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5、第 105 章 ...

  •   听着嘎嘎的皮靴响声越来越清晰,那声音简直就像踏在脑门上发出来似的。

      终于,大家再无法控制恐惧,一哄而散,纷纷跳窗而逃。

      他们的裤腿和袖筒里全是粮食,再加上连日来挨饿导致的体虚气弱,哪里跑得过如狼似虎的日本兵,更有那舍不得放弃粮食的人,生生被这些东西害死了。

      他们一边跑,脚下的米粒子一边掉,正好方便日本人按图索骥。

      幸好十良机警,她刚跳下火车时,先用刀片把裤管和袖口都割破,好把里面的东西倒个精光。

      只是郊外的这块地似乎有很大一片都是烂泥塘,跑起来很不爽利,连个遮蔽的地儿都难找。

      伴随着噼噼啪啪的枪响声,就是□□被击中后沉闷的“噗”,被害者连一声惨叫都来不及。

      到了最后,空气里满是火药和铁锈味,耳边不断的枪响声,她的鞋子里面灌满水,走起来沉甸甸,不断发出噗嗤的声音。

      十良不知何时后背上就会挨上那么一枪子,她的心跳得又急又快,双手直打哆嗦。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枪响声不见了,十良蹲在一块山石后面,几乎可以听见日本兵咂嘴、装子弹的咔嚓声。

      她真是连大气都不敢出啊,可四周的这种寂静,越发加深她的紧张,令她反而产生一种速速求死的念头。

      她一动不动,像雕塑一样保持着刚才的僵硬姿势,连眼光都不知道朝哪里望去,于是她闭上眼——别急,她又睁开眼,北平郊外的天空真是湛蓝,云都是低低的,感觉触手可及,远处还有一些烟囱,飘出来的烟也是白色的。

      这些白烟和跟天空中低低的云似乎连接在一起的感觉,会让人有种错觉,仿佛那些云彩都是从烟囱里飘出来。

      这真是个美妙的世界,刹那间她又忽然舍不得死了。

      十良不允许自己再有颓败求死的念头,便深呼吸一口,继续观察那几个日本兵的动静好随时调整对策。

      幸运的是,那几个日本人很快就走了。

      十良一直等到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远处的天际线,才不由长长舒了口气,她想要站起身,奈何刚才过度紧张,蹲的时间又过久,这一站起来立时觉得腿脚酸软,头蒙眼花,眼前漆黑一片。

      她醒过来的时候,刹那间还以为已经到了非人间的领土,可接下来的头疼欲裂又迅速把她拉回凡世,只有凡间才会有□□的牵挂和情感的波动,那些个饥饿与痛苦,煎熬与期待,无一不是凡胎俗人为之悲喜的因果。

      她的意识和情感虽然复苏,但身体还明显的赶不上趟,甚至连张开眼皮都很吃力。

      于是她缓了口气,开始用其它的感觉来体会周遭的世界,她闻到一种香料的味道,这种味道之前只有在教堂里才闻到过,她印象特别深刻。

      就是这点感触令她感到安全,于是她才慢慢睁开眼。

      顿时就听见有人轻声道:“醒啦醒啦,快去把神父喊过来!”

      令十良惊诧的是,那个翩然而至穿着黑色长袍的神父,竟然是杨君侯!

      他黑色的袍子被风带起来,好像张开一双黑色的翅膀,朝她这个方向飞过来。

      十良下意识的又闭上双眼,她想这是不是幻觉?难道她真的死了?

      不等她再次睁眼,就听见杨君侯轻声笑道:“杜十良,你没死!”

      十良被他看破心事,刹那间有继续装傻的念头,几乎都不好意思再望他了。

      她只好重新睁开眼,好奇的打量着他,似乎问:“你怎么入了教会当起洋和尚?”同时她又感到局促不安,她想自己既没有梳头也没有换上干净衣服,就这样邋里邋遢的和他对面相望,实在令人难堪。

      杨君侯脸上的笑容忽然消失了,他就那样静静看着她,似乎从来不认识她一样。

      还别说,他穿上了这身宽大的袍子,倒真有几分慈悲为怀的意思,可能是他脸上之前常驻的那种聪明刻薄劲消失了的缘故,总之这双向来冷峻的双眸中,现在多出来的更多是悲闵。

      原来是教会的人之前听见枪响,后来等日本人走了,他们出去巡视,这才把十良给救了回来,其余几个人也都给埋了。

      十良简要叙述了她去石家庄铤而走险换粮食的经历,她用那样平常的语气来叙述整件事,并没有特别惊愕的表情,好像这件事就像日常的吃喝拉撒一样简单。

      其实,在任何时候,生与死就和衣食住行一样是一种随时会发生的事儿,只不过战争时期,它们降临到每个人身上的频率会更高而已。

      杨君侯默默地听着她的讲述,不时朝她投去难以名状的一眼:她比之前削瘦了很多,但精神还很好,尤其是现在,她的两只眼睛不断闪现着快活的光芒,对比她说话时平静的语调,可以看得出十良在尽量克制激动的情绪。

