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第 64 章 阖家团圆 ...
-
第二日早,宝妮得知江神医已先行离去,略感低落,但随之就被今日就将抵达京城见到父亲的期盼所代替。
不止她,队伍里的所有人都隐隐兴奋起来,众人草草用过早膳,迅速打点启程。
距京城外百里,官道旁的凉亭里,张宗英、胡大人、长子胡文祥、胡府的两个侄少爷、伯爵陈府的两个表少爷、及一众管家仆从,早已在此翘首等待。
终于,他们等的车队出现了,凉亭里的人人纷纷冲了出来,不待车队停稳,车里的人纷纷下车。两波人马融合,热切相认。
胡夫人的马车在前,胡大人与胡夫人先见着面。夫妻俩都湿润了眼眶,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相互行了一礼,殷殷互致思念,浅浅互道安好。
待胡大人与胡夫人见过,胡文礼、文娟、文娇也聚了过来,一一行礼见过父亲。胡文祥等人则一一行礼见过母亲、叔母、姨母。
虽是久别重逢,胡府这边仍人人举止庄重守礼,礼仪周全而安静,一举一动无不彰显世家的底蕴和气派。
反观张宗英那边,就激动热烈许多。现已是从四品官、平日里沉重威严的张宗英,一反常态,仿佛一下子变回到了石头村的那个毛头小子,他几个窜步越过前面的马车,径直冲到陈瑞芳面跟前,一把将她紧紧抱在怀里,哽咽道:“瑞芳,瑞芳,你受苦了!”
瑞芳事前准备了千言万语,因着丈夫的这句话,引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将头埋在丈夫怀里低声地哭。
夫妻俩自顾自地相拥而泣,站在一旁宝妮和庆琅尚能忍耐,庆玖可不能忍,憋着哭音叫喊求关注:“娘——别哭!小玖也想哭——!”
宗英夫妻俩充耳未闻,半晌才缓缓分开。宗英从怀里拉出瑞芳,将她上下仔细打量,眼泪又劈里啪啦地往下掉。
又过半晌,宗英放开妻子,抹了把眼泪,转身伸出双臂,无声地将一儿一女用力地搂在怀里。
“爹——!”宝妮流着泪,轻声呼道。
“爹——!”庆琅的眼眶也红了。
被冷落的庆玖跟着哥哥姐姐也叫了声爹。可惜又被宗英忽略,庆玖这下子真的伤心了,嚎啕大哭起来。
宗英依然没顾上理会庆玖,他现在满眼满心都是一对久别的儿女,忍不住左亲一口儿子、右香一下女儿。
瑞芳见状擦去泪水,俯身将庆玖抱起安抚。
胡府那边早已相见完毕,世家自有作派,毕竟好些话是不能在府外说的。胡府的人静静等着这边,巴巴瞧了个全程。
瞧着干妹一家子真挚相拥、亲情流露,胡夫人看得好生眼热,心中不由涌起一丝丝羡慕。
“啧啧,祥表哥,你老师这也太有辱斯文了……”胡夫人的外甥、伯爵陈府的小霸王、宝妮前世曾经的未婚夫,连连咂舌。他酸话还未完,遭文祥肘击,哑了口。
胡文祥拜宗英为师,前年已考过秀才,眼下朝廷恢复科考,今年秋闱中举是大概率的事,按部就班明年春就可参加会试。他年方十六能有这样的成绩,在京城新一辈世家子弟中已是佼佼者。
过了一会,张宗英这厢总算放开了儿女,转又招呼了宗军和宗成,又与张宗眉、武心月、郭先生等一一见过。
对于陆先生和陆师娘、宗武一家未能同来,宗英略感意外,但此时不便多问。
等宗英整理了仪容,胡府的人这会也走了过来,两边一一相见,相互嘘寒问暖,别提多亲热。
“师娘安好!师妹,师弟安好!”胡文祥插孔越过文礼,含笑上前向瑞芳等施礼问候,视线扫过众人,在宝妮处多停了一瞬。
瑞芳等疑虑地看向宗英,宗英含笑点头。瑞芳高兴地大声应下,于是队伍里又是一阵欢呼,两府之间又多了一层师生关系,现在两府上更亲近了。
文礼在背后给了文祥一下。
文祥背上挨了一拳,身子纹丝未动,面上笑容不改。
……
两府的人重新整合,催马再次上路,奔向京城。
几位小公子骑马不远不近地坠在车队后面,胡府的一位公子问伯爵府的公子,道:“现在北地战乱平息,不知陈爵爷何时返京?”
