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神龙政变 ...
自从李隆基要求豆卢惜迁往临淄王府未遂,李旦认定豆卢惜天生容易招蜂引蝶,才会使得年龄可当她儿子的李隆基也迷上了她!这使男性功能失调的李旦更加恐怕自己不能满足豆卢惜,也基于挫折感,而对豆卢惜越发冷淡。于是,豆卢惜越来越觉得,在相王府简直渡日如年!
同时,武则天的健康日渐走下坡,并且把迁回长安的首都再度搬到洛阳。
武周长安四年,也是西元704年秋天,武则天住在洛阳皇宫的长生殿养病,多日不上早朝,宰相求见也不见。只有男宠张氏兄弟每天陪伴在女皇身边。
众臣眼看这情况,都唯恐张氏兄弟趁机夺取皇位。张氏兄弟原本就恶名昭彰。这对同父异母兄弟是唐太宗时代宰相张行成的族孙,相貌俊美而善于音乐词律。在武周万岁通天二年,也是西元697年,张昌宗经太平公主推荐入宫侍奉武则天,又随后推荐了哥哥张易之。
张氏兄弟入侍后不久,武则天发现自己有返老还童的迹象,两眉重生,又长了一颗智齿,肤色也变得红润。她认为这些都是二张的功劳,自然对他们百般宠爱,官爵一加再加,并让他们每天随驾早朝,扈从左右。朝内高官与宗室就依照他们俩在家中的排行,并称两人为五郎、六郎。
兄弟俩恃宠而骄,看谁不顺眼,就采取恶意的政治攻击。甚至,尽管张昌宗是太平公主推荐给武则天的,张氏兄弟得宠后却恩将仇报,不但排挤太平公主,而且杀了太平公主的情夫杨戬。
太平公主内心虽然痛恨二张兄弟,但又因为他们在武则天面前恩宠不衰,无可奈何,反而不得不讨好他们。太平公主甚至联合哥哥李显与李旦上表,为张昌宗请封王爵。武则天倒还算理智,认为张昌宗不够资格封王,但还是顺水推舟,晋封张昌宗为邺国公。
不过,张氏兄弟过于跋扈,武则天难免有所耳闻。为了显示自己大公无私,武则天曾派御史审查他们,结果,御史查出他们收赃暴横,建议予以免官。武则天却又舍不得,故意问道:“昌宗是否也有功?”
宰相杨再思听出弦外之音,连忙回禀:“昌宗制造神丹,圣上服用有效,为莫大之功。”
就这样,张氏兄弟位居原职。
武则天病倒之后,又有人告发张昌宗曾经召妖道为自己占卜,而妖道称他有“天子相”。武则天派人审理此案。宋璟、桓彦范等人皆认定张氏兄弟有异志。然而,武则天终究难舍这兄弟俩,推说“昌宗提前禀奏过此事”,不予追究。
众臣见武则天对这两名面首如此偏袒,都不禁忧心忡忡。其中凤阁侍郎张柬之、崔玄玮,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已等五人特别看不下去,就密议诛杀二张兄弟,以除后患。只是他们五人皆文官,唯恐发动不了兵变,难成大事。
因此,张柬之出面说服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参予密谋,又委任心腹杨元琰为右羽林将军,以桓彦范、敬晖以及李湛皆为宫中禁军首领,准备起事。
事前,桓彦范、敬晖二人谒见太子李显,说明来意。李显虽有所迟疑,但经过片刻考虑之后,表示赞同。
武周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是西元705年二月二十日,张柬之、桓彦范、崔玄玮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多人,前往玄武门。这是洛阳皇宫的玄武门,与长安皇宫的玄武门所在地点虽然不同,但一样占了战略性的位置。
这时候,拥立李显的人马派李多祚、李湛以及驸马都尉王同皎等人去恭迎皇太子。想不到,李显却临阵畏缩。他推讬道:“圣躬不适,此行怕有惊动。请各位还是暂时不要行动,等日后再说吧!”
王同皎急忙劝道:“先帝以宗社讬付殿下,殿下却横遭幽废。人神共愤,已经二十三年了。如今,北门南牙,诸将士同心协力,诛杀凶恶之人,光复李氏社稷,请殿下赶快前往玄武门,以慰众望!”
左羽林将军李湛则大声喊道:“诸将弃家族性命于不顾,与宰相等同心协力,匡辅社稷。殿下奈何不哀其至诚,忍心置他们于死地?”
李显听他们慷慨为他卖命,只有豁出去了。于是,中年发福的李显让王同皎抱他上马,随将士们直闯玄武门,又冲进迎仙宫中武则天养病的长生殿。
张易之、张昌宗猝不及防,就被乱军砍死。两个美男子瞬间身首异处,血肉模糊!
