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甲骨卜辞中可见商人有“王族”、“子族”、“多子族”、“多生族”等族属区分,这些都属于殷商贵族,与商王具有血缘关系,有共同的祖先。
其中王族和子族与商王血缘关系最亲密,可能是数代以内的直系血亲。
多子族一般为先王的后裔,类似于周人的小宗衍生出的后裔,多生族指与商王的女儿联姻之后繁衍的氏族。商人具有父系与母系两套传承,所以女儿所生的后裔同样被认为是商王之后,可奉祖先的祭祀,甲骨卜辞中的“多生”也是后来“百姓”一词的词源。
(叠个甲:因为商朝文献缺漏,以上观点是我根据各位大佬的说法整合而成,不一定是对的,仅供参考。)
总之,按这个算法,商王的亲戚遍天下诶。比如文王的母亲是挚任氏的太妊,有一种说法挚任氏为商王武丁长子祖己之后,《诗经·大雅·大明》中称太妊为“大任”,是“自彼殷商,来嫁于周”,这是合理的说法,并非周人自夸或和商王室硬攀关系来彰显其取代商朝的合理性,周原考古可见文王亲自祭祀商先王的甲骨记录,这也是合理的,因为他从母亲太妊那里继承了自成汤以降的直系商王为祖先,当然可以作为后裔对商王进行祭祀,一点问题也没有(哦当然还是不要被商王知道的好,这种行为合礼法但是不合程序,总体来说还是不对的哈哈哈)。那么,既然挚任氏也是子姓,按照两周的习惯,太妊应该被称为“任子”或是其他什么子,所以“太妊”其实是符合商人习惯的说法,“妊”指的是来自任氏/任国的女子。
此外,辛甲的身份一向众说纷纭,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曾为帝辛时大夫、周初太史,参与了周公东征(这三个辛甲甚至可能并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两代人)。有说其为某位商王的后裔,因为采用了高贵的两个天干为号;也有说他其实是有莘国(辛国)的君主,而有莘国是商朝十天干政治集团中的“辛”族势力(比如伊尹是有莘氏媵臣,当然也属于辛族势力,但商朝十天干政体之说本身就存疑,有很多完全说不通的地方,可信度不高),从有莘国这一角度出发,又有说武王的母亲太姒就是辛甲的女儿,咦嘻嘻可是都没文献支持,所以就当有趣的小故事看看吧[狗头叼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