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相离 ...

  •   太子举起酒杯,祝皇帝万岁万福,又说几句此次狩猎的吉利话,说完以后,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琉璃杯晃动起来,琥珀色美酒像朱红色宝石。
      小太监在旁边端着酒壶,往皇太子殿下杯中满上,之后退后几步,远远地看着。
      只见舞台上之前在正中央的领舞,随着音乐的节奏,如今换了队形,领舞手持宝剑,正在往前冲,剑尖对着皇帝的御座方向。
      高疏桐看看宝剑的质地:这宝剑想必是教坊司的道具,质量还不错,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皇帝正在和太子说闲话,太子话还没说几句,突然一阵破空声响起,高疏桐离得远,眼睁睁地看着舞台领舞的男子不知怎地从舞台上跳下,手持宝剑,直直地往皇帝面前刺来。
      事发突然,众人怎么拦也拦不住凌云的剑势,纷纷惊呼。
      “有刺客!”
      皇帝与太子两人反应过来,可是眼看着宝剑已经近在眼前。皇帝面朝着刺客,太子背朝刺客,太子在皇帝与刺客中间。
      庾大将军离得远,禁宫潜龙卫侍卫长恰好去巡逻,不在皇帝身边,高疏桐离得比众人近,连忙往前跑几步,伸手去够,但还是离得太远,来不及挡住刺客的剑。
      太子回过头一看,眼前明晃晃的一把宝剑,剑尖正指着皇帝的心脏。
      皇太子殿下身体比脑子动得更快,立马往皇帝身前扑。与此同时,刺客的剑插入皇太子殿下的后背,鲜血顿时从皇太子殿下玄墨色常服中涌出,还能听见明显的刀剑刺入血肉的声音。
      “陛下!”皇太子殿下挡剑这么一出,赢得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足够庾大将军从原地一跃而起,一把抢过愣神侍卫的佩刀,飞腾着扑到皇帝面前,手持宝刀,眼看着就要刺入刺客的胸膛。
      “留活口!”皇帝抱住面前流血的皇太子殿下,眼看刺客便要被庾大将军杀死,连忙大声喝住。
      宦官将受伤的皇太子殿下从皇帝怀中接走,皇帝与太子两人的衣服上沾满血迹,触目惊心。
      庾大将军听到“留活口”的喊声,临时改变佩刀砍下的方向,硬生生地从刺客身前擦过,削断大片的衣物和一部分的皮肤,一时血液四溅。来到刺客面前,一把擒住刺客,反剪其手,按倒在地,一脚踩在刺客背上,让其动弹不得。
      众人见刺客被擒住,纷纷松了一口气。
      “狗皇帝该死!”刺客失手被擒,不怒不惧,反而哈哈大笑起来,高昂着头,双眼是怨毒与愤恨,“天不助我,吾今日功德圆满。”说罢喉间一动,似乎吞咽下去什么,脑袋无力地垂下,竟是死了。
      庾大将军连忙钳住刺客的下巴,然而太晚,刺客已经服毒自尽,嘴角流出鲜血,脸色苍白,嘴唇乌青。无奈地放下刺客的尸体,双手负在身后,对皇帝摇了摇头。
      皇帝打算从刺客口中询问出幕后主使与同党,然而刺客已经抢先一步服毒自尽。
      高疏桐才缓过神来,连忙快走几步,来到皇帝面前,脸上露出恰当好处的焦急:“父皇,父皇受伤了吗?”心里却想:我临场反应实在是太慢,太子奋不顾身为皇帝挡剑受伤,我就连焦急问候也在擒住刺客之后,实在是太慢。
      皇帝听见高疏桐焦急的问话,然而此刻哪有心情回应高疏桐的关心?古怪狐疑地看了庾大将军一眼,陷入沉思。
      庾大将军看到皇帝怀疑的表情,猜出皇帝的心思,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肌肉紧绷,也不好趁机发作,只是重重地冷哼一声,眉头紧蹙,表情不屑。
      刑部尚书顾氏上前来,疑惑庾大将军救下皇帝,处理刺客,皇帝应该对庾大将军充满感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警惕而怀疑。
      皇帝明白过来,神色如常:“刺客的同党抓到没有?”
      刑部尚书回禀:“陛下,与刺客一起舞剑的教坊司人员已经全部抓捕,入口与出口也已经封锁,等候陛下发落。”
      这时候,太子醒了,喊道:“父皇,父皇受伤了吗?”
      只见皇太子殿下斜倚靠在宦官的身上,衣服沾满大量红色血液,太子脸色苍白,嘴唇失色,额头冒汗,显然是伤得不轻。太医赶到太子面前,为其检查伤口。
      面对太子殷切的目光,特别是在太子为皇帝挡剑之后,皇帝没有办法忽视太子关切的目光,看着太医为太子诊疗,回答:“寡人没事。”
      听见皇帝的回答,太子放心下来,垂下高昂的头,显得疲惫不堪。
      高疏桐见如今众人已经平息下来震惊,纷纷靠在自己的座位上,窃窃私语,“今天怎么这么倒霉?一天之内遇见两次行刺?”
