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九章 ...
-
化疗治病就是以毒攻毒,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关于这一点,刘海珍是知道的。
她手术住院,后期转到转到普通病房,就有病友在接受化疗,根本不用问就能看出来,这种治疗是很痛苦的。
不过比起人的命,根本不算什么。
刘海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第一次打上化疗针,不但血管疼,浑身都疼,她咬牙坚持着,嘴唇都咬破了也不吭一声。
化疗是三周一个疗程,不可能中间间断治疗回家,所以陈雨叶很快就知道了。
她没有哭没有闹,很平静的跟着去了医院。
乔建安和刘海珍已经结婚一年多了,他们心意相通,比所有的中年夫妻都更恩爱,他们对彼此的孩子也都不错。
这个重新组成的家庭十分和睦,从未有过任何矛盾和争吵。
尤其是陈雨叶,真的特别乖,特别听话,从来没做过让任何人不高兴,或者不好的事情。
但乔建安也没有机会,能和小姑娘的关系变得更亲密一些,主要他太忙了,工作之余,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陪伴刘海珍上。
加上还有三个儿子要操心。
陈雨叶呢,也很忙,之前忙着学习,现在上大学了,周末才会回来。
因此,他和陈雨叶单独相处的机会几乎没有,他此时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或者说,他也已经没有余力安慰别人。
两人都保持了沉默。
自从住了院,刘海珍每天都是昨天的重复,早上先吃饭,她的胃肠道反应很大,几乎吃不下任何东西,最多也就喝半碗稀粥,然后就开始打吊瓶了。
要一直打到下午两三点钟才能结束、
中途她是吃不下午饭的,打完吊瓶也没胃口,这就拖到了傍晚,等于午饭和晚饭一起吃。
正常人一天两顿都会瘦,何况一个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人。
陈雨叶进了病房,看到这才几天没见,妈妈不但瘦了,而且也憔悴了很多。
她忍了一路,这些忍不住了,呜呜哭了起来。
刘海珍刚打完针,身体极度的不舒服,她用瘦削的手摸了摸女儿的脸,说,”雨叶别哭,妈妈头痛。“
陈雨叶擦了泪,呜咽着说,“妈,那你躺下歇会儿吧。”
赵婶子问,“海珍,你想吃点什么,我赶紧的回去做。”
刘海珍说,“都成,容易消化的,不要太油腻了。”
赵婶子点了点头,走了。
陈雨叶倒了一杯水,刘海珍强撑着喝了几口,才刚躺下,就觉得胸口堵得慌,特别恶心。
她开始呕吐,可她早上也没吃什么,最后胆汁儿都吐出来了。
乔建安叫来了大夫,但大夫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而且本身已经开了胃药。
幸而吐过之后,刘海珍感觉好一点儿了,她不愿意给女儿太大的压力,微笑着说,“我没有胃病,等不打化疗针了就好了。”
陈雨叶点了点头,“妈妈,明天我给你做饭,你从现在就开始想,想吃什么告诉我。”
刘海珍高兴的说,“好。”
赵婶子晚饭做的是饺子,白菜肉馅的,特意做小了一些,一口一个吃起来很方便。
刘海珍只吃了十一二个就放下了筷子。
但赵婶子挺高兴,一边盛饺子汤,一边说,“就得这样,早饭跟不吃差不多,午饭不吃,晚上再不多吃点儿,哪能行啊。”
那么小的饺子,陈雨叶觉得自己吃三四十个都未必能饱了,但听赵婶子的意思,这都算是多的了。
“妈,您不吃午饭可不行,胃空了那么长时间,即便本身没有病,时间长了也会出问题。”
刘海珍歉意的笑笑,“雨叶,妈实在吃不下。”
陈雨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炖了鸡蛋羹,里头放了一点儿苹果碎,这样吃起来会有一点儿清甜味,还熬了小米粥,里头放了枸杞和桂圆干。
还另外带了一点儿萝卜丝,不是那种腌萝卜,是她用青萝卜现做的,现在正是萝卜上市的季节,新鲜的萝卜水嘭嘭的,切成特别细的丝,用糖和醋腌一下,脆生生的很好吃。
刘海珍本来每天早上都没有胃口,但女儿送来的饭,鸡蛋羹她吃了,小米粥也喝了,腌萝卜都吃了好几口。
虽然每样儿都剩了不少。
赵婶子有些惭愧,“还是我做的饭不够细致可口。”
陈雨叶说,“不是的,可能我妈怕我,我做了她不敢不吃。”
赵婶子和刘海珍都被她逗笑了。
周一返校,陈雨叶直接请了半个月的假,辅导员听了原因虽然同意了,但还是说,“你请那么长时间的假,会落下很多课,有些可惜,你妈妈病了,家里其他人照顾不行?”
“或者你干脆走读,天天回去?”
陈雨叶摇摇头,”落下的课,我会补上,其他人都代替不了我,我必须照顾我妈。“
对她来说,刘海珍远比学业更重要。
回到部队大院,家里没人,她骑上自行车去菜场买菜,途径服务社的时候,被乔玉琴看到了。
? “哟,这不雨叶吗,你这是干嘛去啊?”
