言语不顺。 逵怒,收之,数以罪,挝折脚,坐免。”又本传注引《魏略》说:“前在弘农,与典农校尉争公事,不得理,乃发愤生瘿。”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同郡太守是同级的官。典农都尉同县令长是同级官。弘农典农都尉虽然和具今长同级但不属郡,而弘农典农校尉因为和郡守同级就可以和郡守因公事而争了。 所争的可能和都尉所争的是同一件事。郡疑屯田藏匿亡民问题。“发愤生瘿”,大约是因免官而愤生的。(摘自《三国史》作者何兹全,人民出版社,p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