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问世间情是何物 ...
大唐永徽三年,也是西元652年冬天,李恪忽然收到么弟李明的信,震惊得知一向敬爱的洛湄姨娘去世了!
杨太妃也大吃了一惊。虽然,她知道唐太宗驾崩时,洛湄因悲痛过度而伤身,但没想到洛湄去了她儿子的封地之后,换了环境,居然并没有慢慢养好身体。照理说,四十几岁的中年女人,并不太老,健康状况不该那么不堪一击!
李明在信上叙述了他母亲得的是肺病,同时脾胃不振,而大夫照着医书上的理论,解释说是悲伤肺,思伤脾。杨太妃看到这一段,想像得出洛湄在儿子的王府中,必然天天都在回忆过去,作茧自缚。
显然,跟儿子生活在一起,并没有带给洛湄足够的安慰,或支持她活下去的力量。杨太妃思量至此,发现洛湄实在不同于大多数女人。大多数女人,包括杨太妃本身,只有年轻的时候满心依恋男女之情,而随着年岁渐长,重心就转移到子女身上。杨太妃只见过两个女人没有经过这样的转变---除了她的堂妹洛湄,另一个是她的嫡母萧皇后。
萧皇后与洛湄都不但是出众的美女,也是言行擧止特别女性化的,所谓女人中的女人。或许正因如此,她们一生都需要男人来疼惜。
萧皇后暮年住在长安城的兴道里,时常与前隋宗室人士往来。那些旧雨新知之中,当然有人瞒着家中妻妾,过来暗通款曲,使萧皇后日子过得相当滋润,继续用黑豆汁染发,用各种草药养颜,不服老也不显老,活得长又活得好。
洛湄若要那样过下半辈子,其实也做得到,还可以做得比较公开,甚至再嫁也无妨,因为洛湄一向拒绝受封为唐太宗的妃子,没名没份,就完全没有必要为唐太宗守节。在唐朝,除了先皇的后妃以外,任何女人丧夫之后再嫁,都是理所当然。既然在名义上,洛湄只嫁过二十多年前丧生于玄武门之变的李元吉,如果她要再嫁,应是毫无问题。
况且,不管是否再嫁,洛湄看来比实际年龄起码年轻了七八岁,原先的美貌也至少保留了七八成,她要再有男伴,应当很容易。然而,她却宁愿让悲伤把自己锁进孤寂。
杨太妃明白,洛湄一直无法原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也一直无法宽恕自己从含恨失身,到逐渐把身心都交给了唐太宗。甚至当唐太宗已经不在人间了,洛湄还在为此反复折磨自己的心灵。
洛湄从不肯承认,她早已深深爱上了她曾经痛恨的魔王,远远超过了她对元吉的感情。她坚守着元吉的孀妻名份,紧跟着元吉的封号而身为海陵郡王妃或巢王妃,说穿了,无非都是自欺欺人。她竭力维持最后一道屏障,只有令热爱挑战的唐太宗更加为她痴狂!
从玄武门之变到唐太宗崩逝,洛湄的二十三年岁月,就在她一次次抗拒,又一次次被征服之中渡过。捉迷藏变成了两人玩不腻的游戏。天知道洛湄在逃避的时候,不自觉有多么期待被抓住!在挣扎的时候,心底深处又有多么渴望被抱得更紧!极端的矛盾在她身上激发出一阵又一阵磁波,使她简直像是在以最被动最无形的方式,来引诱龙袍内那个浑身蛮力的雄壮男人来强占她...
当唐太宗进入中年,体力开始走下坡,对后宫妃嫔于是有点力不从心,就连跟最年轻的徐充容在一起时,偶而都会提不起雄风。唯独一碰到洛湄,他必然会立即激动起来,猛烈不减当年...
洛湄感受得到,唐太宗对她,跟对别的女人都不一样。其实,她自己对唐太宗又何尝不是?虽然,她只经历过两个男人,可以比较的对象只有元吉,但那却也足以让她发现,不同的男女之间有不同的磁场,而唐太宗与她之间的磁场是最强烈的一种,强烈到甚至于每当唐太宗走向她,即使是从背面走过来,她起初没看见,都会立刻感应到周围空气变得异样...
除了那种身不由己的吸引力,洛湄也挡不住唐太宗无怨无悔的情话进入她的耳膜:“即使,你一辈子也打不开你的心,一辈子也还不了朕的情,朕都不在意!只要你接受朕的宠爱!”
多少次,洛湄回想唐高祖劝她的话:“别难过了!也不要自责!朕早就对你说过,即使世民打动了你,他的错,依然不是你的错!” 唯有这番话,能帮她略微宽慰自己。
然而,洛湄只要一想到元吉,就还是对唐太宗谋害了元吉难以释怀,更不愿意相信心地纯善的自己,竟会爱上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狠得下心弑兄杀弟的魔王!
