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和平币 ...

  •   三老二:“三弟是好人,我也投币100。”

      吴阿姨:“你们谁来做实体店铺,谁来做APP?”

      姥姥:“对啊,你们八字还没一撇,就开始投币。”

      章写作:“宋老师会做这些,我已经完成了宋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宋老师全包了。”

      吴阿姨惊讶地看了一眼章写作,人小,还挺精,早就谋划好了。
      连宋老师都上阵了。

      看来,这几个孩子口中所说的和平银行,还真能开张。

      照这样,全世界都有和平银行了,章大雅这样的欺凌者角色可能会转变吧?

      会不会随着和平银行的投币越来越多,她就真的会改掉?

      也不好说,就看谁来监督她,谁来引导她。

      如果是她妈妈明锐来监督,改掉是不可能了。

      如果是她奶奶郭老师监督她,倒是可能。

      宋老师有自己的独立餐厅,装修考究,可以隔音。

      她也拥有自己独立的小秘书机器人,饭后洗碗、整理餐厅等琐事,都由机器人代劳。

      饭后,她喜欢去姥姥家的私人果园散步一刻钟,回来后整理一下备课教案,就有小秘书机器人提醒她:

      主人,时间到,午休开始。

      宋老师慢条斯理地走到书房,小秘书机器人跟着过去,伸出食指一点,一张午休床铺展开,卧具齐全。

      宋老师一坐,一躺。

      小秘书机器人蹲下来替她脱鞋,拿掉眼镜。

      盖上被子,整理好枕头,动作轻柔,行云流水。

      大人都去午休,命令孩子们也去各自的房间午休。

      大人通过监控查看,看到孩子们各自进屋,这才开始倒头就睡。

      三老三对机器人感兴趣,问:“写作弟弟,宋老师的小秘书机器人,是她买的?”

      章写作:“不是,宋老师说是捡来的。”

      三老二小声警告:“三弟,嘘。不要讲语音,你们可以文字聊。”

      三大假装已经睡着了,打起鼻鼾。

      三三点头,将手指放在嘴唇做出“嘘”的口型。

      三二差点没憋住,几乎要笑出声。

      被三三的小猪嘴口型,逗的小肩膀一抖一抖的。
      小茉莉在太奶奶家里,玩疯了,怎么叫,也不回家。
      郭奶奶没办法,只好忍耐她一会儿。

      太奶奶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脸很胖,个子矮墩墩的,像个油墩子。

      小茉莉不在意这些,围绕着太奶奶不停地转圈圈,跑着跳着,乱窜,将太奶奶的家里翻个底朝天。
      郭奶奶呵斥:“别乱动!”

      小茉莉像没听见,继续搬凳子,玩凳子,爬高上低。
      “小心摔跤。”
      郭老师提醒。

      太奶奶耳背,但面容慈祥。

      看到郭奶奶面容很凶,就劝导:“你说,你要好好教导那个章写作?”
      “嗯。”
      郭奶奶点头。

      “听说那孩子学上的好,书读的好,字写的好,还很乖。”
      “嗯。”
      郭奶奶一边“嗯”,算是回答。

      一边盯住小茉莉,担心她一个不小心从凳子上跌落。
      太奶奶看她心不在焉,敷衍自己。
      哼,觉得我耳背就不和我交流?

      太奶奶故意大声咳嗽,吵得郭奶奶脑仁疼。
      一烦躁,就摸手机。

      太奶奶:“年轻人,一烦恼了就摸手机。不过,也好,总比没事干强。你上网查查,如何引导章写作那孩子成才成料。”

      “嗯。”
      郭奶奶看小茉莉安稳坐在黑色木凳上,手里摆弄着太奶奶的木头棒槌,倒是认真。
      这才低头看手机,上网查。

      太奶奶:“你查你的,我来照看小茉莉。”

      郭奶奶上次查资料,觉得“阳光一些”好像不搭界。
      又换了热搜词,继续查。

      一位有耐心、有责任心、有善心的学霸。

      一看作者是小新老师,郭老师觉得值得一看。

      这位作者的《幼儿园故事》,写的不错,文中起码有良知。

      有积极向上,有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有激励孩子们好好训练自己的素养。
      有勤劳善良的人们,也有努力向上的家长、老师、学生。

      有幼儿故事,也有幼儿与家长、幼儿与奶奶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小故事,有幼师、补课老师松哥、补课生的故事,生动有趣,现实活泼。

