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7、第127章 ...
-
在自家兄弟被派上战场时,仍留在军中的瑞安军手中不离武器,精神高度紧绷,时刻关注着前方战场的动态。
战场上分明嘈杂,但他们仿佛都听到了自家的心跳就在耳边鼓动,握紧武器的手心不断冒着汗,让他们不得不一次次交换握住武器的手掌,擦去手上的汗珠。
因这样的行为看起来太过紧张,甚至遭到了周围圣武军的嘲笑。不过瑞安军的心思都在战场上,对此表现出来的态度都非常的冷漠。
当第一个“溃兵”快冲到队列对前方的时候,这群一直十分紧张的瑞安军动作了,他们的目光如同恶狼一般地盯住四周的圣武军,在有些注意到他们异动的圣武军士兵莫名其妙的眼神中举起了手中的武器,朝着友军的胸腹出戳扎砍刺过去。
几乎是在瑞圣联军后方发生骚动之时,除了受伤被留在后方修养的头领,沈九微带着此次前来的所有头领以及几乎全部寨兵,朝着瑞圣联军的方向杀去。
此刻这片南州府境内的小小地界化为了九幽地狱,鲜血四溅残肢断臂在空中飞舞,顷刻间不知收割了多少性命。
终于,在天空擦黑之前,这场混战结束了。沈九微浑身浴血,连身下的棕色的马匹毛色都深了几度。她垂目扫过,寨兵们已自发地开始清理战场,除了地方的军需大头,其他的财物搜到都是自家的。
从庆临府到京城的这条道路终于被打通了,快马加鞭只需两三日,山寨的人马便能抵达京城。为了这次救援京城的行动,沈九微一共共领十万人马,三十几位头领跟随南下。一路算的上十分顺利,瑞安军果然如其名,安逸太久了不堪一击,只有前来的圣武军短暂地阻碍了他们的前进,不过最终也败在了他们手下。
山寨几乎是以势如破竹之势挺进南州府境内,只在这阻隔通往京城的最后一道关口首受到了最猛烈的反击,最终联军中的瑞安军还反水了。
不过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胜得如此容易,只以一万人马的代价便掌控了南州府全进。就在前不久,后方传来府城被破的消息,据说是城内发生了变故,太守父子两之间产生了重大分歧导致的。
沈九微只听了一耳朵便丢在了脑后,不管如何,能够花最小的代价获得南州府的府城,并能将整个南州府掌控在手中,这就够了。
以疲惫之师不适宜作战为由,沈九微领着寨兵在这座与京城直辖州府接壤的边境小城休整了足足三日才拔营继续朝着京城方向进军。若非朝廷那边已许久没送出消息,沈九微担心她还未带着寨兵赶过去京城便被攻破了,或许她还会在此再停留一段时日。
*
京城的街道上几乎已看不到平民的影子,只有一队队面貌肃然神色焦急的兵丁偶尔在宽敞的街道上奔走来回。两侧的民居中偶尔会有身影落在临街的窗纸上,不过那身影很快便会如同被火烫般消失。
京城已被围困半月,发出去的勤王旨意却像石沉大海般没了生息。庆临府的府兵便罢了,毕竟是山匪招安的野路子,虽然圣旨也传过去了,但朝廷的人实则对他们抱有期望的人不多,不过是为了那多一分的可能罢了。然而隶属于朝廷统御的岳明府的勤王之师为何也未赶到?
难道吴将军叛变了,他不愿意派兵前来救援京城?这是朝廷大多数官员心底不敢言说的猜测。而这种猜测带来的低气压更是让京城人心惶惶。
为了抗击叛军的攻城,京城早已在叛军兵临城下之前将现有的军队全部收缩进城,誓要死守住京城等待勤王之师救援。一大队人马入驻京城,住的地方先不说,如今战争时期也不讲究那些,有块空地便能睡下。
但吃的却是大头,便是京城的官库里贮存的粮食,也经不起两三万人长时间的消耗。加上前几年天灾人祸,朝廷发出去的赈灾粮食,免掉的税收,官库早已不如盛年时丰盈。
让保卫京城的士兵肚子饿,便是昏君也不敢如此。既然朝廷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那便只能向民间借了。首先是京都的那些富贾们,尤其是粮商,如今是紧迫时刻,士兵都是为了保护民众,他们也在其羽翼之下,那些富商们没道理也没胆子敢捂着藏着。
朝廷官府也并非不将武德,官方借粮凭证还是会给这些商人们一份的。那些有粮的商人捏着鼻子也只得认了,不然惹毛了朝廷和那些兵丁,将他们一家子扔出城去,还不被那群叛军生吞活剥了。
然而消耗粮食的基数太大,很快那些粮商们提供的粮食也快见底了。士兵们守卫着京城正在浴血奋战,绝不可能让他们饿着,皇族贵族老爷们身娇体贵自然是也不能短缺的。商人已被撸干净了,那就只能由全城百姓支援了,毕竟是为了保护大家,各自出份力也是应当的。
