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第七十五章 金陵篇·残阳如血 ...
-
“书君,此番暂别,唯恐再无相见之时,所以……千万保重。”
渡口处,夕阳西下,余光洒在两人肩头,引书垂下眼眸,挥了挥手,身后的士兵退到他处,引书这才抬眼,他微微张口,却不知说些什么。
片刻后,他将自己的一缕发丝放在长断掌心。
“放心,我不会有事,倒是你,你领兵经验并不丰富,我怕……”
“得此关怀,我必竭力护好自己,书君不必忧心我。”
引书笑了笑,眼底的泪却不合时宜的落了下来,远方的铃声似乎在催促两人尽快诀别,大风吹来,长断上前一步,紧紧的抱住了引书那略显单薄的身子。
他低下头,眉头紧皱,他自以为表现镇定,而那双早已通红的眼眶早就将他出卖,引书拍了拍他的后背,纵有万般不舍,真到了分别之时,两人也无法一直停留。
“陆鸣,跟着大哥,一步也不能离开,知道了吗?”
“知道了,二哥,你放心吧。”
“书君,金陵相见,我等你。”
“好。”
长断最后看了引书一眼,接着便戴上军帽,转身而去,他骑着快马,很快便消失在了竹林之中。
如今已是冬日,大雪即将落下,引书看着湖面倒映而出的残阳,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接着便吩咐将士们启程。
血战数日,战报连连传到各处,整个江湖动荡不安,傍晚到来的时候,史骦白独自站在门外,看着被抬进帐篷的伤兵,他不禁咳了几声。
“将…将军。”
史骦白上前,握住了伤兵的手。
“局势已然逆转,将军…为何愁眉不展?”
史骦白摇了摇头,叹道:“死了这么多人,当真值得吗?”
“值得,只要将军相信…相信就值得,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道会变得越来越好,可惜…我娘还在家里等我呢。”
“送我来的那天,她说,小郢子,你可一定要给娘争口气,上了战场就不能做逃兵,一定要听将军的话。”
“你做到了,没有辜负你作为一个战士的使命,你很荣耀,是我长缨坡的骄傲。”史骦白字字坚定,如同药石一般落进了他的心底。
“既如此,不回头,将军,请您尽快启程吧。”
“可是,你们…”
“我们无怨无悔。”
史骦白摇了摇头,说道:“若我放弃你们,赢了又有何用,你们不仅是长缨坡的将士,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
一阵脚步声传来,史孤云擦干了剑上的血迹,她将剑插在腰间,蹲下为花千雪清理伤口,花千雪撇开她的手,抬眼瞧着史骦白。
史孤云明白她的意思,便道:“来不及犹豫了,必须即刻启程,不然长断他们的局势会非常被动。”
“听说长断伤的不轻,又逢上了大雪,在夹道处遭遇伏击,射的全是火箭,按理说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不知怎么回事,竟然拖到现在。”
花千雪垂下眼眸,思索一番后说道:“我看了他的行兵路线,他的脚程极快,几乎很少休息,闯过夹道处后,又遇到了山火,若不是他及时反应过来,恐怕早已丧生山野了。”
“山火?!如今已是冬日,哪来的山火。”
“自然是人为。”
“怪不得,报上来的人说,他半条胳膊都烧伤了。”
“既然如此,便更不能犹豫,将军,我请求留下照看伤员。”
“千雪,不可…”
“我意已决。”
史骦白闭上眼睛,沉默了很久,不知何时,雪落了下来,静悄悄的,沾在了史骦白苍白的发上,再一次抬起眼眸时,他将外袍脱下,盖在了伤兵的身上。
“拜托你了。”
他站起来,对着士兵吩咐了什么,不一会,号角吹响,不到半个时辰,将士们便排成了长队,一同在帐外等候。
史孤云眉头几乎皱在了一起,她知道,她素来固执,劝说无益,眼下的情形也不容得她久留,因此,在史骦白的催促下,她利落的翻身上马,随着队伍一并向南而去。
行了半条路,手中的缰绳却不受控制的往回收,她咬了咬牙,一声‘驾’便开始调转马头,迎着风雪,她赶回营帐处,花千雪看起来有些意外,她刚想开口说些什么,一个温暖的怀抱已将她整个身子包裹。
“安好。”
花千雪的眼睫颤了颤,她闭上眼睛,用更大的力气拥住眼前之人。
“孤云,一路安好。”
“我要你全须全尾的回来见我,一根头发也不许少。”
“好。”
“保重。”
“保重……”
自在山中遇难后,长断的伤势便愈加严重,军医试了许多方法也无济于事,偏偏此时,长断下达了继续前进的命令。
“可是,您的腿……如果任由伤势蔓延,您不怕这条腿废了吗?”
“不,有人…还在金陵等我。”
长断撑起身子,翻上马背,看着他决绝的样子,军医也不再多劝。
“真是奇了怪了,平白无故的,哪来的山火。”
长断皱着眉头,他早已明白,火箭,山火,都是冲着他来的,早在玉城时,殷礼卿便已看破他有怕火的问题,此番试探,若是遂了他的心意,怕是会变本加厉。
“遭了,雪这么大,头儿,眼下该怎么办?”