      皇后等女眷受到惊吓,与永平公主一块儿在原地不动,永平公主见太子受伤,哭闹着要跑过来查看,被皇后的大宫女拦住,皇后虽然隔得远,仍然一直皱着眉头看着皇帝。
      太医诊疗完毕,高疏桐看见太医从药童手中接过伤药,为太子诊治,回禀皇帝:“陛下,皇太子殿下伤及后背,伤口很深,需要静养一段时日。”至于有没有伤及筋骨,没有提到,但是这个谨慎的回答,已经表明太子伤势不乐观。
      刑部尚书忍不住问:“刺客同党已经缉拿,在台下关着,正等着发落,陛下……”
      若是尚书左仆射陆九微在此,便会知道,皇帝此刻想着的是将刺客之事交给谁协同刑部彻查,不会像刑部尚书一样,没脸色地催促皇帝。
      皇帝看向受伤的皇太子殿下,只见皇太子殿下满身是血,形容狼狈,一只手攥住皇帝的衣袖,眼巴巴地望着皇帝,嘴里唤道:“父皇。”因为受了伤,声音沙哑绵长。
      然而皇帝只是看皇太子殿下一会儿,便转过脸去,反而看向一直站在旁边的永宁公主,高疏桐。高疏桐连忙上前一步,果然听见皇帝说道:“此案便由永宁公主协同刑部审理。”
      高疏桐大喜:“儿臣领命。”
      皇太子殿下本来紧攥着皇帝的衣袖,听到是永宁公主去查案,紧攥衣袖的手颓然落下,脸上的失望遮掩不住。
      皇帝别过脸去,不与太子对视,甩甩衣袖:“摆驾回宫。”
      高疏桐心想:皇帝没有选择太子而是选择自己,为什么?仔细揣摩会儿,理出两个理由:一,太子受伤,这段时间应该静养,不适合查案奔波;二,皇帝扶持自己与太子抗衡,查案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成功则声望上涨,失败则证明自己是个废子,马上可以扔掉。
      皇太子殿下刚才在刺客面前为皇帝挡剑,是一个多么孝顺的好孩子,不影响皇帝之后不顾恳求,马上扶持皇太子殿下的政敌。
      至于亲情,在皇帝心里是没有的。
      想通这一点后,跟着皇帝御辇一同回到皇城,皇帝与庾大将军在御书房议事,高疏桐在门口踱步。
      急促而无节奏的踱步声显示踱步者心中的焦虑,高疏桐没等多久,门开了,未央宫总管太监从门内走出,微微躬身:“公主,陛下有请。”
      高疏桐看未央宫总管太监一眼,快步走进,不多时,听见一阵大声争论,到时,只见庾大将军与皇帝两人面红耳赤,皇帝在御座上坐着,庾大将军在御座下站着:“不要以为臣不知道,陛下分明以为是臣主使今日的刺客。我是为了救你,你却以为我在杀人灭口。”庾大将军显然是气急,就连尊称也忘记,别过脸去,望向窗棂方向,不肯看皇帝一眼。
      果然皇帝高圭陵怀疑庾大将军庾信是今日刺客的幕后主使,高疏桐刚进门,听见这么一句,便楞在原地。
      “言诺……”皇帝见到高疏桐更尴尬,“何必在小辈面前说这些?”
      庾大将军脸色不佳,往门口走去:“陛下若是怀疑,找有司治罪就是,臣这一把老骨头,早点与唐国公作伴也好。”说罢竟然自顾自离开。
      “我……没有。”皇帝站起身来,似乎想去追庾大将军,但是又颓唐地坐下,尊贵的脑袋垂下来,嘴里轻声溢出这么一句话。
      高疏桐听完两人的对话,心想:看庾大将军的态度,莫非是怀疑唐国公之死与皇帝有关?看来当年唐国公之死有内幕,得找人打探打探。庾大将军对皇帝的误会,也不知是真是假,误会又是怎么形成的?
      庾大将军走后,高疏桐等皇帝整理好情绪,才摆出天真懵懂的笑脸:“陛下召见儿臣,所谓何事?”看出来的部分,不应该不能也不敢教皇帝知道自己知道。
      皇帝面色如常:“今日遇刺一事,永宁有什么看法?”
      “今日狩猎场有两波刺客,一次行刺的对象是太子,一次是陛下。”高疏桐仔细想好才选择一个不会出错的回答,“儿臣以为要等具体审理涉案人员之后,才知道幕后主使。”
      “顾尚书主管刑部,查案一向高效,永宁跟着老顾好好学一学怎么查案。”皇帝伸手按住额头,似乎头痛难忍,“永宁以为,这次查案,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高疏桐可不知道查案需要多久。
      皇帝见高疏桐迟疑,问:“三天?够不够?”
      “三天?三天恐怕不够。”高疏桐心中大震,心想:三天够干什么?迟疑地说道,“十天?”
      “五天。”皇帝面色不耐,又拿手按住额头,“退下。”
      一锤定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