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错爱别离 ...
-
之后的日子,子瞻和我几乎天天见面,无论白天他有多么忙碌,也总是会尽量找出时间与我相会。我们有时天南地北的闲聊;有时抚琴吟唱;有时又会比赛诗画,当然我的造诣自然不能和他相比,不过,他对于我的漫画风格和现代派诗作,还是充满了好奇和赞赏;而有些时候,我们只是轻轻依偎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体温,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享受着难得的亲近与温馨。除了那个酒醉的夜晚,他没有再碰过我,夜间也没有再留宿过。我看的出,他是如此珍惜我,把我像手心中的宝贝一样呵护着。
我知道,他是真心喜欢我。
爱情,总是让人心醉神迷。当两个人陷入热恋中时,周围的其他事物仿佛奇迹般的退色消散了,两人仿佛置身于被保护的泡泡中,只看得到彼此的身影……然而,在现实中,是没有这种泡泡的,即使有,也是人有意为之的。可是,这种人为的泡泡是非常脆弱的,即使两人有心刻意保护,也难免会遭受现实中狂风暴雨的侵袭。
昨天,他来看我的时候,告诉我他的母亲过世了,他要立即回乡。我看得出,他希望我能与他同行……然而,只是希望。
宋人最重孝道,母丧之中,如何谈及风月之事?他是想将我收为侍妾吧,呵呵,又是侍妾!可是,却不是在现在。当然,他也可以带我回乡,偷偷安置在别处,等三年守丧期满,再让我与家人见面,给我正式的名分……可是,这种做法即使能骗过天下人,却无法骗过他自己的心,他会因此终身愧疚。我可不想他以后每次面对我,都会觉得心里有根刺;更重要的是,我并不喜欢这种安排。
我能够心平气和的接受侍妾的身份,与他的妻子共事一夫吗?恐怕不行。当初逃开他,主要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否则,我大可以用苏晓的身份留在他身边,而且,凭我的才学、我的深情,要他爱上我并不是难事。可是,我不喜欢这样。哎,我的心里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想通。
毕竟,我来自于一夫一妻的社会,我可以不介意他以前的情感故事,可是,我无法不在乎他现在和未来感情纠葛。
爱一个人,自然想要与他相守终老。可是,如果不能相濡以沫,那么,相望于江湖也是个很好的选择不是吗?
我并不是说相忘于江湖,而是相望。只要远远的看着他,知道他平安、幸福就好了。
其实,我心里很明白,我现在和他在一起并不合适;至于未来……我并不清楚。未来的事情尚未发生,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会怎样决定。但是,对于现在,我却可以把握。
“我要走了……”他终于还是开了口。
“什么时候?”我轻声问道。
“明日清晨。”意料中的回答。
“……保重!”我凝视他的眼睛,轻轻说出心愿。
“……你也是!”他亦深深凝望我。“如果,我是说如果,你遇到什么麻烦,或是需要帮助,我希望,你能来找我。派人送信或是来我家找我,都可以……答应我,好好珍重自己。若是你决定到其他地方生活,请不要让我失去你的消息!”
“我会的。你也一样……”我努力微笑着,眼中却早已晶莹。
他轻轻的揽住我,温柔的给我安慰。
那一夜,我们相拥而眠,没有狂热的激情,却有着浓浓的温馨及淡淡的离愁……
清晨,在我模糊的泪眼中,他的背影渐渐远去,我轻轻的摸着左边的耳环,那是他刚刚为我戴上的。我揽镜自照,发现这只耳环竟与我丢失的那只是如此相似,相似得我竟分辨不出它是否就是先前的那个。
“你竟然让他就这么走了?!”苏轼走后,始终沉默的秦妈妈找上了我,“这我倒有些不明白了,你不是爱他的吗?”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平静的说,脸上浅笑依旧。可是,心里却已风起涟漪。我自己也隐约的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还年轻,觉得还拥有许多时间,所以,才能够如此轻易的选择别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妈妈沉吟着,“朝云你真是好才情,难怪苏公子对你如此倾心。”
秦妈妈的话让我不禁一愣,好才情?不,不,天大的误会!这个经典名句可不是我说的,是秦观说的,秦观的创作受苏轼影响极大,还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呢。乱了,乱了!我不会遭到什么报应吧。看来,以后我若想安稳度日,就要先管住我这张嘴,考虑好什么能说,什么不该说。
“呵呵……”我有些头疼了,甚至流下一滴冷汗。
“这可不像你哦。”秦妈妈疑惑的看着我,“按照你的习惯,你不是该说‘谢谢夸奖’吗?平时没见你这么谦虚啊?”
