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章 ...
-
裴家后院中,午后无事,楚国公裴皎拿着他的琵琶要为大家演奏一曲。
曲毕,众人欢呼喝采
“舅父”
看到外甥来了,楚国公忙停下手中琵琶,招手示意:“是青奴啊,来的刚好,刚刚舅父演奏的如何?你也来一段。”
说完把琵琶递给来他。
卢有容早就听人说他善音律,还没有机会听过,忙在旁边起哄让他弹一曲。
赵君和看她想听的紧,也就坐下弹了一曲。
琵琶确实不负它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美名,如玉珠走盘清脆悦耳,低沉时浑厚有力,如诉如泣,高昂时气势磅礴,如万马齐奔。
赵君和精通音律这话真是一点不掺假,一首琵琶曲在他手中完美弹奏,听的人如痴如醉。
曲毕还意犹未尽,众人还让他再来几首,被裴夫人阻止了
弹一首是兴致,再多弹岂不是把人家当卖艺的了
裴舅母问道:“青奴过来有何事?“
赵君和:“今日家里来了些南货,阿耶让我送些过来。”说完看了一眼卢有容,偷偷和她使眼色。
裴夫人看到自己那娇憨的侄女还对着他嘿嘿笑,两人眉眼官司打得是肆无忌惮。
裴楚公也看到了,他觉得这是小两口感情好,年少轻狂,儿女情长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看自家夫人脸色有点不好,他忙替外甥找补:“青奴,听说你补了个四品官职,什么时候去詹事府报到?以后在太子身边可要好好干。可不能给你姨父丢脸”
赵君和称是,又说道:“上官让我明日直接去詹事府领事。”
现在好歹也是个四品官了,裴夫人也不能不给外甥面子,就顺着丈夫搭下的台阶多问了几句,细细询问深怕他第一次当职有什么错漏。
舅母态度软和,赵君和还不乘机卖乖,家里其实一切都准备停当,可他硬是装作什么都不懂,事事请教,这一番功夫下来,裴夫人可是心疼坏了他,暗地里埋怨韦娘子。
果然是后母,这要是亲儿子,那里会如此不经心。
一时关系竟似回到之前,卢有容悄悄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前日宫宴刚结束,他人刚到家,就被后脚赶到的郑清拽到房里,他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看着内疚站在一旁的郑清,赵君和罕见的心中竟然有点不好受。
虽说这个官职也不是什么实职,却是随侍东宫,也有机会能做出事情。
他笑着朝身边郑重地道谢,谢他替自己谋划,自己会记得他这个情
郑清看他很是痛快地领受了这个四品官,也放下心来,不怪他办坏了事就好,还把自己之前想要替他谋郎官不成,如何被他的阿耶拒绝的也说了出来。
话虽不好听,可这也不能怪姨父看低自己,他确实学识不如人。
想到这里,他低头看了一眼卢有容,所有人看低他都无所谓,只要阿融站在他身边就好,总有一天他们都会对他另眼相看。
赵君和用手轻轻替她掸去头上一片落叶,也不知她这是又在哪里粘上的。
卢有容丝毫没有察觉,她还在问他:“太子谕德是什么官,干什么的。”
赵君和淡笑了一下,说道:“掌皇太子教谕道德,讽谏规劝。”
“那岂不是太子老师了。可是太子是不是比你还大。”卢有容有点好奇。
赵君和点了点头
卢有容继续说道:“我相信你一定能胜任这个官职的。”
赵君和逗她,“你就这么相信我?”
肯定啊,难不成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阿翁常说人要想有一番作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在内心坚信自己可以。
她说道:“又不是以学识论品德的,你又没做过坏事,立身正怎么就劝谏太子行道德之事了。”
她怕他还不相信,又补了一句:“有的人学识渊博,可品行不好,这也不是少数。要不怎么有斯文败类这个词。”
赵君和从身后,轻轻把她搂进怀里,说道:“阿融,你怎么这么好,你把我想的太好了,我怕让你失望。”
卢有容转着脑袋看了看四周,还好之前把小百灵打发走了,不然多羞人。
她抬起小手,他背上轻轻地拍打,每当她心情激动的时候,阿婆就是这么安慰她的,可有效了。
当然要鼓励你啊,好好干,你要是升官了,自己查事情不是更方便嘛
这是大家都好的双赢局面,不亏!
赵君和放开他,没有再搂抱下去,倒是改成拉小手了,他紧紧握住卢有容葱白纤细的小手,骨肉匀称,他捏了几下,手感很好。
卢有容缩了缩,挣脱不掉,他怎么越来越激动了,之前也没这么容易动手动脚啊
她的手被他这么一捏,就像被条毛毛虫爬过一样,又麻又痒,说不出来的感受,怪怪的。
她有点抗拒,说道:“你别捏,有点痒。”
看出她的不自在,赵君和没有再动作,他说道:“我去东宫当职后怕是没那么多时间来看你了,你这个小没良心的一点都不舍得我吗?”
卢有容感觉受到了无端污蔑,她反驳道:“你之前不去当职,也很久不来看我啊,我不是也习惯了吗?”
噎的赵君和一阵仰倒,也不知是谁委屈巴巴的硬是要他道歉来着。
赵君和可不想和她翻旧帐歪缠,他轻叹道:“真想快点大婚。”
卢有容听了这话,马上回道:“姑母说我还小,不急。”
赵君和想到腊月要忙裴宴宴的婚事,等婚旨下来裴府又要操心裴庆尚公主。
宫里那么多公主王爷等着大婚,吉日都被他们用了,又不好撞日子。难不成他还要等后年?
