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孺慕 ...

  •   “皇后娘娘尚在休息,未曾苏醒,不能见客;如是请安,则请回。” 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如是说。
      原来昨天高疏桐想到:“皇后能决定公主的婚事,只要皇后放过我,我也是可以不去匈奴和亲的。先去求求她罢,毕竟名义上是我母后。”于是才趁早来到坤宁宫请安。
      高疏桐是孝顺女儿,怎么能打道回府,于是说:“还请姐姐在皇后娘娘醒来后为我通传一声,我就在这里等。”大宫女点头,关上坤宁宫的大门。
      此时太阳刚升起不久,天还是灰蒙蒙的。
      朱珍珠拉住高疏桐的衣袖问:“怎么办?一直站在这里,此处连个蒲团也没有,谁知道皇后娘娘睡懒觉要到什么时候才醒?”
      高疏桐冲朱珍珠摇头:“既来之,则安之。先站着,静观其变。她名义上是我母后,又是长辈,怎样磋磨都不为过。”
      两人默默地靠在一起,站在未央宫门前等待,不一会儿,来晨昏定省的嫔妃皇子公主等人一个又一个地前来,未央宫的宫门为其一一打开。高疏桐跟着妃子们一起,谁知没有进宫门,被守门的侍卫挡住:“皇后娘娘有旨意,请二公主殿下在宫门口等候。”
      等太阳升起后,谁经得住暴晒?朱珍珠急道:“可是这些妃子都可以进去,为什么我家公主殿下不可以进去?”
      那侍卫重复一遍:“皇后娘娘有旨意,请二公主殿下在宫门口等候。”
      高疏桐诧异地后退几步,在原处站立不动。
      朱珍珠愤愤不平地嘀咕:“欺人太甚,凭什么妃子让进,咱们不能进,皇后摆明不想见公主。”
      高疏桐深吸一口气,拍了拍朱珍珠的手:“莫慌,先等着。”
      太阳从东边升起,像一个金色的荷包蛋,接着像一个发着强烈光茫的大圆盘。高疏桐两个人的影子由长变短,太阳也悬挂正中。晨昏定省的妃子从未央宫出来,朱珍珠去问过两三次:“皇后娘娘醒了吗?皇后娘娘什么时候让二公主进去?”
      侍卫眼睛也没抬,只会说一句话:“皇后娘娘有旨意,请二公主殿下在宫门口等候。”之前出来的大宫女也没有露过面。
      朱珍珠小声地抱怨:“怎么可能没醒?来请安的妃嫔来了又走,皇后摆明就是不想见公主。”
      高疏桐面色苍白,冷汗直冒,感慨:“看来皇后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嘴唇黯然失色,笔直站着的腿肚子直颤抖。
      朱珍珠连忙搀扶着劝:“如今都日上中天,皇后摆明不愿意见公主,不然咱们回去。日头这么晒,连坐地方都没有,再等下去,公主便要晕倒,身体最是要紧。”
      高疏桐点点头。
      两人还没走出未央宫宫门前的院落,只见远远来了一群人,见到高疏桐两人,发出银铃般的笑声,笑声熟悉,来人正是永平公主。
      高疏桐两人停下来,永平公主走近问:“呦,这是谁?怎么在母后宫门前吃了闭门羹?从哪里来,快些滚回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你就是跪到天荒地老,母后也不会见你的。”
      高疏桐将朱珍珠拉至身后说:“怎么,皇后娘娘是不愿意见我?怎么我听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说的是,皇后娘娘昨夜辛苦,如今还未苏醒。”
      永平公主脸色一变,看了看身边的大宫女,更生气道:“别以为母后今日不知道你来做什么,收起你的痴心妄想,和亲匈奴之事已成定局,母后是不会为你做什么的。你就乖乖地在这里等着嫁去匈奴,别闹什么幺蛾子,闹也没有用。”
      高疏桐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直视永平公主:“匈奴求公主和亲,适龄公主当中,除了我,大公主也可以去的。”
      “你。”永平公主上前一步,被大宫女拉住,劝道,“永平公主殿下,皇后娘娘在等公主,公主赶紧进未央宫才是,不用与这些人置气。”
      高疏桐在永平公主冲过来的时候,一步也没有后退。
      永平公主听罢,收回手和脚,冷哼一声,鼻孔朝天,径自往未央宫去了。
      高疏桐想:的确,求王皇后是没有用的,王皇后怎么会忍心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去匈奴和亲。
      回到揽月殿之后,高疏桐瘫在榻上,朱珍珠担心二公主心情不快,打算劝慰,被摆手阻止:“不用说这些,我心里明白得很,皇后哪里靠得住?只是我也没想到,皇后甚至连面也不愿意见我。”
      朱珍珠早已将今日白天发生的事情告诉谢至,谢至也满脸愁容,两人担忧地看着高疏桐。
      此时,揽月殿来了几个人,搬来一大推东西,小太监宣旨道:“奉皇后懿旨,赏赐二公主珍珠一斛,锦缎十匹,金银首饰一箱等,二公主快谢恩。”
      等传旨的小太监走后,珠宝搬进内室,高疏桐才问:“这是怎么回事?”