她是在调侃我吗?我无奈的笑了笑。没办法,脑袋已经反应不过来了。
“朝云啊,和你说心里话吧,我欣赏你。你的才情,你的歌声,都让我感动。如果,有一天,你想要离开,我不但不会阻拦,反而还会送你一份大礼,就当是嫁妆吧。这也是你该得的。毕竟,你为眠月楼盈利不少。呵呵。”秦妈妈微笑着看着我,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这样的笑容,没有平常的僵硬,却多了发自内心的关心。
“那么,我可要好好谢谢秦妈妈啦。”我开心的笑着,深深一福。没办法,来宋代已经一年多了,对宋代的礼仪都有些习惯了。而且,这种减少沟通障碍的礼仪多学学也是很有好处的。
看着这样的秦妈妈,我心里的疑惑益发增加。
“秦妈妈,听说,最近眠月楼又新来了一位茗香姑娘……刚来的时候也是很不情愿,不知你是怎么说服她的?”我直视着她的眼睛,说出心中的疑问。
她听了,淡淡的笑了,“你终于开口问这个问题了。比我想像中晚了很多。”她突然收起笑容,看着我正色说道,“朝云,你十分聪明,又很有主见,不肯随波逐流……可是,你毕竟还是经历的太少了,对人世间的冷酷残忍了解甚微。你要知道,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有一个底价的。也许为了金钱,也许为了生存……重要的是,我们也一样是各取所需。你要知道,眠月楼里的姑娘可没有一个是一直心不甘情不愿的。”
听了这番话,我陷入了震撼之中。我以前也不是不知道世界上有这样无奈残酷的事情存在,但毕竟,它们离我很远;可是,如今,却觉得它们突然被推到了我的面前。
“可是,爱呢?”我轻抚着有些发疼的额头,“没有爱,如何能与陌生人做这样,这样亲密的事情?”
“爱?”秦妈妈笑了,好像在笑我这个不懂事的孩子。“我承认,世上是有那种为爱奋不顾身、孤注一掷的人,可是,你也要知道,这么热烈、盛大的爱,往往是没有人可以承受的。不管出发点是如何,太过强烈的爱往往会给对方和自己造成伤害。而且,爱情常常只是酒足饭饱之后的精神消遣,如果连生命都失去了,爱情又算什么呢?爱,有些时候,也该适可而止。对爱要求太多,往往只会让自己痛苦。”她凝视着我的眼睛,看似玩笑又似认真的说,“你不是天真的认为,这些姑娘离开眠月楼,就会获得幸福的生活吧?”
