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我会尽量注意不用一些东汉时期还没有出现过的成语和典故,尤其是比较知名的那种,以免出戏,但由于我才疏学浅,有时候会不经意或者不得不用到,也希望大家不要介意。这里将所用的典故列出一些。
1.一些不算太常见的名词,给需要的姐妹:
恒人=常人
羲和=给太阳驾车的神,指代太阳
朱阳=夏天,玄阴=冬天
2.灰灭之咎,身[首]被枭悬之戮出自陈琳骂曹操的檄文,《三国志·魏志·董二袁刘传第六》裴注《魏氏春秋》载绍檄州郡文: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知名;以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戮,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
3.厝火积薪,燕雀处堂
典出汉代贾谊的《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孔丛子·论势》:
"燕雀处堂,子母相哺,煦煦然其相乐,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4. 鼋鼍于深渊
出自《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
“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曰: “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
《后汉书·逸民列传第七十三》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列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 “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庞公笑曰: “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
5. 无众星之辉,假曒日之明
化用自曹丕《与吴质书》,可以在《三国志·魏志·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裴注《魏略》里找到,现摘录一段原文
“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观瞻,何时易邪?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
6.梁鹄和师宣官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卫恒《四体书势序》曰: “上谷王次仲,善隶书,始为楷法。至灵帝好书,世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甚矜其能,每书,辄削焚其札。梁鹄乃益为版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札。鹄卒以攻书至选部尚书。于是公欲为洛阳令,鹄以为北部尉。鹄后依刘表。及荆州平,公募求鹄;鹄惧,自缚诣门。署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书自效。公常悬著帐中,及以钉壁玩之,谓胜宜官。鹄字孟黄,安定人。魏宫殿题署,皆鹄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