她的自责,在唐太宗封棺时达到了顶点,因为发觉自己竟有一种冲动,想要跳进那梓宫,随他而去!相对而言,元吉入殓时,她也满怀伤痛,却并没有冒出殉葬的念头。
为什么?她不能理解自己,只能怨恨自己对元吉太不公平!她唯一能够开解自己的想法,是元吉生前有姬妾,并非只守着她一个;至于她唯一能够补偿元吉的方式,则是等这个怎么压抑也还是贪恋他二哥的躯体终于安息之后,回到元吉身边去陪他。因此,她病重时再三交代李明,一定要把她的遗体送回长安,与元吉合葬。
这时候,李明虚岁才十五,个子虽已经长到成年人的高度,但肩膀尚未厚实起来,面容也还有点孩子气。年少的他面对母亲病危,当然非常难过。然而,他对母亲的感觉,却与一般儿子有些差异。由于他从小被送到外婆家抚养,他从未听过母亲一句管教的叮咛。母亲与他一直有距离,不过倒是一种颇有美感的距离。他小时候,只有每次进宫拜年才见得到母亲,而每次见面,往往不敢相信,那貌如天仙的美女竟是自己的生身之母!
那种疑真似幻的敬畏,从他童年时期延续到少年时期。因此,当他把母亲接到他的封地居住,他还是像小时候进宫拜年时那样,很喜欢陪伴在母亲身边,但不晓得要对母亲说些什么话才好,时常只是傻笑着,木讷无言。
洛湄讶然注意到,李明傻笑的神情很像元吉!不知是否因为怀着他时,总盼望他是男孩,可让皇帝实践诺言把他过继给元吉?洛湄听过一种说法:孕妇最常想谁,孩子就会长得最像谁。那么就难怪,李明虽是唐太宗的骨肉,五官却比较像元吉。
当然,唐太宗与元吉兄弟俩本来有些相像,最大的差别只是元吉的黑斑,而李明脸上虽有黑痣,却没有元吉的黑斑,若硬说是像唐太宗,也算说得过去。然而,李明不如唐太宗英俊,体型也没有唐太宗与元吉共有的宽壮,反而遗传了洛湄的纤细骨架,粗犷的脸孔与窄薄的肩膀不太搭调。不过,洛湄并不介意儿子长得不够出色。即使洛湄感觉得出来,堂姐在为此暗自得意---唐太宗的儿子们,唯有李恪一人承袭了他的俊朗神采!洛湄对这一点还真是无所谓。也许因为她没有亲自抚育儿子,她不像一般母亲那样喜欢比孩子。
一直到洛湄卧病时对儿子详谈往事,李明才终于领悟,为何自己非要被过继给四叔元吉不可!他也终于懂得了,为何自己虽然过继出去,却还是被教导要称呼唐太宗“父皇”。他从小看不清的谜团,总算都解开了!以前,他从未听说过四叔的死因。抚养他到十岁的外公外婆为人谨慎,从未对他提过玄武门之变。
贞观二十一年,也是西元647年初春,李明受封曹王。他才为此离开洛阳的外婆家不久,他的外公外婆就相继病逝了。外公外婆未能等到他长大来反哺,使他伤心不已。更想不到后来,接下来不过几年内,父皇崩殂,母亲病倒,实在令这个成长中的少男很难承受。
尽管洛湄顾忌母子之间的分寸,并未对儿子完全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李明还是能体会出一些母亲对父皇的爱恨与对四叔的内疚。他谨遵母亲的遗言,一路冒着风雪,护送她的灵柩到了长安。
雪后初晴的一天,李明亲手把刻着“巢王妃杨氏之志”的石碑安放在巢王李元吉的墓旁。洛湄的葬礼很简单,除了李明,只有杨太妃、李恪、霏霏三人参加。已有三子两女的萧芙因为又怀孕了,留在家中休息。
当杨太妃把奠仪交给李明,李明答谢之后,忍不住哭诉:“听说,算命师说我命中幼年剋母。不知是否到了少年还有剋?不然,怎么母亲大人到我的封地才住了三年,就病故了呢?”
“你别瞎想了,孩子!”杨太妃劝慰道:“你母亲忧思成疾,一点也不能怪你!”
“是啊!多想无益!”李恪附和道,又以阳光的声调许诺道:“再说,虽然你年纪这么轻就失去了双亲,最亲近的外公外婆也都已经不在了,但是你还有三哥!只要三哥在一天,你就不怕没有亲人!你这趟来京城,在三哥家小住,也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多谢三哥!”李明哽咽着道谢,心中无比感动。
霏霏在一旁看着听着,又一次印证了大姐夫对亲人重感情,又乐于照顾弱者的侠义之风。她也又一次下定决心,要不计一切,守在大姐夫身边!
《贵胄情仇》是《唐宫情仇》系列小说的第二部,也是《唐宫情仇》第一部《贞观情仇》的续集。本章内容与《贞观情仇》第十五章“恩仇难解”(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2829776&chapterid=15)相通,可以互相参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