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晋江文学城 ...
-
第13章
叶树早早就开了奶茶店门。
学军县最热闹的商业街是早市。从凌晨三点开始吵闹声不断,直到中午才歇。
叶树家的老楼就住在早市楼上,天不亮就被楼下摊贩集市的吆喝声吵醒。
叶树在卧室里睁开眼,躺在床上听窗外叫卖喧闹,她在黑暗里睁着眼无声看天花板,直到彻底清醒才翻身起床。走进厨房,替母亲准备早饭。
叶婶还没起。
她老了,不似以前三点就起床干买卖的麻利劲。
叶婶胃不好,吃不了外面的东西。叶树回家后,也就天天按照上海大医院的食谱给叶婶做,一日三餐雷打不动。
除此之外,还要拾掇家务,规整杂物,计算奶茶店的杂项支出。桩桩件件都足够人焦头烂额。
好在叶树会计出身,大建筑公司的账都做的过来,更别提自家小买卖。早晨等着母亲的饭煮好的间隙,她抽下盘发的圆珠笔喃喃演算几笔,心里也就有了谱。
叶婶早年就是生活上一把好手,日子再难也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叶树继承了她这一点,奶茶店零头小账、块八毛钱也被她算得清楚。
早饭煮好,主卧里也传来动静。
叶树关好侧卧。倒了温水,拿着药走进主卧:“妈,我去早市备货了。药在你手边,早饭热在锅里。”
走出楼门,清晨的冷气一拥而上,叶树抖下了裹紧外套,又笑着向摊贩打招呼。
“小叶这么早就来进货了?叶姐有你这个闺女真是好福气。”
“姨家今天柠檬新鲜,给你算八折。”
“西瓜!西瓜便宜喽——”
早市热热闹闹,滋啦油锅声和大力蚁叫卖声交杂,羊汤和油条的香气飘出去老远,热气腾腾的烘着太阳。
盛夏的清晨带着薄雾,依旧冷得人发颤。
二沟子所里冲出的人群短袖裹外套,乱糟糟像一晚都待在所里。
“赶紧动起来,不能让她跑了!”周威低吼着指挥。
一趟车队开出大门,挤不下的人跟在后面小跑,差点撞到来开门的叶树。
“叶树?这么早?”曹新两手惊慌失措抡了十几下,总算接住叶树撞摔出来的西瓜,他心有余悸笑着把西瓜还回去,“大早上就吃凉的?”
“奶茶店的备货,夏天了西瓜汁卖的好。”她烫伤的手缠着绷带,抱住西瓜。
叶树新奇:“难得这个时间见你。咱们学军县也流行加班?”
曹新苦着脸不知道该怎么说。
杨立意外发现赵蓉蓉可能和水库碎尸案有关,县道国道设了层层关卡,但一晚上都没找着出逃的赵蓉蓉。周威等不到天亮了,一大早就集结了人手。
“我师父说,早上人睡得正迷糊,不好跑,好抓。”
曹新:“这点儿是人能起的吗?这点儿我以前都没睡!”
叶树可怜他,把自己刚买的早饭塞给他。
曹新感动得一塌糊涂:“这怎么好意思。”
叶树一笑刚要张嘴。
曹新:“西瓜汁能给我留一杯吗?”
叶树噗呲笑了:“你们要抓不到人,都留给你们。反正也没别人来了。”
先是水库里发现碎尸。再然后,二十年前尸骨重见天日,连早就离家闯荡的漂亮闺女也卷进来。学军县惶惶难安,父母警惕关着家里独苗们不许出门,老人也从公园换成了自家门口晒太阳。别说奶茶店,整个县城少了学生们的笑闹声,都冷清得可怕。
不等天亮,赵蓉蓉的事已经插上翅膀飞满全县,成为今早各大早点铺的激烈热议话题。
学军县没有秘密,少有发生的大事,昨晚已经有家属区觉少的大爷广而告之了。
整个早点铺全是大声豪气的议论,连顶着大肚子出来买菜的男人也被吸引,拎着菜外八步站一边听,老板炸着油条也竖起半只耳朵。老邻居忆往昔,老人说起当年事满脸红光,说着又提起当年煤矿厂辉煌,中气十足,“咱们学军县,当年那可是人称小上海,咱们那可是这个!”竖起大拇指,连驼着的腰板都挺直了。
小孩子不爱听,撇撇嘴从凳子上滑下去,咬着豆浆袋跑出去玩了。
李明坐在早点铺外面正唏哩呼噜喝豆浆,看见闪着灯飞驰而过的警车,乐呵呵打招呼:“周哥,早啊。”
被警车喷了一尾气。
李明让老板给他打包起来带走。
“都忙得脚不沾地,怎么你还有闲工夫吃早餐?”