      郭老师为人严谨,看文字也很谨慎。

      她打开手机语音,想要让小茉莉也灌耳音——长大做一名学霸。

      做一名像松哥那样的有善心,有责任心的学霸。

      每个周六、周日都是繁忙而幸福的日子,松哥每天从早晨6点开始接课,一直到晚上10点。
      学生们认可,家长的信任,让松哥的名声远播本地各个高中。

      周边的高中,乃至省内顶级学府都有慕名而来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松哥也是一位学霸。
      他是一位有耐心、有责任心、有善心的学霸。

      用“松哥才华与品质香自苦寒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松哥出身农村,家境贫寒,高中期间接受别人资助完成学业。

      中考后做起了家教,据说当时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高中的,于是乡亲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松哥家来学习,松哥成立了小学班和中学班,每天在家教孩子们英语、数学。
      人数不少,持续时间较长,乡亲们也没有多少钱,上完算下来也没收上来多少,松哥生性胆小怕事,不主动给就不要,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高考考上了211、985国家重点大学,村子里又重演了当年送子学习的情景,这回松哥增加了一个高中班,学科还是数学和英语,此次乡亲们还算大方,一个假期学费100元勉强掏出来,松哥曾回忆说,找一个孩子爸爸要钱时,爸爸面部表情严肃,“哼”了一声,把钱甩给松哥后,转身走了,似乎松哥做了坏事。

      那个场面,松哥记忆犹新。

      老学员转介绍一位新学员,由于老学员与咱们关系较好,课时费按照之前的价格,一开始是一个人,后来家长说孩子自己上课没有动力,要加一个小伙伴,两人比着学效果更好,要求价格不变。

      松哥同意了,过了一个月又要加一个学生,松哥说如果增加学生,每节课就要增加一百元,家长安静了很久回复可以。

      上完课之后,迟迟没见到另一位家长发学费,松哥提醒第二位学生家长,似乎家长一直在等着我们主动说这件事,中午给家长发信息说明,晚上9点多家长发信息回复:以后的课不上了,钱给你。

      松哥看到这场面,回想到当年被钱打脸的事。

      明明是我们照顾这组学生,价格照比其它学员少收100元,当学生的人数一再增多时,我们把价格恢复到一对一价格,家长们不高兴了。

      曾经这位家长对松哥讲,家里困难、条件不好,松哥信以为真,第一次见到小女孩,只见小女孩身着品牌服饰、一手拿15元一杯的鲜榨果汁,一手拿着一杯价格不菲的关东煮,打开笔袋都是百丽品牌的文具,上课期间还约小伙伴下课去看电影。

      见状,松哥小心灵受了点伤,心想:这算穷人的话,我连做穷人都不够格。

      松哥没有挽留,从此没有再见到这位学生,每次刷朋友圈时,偶尔会看到小姑娘去某某甜品店的自拍照,偶尔发布我失恋了的状态。

      也许我们认为自己对别人的付出,在别人看来是正常的或者是你本身就值这个价格,如果你的价格变动了,曾经对你的赞美、颂扬都会变味。

      有时松哥抱怨,现在的孩子太不懂事了,家里没钱,还穿名牌、看电影、喝那么贵的饮料,家长拿钱补课,上课精神不集中,还时常把老师带跑偏:哎,老师,前段我和我男朋友吵架了,我将来要找像你这样的对象……

      上周我过生日,我和几个哥们去省城XXX庆祝,咱们吃饭花了四千多;吃完在KTV唱歌,点了2个大果盘,2箱酒,喝了2瓶,剩下的都扔了;唱完歌去洗澡,在那点个大龙舟,都没吃,我这些哥们家里老有钱了,有一个他爸开金矿,有一个是军队里厅级干部……

      在学校的物理课堂上,老师讲的太无聊,我都快睡着了,后来我把书立在桌子上,手机调静音,和同桌一起看岛国动作片精神了(男生和女士一桌)……

      哎呀腰疼,来事真难受。

      面对这群口无忌惮的孩子们,松哥微微一笑,“嗯,我们来看一下题,来一起分析一下受几个力。”

      小茉莉倒是没闹,始终坐在黑木凳子,摆弄着太奶奶的石头眼镜。

      郭老师想要继续看,就关闭手机语音。

      太奶奶发话了:“关闭?我也要听。”

      郭奶奶:“您看护好小茉莉要紧。”