那位懒洋洋地回道:“那还不都得听圣上的。若换作是我,回京干嘛,就在边疆乐上个三五年的,多自在!”
这几位今日不过是打着陪文祥接亲的幌子,逃课罢了。
这帮纨绔!文礼朝天翻了个白眼,看在他们出城远迎他的份上,他暂忍了。
伯爵府的另一位公子玩味道:“你还别说,北地那苦寒之地竟出美人,个个皮肤白皙身材高挑体态婀娜,真是别有一番英气之美。”他挤眉弄眼地说完,然后用鞭子点了点宗英府上乘坐的几辆马车。
“嘿嘿……!”几个小公子心领神会地跟着哄笑。
胡文祥回转马头,冷冷地道:“伯爵府里你们的小老祖母就来自北地奉州!”伯爵府小老祖母是陈老爵爷四年前续娶的小娇妻,老夫少妻的年龄相差了两辈,此事一直是京城圈闲人口中的谈资。
众人闻言不客气地爆笑,伯爵府的两公子不能反嘴,只能尴尬地陪笑。
见伯爵府的表兄们出糗,文礼岂能放过再踏上一脚的机会?他不明就里,特意询问文祥。
文祥不答,倒是他的大伯家的三堂兄给他添油加醋地解了惑。文礼听完大乐,夸张地取笑一番伯爵府的表兄弟,才算罢了。
……
一行车马队伍缓缓驶入京城,进城后,两府的人马分开,郭先生也归自家而去。
又行驶了半个多时辰,宗英的宅院到了,宝妮终于见着了她在京城的家——一处位于僻静街巷里的三进四合院,这宅院已有些年头,看得出新近重新装修过,宅门、院墙、挑檐、门匾处的装饰都花了心思,处处透着朴素、稳重、大方。
宗英在奉州省城的宅院是三进三出,且带一个后花园,在京城的宅院也号称是三进,可现在的三进只有一出,因而占地面积少了大半,房屋院子布局十分紧凑。
这处宅子还是宗英当年进京备考时买下的。京城的房价贵,当时他购房几乎倾尽了全力。后来宗英中了状元授了官职,手头虽是宽裕些了,但他已喜欢上这处的安静,习惯了周边读书人多的氛围,除了上职路程稍微远了些的缺点外,他对这处宅子都满意。毕竟住京城里的官员无数,比他住得好的比比皆是,比他住的差的那也不在少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关键这处宅院是用瑞芳的嫁妆银子买的,这几年里承载着他对妻儿的思念,他一直期待着瑞芳和儿女来此团圆,因此宗英便没有另寻新宅院的想法。
管家肖得和他媳妇忙前忙后尽职地安顿众人,顺带引领着参观认路。
宅子不大,宝妮估计若她在前院街门处高喊一声,在宅院最后端的后罩房里的人都能听得见。这样的话家人都能挨着很近,好有安全感,宝妮微微一笑。
过了二门垂花门,到了二进。二进院子里有正房、东西厢房、以及正方两侧的耳房。院子里有抄手游廊,连接和包抄了垂花门、厢房和正房。抄手游廊宽可供三人并行,廊顶上有画了画案的穹顶,在雨雪天也可方便行走,游廊两侧还配了美人靠,可坐可依可赏院景。
院子里见缝插针地种了几棵海棠树,几丛绿竹,几块太湖石,两个大鱼缸,姑且算有景吧?看着前世住习惯了的京城宅院的布局,宝妮既陌生又熟悉,这感觉很奇妙。
三进的院子窄窄长长的,里有几棵石榴树,一个葡萄架,葡萄架下有口水井,最后是一排后罩房。好在后罩房是二层楼的,能住下不少的人。
参观完宅院,管家肖得向女主人请示汇报房间的分配情况。肖得道:
一进的那排后倒房有五间,住管家夫妻一家、两个小厮春水春泥、一个伙夫、马车房,余一间。