老板惊奇:“偷溜出来的?”
李明摆了下手:“我一个法医,没尸体我忙什么?老王你最好别指望我忙起来。”
法医忙得脚不沾地。恐怖片。
脚步声在走廊响起时,杨立已经醒了。
等门外哼着歌砰砰砸门大喊,杨立已经收拾整齐一拉门。
“老杨!老……”
李明一个趔趄差点跌进来:“你睡觉怎么不换衣服,在家里还假正经?”
杨立扭头就走。
李明赶紧讨好奉上早点:“特意给你打包的。”
有的吃,被警车喷了一屁股尾气就别嫌弃了嗷。
杨立住的是早年间的职工房,屋子狭小昏暗,狭长走廊一直走到底才有光。但就这么挤的房子,还大半都堆着资料档案,从地面到通顶码得像墙垛,黑洞洞的坟一样,压得人心难受。
李明总是不爱来。但他每次真踏进杨立家,又要惊叹怎么收拾得这么好。
和样板间似的。
书,书,书。
连床上都码着书墙,本就狭窄的铁架子床只剩窄窄一条,勉强能容人躺下。
李明时常怀疑,杨立二十年来到底怎么睡觉的。
“你干清理工真是白瞎了。”
李明咂嘴:“现在流行那叫什么收纳师,一个月好几万呢!你去干绝对能干成大拿。”
他撇嘴竖大拇指:“幸好我妈不认识你,不然我非得让我妈嫌弃死不可。”
“你是特意来给我送早餐的?”
杨立:“又是你掉停尸格里的?”
“那不能。”李明大喇喇往他面前一坐,“你把哥们儿当什么人了?”
书桌上堆满了翻开的笔记和资料。李明随意瞥一眼,“你昨晚睡过吗?”
笔记上贴满了二十年前的剪报,老旧发黄的报纸上全是对当年案件的报道。中间夹着薄薄一页打印纸。
李明小心夹起来看。
肖阳的寻人启事。
“以前帮肖阳父母贴的传单。没贴完的,我拿了回来。”
杨立转头看寻人启事。
泛黄的打印纸上,肖阳的笑脸依旧灿烂。
同样的传单也贴在二十年前的墙上。
墨味未散的打印纸洁白,风吹哗啦啦的响。
年轻的杨立后退一步,对着自己刚贴好的寻人启事叹了口气。
“妈妈说不能叹气。”
年轻的实习警员一转头,是背着手小大人一样的明繁花。
小姑娘今天穿了红裙子,像朵盛开在钢铁巨兽上的虞美人花,刹那鲜活了铁灰色城市。
“妈妈说,总叹气会把福气吹掉。”
明繁花踮脚仰脸:“你为什么总叹气?每次见你你都像丢了钱的苦瓜脸。”
年轻的杨立被逗笑了:“福气叹掉了怎么办?”
“那很糟糕哦,今晚的电视里你要死掉了。”
明繁花严肃晃了晃短手指:“不过别怕,我有办法。”
“吹掉的福气,我再帮你吹回来。”
她绕着杨立呼呼吹气,认真用力到两颊鼓得圆滚滚。
杨立没忍住,给她买了雪糕。
奶油的,好贵。
一大一小坐在马路对面,整齐划一低头啃雪糕。
“你怎么不在屋子里,和凶凶脸大叔在一起?”明繁花晃悠着小腿蹬不到地。
杨立:“你怎么不在家里看电视?今天播还珠格格。”
明繁花僵住。她垂下头,泫然欲泣:“有小燕子呢……”
“但是不行,电视里的侠女是假的,我的可是真的。”她神秘让杨立凑过来,“我在找坏人,除暴安良。”
杨立:“噗。”
明繁花:“!”
