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这几天惠河一看见许束宣心里面就不太好,但是农场里面,吃饭都是一个时候,开会的时候也是一个时刻,特别是当许束宣修整好了之后,在王主任的号召下,给大家做思想汇报工作的时候。
许束宣站在主席台上面,嘴边对着的是话筒,他看着台下乌压压的人群,忍不住流泪说:“要不是祖国接纳我们这些人,我们怕是要随着战火一起消散在敌人的枪`子下,我由衷的感谢政府感谢祖国,感谢农场,接下来是我的个人对农场的一些发展建议……”
大家听着许束宣说了一下午的汇报工作,王主任在旁边坐着,感动的也快要流出眼泪来了,说实话他从萧主任的手里接过大垭口农场的领导权之后,其实内心是有些不满的。
他是谁,他以前可是水泥厂的厂长,只是萧主任回首都之前,向上级推荐了他,让他来大垭口农场当主任。
他以前可是厂长。
虽然说换一个地方,也不能够打消他的工作积极性。
等到许束宣说完了他的一稿子发言之后,大家都鼓起掌,然后去食堂吃饭。
许束宣拿着粮票就跟着惠河走,惠河发现许束宣跟在她身后,忍不住回头看向他:“许老师,你有什么事情吗?”
许束宣说他昨天收到了一封信,说是他接到了他大哥许万助的来信,他们说他们接下来也要来大垭口农场。
说是来参加工作。
但是这事儿还是他继女的对象提议的。
说是他的祖籍在这儿,而且大垭口这边农场也缺人,都是做贡献,去哪里不是做事情。
倒不如回他熟悉的地方,而且许万助有华侨身份背景,要是想要在这个时候回来安家落户的话,倒不如找个不显眼的地方,免得被别人揪着不放。
因为许束宣等人在大垭口农场安置下来,也是上了报纸的。
这也是张双生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许束宣的消息的原因。
而且许万助现在也老了,最牵挂的还是他的兄弟。
惠河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也不知道是悲是喜。
万一这消息是真的话,那张双生居然还敢回来。
对呀,他有啥不敢回来的。
他或许还以为自己死在了农场猪圈呢。
其实张双生逃跑的那一天,他来看过惠河一样。
但是当时惠河感染了疾病。
猪场里面许多猪都染上了病,这病也让惠河赶上了。
张双生一听惠河染上了病,好像不久于人世一样。
说是给她去找大夫,但是农场里面的医生当时也自身难保。
然后惠河好不容易被人给治好之后,她却得知了张双生逃跑了的消息。
当时她想逃了也好,但是一定得逃成功。不然抓回来的话还是得继续有那些遭遇。
现在张双生肯回来,而且还带着妻儿。
或许他真以为自己死了吧。
惠河心里有点冷。
*
张双生这边还真是这么想的,他当初逃出农场之后,绕着丛山峻岭,偷`渡去了边境国。
然后坐轮船,又辗转反侧,去了一个三面靠海的小国。
去那边的种植园当长工。
虽然是黑`户,但是不用游`街。
后来又和种植园的园主的继女越丝丝认识了,他教越丝丝中文,越丝丝也觉得这人长的英俊又踏实肯干,她离婚之后一直没有再嫁,因为前夫嫌弃她生不出来娃。
后来觉得张双生是个好人,于是就和张双生结婚了。
她和张双生有两个娃,后来又收养了一个,给那孩子取名叫张江。
今年张江正好十八岁。
回到大垭口农场之后,还可以参加高考。
等到他们一行人终于来到大垭口农场的时候,许束宣早就带人来接他们了。
许万助穿着一身马褂,在仆人的搀扶下,终于下了马车。
他们一大家子从火车站下来之后,也坐不惯卡车,于是许万助花钱租了一辆马车,带着媳妇吴秀淑和儿子媳妇,继女女婿,还有孙子孙女们,来到了这里。
王主任一看见许万助这做派,也不好说什么,只好想着等他们安置好了之后,在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毕竟这样的派头影响不好。
他也是顾着他们才回国,对国内的事情不太清楚,所以才放松了一些。
许万助先去找了许束宣,发现许束宣借住在惠河家里,先是评头论足了说这房子不好,他要找人重新修一个房子。
而跟在后面的张双生看见这房子之后,脸色都白起来了。
虽然他心里面觉得惠河已经死了好几年了,但是回来看见这老房子,内心还是非常的感慨,他想起了自己和惠河当年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八年了,可是往日记忆历历在目。