我无奈的摇摇头,当然不会。她们离开,恐怕真的连生存的条件都会丧失……
“别胡思乱想了,谁也不能代替其他人生活。还是好好想想你自己的事情吧。对了,有件事情我想应该让你知道。苏公子曾经要求过要为你赎身,这是他第一次来眠月楼看你,在离开前找我谈的。说实话,我很惊讶,当然没有答应他的提议。这主要是因为我很好奇。你也知道,来眠月楼风花雪月的贵公子多的是,偶尔甜言蜜语、山盟海誓的,也有些少爷会兴起为楼里的姑娘赎身的念头,可都免不了见一个、爱一个的毛病,何况这些贵族子弟,哪一个不是三房五妾,顶多三五年,也就扔到脖子后面去了。况且青楼出身的女子名声又不好,再深的爱也难免被世俗议论给磨平了,到头来,还是孤身一人、独自憔悴。我实在是不想看到你是这种结果。所以,我想多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苏公子到底对你是真心还是假意。说实话,他的确让我觉得很意外,看得出,他和那些游戏于风月场所的花花公子不同,他是真心待你。可是,你让我更意外,竟让他就这么走了,甚至不要求一个名分。还有,他临走前嘱咐我好好照顾你,还要给我很多银子呢。当然,我没收。”
“为什么呢?你不是最宝贝你的那些钱吗?”我有些明知故问,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答案,想知道她的回答会不会和我心中猜测的一样。
“因为,我也想知道,比万两黄金更难求的是否真的存在。”
秦妈妈说完,浅笑着离开了。
听了秦妈妈的话,我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子瞻很关心我,但却不知道,他默默的为我做了这么多事情,却绝口不在我面前提起。
是啊,各人有各人的烦恼,真的无法比较谁的烦恼更多一些。农夫会为了一年的好收成而开心不已,而帝王将相常常为了权位的倾轧无限忧虑……他们究竟是谁生活得快乐些?幸福些?恐怕,无法比较。毕竟,幸福,是要自己用心体会的;也许,幸不幸福,也只有自己能说得清了——而往往,人们又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抑或身在福中而不自知。
秦妈妈虽然有些疑惑我为何未与子瞻离开,可是,我看得出,她对我的决定是欣赏的。也许,她也觉得现在不是时候吧,又或者,她对我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成熟感到钦佩。
红烛过半,夜已深沉。
我轻抚琴弦,吟唱起那首情真意切的《人间》:
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
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
所以你一脸无辜 不代表你懵懂
不是所有感情都会有始有终
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
可生命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
……
天大地大世界比你想像中朦胧
我不忍心再欺哄但愿你听得懂
但愿你会懂该何去何从
但愿我会懂,该何去何从!该何去何从……
我用力的摇了摇头,无奈的叹气。歌虽然容易唱,可是至于该何去何从,就不是那么容易想了。
我坐在桌边发了半天呆,心中很烦,一点儿困意也没有,大概今夜,又很难成眠了。还是拿本书看看吧。我走到书架边,想要选一本唐传奇看,却意外的发现了一本厚厚的没有名字的书。我好奇的把它抽出来,仔细打量了一番,再次证实了这本书以前并不是放在我的书架上的,否则我不会对它没有一点儿印象。
翻开第一页,里面居然是子瞻的字体,细看之下,写的竟是“子瞻版一千零一夜”真没想到,我只是曾经随口说说我曾看过一本很有趣的名叫“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书,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而且,还用我平时说话的语气为书起名字。我又翻开下一页,画的是一幅画:在静谧的夜晚,室内烛火已经熄灭,而透过朦胧的月光,仍然可以看见窗前的躺椅上放着一本翻开的书,而主人却已不见,想是已经睡去了。
我心急的大致翻阅了一下整本书,写的都是一个个不同的故事:有些是奇闻轶事、有些是仙话传奇、也有野史传闻、民间传说,但更多的是关于他的故事,从小到大,洋洋洒洒的三百多篇,详尽的记述了他成长过程中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事及做过的一些傻事,倒有些自传的感觉。翻到末页,是一篇后记,大致说明了本书的创作意图及过程。
原来,他从小便喜欢听人说故事,他经常会在习完功课的时候,缠着大人们给他讲故事。等他长大了一些,便对一些民间传说、奇闻轶事等新鲜有趣的故事更加感兴趣,有时候甚至会坐在街边,随机拉住行人给他说故事听。很多没有什么要紧事的行人也会给他讲些自己知道的故事,可是,也有些人会笑他呆而不理他。他听完后,便回家把一些值得记忆的故事整理记录下来,时间一长,便收集了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
而在与我重逢后,他发现我很喜欢听故事,便兴起了把以往收集的故事整理成书给我看的念头,但是,他更喜欢亲自讲给我听,因此迟迟没有给我。而自从我在灯节那天丢失了耳环,他隐隐觉得这似乎是离别的征兆,便开始着手整理这本书,除了以往的那些成稿,他又集中写了很多关于他自己的故事,希望我能够进一步的了解他以往的生活。如今,果然派上了用场。他还说,希望这本书能在他不在我身边的时候陪着我,让我不至过于寂寞……
看着看着,我不禁喃喃低语:“你真是个傻瓜……”
我紧紧的把书拥在怀中,脸上又是笑容、又是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