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 ...
-
陈茂气得要死,真想过去大骂他一顿。但他知道男孩和其他孩子不同,他似乎并不惧怕家长、老师这些“大人”。责骂和训斥只能让他更不听你的。
“吃晚饭了吗?”陈茂从传达室出来,叫住男孩。
男孩抬头看看陈老师,摇摇头。
“食堂都关了,走,今天老师请你吃粉。”
“真的吗?”
“真的!”
陈老师带着男孩来到学校旁边不远一家小吃店。
“你喜欢吃哪种?”
男孩指着墙上的图片。“大虾粉!肉粽!”
“哇,这么巧,老师跟你爱吃的一样!”
陈老师点了两份大虾粉,两个肉粽,两个人坐到小桌上等。
陈茂问:“下午跑哪儿玩了?”
“人民医院。”
“去医院干嘛?”陈茂以为男孩有亲人在医院住院。
“看急诊室抢救病人!”
“你怎么去的啊?”
“校门口坐3路车!”
“哇,你好厉害啊。是教给你的做3路公交车?”
“没人告诉,我就是知道。”
“你认识车站牌吗?”
“认不全。”
“你看,你要是好好上语文课,是不是就能认识更多车站,去更多地方了?”
男孩若有所思的表情看着陈茂。
粉和肉粽都端了上来。
陈老师说:“快吃吧!”
男孩低头狼吞虎咽。
陈老师低头吃粉的时候,眼镜上起了一层哈气。摘下来放到桌子上,想着吃完了再擦。
男孩拿过来就用身上的T恤蹭了蹭又放回桌上说:“我爷爷说抹上肥皂水就不起哈气了。”然后一副大人的口气又说,“你回去抹肥皂水吧。这里也没有。”
陈老师笑笑,他似乎知道要怎么跟男孩沟通了。“好,那谢谢你啦。”
男孩又是刚才那种若有所思的表情,看着陈老师。他还从没有听见学校里的那些老师跟学生道谢。这个陈老师跟其他老师不一样,有点像顾爸爸。很温柔。
男孩问:“陈老师,怎么才能当上医生?”
“这么厉害,你想当医生啊?那你就要从现在开始每门学科都是满分,全年级考前三名。中考考上重点中学,然后重点高中,仍然要保持全年级前三名的学习成绩哦,高考的时候考过医科大学的分数线。然后医学科里选一个专业,这里面就更细致了,有五年制、本硕连读六年制、本硕博连读八年制的。然后,你就可以当医生了。”陈茂认真地给男孩讲解。
男孩掰着手指头算着说:“那就是六年加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五年大学。”
“嗯,对啊。这一共是多少年?”
男孩算不出来。
“你看,你连加减法都没学好呢。怎么给病人做手术啊?”
男孩似乎不觉得数学和手术有什么关系。“我解剖过青蛙,我解剖得可好了!我还经常都帮爷爷杀鸡放血,我还剥过蛇皮。爷爷说我的手艺除了他,没人比得过!”
“好厉害!好厉害!你在哪里解剖的青蛙?”
“魏哥哥教我的,他已经上初中了,还是我帮他抓的青蛙呢!”
陈老师知道他说的“魏哥哥”,就是寒假的时候跟男孩的姨姨一起来的,那个年纪大些的那个男生。他应该跟这个“表哥”关系很好。
“那你表哥也跟你一样不爱上学吗?”
“表哥?”
“就是你说的魏哥哥。”
“魏哥哥就是魏哥哥,不是表哥。”
陈老师想,小田说自己是男孩的姨姨,那么顾魏就应该是男孩的表哥啊。他想,可能男孩不知道“表哥”的意思,就没有再跟男孩争论。
“嗯,好,魏哥哥爱上学吗?”
“他每年都是全年级前三!今年中考,他说他肯定能直升林县一中!”
“那他可以当医生哦!”
男孩认真的点点头。“对,他将来就是顾医生!”
陈老师和男孩吃光了粉和肉粽,送男孩回宿舍。
“你要是真的特别不想上课呢,也可以,但是要认字啊,要不然你出门车站也不认识,多麻烦?也要学会加减乘除啊,要不然你给售票员十块钱买票,他应该找你多少钱呢?对不对?”
“你不就是数学老师?”
“对啊。”
男孩若有所思地说:“那你的课,我上。”
“语文课呢?”
男孩又想了很久说:“那我也上吧。”
陈老师长出一口气,今天晚上的沟通总算是成功的。
“那好,我们拉钩,数学、语文你都要上。还有一条,你要跑出去玩,可以,但是要先跟我说一声,并且要在食堂闭餐之前回来吃午饭和晚饭!宿舍楼9点锁门之前一定要回到宿舍,好不好?”
男孩说:“如果你说的这些我都做到了,你还能请我吃粉吗?”
陈老师跟男孩拉着勾说:“你做到了,我每周都请你吃粉,不光可以吃粉,吃什么你任选!”
“拉钩!”
“拉钩!”
男孩进了宿舍楼,陈老师长出一口气。接下来就是观察他是不是真的能像答应的那样。至于其他课程,体育课,根本不需要担心。男孩应该是他见过这么大的孩子里身体素质最好的。陈老师数了数其他课程,思想品德,音乐,美术,手工,虽然不去上没什么影响,但是任课老师会有意见。等到四年级再开设英语以后,又要费一番心思了。
好吧,先这样,其他的慢慢来。陈老师对自己今天的处理结果已经很满意了。
男孩果然如同他答应陈老师的那样,一直保持这数学语文八十分以上,顺利升到三年级。
三年级期末考试之前,思想品德课的张老师给大家划几个必考的重点。大家都在低头努力地写笔记,只有男孩趴在桌上发呆。
教思想品德的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女老师,身高一米五多一点有限,体重却绝对超过一百五十斤。
张老师念完一段看着全班所有人都在写,只有男孩趴在桌上,笔都没拿。抬手就把手里的参考书扔了过去,准确的扔到男孩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