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第73章 境界 ...


  •   这是谢青云对陈帮主的第三次叩首,每一次皆事出有因,是为感念,是他作为后辈对前辈关照和回护的感激,是他分内应做之事。

      这三叩首的意思,谢青云不知道,丐帮的帮主却是知道的,他明明知道却不躲开,只因为他早就看中了这个徒弟,若是这个人愿意拜他为师,是他丐帮的荣幸,也是他自己的幸运。

      他把谢青云扶起来,乐呵呵地便把自己的打狗棒直往他手里面塞。

      谢青云不明所以,不敢接受,连连推拒。

      陈帮主见他不依,心里想着哪有这样的好事,便和谢青云二人比划起来。陈帮主之功力精深,是深入浅出,大智若拙。

      他本来掌管丐帮俗务,分心操劳,无力专心习武,是以进境一直不高,直到垂垂老矣之日,忽然顿悟,醍醐灌顶地想,他这一生忙碌奔波,究竟是为何,是只为着这么一个帮主的虚位么?

      自此疑问在脑中产生,他才幡然醒悟,放下俗事,专心习武,及至鹤发童颜,现已几乎到了返老还童的境界。他能有这样的心境,在垂垂老矣之时,焕发出生命的生机和活力,正暗合少林寺所传扬之“空空”的精神。

      方丈是以与他交往甚密,二人时常座谈,以求得这样彻悟的契机,但是怎奈其心境未到,便是多谈,也并无什么益处,加之陈帮主性格也渐渐返璞归真,他们二人反而成为一老一小的两个忘年之交。

      陈帮主看方丈之执迷不悟,是因为方丈身上尚且压着诸多凡尘俗事,但是他看谢青云的状况,却大为不同。

      一般内力越精深醇厚的人,给人带来的威压也会越大,但是谢青云不是的,其内力之厚度,远远超过其同龄之人,甚至可以和几位成名的泰斗,有一战之力。这样浓厚的内力,在交手时,他的感觉竟然是轻盈的,似有若无的。

      陈帮主用的棍法是极刚的,他的一棍之下,便是内力的威逼,是要敲山震虎的魄力,他这一下只留一分力不用出来,看谢青云要如何处理。

      本以为他该避让后退,先化解其锋芒再图机会反击,未料想,谢青云竟然直接持剑而迎上。

      薄脆易碎的剑,要如何抵挡雷霆万钧的棍,陈帮主在心里摇摇头,他这一式,还是太年轻太自信了,莫不是在杀完李正道后,当真看不见武林的先辈了。

      这一棍子没有什么能够接下,硬碰硬只会两败具伤,但是又有一样东西,没有什么是它所不能接下的,谢青云现在的剑,就像是那样东西一样。

      山可以被劈开,而海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包容和承托一切的攻击。

      谢青云的剑本该是硬的,但现在在他手中却像是一截丝带一样柔软,棍子打下去,剑身毫无反抗的随着这股力量而变得弯曲,弯曲成了几乎是要对折,但是却不曾绷断,是有内力在里面承托和控制的缘故。

      陈帮主这一击,他击中了,却像是打到了海里面,绵延的水化解了他的冲击,在他还没什么感觉的时候,谢青云的剑已经又恢复了原样。

      这样的一棍,他竟然可以正面卸掉力量,不是那种阻挠的障碍,而像是自然的水往低处流一样,将那内力疏导而出,化散在空气中进入外部的循环。

      陈帮主又试了一次,这次他心里有底,释放出全力的一击,谢青云的额头冒出汗珠,他的双腿不受控制的打摆子,难以站稳。这一次,他像刚才一样,用了一模一样的招式,长剑不堪重负,断为两半,但是他的棍子也没能成功的敲到地上,而是被轻柔的看不见的力量所包裹和承托,不再具有雄伟的气势,而是也轻灵起来。

      陈帮主不可置信地盯着谢青云,他从前只知道这个孩子性格洒脱,是个能有进境的好苗子,却不知道他不声不响,于武学研究竟然已经到如此地步,这样看来他能够打败李正道,倒不是全凭运气了。

      谢青云当初那一击能成功,其实是凭着一分武功,三分孤勇,三分时势,三分天命。

      现如今能化解陈帮主的这一击,却是有七分武功和三分时运。

      在杀了一个境界能力远高于自己的人之后,谢青云是有一段脑子宕机状态的,对于他的身体和精神心智,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他甚至经历了短暂的失忆,在这段时间里,他没有拿起过武器,却又好像时时刻刻都在练习。

