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九章 ...
-
徐夏宁半夜才回到家。
门一开,屋内的智能设备响动起来,门厅到客厅的光一路亮起。壁橱上的机器小人垂坐在边缘,两只蓝色的眼睛闪烁着,微微侧头看向徐夏宁。
徐夏宁站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才走进去。
明明才离开一个多月,可房子却陌生得好像很多年没来过了一样,四处也乱糟糟的。
徐夏宁在客厅餐厅转了一圈,没找着从哪下手开始理,最后决定眼不见为净,维持现状,哪都不弄了。
“你好,徐夏宁。”
她甫一坐下,一道机械音就响了起来。
“我妈回来过了?”
她自言自语的话意外触发机器人回答:“是的,徐女士让我告知你,她已经回部队了。”
“她这次要走多久?”徐夏宁扭头问。
“徐女士没有说。”小机器人说。
她妈是回来过了,冰箱里多了一些部队特供的罐头,橱柜上面则多了营养速食包,生产日期还是这个月的。
徐夏宁小时候住在偏僻的研究院里,人烟稀少到无人机外卖都送不到。她就是靠吃各种各样的速食包长大的,没想到回到城市,还是逃不掉吃干粮的命运。
她就像落在地上的一颗橡果,没人理睬,没人管她是什么种子,她自己琢磨着从环境里长出芽来,细削而又坚韧地自行生长。
徐夏宁抽了一支营养剂,咬开铝箔纸包装,含在嘴里,躺倒在沙发上敲着留言。
[我回家了,你上个月回来过还是这个月回来了?你送的……]
字打到这,徐夏宁想起来问小机器人:“哎,你有名字吗?”
“徐女士叫我Fifteen。”
Fifteen,十五。
徐夏宁路都走不稳时就喜欢拼装机器人,三岁那年,妈妈答应每年生日送她一个机器人,时至今年,已经是第十五年头了。
机器人都是妈妈亲手做的,她小时候喜欢拆,拆了自己再装回去,久而久之,她在人工智能研究这条路上也就越走越远了。
“FOR……这样,我给你起个名,就叫霍飞廷吧。”
小机器人沉默片刻,声线平平道:“请确认名称是否修改为霍飞廷。”
“否,开玩笑的!”
“哈、哈、哈,真好笑。”小机器人面无表情。
空气都冷成冰了,徐夏宁倒回沙发上。
坐了一会儿,徐夏宁又突然坐起来。她回来时看了楼下寄存点,按理说她订了全年的杂志,两个月没拿,那儿应当有两本,但她只看到十月的,没有九月的,所以还有一本杂志应该是被拿回来了。
她跑进书房,手指从一排一排的科普杂志上划过。
2105年5月、6月、7月、8月……9月!
徐夏宁抽出书,手指刮着书页,将所有书页快速翻过,又将书倒拎着晃了晃,一张薄薄的,像是从临摹字帖上撕下来的纸掉了出来。
她妈工作特殊,很多时候是不能用互联网通信的。她少时起家里便是用便利贴和信纸夹在书中来做留言。
不同于以往,这一次的信的笔迹格外陌生,她有些奇怪,见开头第一句是“我儿夏宁”,便先看了下去。
“我儿夏宁,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工作了,没有同你商量是因为任务来得快且重,我知你是个独立的有能力的孩子,一定能够照顾好自己。我还有一份礼物交给你,暂放于好友手中,地址是栖梧路33号南都山庄9号。我归期不定,之前答应带你去南极体验科考工作,待我回来一定履行诺言。
母,徐文慧留。”
南极科考。
科考队通常是11月出发,她妈应该11月能回来吧。
至于南都山庄,她心里有些迫切想知道她妈留了什么给她,但今天太晚了,去南都山庄的事只能明天再议。
徐夏宁认真将薄薄的纸用手机拍下来,又将纸夹回书页里。
天色甚晚,徐夏宁推开阳台门向上眺望星空。四周的高楼林立,密不透风,天上的星星却寥寥无几,更看不见人造卫星。
晚上降了温,风很凉,她吃了营养剂,理应不饿,可肚子里还是感觉空空的,人像凭风而起,飘飘忽忽没有依托。
她又转回身看向屋内。
家里乱得像狗窝的唯一好处,就是一个人住的时候显得不那么冷清。
她睡不着,看见了阳台柜子里的工具箱,索性拎起来,把壁橱上的小机器人拿下来,翻来覆去找到开关,把机器人关了,熟练地拆螺丝,拆硬壳取主板。
盘腿在地上一坐就是一整晚,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徐夏宁才打了个哈欠,有些困意了。
她将已经完全修理过的,只有一个巴掌大的机器人立起来,拍了拍机器人的头。
小机器人仰头看她,硬壳的下巴一张一合,说:“宁宁,早上好。”
她把机器人稍微改装了一些地方,使他更为智能便捷。
她想起身,一动才发现腿麻了,噼里啪啦和掺了水的跳跳糖似的。她呲牙咧嘴趴倒在沙发上,疼得直锤沙发,一直到腿不那么疼了,她才一瘸一拐往卧室走。
小机器人随之迈开腿跟着她走起来。
徐夏宁从沙发上又倒回床上,侧过头,看着从床头爬上来的小机器人道:“八点半的时候叫醒我。”
“好的,宁宁。”
应完,小机器人啪嗒啪嗒从床头跑到床中间,伸出两个几厘米的手,使出全身的劲儿将小毯子盖到了徐夏宁身上。
徐夏宁没有动,任由毯子一角盖在她肚子上。
小机器人坐倒在被子上,像人那样屈起膝,看看自己的手又看看自己的脚,就像有了自我意识。
新鲜劲儿过了,它安静下来,晃着双足,等待八点半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