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请你帮帮我们 ...

  •   上海这边的姜泠录影结束已经是凌晨三点。传闻耽误录影的人正是商业巨擘晓盛晰,赛制本就复杂,偏偏一直延迟到傍晚才开始,录了一个小时就放饭了,吃饭又花了两个小时。

      录完的时候大龄女青年管茹都快趴下了,孙竞舟热心肠地扶着她回酒店,姜泠一行人饿的不行,就算再困也得先把夜宵吃了。

      鞠崇君即将打道回府,一个人蹲角落哭了好久,但是从洗手间回来的时候除了挂着血丝的眼睛之外,没有别的异常。

      姜泠不由得联想到了程映。

      酒店的餐厅里姜泠看到了晓盛晰,身边坐着一位年龄相仿,气质淡然典雅的女士,深紫色带珍珠的丝绒长裙很符合她的气质,一看就是豪门太太,还是个艺术家。

      搜了那么多资料,二维的图都快3D成像了,她就是苏梦琳。程映的眉眼正是继承了她的基因。

      鞠崇君虽然崇拜晓盛晰,但都到要走的这一刻了也不敢跟偶像坐得近一点,姜泠的行为没有半分刻意,人不动我不动。

      姜泠点了份意面配蔬菜汤,坐下后的视线正好还能看到两人,两人都格外沉默,桌上只放了两杯柠檬水。

      录影时挥斥方遒的晓盛晰这一刻却有一丝怯弱。

      鞠崇君吃到一半还是没忍住情绪,“姜泠,我想先回去了,你慢用。”

      姜泠转头一看,餐厅里的人已经不多了,而对面坐着的夫妻还保持着那副姿态。谁都不是傻子,他们在等待一个契机。

      一个显然不成熟却又不得不把握的契机。

      姜泠吃完了意面,又跟服务生要了一杯水。餐桌已经被收拾干净,姜泠坐着,等待餐厅的其余人等都离开。

      他们也在等,比赛到了关键时刻,为了公正性,私下接触的嫌不得不避。

      晓盛晰夫妇不走,餐厅的服务人员谁也不敢下班,直到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士将服务人员一一屏退。

      苏梦琳端了一晚上的架子顷刻崩塌,踩着高跟鞋奔走过来,吓得姜泠从凳子上弹起,姜泠的第一反应是失态了失态了,完了完了。

      “对不起,吓着你了吧?”晓盛晰追上来道歉,“姜泠。”

      姜泠呆滞地摆了摆手,“没有没有,我没事……请坐。”

      苏梦琳情绪激动,都靠晓盛晰压制着,姜泠将自己没喝过的水端给她,“叫您阿姨不介意吧,您先喝水,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聊。”

      “他……”苏梦琳声音颤抖地无法说话,从包里拿出了一张照片放到姜泠眼前。

      晓盛晰说:“这是我儿子被绑架之前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姜泠做的长时间心理建设这一刻用上了,小小的映哥穿着民族服,嘟着嘴非常调皮,跟湖城那本相册里的乖宝宝简直判若两人。

      “是不是他,你帮阿姨看看,他有个胎记的,在额头上,肯定不会认错。”

      姜泠原本抬着的头郑重垂下,“是他。”

      “他去找我了!我认出他了,他爸也……”

      姜泠没敢抬头看苏梦琳,太怕看见人哭。

      晓盛晰的声音依旧很稳,“他叫程映,被人收养但他养父去世了,养母再嫁但没带着他一起生活,对不对?”

      姜泠低着头淡淡一笑,原来这效率还是很惊人的。

      “我今天上午才知道,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要取证调查真的很难。”晓盛晰这一刻的情绪才有所波动,“请你帮帮我们。”

      姜泠缓缓抬起头,桌底下的双拳抓得很紧,“怎、怎么帮?”

      程映对上海的事情毫不知情,孙竞舟带着管茹自驾回广东,姜泠没有只言片语提起过晓盛晰,他不说程映也不追问,八字没一撇的事急也没用。

      急事急办,程映着急去一趟乡下把老太太接过来检查身体。

      这几天程映沾了卢溢的光,每天晚修下课都有面包车接送。老卢那个大老粗不敢违背老婆的指令,家里儿子都高三了,必须有这个待遇,而且卢溢再也不用为店里忙活了,只要负责安心学习。

      晚上十点半,程映照常回一楼,刚走到车棚位置就发现自己家玻璃窗被砸爆了,钢化玻璃成了冰裂纹!碎玻璃边贴了张条:家里孩子调皮,不慎砸坏您家玻璃,若您回家,请及时联系我,电话xxx……

      程映顾不得时间晚不晚,直接拨了电话过去。

      “您好,我家玻璃……”

      话还没说完,不远处一辆凯迪拉克轿车亮了下双闪,从车上下来一个男子,黑色夹克衫,领子上挂着一幅墨镜。

      “在这呢,还没走还没走,哎呀实在是不好意思!”