      他领悟到的,是内力流转的方式,并非是要积聚和过滤,在过去的理念中,自然是有稀疏的浊气,体内是有醇厚的清气,内功修炼,是化浊为清,将稀疏浓缩至醇厚,积聚沉淀在气海中,形成人自身的内力。

      可是自从气海破碎,筋脉尽断后,谢青云被迫失去了一切能够承托内力的容器,他过往种种苦练,是为了找一个替代品,他的身子有七窍流通对外,像个漏壶似地,也被他硬生生练成一个可以密闭的容器。

      那时他的内力可以说是不进反退,虽然气量变大,但是比照气海于身体的大小比例,却是稀疏浑浊而非醇厚澄澈。

      他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办法,只是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他再次面对李正道,他用了见山一式。别说是现在他那四处漏风的身体,便是全堵上,以他的内力要对抗李正道,又如何能够,他只能借用一切能用之气。

      没有清浊之分,不顾厚薄之别,一道无形的禁锢被幡然打破,他藉用天地之气,再将其还于天地,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造物者之无尽宝藏。

      天地之气其稀疏但是并非因为其不能浓厚,而是在于其广博而无需浓厚,你听说过别人劈开山峰,却哪里有人真正能够撕裂空气,不过是人类以其狭小,自以为是的提炼了部分气息,便以为是将一切尽在掌握。

      自然之气源源不断自他体内流入,他只是稍加疏导,将他们引向自己见山之势的剑身,剑身节节碎裂,汹涌的澎湃的气息却还在奔腾不息地灌注,这才是内力的根本之道。

      他悟道之后,思想世界已然翻覆,便不能思考,不会言语,无法动作,直至这些天稍有缓解,看见许安平后才算是真正恢复如常。

      偏偏在这时候又碰见了陈帮主,陈帮主与他对招从玩闹到认真,再次激发了他当日之所为,唤醒了之前之所悟,直至这一击他扛下来,才算是真正消化了当时之所感。境界之提升,是多少人苦练一世而未能有,所以陈帮主对其感到震惊,倒也不算是意外。

      陈帮主再要递出自己的棍子时,却有犹豫了,他想着谢青云才如此年纪,已经到这样地步,便是承托丐帮,恐怕也不肯放在眼里,那也不会对丐帮大大小小的乞丐有任何帮助,他又怎能轻易交托。

      只是他这时脑子又转起个坏心思来,他这三次叩首,也算是入丐帮之门,丐帮有这样的人才,怎能白白浪费了,还是要纳入门下,以备不时之需,于是故意感慨道“老朽年过耄耋,早已半截身子埋入黄土,却未想直到今日,才开眼界。”

      他这稚嫩的声音说出这么老成的话来,听着实在违和,谢青云忍俊不禁,知道他还有后半句未言,便顺着道“是如何开眼界?”

      陈帮主对他的识趣满意的点点头道“丐帮向来是三个头磕过,便算是拜过师傅了,你既然已经入我丐帮的门,拜丐帮的师,学丐帮的艺,那丐帮的棍,也该做丐帮的事呀。”

      这可是顶好大的帽子扣下来,堂堂百年门派,竟然这么扣下来震天蔽日的一顶帽子,谢青云简直要问问,青天何在?

      他自小做乞儿时,从未听闻过有如此帮派,他这三个头磕过,却无任何拜师的意思,他学下丐帮这缩地成寸的武术,却是被逼着学会的,若是不想死,便只能学会,至于这丐帮的棍子,也是陈帮主定要抛给他的,哪有半次问过他自己的意思。

      但是他承蒙丐帮恩义,这三个头叩下来,便是不入丐帮,若丐帮有所托付,他也断然不会拒绝。

      于是他歉然抱拳“小可不肖,已有先师在前,岂敢中途改弦易辙?陈帮主若有托付,不妨直言。”

      陈帮主听着这话,忍不住莞尔一笑地想,是他局促了,和那帮人打交道习惯了,竟然忘记该如何与肖似恣意一般的赤子交流。

      他将那打狗棒又收回手中,稳稳握住道“如今天下大乱,武林亦不宁静。流民愈多,丐帮愈壮大,日子也愈难过,老头子我这根棒子不知道还能握下去多久,还能承住几次波折,若是日后山水相逢,还望看在今日情谊,抬小的们一手。”

      陈帮主惯不强人所难,其不言帮助,只求放过。

      谢青云自有度量,只应下不提,却早将丐帮之生死念挂于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