      十良在教堂里呆了两天,就再也无法安然住下去,一是她猜测巧惠肯定惊慌失措,还以为她出什么岔子,二来就是杨君侯的态度令她难以忍受。

      他神情不冷不热,话不多不少,完全不是她希冀的模样。十良难免感到沮丧,好像徐家花园中他们共处的那些个日日夜夜,完全都是她的臆想,因此也显得她对他的设想有些自作多情,甚至有几分可笑。

      哪怕这种可笑的意味并没有别人知晓,她也觉得沮丧,自尊令人无法接受这种冷淡。

      这天杨君侯来探望她,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无非是问她的伤情如何,十良忽然有些失去耐性,她以前不是这样子的,可对于他,她似乎偏偏就有这样的偏执。

      她说:“你以前不是还拜过观音菩萨,怎么忽然间就改信这个了呢?”

      杨君侯笑道:“基督教说现世赎罪做好人,将来就能上天堂,还是这句话更有吸引力。”

      十良反问:“你理想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呢,神父?”

      就是这个漫不经心的一声“神父”,特别显出挑衅的意味。

      杨君侯将双目越过她的病榻,朝别处望过去。

      他说我想像中的天堂应该是这样的:“某天我死了,但自己却不知道。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平常的、阳光灿烂的早晨,生活并没有大改变,但却从此生活在生命中最美好的那段时光里,既没有痛苦,也不会担心失去,循环往复而自己并不知觉。地狱的话应该也一样,自己并不知情,醒来直接就是活在‘行尸走肉’的世界中了。”

      于是她问:“如果亲人有的人上天堂,有的下地狱,那上天堂的思念着下地狱的,是不是会非常痛苦,怎么还能算得上天堂?”

      杨君侯的眉头微蹙,脸上再无笑意,而是说:“我就是那个下地狱的人,天堂上不会有人想念。”

      十良很想说,我愿意和你一道。

      可是他脸上那种疏远,使她明白此时此刻任何掏心窝子的话,说出来都像是一个笑话。

      不管她说什么,都被他黑色的袍子挡住,水泼不进。

      他冰冷的神情抵挡了一切温度。

      十良很快就离开了广济堂,临行前她非要朝老神父磕头,因为这是一个中国人可以给予的最大感谢,她身无分文,也没有多余的话,只好用这种方式给老人致谢。

      老神父年逾六十,看上去和很多的中国老人没什么区别,不过他眼珠的颜色明显与国人不同,那是一种灰蓝色的眼珠,可以想象当他年轻时,应该是更纯正的蓝色。

      就是这双眼睛,不由令她想起杨君侯,她清晰地记起他脸上的丘壑、纹路,以及那双泛蓝的眼珠,怪不得他穿上黑色的袍子后,没有丝毫不协调,看上去好像他生来就是一个神父。

      准确点说,生来他就是要当一个洋和尚。

      尽管才从死亡线上回来不久,十良的心思却为着这件事闷闷不乐许久,她不得不承认当初愿意回北平,内心其实更多的潜伏的是对他的思念。

      巧惠看到十良安然无恙的返回,又惊又喜。她不是个闯世界的人,不能安排自己的命,只能顺着老天爷的路子走,倘若没有师姐,她只能随波逐流。

      她问东问西,拉着十良的手不肯松,说这几天我天天哭,想着你和大师兄,要是你们都不在了,我也活不成了。

      十良安慰她说没事儿,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她人不是安然回来了么?

      她必须再想一条生路,以她目前的身体状况,去码头做苦力恐怕是不行了,德升那边她又不想去麻烦他。

      天气渐渐寒冷,夜里能把有水的瓶子冻炸,除了一日三餐,取暖的东西比如煤球和褥子,都是眼前最必须的。

      第二天上午,十良帮巧惠在洗衣服,就听见院门上发出“笃笃”的敲门声。

      巧惠过去开门,随着“吱嘎”一声门响,她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叠厚实的被褥,正紧实的摞在一个男人的背上呢。原来杨君侯给她们送过冬的物资了,除了棉被棉衣,还有一些干粮。

      巧惠再三打量来者的形容相貌,这人生得很俊,但是眉目间那种凛然不可亲近的神色,阻止了她的示好与亲热。

      要知道巧惠这类女人,一旦有男人出现在面前,别管美的丑的,只要对方是个年轻的雄性,她就会本能地速调动起所有的活力,不由自主地、或明或暗地想要来吸引对方的注意。

      她那娇小的身材,那颗梳着蓬松发髻的小脑袋瓜,以及那双纤细有力的小手,娇蛮中透着妩媚,一会儿看上去意味深长,忽而又显得不谙世事,都给人一种介乎于天真和粗鲁间的感觉。

      杨君侯却面无表情地应对着巧惠的殷勤,他甚至连正眼都不去看她一眼。

      这令巧惠有些败兴,大冷的天她甚至忘记邀请人家进屋坐,只能恹恹回屋去喂丫丫去了,同时又支着耳朵,留心外面的人都在说什么。

      十良怎么会认识一个冷漠又好看的洋和尚,倘若说他们之前早有交情,为什么从来没听师姐提及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