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薄麦饼卷肉+辣炒花蛤+辣椒土豆丝  ...
            
                
                
                    - 
                          "阿嫂!"卫菱拖长声调嗔怪道。
  徐子烈抿着唇没应声。
  他低头从竹篮里取出一只青釉陶碗来,清亮的水流注入碗中,哗啦哗啦的声音,卫菱听起来悦耳极了。
  徐子烈放缓动作,等晃荡的水面平静下来后,他才给卫菱递过去。
  卫菱渴极了,仰起头,嘴唇贴着碗边往嘴里灌。
  水流冲刷过灼热的喉咙,清凉的舒适感令她满足地叹了口气。
  李寡妇揶揄的目光在卫菱和徐子烈二人身上流转,笑弯了眼。
  徐子烈手一抖,险些打翻了刚倒好的第二碗水。他盯着李寡妇调侃的眼神,匆忙把碗塞给李寡妇,拿起卫菱放在地上的工具就往田里走。
  “阿嫂!”
  卫菱实在是受不住,只好撒娇求饶。
  “哈哈哈哈哈……”李寡妇笑得前仰后翻,“好了,好了,不闹你了。”
  李寡妇摆摆手,但还是笑个不停。
  干了一上午,卫菱的肚子早饿了。
  她管不住李寡妇拉媒牵线的心,只好管管自己的肚子。
  徐子烈不会做饭,更不敢轻易动卫菱的锅。
  陶罐里,冷透的鱼糜粥凝成了块。
  他用锅铲撬起一块,尝了一下。
  凉透的粟米颗粒感分明,在嘴里咀嚼久了竟还能品出丝丝甜味。
  鱼糜柔嫩,就算冷了,吃起来也软绵绵的,混在粟米中极好分辨。
  等徐子烈吃完,锅里的粥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
  他索性用锅铲一块一块地挖出来,盛到碗中带了过来。
  李寡妇孤身一人,在田里干活从没有人给送饭。
  托卫菱的福,这凉粥她倒也吃出了暖意。
  徐子烈干活利索多了。
  才一顿饭的功夫,徐子烈就赶上卫菱一上午的工了。
  卫菱咽下最后一口食物,拍干净手上的残渣,乐颠颠地朝徐子烈跑了过去。
  “你会农耕啊?”
  徐子烈额头上满是细碎的汗珠。
  他弯着腰没变,用胳膊从额头划过,擦干净汗水后,才看向卫菱。
  “嗯!”
  他本想反问一句,你不会吗?
  但看着卫菱亮晶晶的眼睛和笑吟吟的脸,他喉结滚动后,吞进了腹中。
  “嘿嘿!”
  卫菱不好意思的搓搓手。
  “你能不能……”
  她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说明白。
  徐子烈把工具插(进)土里,扶着把手的位置,站直身。
  “你回家做饭吧,男耕女织,理法自然。”
  “好样的!”卫菱一巴掌拍在徐子烈肩头,“够意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卫菱深谙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压根没和徐子烈客气。
  她把水留在地里,把吃完的碗用手捧了回去。
  徐子烈干活,她相当放心。
  皱巴巴的黄豆和绿豆被水泡开,涨得圆鼓鼓的。
  卫菱捞起一颗捻在手里。
  豆子的表皮已经微微开裂了。
  卫菱把木盆放在最下方,盆的边沿搭了几根细细的木棍。
  她特意让徐子烈帮她编了几只孔洞大些的竹筐,方便沥水。眼下,她将竹筐架在细木棍上,随后在底部垫上浸湿的麻布,再把水里的豆子转移进去。
  黄豆易烂,得比绿豆铺得薄一些。
  豆子全部铺完,再盖上一层湿麻布后,压上青铜盘。
  “咦~!”
  卫菱忽然想到了什么,赶紧去院里又搜罗了一番。
  辣椒清洗完剖开,她忍者手上火辣辣的灼烧感,将辣椒籽小心抠出,放到碗里。
  碗里加水,质量差的劣质辣椒籽顿时浮在水面上。
  卫菱把水倒掉,只留下碗底的那些。
  还好,她之前卖豆腐,家里盆啊、桶啊、盘子啊的多得是。
  她按照相同的操作,将辣椒籽和玉米粒都用相同的办法弄了一套。
  “死马当做活马医吧。”
  把昨天剩得这点活干完,已经过了买菜的最佳时间了。
  卫菱就算去集市也买不到什么新鲜的。
  买菜用的篮筐被徐子烈提到了田里。
  她在卖豆腐的推车上腾空了一支出摊时装碗的框,往海边走去。
  卫菱的客人多得是在船上的渔夫。
  她找了个熟人,凑了过去。
  渔网今日捞上来不少蛤蜊和螺。鱼没几条,网反而被划出好几个洞。
  她本意是找个熟人买条鱼回去犒劳一下徐子烈。
  但鱼贵,蛤蜊便宜。
  卫菱摸着良心,买了堆蛤蜊回去。
  猪肉切大块,冷水下锅用姜片焯水后,清洗干净。
  将饴糖和猪油混合在一起,放到锅里小火加热。卫菱不断搅拌,糖和油的混合物逐渐融化,变成了琥珀色。
  卫菱迅速倒入猪肉翻炒上色,再加盐、花椒、姜等调料炖煮。
  温水和面,揉成软面团。麦粉粗糙,为了增加韧性,卫菱往里加了少量的草木灰水。
  手压扁分好的面剂子,擀成均匀的薄片。
  铁锅被她用锅铲涂上一层薄薄的猪油,放入面饼,中小火烙至表面微焦后,翻面再烙。
  炖肉的锅里,阵阵香味飘出。
  卫菱这次特别舍得下调料。
  她准备熬一锅能反复使用的老卤,这样以后只需往里续肉或骨头养着。摊子上的生意也能方便不少。
  花蛤买回来,卫菱就把它们用清水泡着。她还往里加了几勺粗海盐,让蛤蜊吐净泥沙。
  薄麦饼烙完,蛤蜊也泡的差不多了。
  卫菱把它搓洗干净,焯水去腥。
  等蛤蜊微微张开口,立刻捞出沥干。
  卫菱取辣椒籽用的辣椒被她切成了细细的丝。
  热锅冷油,爆香姜丝、蒜末和辣椒丝后,倒入花蛤快速翻炒。
  本就是海里的东西,蛤蜊自带盐分,清水煮熟后都是鲜甜的味道。
  是以,她只淋了些许的酱清调味,没有用盐。
  家里的土豆虽然不多,但不及时吃,也是要发芽的。
  卫菱挑了四五颗大个头的,削皮洗净,切成丝。
  用辣椒和土豆丝混合,大火翻炒,香味蹭地一下窜了出来。
  薄薄的麦饼平摊开,夹几筷子辣椒土豆丝打底,再夹一块猪肉放上去,用筷子戳烂。
  勺子舀一点炖肉的汤汁淋上去后,卫菱将饼卷起来,码到盘子里。
  卷完最后一张,徐子烈和李寡妇正好推门进来。
  “好香啊!”