      程映心疼地抠了抠玻璃,这家里的门啊窗啊是一天天看着装修师傅装起来的。

      “你放心,我联系过人来维修了,明天就能修。”

      程映看他这么晚还等着,肯定也不是不讲信用的人,“后天吧,您早点回去。”

      程映进门后又到阳台看了看碎掉的玻璃窗,隔着窗能看见那个黑夹克男并没有走,站在路灯下打着电话。

      周六一早,程映去查了卡里的钱,市三好生的两万发的很快,加上之前的存款和奖学金,有54743.33元。随后便去去汽车站买了去乡下的车票,敬业村所在的东明镇比元宝镇的交通更加不便,就算到了镇上也没有直达村里的公共汽车,只能打黑车去。

      程映出发前给姜泠发了信息,“姜泠,我奶奶病了,今天想把她接到我家。”

      封闭式管理的姜泠是看不到信息的,程映只是找不到人说话,等这个周末也等的很辛苦。

      到了东明镇,程映叫了辆三轮摩托去敬业村。

      这里是老爸的家,他出事前每月都会来,出事之后蒙冤的那年是老爷子提出叫他避嫌,后来即使事情都清楚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频繁回来了,也就逢年过节来送个礼。

      村里的变化不大,有两年多没见到村里的人了,很多人带着疑虑的眼神看过来。

      程彬姓程,但程映要去的那家是姓冯的,村里人都知道冯家的程教授是那个改嫁的老太太当年带来的拖油瓶,眼前这位额头带着胎记的俊朗少年则是程教授捡的野孩子,大家还知道程教授收养这孩子是因为他不能生育。

      程映装作没看见这些人,直径走向冯家。冯家的三层楼房是当年老爸问秦大爷借钱造起来的,楼房造好之后叔叔和婶婶就在里面办了婚礼,一年多后龙凤胎的弟弟妹妹就出生了,那是老爸最为拮据的几年,说吃糠咽菜也不为过。

      冯家的大门只开了一扇,还是半掩着的,屋内只有老夫妻二人,正在筛黄豆。两人说话的声音很轻,程映听不见。

      屋外的狗叫了起来,程映从小就怕这条狗,都十年多的老狗了还是一样凶神恶煞。

      “程映?”老爷子吃惊地叫了一声。

      程映推开门走了进去,再次踏进这家门,幻境一般,一开始的时候老爸是这家的骄傲,每次回来都被热前呼后拥的,连婶婶家的人也都很恭维他,后来干脆连门都进不了了。

      程映开门见山地说:“我接,奶奶走。”

      两位老人陷入沉默。

      程映说:“我都知道了,你们放心,我有钱!”

      老太太丢下黄豆,指责说:“你这孩子胡说什么,你哪来的钱,你哪有钱!?”

      老爷子说:“现在家里就我们两个老不死的,过了几十年了你还不信我?”

      老太太气色很差,花白的头发也没来得及梳理,憔悴地都不像人了,“用不着治,就那些药吃着,过一天算一天。”

      “不行!”程映说,“要是爸爸在,不会不管。”

      老太太站在原地不动,嘴角抽搐了一下,说:“你爸爸不在了,我不能拖累你。”

      程映被两个老人推出了家门,大门从里面上了门闩,再怎么敲里面都没反应,身后的狗不断狂吠,程映缩了两步后往房子前的小河走去,小河边有石头台阶,台阶边有棵遮荫的香樟树,程映打算在这儿坐一会儿,等着家门再次打开。

      程映一直坐着等到了下午三点多,幸好自己带了水和饼干,不至于饿着。

      三点多的时候叔叔和婶婶带着孩子回来了,开着新买的本田飞度轿车,程映显然打扰了一家人的和睦。

      老太太决口不提病情,老爷子也帮着老太太打掩护,程映没什么好说的了,不明白他们到底隐瞒这些是什么意思。

      “既然来了,留下来吃个饭,叔一会儿送你去坐地铁。”

      程映想过不顺利,但没料到这么不顺利,原本单纯地认为老人家会因为心疼钱而犹豫,但老人家竟然把事情撇得干干净净。

      “叔叔,我可以和、爷爷奶奶,单独聊聊吗?”