陈雨叶跳下车,“姑姑,我去买点儿菜。”
乔玉琴点了点头,“今儿不星期一吗,你咋没上学?”
“我请假了。”
乔玉琴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她没有嫂子命,上一任嫂子年纪轻轻就没了,好不容易有了后嫂子,这又病倒了。
“那你赶紧的去吧。”
陈雨叶买了点儿丝瓜,南瓜还有老豆腐,回到家就开始做豆腐盒子了,这道菜做起来有点儿麻烦,先要把豆腐切块过油,然后挖成小盒子,再把调好的肉馅放进去。
然后再上锅蒸就可以了。
她慢悠悠的,做的十分细致,豆腐盒子蒸好了,另一个锅里的南瓜粥也差不多好了。
最后做一个蒜蓉丝瓜就行了。
每逢中午,是刘海珍最难受的时候,此时化疗针还没打完,但胳膊上的血管被刺激的特别疼,浑身都难受,但也只能硬生生的受着。
这个时候,吃任何止疼药都是没用的。
因此,她根本吃不下饭。
陈雨叶提着饭盒进来的时候,赵婶子和刘海珍都特别吃惊,她笑着说,“妈,我们第一年学的是基础课,纯理论,自学也可以的,所以我请了假。”
刘海珍问,“请了几天?”
陈雨叶打开饭盒,“您什么时候出院,我就什么时候回去上学,我做了豆腐盒子,您尝尝好不好吃?”
豆腐盒子这道菜,对她们母女来说是非常隆重的,不过早些年吃不上,也就搬到燕来胡同之后,过年过节的时候刘海珍会做上一回。
不过最近两年也没做了。
刘海珍一点儿也不想吃饭,她也不觉得饿,但女儿费了心思做的,不吃是不行的。
她强逼着自己吃了一些,吃完之后,陈雨叶就给她揉后背,她觉得恶心想吐的感觉都减轻了。
下午两点多终于打完了化疗,陈雨叶又给妈妈念书,是巴金的《家春秋》。
刘海珍在女儿的朗读中睡着了。
赵婶子赶紧说,“雨叶,忙了这半天了,赶紧的回去歇着吧。”
陈雨叶回到大院儿,把剩下的饭菜都吃了,又把厨房打扫干净,就赶紧的上楼了。
想要照顾好妈妈,她就不能被低沉的情绪打倒,而且必须要休息好才行。
? 四点半,陈雨叶又开始准备晚饭了。
她先熬上山药大枣粥,炒了醋溜白菜,把事先卤好的鸡腿拆成鸡丝,和胡萝卜拌在一起。
做好了刚要出门,乔程阳下班回来了。
“雨叶,你没去上学?”
陈雨叶说,“我请假了。”
“你要去医院啊,我陪你一起去吧。”
陈雨叶点了点头,“好,咱们坐电车去吧。”
从这边儿去天坛有些远,早上和中午她就是骑车,觉得太累了,而且也不必电车更快。
乔程阳说,“我去找下徐叔叔,让他送咱们一趟吧。”
本来乔建安下了班也要去医院的,只是今天有些耽误了,一行人到了医院,刘海珍已经睡醒了,看起来倒还好。
可能是陈雨叶做的饭的确更可口些,她晚饭比昨天吃得又多了一些。
尤其是大枣山药粥,一碗都喝了。
回到大院儿,乔建安说,“雨叶,你请了几天假?”
“半个月。”
乔建安凝视几秒,说,“辛苦你了。”
陈雨叶笑了,“乔伯伯,她是我妈,我照顾我妈妈,有什么辛苦的。”
乔建安也笑了笑,“你一日三餐都往医院送,来回跑太不方便了,我让老徐送你吧?”?
陈雨叶点了点头。
再难熬的日子也总能熬过去,不知不觉中,两个星期过去了,刘海珍第一阶段的化疗终于结束了。
可能是药物的确起了作用,回到家后,虽然她的气色各方面都不太好,但据她说,头晕头疼的确减轻了。
陈雨叶这才放心的回了学校,不过她不再住校了,而是改成了走读。
每天她傍晚坐电车回家,虽然回到家就吃饭,第二天早上就出了家门,似乎也帮不到什么,并不能真正照顾到妈妈,但这么做,让她觉得心安。
对于刘海珍来说,其实一直没有适应女儿经常不在家,这样能天天看到陈雨叶,也挺好的。
只是天儿越来越冷了,有时候等电车半天不来,不过也没什么,她之前在汇文上学,没搬回燕来胡同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放学了晚点儿到家无所谓,只是早上不能迟到了,因此,她出门的时间越来越早。
这天是周六,她一进院儿就看到一堆人围着,有乔程辉,有林雅芝,有陶飞虹,有乔娜娜,还有陈爱国等等,就连她妈,都一边儿浇花,一边儿往那边瞅。
乔程辉咋咋呼呼的,“雨叶,快来看,大哥买了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