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不会武功  ...
            
                
                
                    - 
                          距离上京城几里地外,有一片苍翠茂盛的竹林。
  在竹林的上空,几道黑色身影在竹梢之间快影翻飞,地面上有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正在平稳的向前驶去。
  黑衣人继续紧追,直到竹枝轻弯,有人一点而上,体态轻盈宛如林间一只白鹤。
  寂静的竹林,光影错落,兵刃相交。
  一剑快比一剑,如雷电般蓄势攻上,黑衣人连连败退。
  片刻间,只剩下风吹竹林打叶声。
  马车内点着一缕清香,掀起的帘子放了下来。
  “殿下,这已经是第三批人了。再往前,就是往上京城的官道了,他们这些人胆子还真够大的,就是不知是谁派来的。”
  被唤作殿下的那个人,白袍玉带,头束银冠,丰神如玉。抬眸一瞥,眉眼间如泼墨画卷中的远山,周身孤傲冷清。
  他顺了一下手中黑猫的毛发,那猫舒服的在他怀中滚了一圈。
  “这些人的路数不明,招式随意,倒像是一个人。”谢昭低着头,像是在回忆,唇边不自觉勾起一抹笑,又转瞬即逝。
  “是谁?”一旁的近卫问。
  “咳咳…”
  帘子被风吹起,谢昭轻咳了几声。
  近卫见状,立即将帘子掀下用东西压住,又拿过一旁的毯子盖在谢昭的身上。
  “殿下小心身子,这几日紧赶慢赶,昨日还遇上大雨,殿下都不曾好好休息过。”
  “无碍。”
  “喵~”
  怀中黑猫跟着叫了一声,扒开毯子的一角,露出黑溜溜的脑袋来。
  谢昭将毯子往身上拢了拢,问道:“阿言,云将军可是已经启程了?”
  名唤阿言的近卫点点头,“算算日子,应该昨日就走了。”
  谢昭闭上眸子,他提前了半个多月,竟还是没能赶上。
  “云小将军也走了吧。”
  “云小将军?”阿言一愣,“殿下没看谢九传来的信件吗?前天我放在殿下桌上的。”
  谢昭依旧闭着眼,“不就是朝中那些杂事,他自己看着办好了。”
  “不止啊,谢九说云小将军此次根本就没有回京。”
  谢昭抚摸黑猫的手一顿,眼眸一下子就睁了开来,“他没回来?”
  “对呀,我们一直以为云将军和小将军一块回来述职,但没想到小将军还留在边境。谢九还查到,他似乎还受了伤。”
  阿言点点头。
  “受伤?这一年里边境安稳,没有什么战事,他受哪门子的伤?”
  阿言不清楚,“谢九信中还说,云小将军的伤可能还是旧伤一直未愈,至今都瞒着。”
  旧伤?这不该啊,就算是一年前那一次,也不会伤到现在。
  谢昭皱眉,如果是燕门那一战,他确实受了挺重的伤,可那日见他时分明活蹦乱跳好极了,出手还一点都不留情。
  谢昭觉得奇怪,手中的动作不免重了些许,引得黑猫叫唤几声,像是不满。
  他拍拍那猫,然后道:“若他没回来,想必那三批黑衣人的背后就另有主子了。”
  阿言一惊,“殿下原先怀疑这些人是云小将军派来的?”
  是啊,那些人的路数招式和云溪如出一辙。
  他赶了这么久的路,原以为能见着一面,殊不知这人都没回来。
  “那如今云府便没有人了?”
  阿言摇头道:“还有云小将军的胞妹,唤做云浮,被父兄宠爱的紧,仗着他们的军功,再加上姨母还是受宠的贵妃,嚣张极了,听说这上京城中没人敢招惹她。”
  “她与云小将军一母同胞,双生的,前后就差了一刻钟的时间,听闻长得有七八分相似,幼时常换着衣裳穿,就连云将军有时也分不出。”
  谢昭来了兴趣,“一母同胞的双生兄妹?”
  “那倒是想见识一下小将军这位胞妹,是不是也如小将军这般有趣。”
  傍晚暮色沉沉,那辆马车终于在日落之前赶到城门口。
  这才进了城,天又变了颜色。
  橘色的光晕褪去,黑云密布,即刻就下起了一场大雨。
  谢昭此行提前半个月抵达上京城,而护送的队伍却还在后方按正常的脚程前往,因而谢昭隐了身份,未曾上报前往京中驿馆。
  一场大雨忽然之间浇下,原本热闹的街上轰然散开,夹着寒意的风,周遭一下变得冷清起来。
  云浮坐在茶馆二楼的窗台前,瞧着那辆简陋的马车从底下匆忙经过。
  茶水煮好了,阿姣先是倒了一杯递到她面前。
  “小姐,喝茶。”
  就见云浮端起青瓷,几片茶叶在茶水中舒展旋转,透着一股清香,像娓娓道来的故事悠久绵长。
  云浮现下却无心思品茶。
  阿姣还在细品口中甘甜,便见她家小姐直接一饮而尽。
  “小姐,你不是说带我来品茶吗,你这样品的出来吗?”
