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他们计划每天跑两个乡镇,连续四天。
司机说给小陈,小王局长很少下乡,这次陪你跑这样长时间,多难得。
他纠正,是小陈陪我们。又絮絮叨叨说上许多话,乡镇财力单薄,没事何必去增加别人负担。再说了,两位副局长都喜欢到下面走动,嫌呆在办公室烦闷。这次要不是老的那位不懂电脑,估计都轮不到他。话说到这,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饶舌,连忙调转话题说给小陈,小陈没来过农村吧,这次刚好可以看看下面的样子。
他这样说话,仿佛熟门熟路,结果到了地方自己先不适应起来。
首先一条,乡下的太阳就和城里不同。城里的太阳为建筑物阻挡,这里亮一块那里阴一块,有点支离破碎,不那么吓人。
乡下的太阳少了遮蔽,便有股铺天盖地的蛮劲。一刹从车里出来,只觉得眼前一片明晃晃、白茫茫,几乎要被它击倒。
接待他的干部又兴致很高地带他参观新建的广场,招商引进的虾塘。
太阳仿佛一口热锅重重扣在头上。
没走几步,衬衫就已汗湿,又黏又闷地贴紧脊背。
好容易坚持到参观结束,坐进会议室。
老旧的空调柜机喷洒若有似无的冷气和刺鼻灰尘,刚擦过的桌面水渍斑斑。
茶水滚烫,把一次性茶杯都烫得瘪下去,叫人不敢染指。
他坐在会议桌中央,听对面漫长的汇报,不由得心中焦灼,想这一天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头。
会后去办公室作正式安装。小陈简直不能更及时地拿出薄荷糖和大家分享。小小铁盒传到手中,他毫不客气地倾出三粒,两口嚼开。薄荷的清凉冲进身体,沸腾的心总算安静了些。
这才留意到小陈那边已经忙开,安装程序,升级软件。等待更新的空挡又写出一页纸的简略操作流程交给工作人员。
听见有人称赞小陈做事又快又好,他不免惭愧。还说小陈像他,人家其实比他更能适应环境、专注工作呢。
忙完正是午饭时间。
有人告诉他,在食堂安排了简单的工作餐。
他嘴上说好,心里开始犯难。
司机不是说他很少下乡吗,原因他那会只说了一半。
很大程度上,他排斥下乡,就因为每次在乡镇吃饭都跟打仗一般。说是工作餐,简单吃,实际都是上酒楼,没有两个小时别想结束。
乡镇干部劝酒也有一股蛮劲。男干部上来就连喝三杯,再问你喝还是不喝。不喝?那行,换女干部敬。
敢拎酒瓶的女干部都是厉害角色。先好言相劝,帅哥领导给个面子呗。如果你推说身体原因不能喝。那可算给了她发挥空间,非要追问具体哪方面的原因,要你放心,喝出问题今晚我照顾您。
话再往下说,就有些难堪了。
他脸红僵持着。
女干部假意放过他,这样,我喝一杯酒您喝一瓶矿泉水。
他赶紧喝掉一瓶水。
可是,女干部又喝下第二杯酒。
而她身后,还有另一个女干部等着,提醒你自己掂量肚子能装几瓶水。
他端酒杯喝酒,就是在乡镇饭局上起的头。
又因为不会应对,格外吃亏,几次喝得进医院挂急诊。所以,当他做到局长,凡事能自己拍板,就把下乡的任务推给两位副局长。
这次出来,刘主任倒是很想同行,他没有理会。
现在好了,司机开车,小陈看样子不会喝酒,待会在酒桌上岂不是势单力薄。
然而出乎意料,对方真把他们领进了食堂。
连包间也没有,不过在角落摆一桌,饭菜也是和其他人一样的大锅菜。只加了一盆青菜炖牛肉,是此地的特色。
刚落坐那会,他止不住有点脸红。
陪餐的干部介绍,乡镇去年开始控制接待,削减了经费,又禁了酒,镇上酒楼倒闭大半但是真的给他们减负太多太多。从前他们中午陪酒,晚上陪酒,夜里再加班干活,胃喝坏了,身体也熬垮了,日子苦不堪言。
他边吃边听,好笑原来乡镇干部也怕吃喝,更诧异自己对下面的情况无知到这个地步。不禁打心底觉得,这次下乡镇活动太有必要,之前关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写了多少无用文章。
后来,他那篇被领导批示肯定、印发全省学习的调研报告,便是从这点心情开始酝酿。
结束午饭,他坚决不去“已经开好”的钟点房休息,径直去下一个乡镇。
途中总看见小陈举手机拍照,顺着他的视线往外瞧,也发现夏日乡村岑寂、蓬勃的美。
午后的阳光清澈透亮,照见田野、山林的深青浅绿,纤细毕现。
池塘里莲叶如盖,莲花将开未开。又有一棵高大的合欢,远远开出一树粉红,如烟似雾。
他说给司机,小陈如果想拍照,就停一下车。
小陈马上叫停一次,为了拍一座废弃的砖窑。
小跑着冲过去拍好,回来递给他们看,问像不像“格鲁特”?