      太奶奶一把抱过来小茉莉,递给她一个小皮球。

      小茉莉欢呼一声,跳下去,怕打,玩耍,幸好屋子里没有什么危险物品。

      没有开水暖瓶,没有锅碗瓢盆,没有菜刀剪刀。

      太奶奶为了逗乐小茉莉常来玩耍,从养老金里拿出钱来,购买了一个智能玩伴。

      智能玩伴可以与小茉莉一起拍皮球,拼图,端凳子,一起“咦、咦、咿呀”地呼唤,引起大人的注意。

      郭老师看到太奶奶倒是准备充分,这才又打开语音。

      从早到晚的课。

      太奶奶:“什么嗑?错了吧,应该是嗑瓜子。”
      郭老师:“妈,您!”
      郭老师不敢与婆婆纠正,再说下去,会有更多的打岔。

      太阳升起来了,美好的周六开始了。
      第一节是佳玉的课。

      佳玉会提前到教室,早上6点上课,这个时间也许某些小伙伴还在梦乡。佳玉每天早早起床,即使不来上课,也在家上自习。

      佳玉是女孩,大部分上课的学生都有家长陪同,尤其是女孩,每次小新老师跟家长沟通时,家长们一副社会险恶,饿狼一直盯着我姑娘的态度,自己即使有事也要想办法挤时间陪伴孩子出行,俨然化身为孩子的贴身保镖。

      佳玉每次都是自己来自己走,经松哥那了解到,佳玉是文科班的学生,成绩在年组大榜排名前10,每次上课很认真,老师留的作业准时完成,上课进度快,一节课可以抵别人两节,虽然学习的时间是一样的,但学习方法好,效率就高,这也是他们成绩高的原因。

      第二节是一对三的课,三个学生是家长自己组的,家长认为一个人是这些钱,三个人一起上也是这些钱,为什么自己上呢?

      这组学生成绩有80、60、70分,看似差别不大,上课讲起来进度很慢,如果佳玉一节课可以讲完一套题纸,那么这组学生要用2-3节课。
      松哥习惯给学生先串讲知识点,带着大家梳理一遍,然后讲题。
      学生基础好的此过程可省略。

      如果学生们把题做完,上课的进度能快一些;如果学生们做题的正确率高,上课的进度能快一些;如果学生们认真听讲,上课进度能快一些;如果学生们错的题都一样,上课进度能快一点。

      为什么这些话前面都有“如果”两字呢,因为在人多的情况下是做不到的。三个人不能完全一样,只能说是差不多 ,“差不多”是个含糊的词,和家长想要又便宜又好是一个道理。
      三个学生如果认识,上课不免要闲聊几句,聊聊时下最新的八卦、好吃、好玩的、男朋友、女朋友等等。

      三个人错的题不一样,就导致每道题都需要讲,会的题再听一遍,会的再听一遍,积少成多,时间在慢慢流逝。
      三个人这次你忘带题纸、下次他没写、下下次他有事请假、下下下次课撞上了停课一节。
      以上情况不是每组学生都有,只是把所有组班学生发生的问题总结出来。所以有的时候你认为少花了3倍的钱赚到了,实际上,它会以另一种形式告诉你:你要比别人多花3倍的时间。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宝贵的,需要在同样的时间长度里和别人赛跑,比的是谁会的多、记得多。

      你用3倍的时间学习别人用1倍时间的知识,就比别人的效率低3倍,如果课堂上的知识没认真听、下课不复习,这可就不是3倍的关系了,可能是10倍、30倍
      这也是孩子起步时在一个起跑点,越到后面层次越明显的原因。

      太奶奶:“郭老师,您当了一辈子老师,为何把章大雅的学习成绩搞不上去。”
      郭老师一惊,太奶奶不是耳背么,怎么就听懂了这段高考生的内容?
      郭老师假装认真听语音,没有搭理婆婆。

      小茉莉咿咿呀呀:“咦,咦,高考,姐姐,哥哥。”

      “小茉莉,你长大了要好好学习呀,好好高考,考名校,像王卫玉一样出国留学,讲课座无虚席。”

      太奶奶嘀嘀咕咕。

      “章写作很有可能,考名校,出国留学,做大学者,搞大学问。”

      “章写作出息了,与张大雅的娃娃亲,可就要……”

      太奶奶还在絮絮叨叨,郭老师抱着小茉莉要回家。

      手机忘记关闭语音,一路上都在聒噪。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9章 和平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