      谢至与朱珍珠两人蹲在一起开箱,对高疏桐说道:“除了珠宝首饰之外,还有珍贵药材,东西送得很适宜。公主正缺像样的首饰衣衫,还有药材,正好拿来补一补身子。”
      谢至拿起一把寒光之利匕首,四处比划:“这匕首不错。”
      高疏桐接过谢至手上的匕首,打量了一番:“是不错,看起来很锋利。谢至你收着,有用得着的时候。”
      匕首珍贵,谢至迟疑着没接。
      “拿着,你是男孩子,用的上。”高疏桐将匕首塞到谢至怀中,“别瞪眼看着我,我的,就是你的,就是你们的。”
      谢至接过匕首,低下头说道:“谢公主赏赐。”
      “别说这些有的没的。”高疏桐从首饰箱子里挑出一颗夜明珠,只见夜明珠发出淡淡的光芒,好看极了,顺手将夜明珠塞到朱珍珠手里:“珍珠,你收着这个,好看的夜明珠,正配你的名字。”
      原来朱珍珠本姓朱,进宫之后,高疏桐给其取名为珍珠,正是化用她的姓氏。
      朱珍珠见到夜明珠两眼发光,可是又不敢收:“公主,这礼物太贵重,奴婢怎么敢收。”
      “你们在我身边,也需要一些值钱的贴身之物,深宫这一起子踩低就高的小人,咱们在冷宫时,难道不清楚?”高疏桐扫几眼宝箱,“皇后真是财大气粗,给的都是好东西,还有伤药。这个药应该要比上一次去太医院讨的药更好些,你们拿去用。”
      高疏桐把药瓶子捡出来,一人给了一瓶:“谢至你这几天走路有点慢,难道我不知道是旧伤未愈?快拿这个药涂一涂,也许就好了。”
      伤还未好,谢至从来没有说过,本来以为没人知道,谁知高疏桐竟然都看在眼里,叹道:“公主心细如发。”
      高疏桐站了起来说:“你们得空把这些宝箱收拾一下,捡一些不值钱的小首饰,给揽月殿的宫女太监们都发一发。小宫女和小太监月钱少,给他们些好处,咱们才住的舒心。”
      朱珍珠:“公主说的是。”
      “还有玉佩,谢至你挑个值钱的玉佩,下次找机会送给未央宫的总管太监。”高疏桐在梳妆镜前坐下,慢慢地看两人忙着收拾,额间的金箔随着脑袋的晃动而摇曳,叹了一口气问:“你们知道今日为什么皇后要送这么多东西来?”
      若是和亲匈奴,恐怕日日以泪洗面,所以王皇后才送些女孩子喜欢的首饰衣裳,是看自己可怜。
      “公主。”谢至与朱珍珠两人齐声说,“公主莫要灰心,此事尚未了局。”
      高疏桐脸上显出疲惫来:“我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如果最后真的不幸,要去匈奴和亲,谢至,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去匈奴?”
      “自然愿意。”谢至一点儿也没迟疑。
      朱珍珠看看高疏桐,又看看谢至:“我也要去,我也要跟着公主,公主偏心,怎么只带谢至,不带我去?”
      高疏桐笑道:“什么好地方,都要跟着去。若是真的要去匈奴和亲,我只带谢至,把珍珠留下,找个好人家把你嫁了。你是女孩子,不要去匈奴那种吃人的地方。”
      朱珍珠瘪着嘴;谢至眼里有笑容,一直看着高疏桐。
      高疏桐道:“也还没到这一步。明日,我去求见父皇。皇后不愿意见我,我毕竟不是她的女儿。但是父皇会见我的,和亲的事,只要父皇开口,我便可以不用去匈奴。”
      谢至点头,和朱珍珠一起离开,不多时,高疏桐听见谢至对朱珍珠的一句话,“即便是为公主死,我也心甘情愿。”
      高疏桐与谢至一起来到御书房求见皇帝,见到未央宫大总管,将准备好的玉佩塞过去,大总管见玉佩成色不错才收下,说了:“陛下如今在见朝臣,公主且在这里等待。”
      高疏桐等在御书房外面,看见陆封仪从远处走过来。只见陆封仪手里捧着一个盒子,身着白衣,腰间佩着常拿在手上的折扇,嘴角含笑,走近打招呼:“二公主,在这里求见陛下?”