供粮按人口算,每户家中多一口人便要交多少供军粮,不管百姓有多不情愿,有多少难处,官兵们仍旧一家一户地索要粮食,直至将百姓家的存粮搜刮干净。
便是如此,现下京城了所有可供士兵们食用的粮食,至多也只能再支撑个三五日了。
朝廷不是没想过再派人出城求援,只是但凡跨出城墙的人很快便会被叛军射杀。见此种情况皇族、官员们不由的生出绝望感,尤其是皇族,或许官员还可能被留下一命,但身为皇族,叛军们首当其中的杀戮对象,若是被叛军攻破京城,他们的下场必定十分惨烈。
随着一抹金黄缓缓爬上天空,暖色的光洒满大地,叛军新一轮的攻城又开始了。京城四个方向的出入口的城楼上都聚满了守城的士兵,一夜的休眠显然没有让他们恢复多少精力,几乎每个士兵双目都如同被撕裂般艰难地睁开一条缝隙,布满血丝的眼球时刻关注着城墙下叛军攻城的动态。
在之前半月的守城日子里,长官吩咐事先准备好的石块早已用完了,连许多富贵人家装点用的奇石也被征用,凿成合适的大小,全都朝蹬梯向上攀爬的叛军砸了下去。不只是石块,现下城中其他的他们能用上的所有守城辅助都已消耗殆尽,如今他们只能守着叛军的各个云梯口,上来一个就戳死一个。
便是铜铁打造的人也有精力不济的时候,更何况凡胎肉身,一个晃神的功夫便有叛军爬上了城楼。哪怕这个叛军很快被守在城楼上的其他士兵合力杀死,那叛军还是给他的其他同伴争取了时间,紧跟在他身后的第二个、第三个叛军也爬了上来。
这个缺口没能被及时堵上,不断有叛军成功从此处登上城楼,与守城的士兵厮杀。那些叛军像是受了蛊惑一般,即使登上城楼可能很快便被士兵围攻丢掉性命,他们仍一茬一茬地往城墙上攀登。
死守了十几日的东门被叛军成功登陆,这仿佛是个讯号一般,西、北两门方向的城楼也陆续发生了相同时境况,除了南门依旧□□地被士兵把守着,没有一个叛军能成功踏上城楼一步。
直至月神驾着天车出现在天空中,天幕落下后这一日的攻城战才算暂时告于段落。这也是半月来的第一回,守城的士兵中出现了死亡的情况,虽然死亡的数字与驻守在城内士兵总数来说算不上多,但仍旧是个极其不好的开端。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很可能明日便会有更多的叛军登上城楼,到了那个时候就不知晓这些守城的士兵能坚持多久了。
留下必要的警戒守卫,大部分的士兵下了城楼,就在城墙附近随意找了一处位置休憩。一日的精力消耗让这些士兵几乎是刚将双目闭上,便发出了轰隆隆的鼾声。
除了四方城楼,京城中唯二灯火通明的就只有皇宫了。世间至尊的皇帝陛下早已放下了帝王的威严,焦躁地在御殿内来回踱步,他需要时刻关注四方城楼的情况。白日间报过来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城楼都差点被叛军攻陷,这些消息让这位陛下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淡然从容,他和京城中许许多多的达官贵人、普通百姓一般,不可抑制地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
“陛下,夜深了,玉体贵重,您早些就寝吧。”看了眼更漏,安静得只有皇帝轻微脚步声的御殿终于想起了第二个声响,皇帝的身边的总管太监出言劝道。
皇帝眉尖颤了颤,眼神没有瞟一眼那声音传来的方向,只是满满停下脚步,将目光落在了空旷的殿门方向。那神情似是等待着什么,又像是希望不要有任何消息传进来。
“陛下,龙体为重,便是为了江山社稷您也要多保重龙体啊。有那几位将军把守城门,那些逆贼是不可能进到京城来的。”这话也就这位自幼跟随在天子身侧,陪着他一步步登上着权力巅峰,如今的总管太监敢再多说上一句了。
总管太监的话落下后好一阵整个大殿都异常寂静。等了又等,皇帝陛下一时也弄不明白自家在等什么,这才叹口气道。“阿福说得是,朕在这干等着也没有意义,朕去后殿休憩片刻,你替朕在这看着,有任何事都立即唤朕起来。”
“喏。”皇帝肯听劝,总管太监总算是松了口气,恭敬地送皇帝回到了寝殿。
随着时日的推移,仍旧没有勤王之师前来,皇帝陛下已越发焦躁了,若是再如此熬上一段时日,这位总管太监担心皇帝的身体会再次垮掉。故而哪怕可能会让皇帝陛下不喜,他也不得不再三出言提醒。幸好,陛下肯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