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身兼多职 ...
-
身兼多职
“团头好!”大伙儿见胡大蛮进庙,纷纷起立,高声大呼。
胡大蛮在庙的正中央站定,阴沉着脸朝秋水和钱七分别勾了勾手指,示意他们出来。
两人不知是何用意,起身跟着胡大蛮走出破庙,来到旁边的杂草丛。
再有三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自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节日。只要是重要的节日,那也是乞丐重要的节日。节日里,热闹的地方人多,人多就意味着能乞讨到更多的钱。刘从义曾暗中善意提醒过秋水,务必要把握住机会,中秋节那天讨不到二百五十文,那乞丐的脸面就要她被丢到月亮上去了,叫她放机灵点,别拖团里后腿。
因为这一天是不需要交“日头钱”的,名目改成了“常例钱”,每个乞丐当晚要缴一百五十文,剩下的全归个人所有。按照正常情况来讲,是乞丐一年中难得的赚钱好时机。
胡大蛮叫秋水在旁边待着,和钱七往草丛深处走了几步,商讨起中秋节的筹办事宜。
夜深人静,做惯了领导的,嗓子都不会差到哪去,胡大蛮自是不例外。秋水想不听见也难。两人说的不是见不得人的勾当,是在谈公事,其中还和秋水有关。
按照风俗,这一天晚上村民齐聚市集,将那条并不宽敞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走巷观灯。
钱七作为胡大蛮的得力助手,为老板鞍前马后,排忧解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团里待了这么些年,一套规矩早已谙熟在心。
衣服都是历年做好的,每人一套都保存得好好的,尺寸小了还可以去衙门以旧换新。今年新入团的新乞丐特别多,来了四个走了一个,钱七已经向青花婶定做了新衣服,只是秋水来得有些晚,紧赶慢赶还是赶得及,据说绣工已经量过秋水的身材尺寸(如果秋水认为绣工在她身上揩油也算量尺寸,那么钱七说的就不会有错)。
准备这些衣服,是为了在那天晚上,乞丐们和其他人一样,在市集看热闹。根据叶朝的规定,这一天不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都要穿上干净整洁的新衣服。穷得揭不开锅的,由朝廷出资制作成衣的费用。那天晚上,谁要是敢穿得邋里邋遢,坏了规矩,可要关三个月大牢面壁思过的。
为了让丐众有足够的体力游街赏灯,不延误他们享受节日的欢快。这天乞讨会提前一个时辰结束,晚饭也提前一个时辰开始。晚饭自然也要比平日的清粥丰富许多。这种有吃有喝,有穿有玩的体恤员工福利方式,使秋水深为感动,这比单位发一张月饼券,更暖人心胃。(还是不提月饼券的好,一提秋水心里就不舒服。)
不论是朝廷,还是丐团,都设想得非常周到。
钱七个子矮,挺直了腰板,仰视胡大蛮,以神圣的口气向他汇报,说晚饭的菜品和往年一样。酥油糖馅月团(月饼)每人一只;瓜子果仁每人一把;清粥中小米份量是平时两倍,无限量供应,外加野菜稍许;清蒸童子鸡每人一只;喜钱每人二十文。
“常例钱”要缴一百五十文,当天还能退回二十文,实在是大大的业界良心,秋水好几次都忍不住想上去给胡大蛮一个拥抱,说几句“今后我一定会努力乞讨,以认真的工作表现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回馈团头寄予的厚望,绝对不会让他失望。”的这类豪言壮语。
胡大蛮伸手打住钱七的工作汇报,转头向秋水指了指,很快又转过头去和钱七谈话。
秋水激动得恨不得冲上去,可在听到两人的谈话后,对方好像并没有要她过去的意思,只好站在原地继续谛听。
胡大蛮说,清蒸童子鸡固然不错,但今年想换一下口味。话刚一说出,钱七立马向秋水投去一道厌恶的目光,紧接着装作一副无辜的样子,说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只要团头提出,今后一定改正。
胡大蛮拍着钱七的肩膀,以一道酷似弥勒佛的笑容打消了钱七心头的怯意,说童子鸡味道鲜美,但秋水有绝活,会做“推土鸡”,美味更甚。
“推土鸡?”钱七一会儿仰望胡大蛮,一会儿又斜睨秋水,一脸懵逼,搞不懂“推土鸡”究竟是什么玩意儿,又不敢多问。
胡大蛮肃然点头,未加以解释,只说届时他会带着自己的妻儿一同和大伙儿欢度佳节。交代钱七备好鸡即可,剩下的交给秋水,若是需要帮忙,就分派几个人给她打下手。
