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沈梦家目前应付小学高年级的课程毫无压力,而且以她“十岁”的年龄,诸如数学、自然等科目,都比同班人要强很多,她唯一头疼的反而是语文课,不对,应该说“国文课”。
一来她阅读繁体字有点困难,二来就是她就读的学校,对毛笔字非常看重,最初的那些日子,她经常被老师父母责备字写得差。
怎么办呢,只好勤奋练习了。
沈宇轩见她愿意用功,就把书房给她来用,自此梦家便有了借口时常在父亲的书房里厮混。
父亲有好大的一面书架,最上面都是学术类,诸如矿藏、地质地貌,还有不少英文的。
可她感兴趣的乃是小说,找了几本青灰漆布面的翻开一看,字都是竖排的,封皮上写着《唐史》或者《宋史》,这个她也不爱看。
好不容易又翻到一本淡赭色的书,书背上《金陵十二钗》这几个字如雷贯耳,难道是缺了封面的《红楼梦》?
梦家赶紧打开一看,第一回写的是“畅春园康熙大限”——啊,这是什么山寨《红楼梦》。
她勉强朝后翻了几页,作者并不是曹雪芹,但通篇都和《红楼梦》有关,看来今人和古人一样,太喜欢一本小说就会用爱发电写同人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还真被她翻到不少小说,但都是《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之类,她以前总把《聊斋》当言情,这次看了原版的才赫然发觉,卧槽!
里面不管文生还是武生,但凡是个男人,也甭管遇到什么妖狐鬼怪,只要对方是个女的,长得还不丑,这男人不出三句话就要求-欢。
她在社会主义红旗下看到的剧版《聊斋》,果然都是改良的,原生态的内容实在赤果果。
这天梦家又在父亲书房,刚写了几个字,就听见外头院子的柏树里,时不时传来几声:“咕嘟嘟——嘟”。
过一会儿那声音更近了,却是从书房对面的屋顶而来,梦家轻轻掀开窗帘一角,终于看到那鸟儿:它长着米色羽毛,一边叫,小脑袋则很有节奏地点了三下,脖子处的羽毛顿时蓬松开来。
晚饭的时候,梦家问父亲这是什么鸟儿,还学着它的声音叫了几声,沈太太说:“就是斑鸠嘛。”
沈宇轩则笑道:“这鸟儿不会自己盖窝,是个笨鸟,所以才有‘鹊巢鸠占’的说法。”
梦家心酸地想,那我就是鸠啊,占了你家闺女的躯体。她不由脱口道:“你们放心吧,我会好好读书,将来也好好孝敬你们。”
沈先生奇道:“傻孩子,说什么呢?”
太太则逗她道:“二丫头最近动不动就说‘你们、你们’,可你是什么人,我又是什么人?”
大姐宝诗笑道:“小妹最近和以前不大一样,特别是打牌的时候,记牌准、算牌快,就是脾气不大好。”
这话让梦家十分羞愧,连忙端了碗埋头吃饭。
她性子本就皮实,对新身份熟悉以后,行动就越发变得无拘无束起来,亲戚家的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子,几乎各个都被她暴揍过。
而且随着武力值的攀升,她道歉哄人的本领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反正每次做错事,她都是先鞠躬,嘴里再念念有词地说:“对不起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原谅我吧,以后再也不敢了。”
倘若对方仍然不饶,她则会再进一步,像跪地磕头、洗脚、穿鞋、搀扶就寝,铺床盖被诸如此类,直把沈太太和大小姐弄得哭笑不得。
这天沈家摆宴席,来客众多,要知道为了这餐饭,沈太太至少提前忙活了一星期。
照老北平的讲法,请客必须提前准备,三天为“邀”,两天为“请”,当天请客那就是“提溜”,是莫大的侮辱,万万不可。
她对自己家的厨子极有信心,老早就让他们准备了各类食材,对丈夫说:“虽然是家常菜,也是尽了心的,就瞧好吧。”
沈宇轩见她说得自信,笑道:“既是家常菜,难道是肥鸡大鸭子不成?”