  云浮瞧了一眼,然后说:“能够解渴,便是好茶,不错。”
  她由衷地赞叹。
  “行了,喝完就走,改日再带你来。”云浮留下几文铜钱,起身就走。
  “哦,好。”阿姣乖乖的放下茶杯。
  这场大雨来得突然,又急又猛,可去的也快。没下一会儿,雨水就开始变小了,天空也逐渐清明起来。
  阿言下了车,打着伞找了好几家客栈,都说是满人了。
  阿言站在马车窗外,掀开一点帘子,说道:“殿下,许是刚才那场雨来得太急,外面一些商客全都涌进客栈,现下基本都挤满了人,我们要不再往前走走看?”
  谢昭应声。
  “赶紧进来吧,别受凉了。”
  “诶,好。”阿言正想收伞回到马车上。
  “公子是想要找地方避雨吗?”
  阿言一回头,便见一个身穿红衣的姑娘打着伞站在雨中。
  黛眉长敛,一双明眸清亮,红唇昳丽,带着嫣然笑意。看着娇弱的身子却一身红裙,裙摆之下绣着繁复花纹,如同雨中傲然绽开的一朵红莲。
  是天青与墨色屋檐相融间唯一的一抹夺目的亮色。
  阿言头一回见到这么漂亮的姑娘,有些呆愣住,直到那姑娘身后又打着伞跑来一个黄色衣裙的姑娘。
  他回过神,然后道:“我家公子初来上京,正想找地方落脚。”
  云浮浅浅一笑,“小女子家中有些营生,前方不远处便有一小间客栈,若公子不嫌弃,可随小女子前往。”
  阿姣没明白现在是什么情况,但她家小姐既然都发话了,她便附和:“近来京中来了许多商贩,多数客栈都住满了人,现在还下着雨,不如你们就跟我们一起走吧。”
  阿言正想问问他家殿下的意思,哪知一回头,帘子已经掀开了。
  那双手骨节分明,手指修长,挑起帘子一角。云浮走近了一些,便见那双手的主人突然顿住,于是她一抬眸——
  当真是清风明月。
  而谢昭也愣住了。
  云溪?
  不对,这是个姑娘。
  谢昭只是停了一下,便过回神。他重新再仔细瞧瞧,虽然第一次没看清云溪的样子,但后来和谈时他却在暗处观察过。印象中那个小将军容貌虽没有彻底长开,但也要比眼前的人硬朗英气几分。
  既然不是云溪,那便是他那胞妹,云浮。
  “那便先谢过姑娘的好意了。”谢昭朝她一笑,又道:“外边风大,姑娘不如一同上车前往。”
  “也好。”云浮点点头。
  阿言看看他家殿下,心中不免感到一些奇怪。
  殿下今日怎么转了性子,莫非也是被这姑娘的容貌惊艳到了?
  阿言忍不住又瞧了几眼,当真是好看,还以为大渝的姑娘都是娇娇弱弱,风吹便倒。
  虽然这姑娘瞧着也温温柔柔的。
  云浮坐在车内,毫不遮掩的打量着谢昭。
  而后者只是朝她一笑,轻声询问:“姑娘为何这般看着在下?”
  云浮:“这人生来便是要被瞧的,哪有什么为何,况且如公子这般风清月朗之人,我可从未见过。”
  “好看的人多瞧上几眼,也算是一饱眼福了。”
  谢昭竟是没想到云浮也是这般有趣胆大,不像寻常女子那样。不过也难怪,她与云溪既是同胞兄妹,容貌上相似,性子上怕也是相近的。
  就是不知她会不会如她兄长那般行事果断狠绝,出手便要见血才收。
  “在下姓谢,家中排行第四…”
  “所以你叫谢四。”
  谢昭哑然。
  “抱歉,上京城里那些达官贵人家中子弟多的,都是这般唤的,什么苏三沈七林九,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就接上了。”
  “谢公子莫要见怪。”
  谢昭回笑:“姑娘客气了,还没请教姑娘芳名。”
  云浮摆摆手,不跟他客套:“我姓云,家中还有一兄长,算排在老二吧,你叫我云二就行。”
  谢昭:“……”
  倒是比谢四好听。
  “云姑娘。”
  跟在车外的阿言和阿姣互相看了一眼,阿言道:“你家小姐还真是豪放大气啊。”他又感慨:“话说上京的人竟是这般称呼对方的吗?”
  “姑娘,我叫穆言,家中排老大,还有个弟弟,你叫我穆大就好。”
  阿姣似懂非懂的点头,“我叫阿姣…唔,你还是就叫我阿姣吧。”
  阿言点头,“行。”
  雨已经停歇了,马车在一家不大的客栈门口停下。
  车帘一掀,云浮正想下车,几支冷箭射来,其中一支直向着她。
  “阿言。”
  谢昭立即将云浮拉了回来。
  阿言也迅速打掉那支箭,往前跑去,可是已经没有射箭人的踪影。
  谢昭低头去看跌倒在怀里的云浮,一脸懵懂茫然的样子,似乎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若不是他及时拉回云浮,那支箭说不准已经射中了,她竟丝毫没有察觉。
  云浮难道不会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