老板携家眷出席,破庙蓬荜生辉,这是破天荒的头一遭,钱七当即下跪,对着胡大蛮再三拜谢,自作主张代表“大泽丐团”所有的乞丐,感谢团头及尊夫人的莅临指导,就差拉一条横幅了。
之后两人又详谈了一些节日当天的细节,提出一些修改建议,催促钱七赶紧去筹备相关事宜。
钱七很多奢豪的想法,都被胡大蛮一一驳回,中饱私囊的伎俩被对方皮笑肉不笑的笑脸不动声色地否决,悻悻离开。越过秋水的当口,他饱含着愤恨的目光与秋水清澈的目光交织。电光火石间,双目燃起两股炽热的火焰,令秋水不禁全身一颤。
“小机灵鬼,过来。”待钱七进入破庙,胡大蛮向秋水招呼了一声。
秋水极目四眺,周围阒寂无人,指着自己的鼻子,半张嘴着痴痴看着胡大蛮。
“就是你,这里还有别人吗?”胡大蛮又对她挥了挥手。
秋水莫名其妙被人起了绰号,似有些茫然,缓步来到他的身前。胡大蛮的身高体宽,秋水个头只及他的肚脐,只能像钱七那样和他仰望着对话。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胡大蛮不喜钱七那套拐着弯说话的方式,直截了当地说,“长处要发挥在有用的地方,别小小年纪就学坏了,一肚子的算盘珠子。”
如此开门见山,一击戳中秋水软肋,是她始料不及的,不得不对这位看似天天闲着没事做的人刮目相看。
“听彩凤说,”震慑效果已达到,胡大蛮对着秋水的头顶心说,“你厨艺不错,会做几样小菜。”
“称不上什么手艺,就是乡下人随便瞎糊弄,应付着过日子。”秋水数着地上的小石头回答。
“抬起头来说话。”
秋水不得已,缓缓抬起头,看着对方透射骨髓的目光,嘴角不自然地抽了一下。
“既然彩凤对你的‘推土鸡’赞不绝口,从明儿起,午饭就在我家吃吧。”
秋水的理解力不差,这不是团头好心请她吃饭,摆明了是那只“推土鸡”起到了显著的效果,要让她去帮忙做饭烧菜,又碍于面子不好直言。
“多谢团头盛情款待,小水定当尽心竭力。”秋水不敢兴奋过头,毕恭毕敬地向他鞠躬行礼。
“都是乞丐,别搞文人那套文绉绉的东西,”胡大蛮一只粗厚的大手托起秋水的小下巴尖儿说,“好好做事,别打什么鬼主意,不然要你好看。”
“是是是,规矩我懂。”秋水含糊不清地说着,感觉下巴快要脱臼了。
胡大蛮手一松,秋水终于脚跟落地,长长吐了一口气。
钱七的精明是显而易见的,而胡大蛮能把他这种人掌控于股掌之间,功力亦不可小觑。
果然,第二天秋水就领教到了他的厉害之处。
织绣坊放了工,秋水赶径直往胡大蛮家赶去,想给对方留个好印象,连乞讨都顾不上了。一个好心的路人强塞给她一只落在地上的烧饼,勉强收下,揣进布褡子口袋里,继续赶路。
张彩凤对昨日的“推土鸡”意犹未尽,还想来一只,伙房砧板上鸡已杀好,旁边还放着一张洗净的大荷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秋水跑到院子里,找了个土质松软易掘的地儿,接过张彩凤递来的铲子,一个劲儿地刨坑,这比昨日徒手挖坑的效率要提高太多了。
不消一个时辰的光景,秋水如法炮制,一只津香可口的“推土鸡”摆在张彩凤面前。这期间,张彩凤的眼珠子是一刻也没离开过地上的坑,把所有的步骤看得一清二楚。
秋水不怕张彩凤偷学,《家常菜谱500例》除去猪羊牛肉和费油或缺少佐料的做法,至少还有200例,每天变着花样,她想学也学不过来。过河拆桥这招,用在秋水身上没用。
经过改良的“叫花鸡”,清香而不腥,多汁而不腻,秋水看着张彩凤熟稔地将土推开,口水咽得喉咙都痛了。
来之前已然做好思想准备,胡大蛮不会这么好心,伺候她大鱼大肉,能从张彩凤手中接过一只鸡腿,不,一根鸡翅,或者半块鸡胸脯,她也心满意足了。
然而,留给她的不是鸡腿,不是鸡翅膀,也不是鸡胸脯;是一碗白米饭和一只鸡脖子。这只鸡脖子还是张彩凤不爱吃,扔了可惜,好意留给她的。
破庙里只能喝粥,还是稀粥;平日乞讨多是残羹冷饭;秋水来到这里,还没吃过一碗正儿八经的白米饭。
眼前的这碗白米饭对她来说,胜过咸鸡、红烧鱼百倍,谢过主人后,便和着鸡脖子和带着泥土味的烧饼,吃起饭来。
常年应酬,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难得回家吃点家常小菜,伴着一碗香热的白米饭,会感慨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佳肴。此刻,秋水的心境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