不成,内心打定主意要想想办法让舅母松口。
自己俏生生的媳妇,看的着摸的着就是吃不着!
——
太子府
赵君和看着詹事府忙碌的众人,他随便找了个角落坐下。
虽说不上受到了冷遇,可也算不上热络,主簿带他认识了各位同僚,说了句自便,之后就离开了。
还好他之前就有准备,这点事还不至于难受,恐怕不少人都气愤他这个不学无术之人竟然占了四品官职,要知这里面很多人还是微末六品官职。
他随手拿了一封案卷,正看的有趣,旁边有人清咳几声,问道:“可是赵谕德?”
又看到他在看书,眼神里竟是狐疑
赵君和心中好笑,这不学无术的名声到底是有多响亮,他是学识不好,有些字确实难辨,可他也不是文盲啊,简单的字他还是认得的。
“这是太子身边的春公公?”有人跟赵君和介绍道
赵君和微笑着向他颔首道谢,此人脸立马涨红,连忙摆手不用
赵君和:“公公不知找某是有何事?”
春公公笑着回答说:“太子听闻你今日到詹事府报到,召你过去一见。”
赵君和跟着这位公公,转过长廊就到太子办公的地方
太子和众人正在议事,赵君和站在旁边静静等待,应该是起了争议,众人争论不休,太子的脸色稍显烦躁,不经意转头看到他站在一边。
他大喜,打断了众人,笑着问:“适之何时到的?”又对旁边的公公责骂道:“这狗奴才也不知道提醒我。”
赵君和行君臣礼,回道:“正事要紧,太子和众臣工议事,我等等也无妨,正好可以长点见识。”
太子说道:“听说适之要来我东宫,我就一直盼着见你,以后你有的是机会和他们共事,你来的刚好,我为你引见下。”
他指着一瘦弱文士,其人面容严峻,不苟言笑,介绍道:“这是于詹事,詹事府一切事宜都由老师主持”
“这是杜少詹,这是陆司直。这位是张舍人”
众人互相见礼
这应该就是太子的亲信班子了,只是不知太子为何要如此示好,还亲自为他引荐,他有一个不学无术的名声,难不成太子真就丝毫不怀疑,要委以重任?
不过这些对赵君和来说都不重要,管他真心还是假意,只要能办事总能作出功绩来的。
虽然他对太子没什么好感,但若能助他进阶,辅佐的是什么人他不是很在意。
太子继续说道:“大家正在议碎叶城之事,朝廷要拿出一个议案来,适之不妨一起听听?”
赵君和虽内心激动,不过“太子,这是不是不妥?臣的本职是……”
太子笑笑道:“掌讽谏规劝之职,职比常侍,列侍左右,如此不是更应该留下来听听。”
赵君和拱手称是
去年,突骑施可汗苏鲁挥兵南下突袭西突厥部的碎叶城,在此重建突骑施汗国,为拉拢他,朝廷派出使者亲赴碎叶城,册封他为忠顺可汗兼封兼金方道经略使,也算默认了他对碎叶城的占领。
就在前不久,苏鲁可汗遣使前来求亲。
本来这事也简单,他一个自立为汗的外族小部,之前朝廷正值多事之际,腾不出手收拾他,如今更是不可能派宗室女去和亲,拒了就是。
只是这苏鲁可汗甚是狡诈,他知道自立汗国,不受周边各国待见,也放得下脸面,竟遣使前往朝廷、突厥、吐蕃分别求亲,以女婿自称。
若朝廷不应,突厥、吐蕃与他联姻,对朝廷就构成大危险,朝廷若是应了,遣公主嫁如此贼子,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不得不说苏鲁可汗这步棋走的甚妙。
谁都怕自己的敌人组成联盟,最后得利是苏鲁可汗,抱的公主归,还能离间各国关系。
激进一派表示强烈反对,□□公主下降和亲只为两国之好,岂能受小人掣肘威逼,为了朝廷颜面,怎么都不能答应他们和亲。
另一派确表示,朝廷若是拒亲势必不能让其他国联姻对我朝构成威胁,那么出兵就是必然的,突骑施汗国远在西域,对朝廷来说是否值得兴师动众举兵远征,一旦起兵戈,最终受苦的还是将士与百姓,所谓劳民伤财。
若是和亲能解决问题,修两国之好,安抚苏鲁可汗,那也不是为一个良策。
两派说的都有理,一时竟陷入僵局,圣人责众人商量出一个办法来,能两全其美解决,既不是大国颜面,又能不妄动干戈。
这不,吵来吵去还是没商量出合适的方案来。
眼看时辰也不早了,太子看今日议事还是无果,便问赵君和:“我看适之刚刚一直未出声,你可有什么良策?”
赵君和面露尴尬摇头说道:“众人都是栋梁之才,臣想不到什么良策能比的上他们。”
“无妨,你这也是第一次议事,多历练历练也能如此的。”太子宽慰道,他原也没期待赵君和真能说出什么来,不过示好才随意一问。
太子捶了捶腰背,枯坐一日有点乏了 “那今日就议到这里,大家散了吧,适之第一日当职,也早点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