      高疏桐想起陆封仪拒绝永平公主的传闻,点头问:“陆公子,你也是要来见陛下的?”
      陆封仪示意高疏桐看手上的木盒:“陛下交代皇太子殿下的差事,殿下在跑马场跑马,忙得很,由我来交给陛下。”
      高疏桐点头,不好贸然开口,只好微笑。
      陆封仪走进御书房。
      不一会儿,陆封仪从御书房走了出来,高疏桐疑惑地问道:“咦?这么快?陆公子见着陛下了?”
      之前未央宫总管告诉高疏桐,皇帝在会见朝臣。
      陆封仪摇头:“哪里能够见到陛下,只要把盒子交给未央宫总管,再由总管转交给陛下即可。至于陛下满不满意,自然会去找皇太子殿下的。”陆封仪神色平和,每一次见面的时候,无论是远远地看着,还是凑近说话,陆封仪都神态平和,嘴角含笑,对谁都是如此。
      陆封仪见高疏桐没有再说话,微微对她颔首,继续向前走去,就在即将擦肩而过的时候,陆封仪突然停住脚步,转向高疏桐,问:“二公主有什么烦心事?我有什么能为二公主做的吗?乐意效劳。”
      高疏桐短促地“啊”了一声,伸手抚上脸庞,问道:“我脸上写得有字?”
      陆封仪含笑着点点头。
      高疏桐看向眼前的少年,其实陆封仪年纪不大,脸生得好,出身又好,周身贵族正气,且他平时笑眯眯的,对所有人即便是小宫女太监都和颜悦色,与人打交道时挺和善的。高疏桐暗想:这人人缘一定很好。
      高疏桐笑起来:“既如此,还真有事想问一问陆公子。”
      陆封仪:“公主请说。”
      高疏桐:“之前匈奴使者宴会,陆公子也参加,令尊甚至还在堂上与使者交涉几句。所以陆公子一定知道,这一次匈奴使者来我朝,有什么要事?”
      陆封仪偏过头道,“这事我的确知道,迎接匈奴使者虽然是大鸿胪寺的事情,但是家父也经手一二。这次匈奴来我朝,就是求和,顺便求与边境互市。”
      高疏桐屏住呼吸,但是陆封仪没有继续说,而是问:“二公主,怎么了?”
      高疏桐想了一会儿,摇头:“没什么,我知道了,多谢陆公子。”
      陆封仪点点头,想讲什么又欲言又止,转身离开。
      陆封仪远去的背景,像一支行走的竹子,谢至问:“公主,为什么不问匈奴和亲的人选。”
      高疏桐摇头:“他不知道,即便知道,陆公子也不会说的。”
      谢至没想明白:“怎么回事?”
      “和亲的人选定下来以后,即便丞相知道,陆公子也未必知道。陆公子话中连和亲都没有提,即便知道,也未必会说。”高疏桐脸色却不好看,“如果匈奴只要皇帝的女儿的话,皇后不舍得永平公主,只能是我。”
      谢至还要说些什么,这时,御书房的门打开,未央宫总管太监走出来:“二公主,快进去,陛下在等。”
      高疏桐走进御书房,皇帝正在龙椅上翻看着奏章,见到高疏桐进来,问:“二公主,听说你要来见朕,什么事?”