沈太太不屑道:“你没读过袁枚的《食戒》?在袁才子那里,鸡、猪、鱼、鸭,才是‘豪杰之士’,各有本味、自成一家,海参、燕窝则被贬为‘庸陋之人’,是那种全无性情、寄人篱下的俗物呢。”
等到客人都齐了,四合院里顿时热闹起来,尤其是唐家的人一进门:唐先生的大嗓门、唐太太的咋咋呼呼,还有两个男孩,瞬间就用喧闹把沈家填个满满当当。
这位唐太太体态很胖,一张嘴除了吃茶、嚼零食,就是不停说话,尤其是讲起来哪里买珠宝首饰时,一掷千金的作风,慷慨得像钱是捡来的。
而唐先生极瘦,可能现在刚走上所谓的“上流阶层”,心里盘算的事情多,一时稍不收敛,眉宇间的精明之态就会变成狡诈,看上去不甚和善,一旦说起来自己的婆娘豪掷千金,只会道:“一个女人家,能指望她有什么见识呢?也无非买买东西算了。”
至于唐家的两个男孩,则完全是不同的做派,长子力玮今年十六,生得眉目俊朗、体态修长,当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他身上时,梦家觉得他身上都泛着令人晕眩的光,不由多看了几分钟,直到他微红着脸说:“别看了。”
但除了必要的礼节,他基本上很少说话。
梦家心想:这么沉静又好看的人,当老公或者当儿子都蛮好,哎吆妈呀,我真是老了,看到帅哥都想认他当儿子了。。。。
唐家的老二力群,今年十三,他皮肤黑,长得虎头虎脑,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主,而且他仿佛瞬间就能认出同类,进门没多久就瞄准了沈梦家!
于是就在梦家和唐力玮讲话时,唐力群突然从背后袭来,一把揪住了她的辫子。
梦家反映倒也很快,迅速用手肘往后一顶,另一只手连忙攥紧辫子根朝回拔,同时还不忘用脚使劲去踹他。
哪知道唐力群躲得飞快,梦家一急,慌忙使出绝招——狠狠朝他吐了口水!
沈梦家活了二十几岁,早就明白人的心病心魔基本都来自于压抑,所以她遇到恶意一定会立刻反击,别的功效且不说,至少可以保证很重要一点:心情倍爽,不会气出病。
边上的孩子们见力群为避口水,姿势十分狼狈,不由都大笑,可还没有来得及劝阻,唐力群已经扭转局面,朝梦家反扑过去。
他们两个一前一后呼啸着穿过整个院子,大人们听到喧闹声纷纷回头,都露出诧异的表情,尤其当看到力群抄起桌上一张报纸揉成团朝梦家砸过去时,唐太太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
梦家毕竟女孩子,跑不过唐力群,很快被他追上,两个人在混战中,她竟然错把自己的胳膊认成对方的胳膊,低头就猛咬下去,等到她后知后觉松口时,胳膊上已赫然出现了两排深深的牙印!
事后沈太太心有余悸道:“得亏是咬了自己,那么深的牙印也能忍着不吭声,这要是别人咬了你,那人都不能活着出咱家大门。”
当时周遭的大人小孩见她出丑,都没心没肺地狂笑不已,其中属唐力玮笑声最响。
梦家瞪了他一眼,生气地想:我他妈真是眼瞎啊,他那么黑,我那么白,两个色儿的怎么能认错呢?
这么折腾了一通,孩子们总算消停了,接下来唐力群再对沈梦家挑衅,都得不到回应,他也就罢了。
宴席间真正出风头的是宝诗,照酒席中某位酸腐的话来讲,沈家大小姐“少时已有倾城色”,而十四岁的她,确乎很有美少女的矜持,礼貌背后也能令人觉察出她自持身份的傲慢。
她对待唐力玮很客气,对毛头小男孩唐力群则爱理不理,对待女宾客嘛,则含笑不语,全等母亲代答。
唐太太很喜欢宝诗,拉着她问长问短,连宝诗的衣服鞋面都夸精致,沈太太边上说:“别看是孩子穿的,省的了料,省不了工,不比打扮大人省心。”
后来唐太太又问:“许了人家没?”