武则天睡在床上,猛然惊醒,只见床边围着手执刀剑的将领们,甲胄上皆有血渍!她不由得脱口惊问:“是谁在作乱?”
李湛答道:“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杀二人。称兵宫禁,臣等死罪!”
武则天立刻想到,李湛是她当皇后时的心腹李义府之子,不免感叹道:“朕待你们父子不薄呀!你怎会如此?”
接着,武则天又看到躲在人群中、不敢抬头的李显。她老人家故作镇定说道:“怎么,你也有份?那两个小子既然已经被你们除掉了,你可以回东宫去了。”
李显尚未回答,桓彦范就屈身行礼,朗声说道:“太子怎能再回东宫?昔日天皇以爱子讬付陛下,如今太子年岁已长,天意人心,怀念李氏已久。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武则天默不作声。然而,事已至此,她内心清楚,接下去只能让李唐皇朝复辟,别无选择。
第二天,武则天颁下诏书,宣称由太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大赦天下,又任命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派遣十位使者分别携带天子的玺书前往各州进行安抚工作。再过了一天,武则天就正式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显。
李显重新登基之后,立刻让他第一次当皇帝时立过的韦后重掌后宫,并加封李旦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给太平公主加上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然而,他害怕母亲的残余势力反扑,就暂时维持武周皇朝,直到阴历二月份,眼看大势已定,才改回李唐国号。
武则天变回了李唐皇朝的武太后,并且迁居上阳宫养病。当她完全失去了权势,她的三个子女平日都不去上阳宫看她,因为,他们对她各有各的记恨。
三兄妹之中,太平公主最心直口快。她在皇亲国戚们聚会时,摆明了说她忘不掉,母后曾经多么狠心杀了她的第一任夫君薛绍!众人都不好意思问:既然你这么多年一直怀恨在心,为何在你母亲当皇帝时百般讨好她?又为何甚至介绍张昌宗给她作为男宠?
由于皇亲国戚们都尝过对武则天敢怒不敢言的滋味,他们其实能够体会,太平公主何以等到此时才泄恨。在他们看来,太平公主的言行倒也无可厚非。
除了太平公主以外,唐中宗李显也会公然对母后颇有微词。这主要是配合他的皇后所引起的话题。韦后很喜欢谈当年李显被贬为庐陵王,流放在外的那段日子,以彰显她自己对失意夫君的激励作用。
“我们总算苦尽甘来了啊!” 韦后志得意满笑道。
唐中宗也跟着眉开眼笑,并且承认:“朕被贬到房州的那些年,每次母后派人捎信来,朕都怕是母后要杀了朕,吓得想自杀!多亏皇后提醒朕,人生迟早有一死,不到绝望的关头,何必自己了断呢?朕听皇后说得有理,才决定好好活下去。朕能有今天,都要感谢皇后啊!”
在公开场合,唐中宗毫不讳言他对韦后的感激与对母后的惧怕。显然在他眼中,母后随时可能为了江山而不惜杀了他。对于这样一位只爱皇位、不念亲情的母亲,谁能怪他无心反哺呢?
相对于唐中宗与太平公主的时有怨言,安国相王李旦显得特别沉默。他从不对任何人批评母后,但他也不去上阳宫探望母后。
若不是母后,他不会在一夕之间失去四名妻妾;若不是母后,他也不会变成一只惊弓之鸟,再也无法一展雄风...
豆卢惜了解李旦心底的怨恨,也了解李旦只是个性内向,才没有溢于言表。因此,她一方面虽然有些同情孤老的婆母,另一方面却不敢独自去上阳宫探病,唯恐李旦得知,万一曲解她的动机,她与李旦之间的裂痕就只会更深!
然而,出乎豆卢惜意料之外,有一天,武太后派人传懿旨到了安国相王府,居然一字不提安国相王,却宣召豆卢孺人单独去上阳宫觐见!这既然不是豆卢惜自己主动,她就无须顾忌李旦了。李旦也不至于拦着她。毕竟无论如何,武太后还是李旦的亲生母亲!
于是,豆卢惜坐上武太后派来接她的马车,前往上阳宫...
《幸运豆卢贵妃》是《唐宫情仇》系列小说第三部,也是该系列《爱恨唐太宗》(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2829776&chapterid=1)与《贵胄情仇》(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3028600&chapterid=1)的续集。本书连载期间,定于亚洲时间周日与周三(美国时间周六与周二)更新。欢迎读者按时来追踪情节发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神龙政变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