司机反问格鲁特是什么。
他已在手机上查到,告诉司机是个电影卡通人物。
过一会,司机指给小陈,快拍那边的稻子,都黄透了。
小陈感慨,南方稻子六月就黄了,这在北方不敢想象——所以小陈是北方人了。
司机还击,你怕是个傻子吧,那是别人还没收的油菜。
说到这,三个人都笑起来,冒出些郊游的心情,愉快的,置身事外的。
原本有点拘谨的司机变得活泼,和小陈吵吵嚷嚷,偶尔也开他两句玩笑。
有了上午的经验,抵达下午的乡镇,他主动提出不参观、不座谈,直接去办公室安装办公网。
办妥正事,也不用工作餐就离开。
返程时间充裕,小陈下车拍了镇上废弃的电影院。
方方正正的水泥房子,敞着黑洞洞的大门,左右两扇黑洞洞的窗户。看着有点可爱,也有点阴森。
小陈叫它,“囧脸”电影院。
又要拍一座小小廊桥。拍照时恰好有老农牵牛过桥,他等在车里,想起某句古诗来。
司机先还不屑,嫌这桥老旧,某某镇有更大更新的。等看到照片也觉得好,要求传给他发朋友圈。
于是现场建一个三人聊天群。
小陈在群里发出照片,取名“小桥流水人家”。
车进小城,他说给司机,差不多饿了吧,就要司机带他们去吃晚饭。又自作主张点了酸腌肉、辣椒炒腊肠、豆腐火锅,都是小城的特色菜。
小陈嘴上没说什么,只一样一样拍照留念。
第二天早上在碰面。
司机叫苦不迭,说喝不惯咖啡,更不喜欢面包这种甜食,他要吃的是包子、豆浆。明明告诉小陈只买小王局长的,偏不听,非要买。买都买了,不吃又浪费了!
他和小陈笑着听司机说下去。
而这天的晚饭,他提议去农家乐吃烤全羊。
司机大惊,三个人哪里吃得完。
他说,点半只。
司机坚持,那也吃不完,特色菜还有别的嘛。
他却说,还要打包给司机大着肚子等在家的媳妇。好像这晚饭是为司机安排。
吃饭期间,小陈聊起学校娱乐街,那里的新疆餐厅有价廉味美的羊肉串。
他很意外,那个餐厅他读书的时候就常常去吃——那条娱乐街恰好在两所大学交界处,居然还在?
那么,川菜馆、冷锅鱼、二手书店呢。
不料十几年过去,这些老店都在,书店还开了分店。
再接着聊各自的大学生活,也有许多相似,期末永远抢不到座位的自习室,晚归永远叫不醒的舍管大妈。
这相似模糊了时间,鼓舞着他。
两个人聊得兴起,听见司机抱怨这是欺负他只念过高中,才意犹未尽地结束话题。
其实,他应该顾忌司机的。
这要是平日在单位,他也绝不会这样多事。
但这不是下乡嘛,似乎就情有可谅。
再说了,他做这些事又没有别的目的。他能有什么“目的”呢,在这众目睽睽的小城。
非要说有,无非是希望下乡的日子过得慢些,再慢些。
可惜,四天时间转眼到底。
最后这天的两个乡镇离得近,上午便完成全部工作。
他临时起意,要司机绕路去看那座更大更新的廊桥。
刚把车开进镇上,司机大喊一声,糟糕!
同时,他也看见了,副局长就站在不远处的街边。
这才想起这里是副局长负责的地方。
司机连声催促,快、快、快,要他和小陈趴到车窗下面。
司机什么时候像这样对他发号命令?他稍微迟疑,才扑倒在座位。
等司机宣布安全再起身。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他,笑不可抑。
廊桥不敢参观,他们只把车开到河边,作一次远眺。
期间,司机拉小陈下河游泳。
他等在车里。心想,这样也好,以一个可笑的小小风波作结,这样挺好。
夜里却反复想起,那会司机和小陈从河里疯够了回来,小陈突然和他说话,您怎么不在树荫下等呢,树下面有风,比车里舒服。
他问,你怎么知道。
小陈说,其实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是我们村子第一个大学生。
想到这里,小陈眉尾那道疤痕在眼前挥之不去。
那隐隐作疼的心情纠缠了他整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