“闯过去。”
“闯过去?!可是……”
“闯过去,前面便是平原,拉紧缰绳,千万别松懈。”
“是。”
大雪冷冽,刮过长断的面庞,一头乱发于风中飞扬,只身闯入风雪中时,他的身子渐渐被大雪湮没,众人屏气凝神,随他一同闯了进去,此刻风雪如刀,直奔面门,长断握紧缰绳,突出重围,向前看去时,面前的不再是连绵的山脉,而是一马平川的草原。
“头儿,您怎么知道,前面是平原。”
“从前,父亲教过。”
“原来如此,头儿,听说旸洲那边先打起来了,江湖上的人出手没轻没重的,朝廷又拨了三万兵马过去。”
“那边不用担心,最多三日便能赶往金陵,倒是……”
“您是在担心从北江口过去的那支队伍吧,放心,他们如今埋伏在林子里,一时半会没人察觉。”
“知道了,我受伤的事没人传出去吧。”
“这……”
长断瞧了他一眼,看的那士兵后背一凉。
“您别这么看着我啊,队里人这么多,哪个不长嘴的传出去我也管不着不是。”
长断收回目光,拿起窥筒瞧了瞧,这时,谢钺骑着快马追了上来,他的视线落在长断的腿上,见他迟迟没有开口,谢钺急忙说道:“兄长,您不能再走了,这样下去,你的腿会…”
“我的身子我自己清楚,倒是你,不该如此犹豫。”长断的视线中浮现出了一片枯树林,再往前看,便是低矮的山脉,他放下窥筒,四处张望了一番。
“快到金陵了。”
“兄长。”
谢钺拍了一下马背,竟意图以此拦下长断继续前进。
“兄长,谢钺求您,停下吧。”
他跃下马背,跪在地上,其他士兵见状,也纷纷以身抵挡,跪在马前。
长断深吸了一口气,他从马上下来,说道:“如果我在这里停下,舍弃的便是万千人的性命,所以,谢钺,抱歉,我无法答应你。”
“可是……”
“起来。”长断扶起他,谢钺却固执的不肯起来。
“我答应你,等到了金陵,我必定好好医治。”
“真的?”
“真的。”
犹豫一番过后,谢钺终是站了起来。
“都起来吧。”
其余士兵也站了起来,纷纷回到了马背上,长断目视前方,随着一阵笛声响起,马蹄再次踏向远方。
阴雨密布的码头上,来来回回的挤满了人,几个老百姓正讨论这场战事,有人忧心有人恐惧,也自然有人期待。
长断看向远方,大雪已将整个金陵覆盖,岸上也堆满了积血,看着看着,他仿佛看着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忽一恍神,才发觉是自己眼花了。
他垂下眼眸,看着手里的一截青丝。
“头儿,就快到了,是否现在就进驻宫城?”
“听说,史将军的军队已经赶到了宫城口?怎么会如此迅速?”
“头儿,是这样的,听说江湖门派里,单有个门派竟一日之内杀了两万人,好像是叫什么…什么…”
“悬月阁?”
“对对对!就是这个名,您说说,简直就是杀人机器,领头的还是个孩子,出手可狠人,据说落到他手里只有一个份。”说完,他立马做出了一个‘咔嚓’的手势。
长断想都没想就知道是谁的手笔,他拍了拍马背,继续往前走。
一个时辰过去,他的队伍与驻扎在城门外的队伍汇合,令他感到诧异的是,虽然熟人众多,一个人的出现却是他没想到的。
看着那人鬼鬼祟祟的出现在悬月阁弟子的队伍里,他竟然觉得好笑。
谢钺显然也吃了一惊,他指着封筠,封筠立马捂上他的嘴巴,一番鬼祟过后,他偷偷把谢钺拉到了石头后面。
“你怎么不在丹心门的队伍里?还打扮成这样?”
“嘘,我是故意进来的。”
“为何?”
“只有悬月阁和其他队伍不在一块行动,所以我才以身犯险,你可别把我拆穿了。”
“拆穿你做什么?对我可没好处。”
“那就好,不过,你们悬月阁的弟子还真是厉害,尤其那个毛头小子。”
“毛头小子?”
“是啊,不过昨日他被你们掌门调回山去了,你要是见到他,一定也会吓一跳。”
“…………”
谢钺不自然的摸了摸鼻子,光是听到这个描述,他已经猜出了个大概。
“你怎么了?受伤了?”
“没有,倒是兄长……罢了,陆鸣呢?”
“没看见啊。”
“不跟你说了,我去找兄长。”
谢钺向前走了两里路,这才看见长断,江边高坡处,他的军装还未来得及脱下,对面那人便已将他拥入怀中,一点一滴,一尺一寸,都是那样用力,那样珍视。
引书的五指嵌进长断的披风里,他皱着眉,咬着嘴唇,一滴泪从他的脸颊滑落,接着便是再也无法压抑的思绪。
长断刚想俯身擦拭,引书却将他推开了,长断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上前一步,手指轻轻拍着引书的后背。
“书君,我回来了。”
“你来迟了。”
长断点了点头,面带歉意的看向引书,刹那间,他的眼眸迟疑了一瞬,直直的望着对方那湿透了的眼眶。
“书君?”
“你可有受伤?”
引书刚想检查他身上的痕迹,长断却先一步将他拦了下来,长断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怎会受伤,书君多虑了,如今各派相聚于此,不知何时行动?”
“还未商议好。”
长断思虑一番,召来士兵,问道:“现在火炮,弓箭,石雷各有多少?”
“将军营下火炮八百,弓两千,箭八千,石雷两千,其余还未查明,小将军可要我去问问?”
“不必了,去跟将军说一声,就当我借他的。”
“小将军有用处?”
“嗯。”
引书面露疑惑。
“书君可知道,在山道中,队伍遭到了伏击,当时火箭漫天,差点逼得我出不了山道,幸亏谢钺发现了一条小路。”
“火箭?”
“既然如此,就来一场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