代价就是哄到口干舌燥,还被小皮鞋凶狠踩了一脚。
明繁花气闷鼓着脸,手里从雪糕到烤肠又到棉花糖换了一轮,才终于肯搭理杨立。年轻人蹲在旁边眼巴巴看她,蓝衣服都湿透了。
“你怎么顶着大太阳贴这个?”
小姑娘认真读:“宝马中学……这上面写的什么?”
认字不全呢。
杨立长教训,这次憋住了。“实验中学,有个大姐姐离开家很久很久都没有回去。她爸爸妈妈很担心她。”
明繁花纠结着眉头,复杂看他。
杨立趁机进行暑期教育:“所以明同学你不要到处乱跑,早点回家知道吗?”
一长串不许水库野泳不许爬煤堆,说得明繁花眉头皱成个疙瘩。
“你比我爸爸还絮叨。”
小姑娘肩膀一塌叹口气,老气横秋点头:“知道了,小杨同志。”
“小……”
杨立决定回去就让师父不要再叫他小杨。明大同学快学坏了。
这个点,煤厂钢厂都没下班,杨立不放心明繁花自己走,就把她带在身边。
他在公告栏粘寻人启事,明繁花蹲在他脚边提着小桶刷浆。他贴完低头,小姑娘刚好拎着刷好浆的打印纸踮脚举给他。一大一小,一个贴一个刷,从街头到街尾,默契十足,流水线作业。
边刷,明繁花边嘀咕着念念有词,认真看寻人启事试图看懂。
杨立蹲下来,一个字一个字耐心念给她听,念的极慢。太残忍的字句,他想含混略过,明繁花却不好糊弄,执拗追问,还要问是什么意思。
念过太多遍,于是连内容也烂熟于心。
“学校教的太少了。不够学的。”小姑娘抱怨,“我连字都不会读,好丢脸。”
“小时了了,大也必佳。”
杨立忍不住笑道:“慢慢学嘛,慢慢长大,你还有很多时间呢。”
明繁花:“你怎么知道?”
杨立:“我就是知道。”
明繁花一琢磨,信了。
她爸爸说,派出所新来的哥哥是北京的大学生呢。她是小学生,大学生比她大,肯定厉害。
“我什么时候才会长成大学生呢?”明繁花苦恼,“大学生是不是就会认识好多字?”
杨立:“还要背好多法条,考好多试。”
“真的?”
“真的。我政法大学,不会骗你。”
明繁花又追问什么是政法大学,听杨立说得眼睛越来越亮。
杨立说到“抓坏人,还公道”,明繁花已经激动到跳起来。
“我也要去政法大学。”小姑娘捏着拳头,雄赳赳气昂昂,“我也要抓坏人。”
杨立:“你的首要任务是先长大。”
明繁花打定主意回去就喝牛奶。
她捏了捏裙角,犹豫:“我有个秘密,可以告诉你。”
杨立:“少看包青天,多喝牛奶。”
刚建立起的友谊,哗啦,碎了。
厂里到了下班时间,马路尽头远远看到自行车如云飞过来,车铃叮铃,沿着街道四通八达输送到县城每一个角落,蓝色工装服是流动的血液,县城喧响。
明繁花一眼认出人群中最漂亮的女人。
“妈妈——”她快乐张开双臂跑过去,“妈妈你今天好漂亮哦。”
明繁花抱住妈妈的腰,仰脸软音惊喜:“太漂亮了,妈妈是小龙女。”
妈妈乐得合不拢嘴。
旁边同事们羡慕坏了:“诶呦我家那个小兔崽子,昨天还把死老鼠塞我和他爸被窝里。”
“还敢说要吃雪糕,我看他像雪糕!”
“花花来给姨家当孩子吧,姨给你买大白兔。”
小龙女妈妈抱着小小龙女,俨然是人群中的小明星。
杨立拘谨站在街边,不敢想小姑奶奶一会怎么告他的状。
明繁花附耳嘀嘀咕咕,妈妈惊讶抬头,向杨立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