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再见萧瑾,已是四日后的事情。
这期间祝明并未来寻事,祝远清带他登门道歉后,便勒令他在院中思过。与此同时,学堂已经打扰干净,只待赵先生到锦州便可讲学。
祝府西侧的小亭子旁,萧瑾刚从长廊穿过,瞧见了拐角而来的祝遥和其婢女。
风中传来祝遥轻咳和婢女愤愤的声音。
“小姐,你没事吧?莫要气坏身子。三少爷说话真是刻薄,奴婢听了都寒心。说到底也是老爷偏心,明明你也是他的女儿,他们能做赵先生的学生,为何你不行?我……”
见到有人,冬茗当即停下声音。
萧瑾走近时,目光落在祝未好全么?”
祝遥微笑:“自幼的毛病,不妨事。长宁,许久未见,伤可好些了?”
萧瑾点头:“好多了。”
“那便好。我还要到祖母院中请安,改日再叙。”
祝遥告辞,身子却忽地摇晃了下,像是断了线的风筝,直直下坠,萧瑾眼明手快地扶住她,旁边的婢女冬茗急得眉头紧锁,“小姐,你的腿还未好利索,要不还是跟老夫人说一声,先养些时日罢。”
萧瑾问:“你的腿伤了?”
祝遥摇头:“无事。”
萧瑾自然不信:“用过药么?”
祝遥:“用过的。”
冬茗在旁咂咂嘴:“小姐……”
萧瑾心思通透,当即有所明悟,“前些天你还有药借我,为何自己不用?”
祝遥勉强一笑,倒是冬茗道:“还不是三少爷……”
“好了冬茗,”祝遥示意她不要多话,转头望着萧晚,“我这丫头饶舌惯了,长宁莫要放在心上。”
萧瑾想起那日祝明离去的神情,“因着我么?”
祝遥望向一旁的桃树,语气落寞,“与谁都无关,是我自己不小心。”
两人就此分别。
当天夜里,祝遥在灯下看书,府里的管家忽然送了许多身鲜亮的衣服和首饰来,而祝老夫人身旁的嬷嬷也带来了口训,意要她在学堂上恭顺守礼,多照顾些弟妹以及萧瑾。
冬茗望着那堆从未在院里见过的稀罕物,满脸错愕,“小姐,该不会是梦罢……夫人怎会……还有萧小姐……”
萧家在赵国是个传奇,其父萧绥是宁远侯,镇守边关多年。七年前东夷来犯,宁远侯旧疾复发,其妻替夫出征,最终大获全胜。
彼时新帝继位不足半年,因先帝只有长公主一个血脉,朝臣皆奏请立咸亲王为帝,太后力排众议,在母家的扶持下让赵国有了第一位女帝。
边关大获全胜以及宁远侯辞世的消息一同入京,在追封宁远侯死后殊荣的同时,太后借女帝之口,将萧夫人安照封为镇虏将军,总理边关练兵事宜。
如今萧家只有萧瑾一个独苗,锦州之行必定不会疏忽了教导。
赵先生又是名满江南的贤士。
萧瑾自然是要来的。
祝遥将书翻页,灯火如豆,她微微一笑:“长宁她心地良善。”
次日,安家来人,是萧瑾身旁的小丫鬟,送了几瓶上好的膏药来。
祝遥谢过。
又是三日,赵先生终于从云川到了锦州。
这日是个晴朗天气,祝遥起了个大早,在学堂门口等到了萧瑾。
祝遥今日穿了身鹅黄色的衣衫,瞧着仍旧单薄,却也衬出了几分气色。
萧瑾道:“这样打眼的颜色很衬你。”
祝遥抿唇一笑,从书袋中拿出了一个小小的平安符,给她递过去,“前天祖母生辰,去了一趟灵感寺。知你喜武,我特意求了一个平安符,愿你往后,再无伤痛。”
萧瑾接过平安符,放进怀中,笑:“多谢。”
晨间风起,萧瑾侧头看着眼前的少女,问:“我可以唤你阿遥么?”
祝遥:“自然。”
“长宁,该进去了。”
萧瑾跟上:“阿遥,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