沈太太疑心她要结亲,遂装傻含混带过。
唐太太不甘心又问了一次,就差拉手去喊“亲家母”。
结果后面发生的几件事,生把唐太太就要到嘴边的话,给堵了回去。
事情很简单,沈宇轩家里常备一些江南的吃食和点心,其中有临安的小核桃,唐力群吃了几粒觉得味道好,奈何自己不会剥,家里也没见过这玩意,就拿了几颗去问宝诗有什么吃小核桃的诀窍。
宝诗微微一笑,懒得多讲,只说:“蒸一下,壳就会自己碎了。”
力群转身就要母亲买小核桃上笼去蒸,边上几个太太们听了都忍不住笑。
唐太太虎着脸问这是哪里听来的混账法子,力群自然说是宝诗。
眼见得儿子被当成乡下人糊弄,唐太太满心不快,等到了酒宴开席的时候,又出了点事儿,越发使得她觉得受了冒犯。
原来酒席里有道菜,是沈太太特地高价买来的河豚,北方人少食此物,顿时都觉得稀罕。
尤其唐先生,叼着一块滑腻腻的鱼肉愣住,半响才说:“原来这个皮糯糯的、煮出来的汤稠滑的鲜美小鱼就是河豚啊。”
沈太太笑道:“可惜北平买不到新鲜草头,不然鱼汤稠稠的,拿草头来炖汤,味道最妙。”
沈宇轩道:“其实这玩意就是贵,如果不贵,也就一般江河草鱼。”
唐力群特别喜欢这鱼,自己就吃掉了大半条,反而是宝诗,不喜欢油腻的东西,何况以前也常吃的,隧道:“鱼肚子上的肥肉我不吃。”
众人先是一惊,继而大笑,纷纷表示吃了几十年的鱼从来没有注意到鱼肚子上有肥肉。
沈宇轩也直皱眉毛,说此话太过夸张。
梦家也不喜欢河豚味道,无非用筷子夹了一点点。
唐力群好奇道:“你不爱吃么?这鱼真鲜。”
梦家笑道:“不爱吃就是不爱吃,又不是药,非要一天三次,每次三片。”
唐夫人见状愈发觉得儿子丢人现眼,显得一家都那没见过世面,更气得是唐先生每见到一样稀罕东西都要大惊小怪,还朝沈太太打听鳝羹的做法。
沈太太笑道:“不过是现杀现烹,现熟现吃,不停顿而已。”
唐太太心里恹恹的,故此也就没再提什么做亲的事儿。
梦家则对姐姐小声道:“你发现没有,唐太太生气地样子特别像河豚。”
宝诗听了抿嘴直笑,对她“嘘”了一声。
等到晚饭过后,客厅里又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小天地,先是抽烟、聊天,然后打牌、观战,等到客人们玩得差不多了,唐先生拿出金链子、金壳的漂亮怀表,对着日光灯看半晌方说:“不早了,要告辞了。”
好容易送走客人,沈宇轩哈欠连连,对妻子说:“我是落后了,这样的聚会偶尔一次还行,多了吃不消。”
沈太太嗔道:“所以说你书生气重,你任职的本来就是个清水衙门,更要多和大家走动才好,多少官员升迁、无本买卖,都是这种场合里得来的小道消息,你躲在书房,还升什么官、发什么财?”
沈宇轩欲待反驳,忽又想起别的一件事,说:“上次你说唐家那种新式四合院、带法式小楼的房子好,要不咱们也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换个大点房子,等过阵儿我母亲她们来了,大家一起住。”
梦家听了喜不自禁,原本想问新房子有没有独立的卫浴和马桶,哪知道沈太太只是淡淡道:“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