还不等他伤感,许万助就要张双生去打点盖房子的事情,张双生还来不及找王主任询问这房子现在是谁的,就只好没歇脚,就去附近的水泥厂问问情况了。
这时候惠河从厨房出来。
正好看见许万助一家。
也是许束宣一个人实在是可怜,说他大哥一家来了,在这里歇脚,也没有个做饭的人,于是就请了惠河来帮忙做饭,还有农场里面的其他几个妇女,都来帮衬着。
惠河一眼就瞧见了站在许束宣对面的那个女人。
她左边抱着一个扎着辫子的女娃,右边牵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娃。
越丝丝也是同样在打量着惠河。
她认识她。
每天每夜,她都在呼唤着惠河的名字——大妞。
惠河被越丝丝的眼神刺了一下,她突然不想要出来看什么热闹了,想着早点帮许束宣把饭做了,然后和其他几个人回到农场去。
免得凑热闹。
越丝丝盯着惠河的方向。
吴秀淑六十多岁的人了,看见自家的女儿这么看着别人家的房子这么盯来盯去。
只好提醒她:“现在这里不是以前的地方,丝丝呀,你要识大体,有分寸。”
越丝丝点头。
她记得母亲的教诲,即使这辈子再次碰到了自己的亲妹妹,那又怎么样,这一世和上一世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哪怕是上一世,她也能够狠狠的压大妞一头。
也不知道她这一世在农场这边到底是什么光景。
她不想要主动接触她,可是偏偏命运捉弄人。
惠河和几个要好的妇女回去了农场,大家都在议论许万助一家子。
“要我说呀,海归就是不一样,穿的和我们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呀,还有那马车,他是旧社会时代的老爷吗。”
说这话的人名字叫做王迎春,是张家某一个族亲从外面娶来的媳妇,惠河和她算是妯娌。
“你就别酸了,他们是有钱,但是回来了也得买布票粮票,有钱也不好使呀,我倒希望他们别来农场,但是你看许老太爷那几个儿子女儿还有孙子,也不像是吃白饭的呀,一个个穿的整齐又有精神,王主任说不定就要安排他们当领头的呢。”
李家的李来蓉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嫁出去,脖子处有块红痕,说是胎记,也算是一个败处。
她说的话也算是在理。
只是两人这样拌嘴,看着惠河不说话,只好问她:“惠河,你觉得咋样?”
惠河摇头:“我不管别人家的事情,我先回去喂猪了。”
“唉,你不和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呀?”
然而两人怎么叫,惠河就好像是没有听见一样,直接就跑了。
这边向若水从惠河处学到了手艺,三个孩子吃着向若水做的饭,却并没有什么精神。
向宁拿着筷子,夹不起菜来,向若水有点担心的问:“是不是筷子不好使,改天小姑我去给你买几个勺子?”
向宁摇头,但是两个哥哥要她说的事情,她又不知道这么说,小姑做的菜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和惠河婶子比起来的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虽然他们也知道向若水这些天和惠河学做菜,已经非常辛苦了。
向宁又不敢看两个哥哥,至少对向若水说:“小姑,我吃饭饭了之后,可以去婶子家里玩吗?”
“当然可以呀,先吃饭。”向若水显然也是知道向宁说的是到谁家去玩。
“那我想带着大哥和二哥也去。”
“不行,他们要留在家里面学写字,我下午好不容易有点时间。”
因为向升都在忙农场的事情,所以家里面全部都交给了向若水。
向若水闲着也是闲着。
毕竟农场幼儿园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开门。
很多事情都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急不得。
惠河说起来看着许万助他们一家住进了自己的房子。
虽然惠河不打算待见张双生,但是许束宣这个人,她还是觉得很不错的,毕竟自己对他观感还是挺好的。
就是张双生这人。
回来了难道也不打听她现在在哪儿吗。
惠河心里有些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