      叔叔婶婶出去后程映关上了小客厅的门,回头就跪在了老两口面前,老太太忙不迭去扶。

      程映说:“就去检查一次,下周一。您没病,我绝对不管。”

      这一跪老两口才有所动容,答应周一去肝胆外科最好的市一院复查。

      周日一早,程映约了黑夹克男上门维修玻璃,时间是苛刻的七点之前,程映想处理完抽出时间去送半天外卖。

      六点半的时候那人就带着工人都到了,程映大清早就穿着外卖服在吃方便面。

      黑夹克男换了一身灰色西装,几人进门前就自觉穿上了鞋套,非常专业。

      男人一愣,“你不是高中生吗,前天看你穿的校服。”

      程映指了指玻璃窗,“叔叔,麻烦快一点,我还有事。”

      “好好好,真是对不住,对不住啊。”

      男人盯着两个工人干活,折腾了一小时连旧玻璃都没卸下来。程映卷子都做完两张了。

      哗啦一声,碎玻璃全掉在了外面花坛,程映无奈掩面,这尼玛怎么清理,还不如卸在阳台上,起码还能清扫!

      “怎么回事啊你们!”男人呵斥着,“外面你们负责清洁!”

      程映还来不及回应,居委会李妈妈的声儿就来了,“这玻璃怎么碎了!小映,小映,姜泠,你们俩谁在家啊!”

      程映起身给李妈妈开了门,李妈妈往里头张望了下,“我进去了啊,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你说,好事!”

      好事……程映笑了起来。

      李妈妈从包里拿出一份资料,程映看到标题就醉了,《优秀贫困学生资助申请表》。

      “这东西不简单的,你给我好好填,能领一万块钱呢,就周五那天我们街道来了一位大老板,上海的大老板,说是早年在湖城创业,在这儿发家的,现在回来做好事,李妈妈这里肯定事事想着你啊!天上掉下来的钱,不要白不要。”

      程映笑出了声,一方面是听李妈妈说的,另一方面是这表也太奇怪了,这种东西程映这几年没少填,一般也就收集个基本资料和家庭现状,然后街道改个戳就行,这个表竟然还要“你成长过程中做的最令父母感动的事”此类问题。

      一万块钱呢,就算叫程映编“成长过程中每一年做的最令父母感动的事”都没问题。

      “小映啊,你呢把银行卡、身份证、户口本都复印一下,我要跟着这个资料一块儿交上去,我们一个街道有二十多个呢!”

      程映点头,“知道了,李妈妈,谢谢您。”

      “别跟李妈妈客气,明年你上大学的事千万别操心,咱们不差钱!”

      程映翻了翻这整整十页的资料,翻到最后一页,写着:如篇幅不够,可加附件。叹了句真不简单啊。“我好好填,填完给您,送过去。”

      “好好,要复印的东西别忘了,送我家去就行,我今儿不在街道。”

      送走李妈妈,程映拿着笔反反复复看表,迟迟没有下笔,前面两页填基本资料,后面的问题简直越来越跑偏了。

      “本人及父母有无过往疾病史,重大事故史”

      “影响你性格发展的三个事例”

      “影响你兴趣选择的事例”

      “父母在你成长过程做的最令你难忘的事”

      “生活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说一句你最想对父母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

      ……

      “小兄弟!”男人看着窗户已经安装好,请程映过去检查,“你看看这窗子,是不是跟过去一模一样?”

      程映咬着笔杆子思考着问题,没听见。

      男人叹了叹气,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聋了,“窗子好了,你看看。”男人走过去提醒程映。

      程映过去看了眼,玻璃是新的,就因为一看就是新的,皱了皱眉,“谢谢,挺好的。”

      男人呆呆地看着程映的侧面,这个少年似乎是一副永远不会发脾气的和善样,大概人的脾性是基因里带来的,他家人什么样他就是什么样。

      “没事我就走了,打扰你了,对不住啊。”

      程映对他浅浅一笑,算是不计较了,其实也没多大事,就一块玻璃而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