      高疏桐抬起头仔细端详宝座上皇帝的面容,这是她长到如今,第一次近距离见到父皇。
      只见皇帝长着两只眼睛,一只鼻子,一个嘴巴,虽然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凑在一起就显得格外英明神武。这就是她的父皇,能够保护她、养育她的参天大树。
      皇帝哼了一声,未央宫总管连忙催促:“二公主,陛下问话,需得答话。”
      高疏桐想了想,说道:“自从父皇将女儿从冷宫中接出,送女儿去清音阁学礼仪,是……”
      “说重点。”皇帝语气很不耐烦。
      未央宫总管:“二公主,陛下日理万机,有什么事,还请直接说。”
      高疏桐第一次和父皇说话,很紧张,又很兴奋,正想告诉父皇,自己很欢喜出冷宫的日子,清音阁很好,虽然贵女们不友善;这些都是高疏桐的想法和感受,想和父皇分享。可是被打断,没有机会,父皇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听。
      高疏桐有些诧异,不过又体谅皇帝的确是很忙的,于是说:“父皇,女儿来,主要是想问,因为女儿才知道,选定匈奴和亲的人,是我。”
      皇帝点点头,道:“是,所以将你送去清音阁学礼仪,大齐的公主若是不懂礼仪,去了匈奴,要被野蛮人笑话,朕可丢不起这个人。你乖些,听女夫子的话,若是再有下次女夫子来朕这里哭诉,朕便让你懂懂规矩。”
      皇帝这番话说得平常,可是听在高疏桐耳中,却如晴天霹雳:“不,父皇,女儿不想去匈奴。”
      “你不愿意?”皇帝重复一遍,眼神已经开始变得危险。
      高疏桐实在太伤心,哭着说:“父皇,女儿不想去匈奴,求父皇开恩,免了女儿去匈奴和亲。听闻匈奴单于年老凶恶,帐中女人都活不长。女儿如果去了匈奴,又能活几日?父皇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女儿去死吗?”
      “叉出去。”皇帝眉毛也没动,直接对未央宫总管说。
      未央宫总管轻轻叹了一口气,吩咐人将高疏桐拉出去,高疏桐还在挣扎,一张小脸蛋哭花,泪眼朦胧,又问:“父皇,父皇听我说……”
      期间皇帝头也没抬,一眼也没看过高疏桐。
      高疏桐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挣扎不久就被赶出御书房,惴惴不安地问未央宫总管:“公公,我是不是说错什么话?还是父皇真的有政务要忙?”
      未央宫总管不住摇摇头:“公主,觐见陛下需得谨言慎行。”对等候在外边的一位貌美嫔妃说道,“娘娘快进来,陛下等急了。”
      高疏桐目瞪口呆,面前这位妃子昨日在皇后宫前也曾见过,年纪也就比自己大上几岁,身段玲珑,妆容妖冶。高疏桐心想:莫非皇帝是要和嫔妃一起处理政务?
      难道说皇帝不耐烦安慰哭泣的女儿,只忙着在御书房和妃子调情?
      嫔妃婀娜多姿地走进御书房,不多时,里边传来莺歌燕舞之声以及中年男子的哈哈大笑之声。
      高疏桐楞在原地,只觉得笑声刺耳。
      谢至走上前,搀扶住高疏桐问:“公主怎么受伤了?”
      高疏桐抬起胳膊掀开衣袖,只见藕白手臂上现出几道青色淤痕,摆动手臂时关节抽筋似的疼,是刚才被侍卫拖出去时伤到的。可是高疏桐现在根本感觉不到疼痛,头发有几丝散乱落在额头上说:“恐怕此刻我才发现,父皇心中可能从来就没有我这个女儿。”
      谢至正要说些什么宽慰高疏桐,此时御书房守卫的侍卫前来说:“二公主,快请回,不要挡在御书房门口,教奴才们不好当差。”
      明明是他们先弄伤高疏桐,现在甚至在门口赶人,还有没有王法,谢至正要对侍卫们发作,高疏桐冲谢至摇摇头,示意他搀扶自己走远一些。
      两人走到御书房门口的青石阶下,高疏桐停下来,转过身,继续凝望御书房的门匾。
      谢至问:“公主,情况如何?”
      高疏桐仍旧盯着御书房的方向:“父皇将我接出,就是为与匈奴和亲的。难怪当初我说‘父皇想我了,将我从冷宫接出’的话时,永平公主听见,那表情像是听见什么大笑话。原来竟是真的,想来,我在他人眼中,只是一个笑柄罢了。”高疏桐神情颓唐,眼眸中却透出凶狠来。
      谢至连忙宽慰,道:“公主别这么想,那么,公主向陛下求情没有?也许公主求个情,陛下便不让公主去和亲。”
      高疏桐转过头,看向谢至:“我哭着求他,皇帝陛下不耐烦听,直接找人将我赶出去,然后急着和嫔妃玩乐。”话说得异常平稳冰冷。
      这时下雨了,谢至拉着高疏桐的衣袖就要跑,谁知高疏桐一把将衣袖扯出,一双眼睛仍旧死死地瞪着御书房方向,任凭豆大的雨滴滴落在自己的身上,动也不动。
      谢至见高疏桐不肯走,也陪着一起淋雨。
      雨越落越大,打在身上,甚至有些疼痛。可是高疏桐却觉得痛快极了,似乎老天爷是为自己下这么一场雨。高疏桐看着阴沉的天,知道没有人能够救自己,等待自己的是在匈奴被折磨至死的命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