  徐子烈和李寡妇异口同声。
  “快洗手吃饭吧!”
  卫菱端着卷饼盘子从他们俩面前晃过去,徐子烈和李寡妇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她手里的盘子。
  麦饼在李寡妇和徐子烈的印象里都是要费些力气才能咬下来的东西。
  但卫菱烙的薄饼简直让他们大开眼界。
  薄薄的,软软的,韧韧的。
  李寡妇没吃过土豆,更没尝过辣椒。
  她咬下的第一口,就吃到了这两样新奇的食物。
  “嘶~!”
  “斯哈~!”
  李寡妇伸出舌头,用手扇风来化解那种着火的感觉。
  卫菱见状,赶紧给她倒了杯水。
  怪她思虑不周了。
  她忘了眼前人没吃过辣!受不住!
  李寡妇也是个倔强的性格。
  卫菱本打算拆一个卷边,给她吃的。
  但李寡妇被那种着火的滋味惊奇到,偏要再试试。
  卫菱做饭的时候,特意把辣椒的白色部分去掉了。她炒完土豆丝,还特意尝了一下,几乎都吃不到辣味,甚至辣椒丝在她嘴里还是发甜的。
  她也没料到,李寡妇的反应会这么大。
  但当李寡妇吃第二口时,显然比之前强了不少。
  就着水,她又吃了几口,额头边、鼻尖上都冒出了汗珠。
  “阿嫂,这蛤蜊也放了辣椒,是辣的,要不我还是拆一个,你单吃这饼吧。”
  卫菱有些担心李寡妇的胃会不舒服。
  没吃过辣的人,猛地一吃,很容易引起胃部的胃酸逆流。
  她有些担心地又看了一眼徐子烈。
  那厮单手握着吃了大半截的卷饼,正嗦蛤蜊呢。
  还真是好养活。
  卫菱眨巴下眼睛。
  不愧是能干活,也挺能吃的。
  “阿菱,你说这是何物?辣椒?”
  嗯!
  卫菱点头,凑得离她近了些。
  卫菱手指虚虚,在空中指着卷边里的东西,一一给李寡妇介绍。
  “这样稀奇的东西,阿菱你从哪找到的?”
  李寡妇听明白后,咬了一口,看向卫菱。
  黑市的事情,卫菱不能跟李寡妇提及。
  她也不想撒谎诓骗李寡妇,只含糊着说是买来的,避开了出处。
  “阿嫂,我想种的,就是这个。”
  “这……”
  李寡妇犹豫了。
  种黍,种麦,种穄糁,她都会。
  但这土豆,她没种过。
  卫菱瞧出她脸上的纠结,握住了她的手。
  “阿嫂,不管我种些什么,秋收的时候都只能用钱代粮,赶不上收成交粮的。”
  一句话,瞬间定了李寡妇的心。
  “行,阿嫂帮你!”
  下午回来,卫菱把土豆和红薯都处理好了。每株嫩芽都连着一小块块茎。
  吃完饭,趁着天还没黑,卫菱三个人领着土豆芽和红薯芽去了田里。
  白天,徐子烈已经将土坑挖好,只需要放进去,把土回填便可。
  卫菱动作生涩。
  等李寡妇和徐子烈把活干完,卫菱这才干了一半。
  两个人只好回头帮她一起做。
  昨夜的暴雨将天空清洗的很彻底。月亮和星星亮如白昼,将夜幕照得清清楚楚。
  “阿嫂,太晚了,回我那将就一晚吧。”
  卫菱虚弱地靠在李寡妇的肩头。
  种个地,比她卖豆腐还累。
  徐子烈白日把被褥晒到了院子里,但他出门忙活了一天,还没来得及看它们干了没有。
  听到卫菱的话,他眼睛都瞪大了。
  “行。”
  李寡妇也不是没在卫菱家住过,一口答应下来。
  累了一天的徐子烈在没人注意的角落里,垂下了头。
  他已经做好晚上睡湿被子的准备了!
  大不了!
  他明日罢工!
  不干了!
  让卫菱自己去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