二进正房三隔间,中间是堂室,左为宗英老爷夫妇的卧室,右为书房。左耳房原住着小厮,现在空出来改为库房,右耳房仍为伙房。
西厢房三隔间,中间是堂室,左室原计划给陆姥爷夫妇住,右室庆琅少爷住。
东厢房三隔间,堂室做餐室,左室原计划给宗武一家住,右室宗军和宗成住。
三进的一排后罩房上下十几间,二楼正室小姐住,左两室给督尉府的亲戚小姐住,楼下留给即将采买的婆子、丫头、以及亲戚小姐带来的丫头住。
其实真没啥好请示的,不大的府邸,通常的惯例,也分不出什么花来。瑞芳点头同意,让大家照此先安顿住下。
……
待人都走了,肖得乖觉地从外带上房门,正房的堂室只有宗英一家。
宗英与瑞芳相视而笑:“咱们一家终于团圆了。”说罢眼眶又是一热。
瑞芳笑中带泪,重重地点头:“团圆了!”
宗英努力掩饰着情绪,拉近儿子,又揽过女儿,道:“都长个了,上次爹走前,宝儿才到爹的这里。”宗英比比自己的腰间。
转又比比庆琅的个头,接着考较起他的功课。庆琅学得很扎实,宗英感叹陆先生教得好,少不得感慨要尽快去信劝其早日来京养老。
一家人在烛光下说话,堂室里恬淡而温馨,小庆玖不知不觉在睿芳怀里睡熟。
三年后重逢,宝妮想爹娘一定还有很多的贴己话要说,便起身和爹娘道晚安,过去抱起庆玖,又叫走庆琅:“时间不早了,爹,娘,你们聊,我带弟弟们去休息了。”说罢,不顾宗英挽留,带着弟弟迅速从爹娘面前消失。
如此贴心的闺女!直接逗乐了宗英夫妇。
笑罢,宗英紧紧环抱住妻子:“瑞芳,你和我细细地说说这几年发生的事……庆玖又是怎么回事?”宗英心里有疙瘩,他自己从小深受被收养、被弃养之苦,他不欲悲剧重演,故而从一开始就对庆玖淡淡的。
“多亏了咱宝儿!”瑞芳悠悠回忆起过去的三年,面上不知觉地爬满了凄苦,那段苦日子真有些不堪回首:“战乱突然封城……幸亏听了宝儿的话,及早卖掉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换成粮食……若是再拖上几日,那些物件卖不出价格不说,根本也买不到粮食……宝儿让我藏粮食、让我们装穷,事后想想,若其中有一点闪失考虑不周,我们几个妇孺会被别人吃得渣也不剩……”
瑞芳擦拭不断涌出的泪水,继续道:“日子越来越难,一天两餐改成一餐……眼见存粮见底,宝儿又提议在空地种菜,只要有土的地方全种上……后来这些菜派上大用场,最不济的时候一天一人也能喝碗菜汤续命……后来城里的菜变得很精贵还能用菜换高粱米……宝儿和文礼挖野菜,用弹弓打鸟,抓老鼠来吃,用尽所有的法子找吃食……砍完院子里的树,又拆后院的闺楼,劈成柴,烧火、换粮食……”
“小玖是意外……等宗武媳妇发现自己怀孕想打掉已太迟了,那时连大人都吃不饱……宝儿用她所有的药材只换来半袋小米,给宗武媳妇坐了月子……没有奶水,我省下我的口粮保下了小玖……总觉得小玖是上天补偿我们失去的那个孩子……”
宗英听得泪流满面,妻儿三年里经历的苦难更令他心疼得有如刀绞。
他重重点头,许诺道:“小玖以后就是咱俩的亲生儿子!”
下章: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