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变革 ...
-
新家?
樱桃愣住了,一时之间竟有些反应不过来。
前世的记忆很快的脑海,都怪她最近做衬衫太入迷了,竟然把这件事儿忘记了。
她眨眨眼睛,盘算着时间,是的,确实是这个时候,钟副县长为了报答徐宏盛的救命之恩,用厂里的指标给他分了套新房子。
房子就位于新街钢厂家属院,是新翻修的两室一厅,虽然不比之前那套大多少,可地处于最繁华的地带,距离学校市集都很近。
樱桃还记得,上辈子一家七口人浩浩荡荡的搬进了新房子,徐老太笑的龇牙咧嘴,徐聪瑞这个爱吹牛的整日在学校里和人家炫耀自己认识副县长之类的话。
作为房主的徐宏盛半分没有享受到自己的权益,还是支着破烂的行军床在客厅里凑合。
但是这次不同了,这是完全属于他们的家,父亲作为一家之主,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新的房子分下来的,旧的是不是要交给厂里?
樱桃想到这一茬,心里又有些担忧。
房子收回去了,那几个人肯定会恬不知耻的上门骚扰,想最初一样,撒泼打滚的要徐宏盛收留,那时可真就是一场噩梦了,樱桃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发生,她想知道父亲这次的选择会是什么。
“爸,那咱们在城南的房子是不是要收回去了?奶奶他们......”
徐宏盛知道孩子但担心什么,但他已经做好了决定。
大手轻轻拍着樱桃的肩膀,徐宏盛宽慰道:“你放心,我不会让从前的事情再发生,我留给你奶奶的钱足够她买套新的房子。”
徐宏盛是孝子不错,但他不是个傻的。
自从舒卉没了之后,徐老太顺理成章的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徐宏盛每个月的工资一分不少的被她攥在手里。
这六年以来,徐宏盛每年的平均工资大概在七百三十块左右,而徐老太向来小气,除了孩子们的学杂费之外,从她手里流出来的钱少之又少。
徐宏盛粗略估计过,徐老太的手里至少有三千块钱,这也是他当初决定一刀两断的最重要原因。
过得好也行,不好也罢,那笔钱至少不会让徐老太流落街头。
至于徐宏铭一家,他已经任劳任怨的养了他们近十年,今后的日子是好是坏都与他无关了,徐宏铭已经快要四十岁了,也是时候履行自己的责任了。
听了他的保证,樱桃才放下心来,老太太怎么撒泼她都不怕,她最怕的就是徐宏盛心软变卦。
这下他们父女俩站在统一战线了,对徐老太的手段了如指掌的樱桃丝毫不畏惧。
樱桃也把自己的好消息分享给父亲,合唱团的单子她已经做到一半了,完工后就能一次性拿到所有的工钱。
徐宏盛看着这几件崭新的衣服,很难相信这是从女儿那双纤瘦的小手下做出来的,他欣慰女儿的成长,也对早逝的妻子有了交代。
虽说孩子从前受了不少的苦,可日子在慢慢变好不是吗。
徐宏盛没有忘记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他把自己刚发的工资拿出来,只留下十五块,剩下的全部塞给樱桃,并嘱咐她一定要全部交给林绣。
林绣帮了他很多,虽说恩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可如今的徐宏盛只能用微薄的薪水来回报她。
父女俩说话的功夫,徐小橘背着挎包回来了,那是樱桃新给她做的,徐小橘很喜欢,用起来也很爱惜,早上到了学校就把包工工整整的放进桌屉里,晚上走了再请出来。
徐宏盛把新房子的好消息也告诉了小女儿,小橘很开心,虽说经过短暂的相处已经让她喜欢上了林绣,可她知道一直住在这里是对林绣的叨扰。
樱桃手里的活儿赶得很紧,因此她拒绝了父亲的提议,把购买家具的工作全部交给徐小橘,她完全相信小橘的眼光。
徐小橘像是接受了重大的任务一般,满脸郑重的做出包姐姐满意的承诺。
送走了他们,樱桃又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之中,经过这次的衬衫,她有了新的想法。
或许她可以借助时间差,把未来将会紧俏的款式放到现在贩卖。
但这样也有弊端,因为审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时代的缩影,和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未来会受欢迎的现在未必会。
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加缜密的考虑,樱桃暂时先不想这些。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把这批衬衫赶完。
刚把衬衫的扣子缝好,林绣就拿着工作包回来了,今天作为老师受邀去服装厂做员工培训,为显正式,林绣特意穿了黑色的长裙,腰间系了皮带,头发也精心打理过。
和意气风发的服装不搭配的是她布满乌云的脸,眉头皱着,向来含笑的唇角也往下垂着。
难道是今天的培训不顺利?
樱桃放下了手里的活,关切的询问:“师傅,你怎么看上去心情不太好?发生什么了?”
林绣努努嘴,犹豫再三,还是没忍住,一股脑的把气话全部倾泻:“还不是那个李怀兰!”
这个名字樱桃很是陌生,但她没有开口问,耐心的等待着林绣继续说下去。
从林绣的怒气冲冲的语气中,樱桃对这个人有了半分的了解。
李怀兰是唐县服装厂的厂长,也是唐县远近闻名的好师傅,或许是年少成名,李怀兰一直都心高气傲,觉得自己的手艺是整个唐县最牛的。
前几个月林绣登上了《民生报》得以名声大噪,她却认为这都是只会堆词造句的笔者鼓吹的瞎话,根本看不起林绣的手艺。
这次去做培训是县里安排的,李怀兰表面客气逢迎,私底下却对林绣不屑一顾。
坏就坏在她嘴上没个把门,跟人偷说坏话的时候被林绣完完整整的听了去。
说林绣的手艺也就算了,偏偏还提到了林绣在京州的往事。
这可怎么了得!
说别的林绣都不在乎,可这件事儿她心里在意的紧。
当时顾及着大家的脸面,林绣忍着没发作,一出服装厂的门林绣就忍不住了,泪也流了人也骂了,刚调整好的心情因樱桃的一句询问再次破防。
樱桃也皱起了眉,她平生不喜欢在背后非议别人,对于这样的人自是厌恶的狠,更何况,这个这个李怀兰还敢拿着以前的事儿乱说,任谁也咽不下这口气。
李怀兰这三个字在樱桃的舌尖上翻滚,她暗自记下了这个名字,只等着哪一天见到了人把这笔账讨回来。
师傅对她而言早已是亲人般的存在,而亲人又是她无法触及的底线。
所幸林绣的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多久就调节好了自己情绪。
见她终于露出笑脸,樱桃把徐宏盛带来的好消息分享给了她,并告诉她小橘已经被接走了。
虽然嘴上抱怨着干啥把孩子那么早接走,但林绣的心里很为他们开心,多不容易啊,可怜的父女三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房子有了着落,樱桃傍晚时也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准备离开林绣家,但她白天还是要准点来报到的。
虽说已经具备了独立做衣的能力,但樱桃那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一切还要依靠林绣的设备和原料。
离开之前,她在林绣的工具箱留下了信封,里面是徐宏盛给的钱,当面给的话林绣一定不会接受,也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让她明白他们一家人的感激。
夜幕降临,樱桃背着自己的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是她真正的家,一个虽然不大,但有彼此相爱的亲人的地方。
新街的钢厂小区位于中心地段,隔壁是唐县的军区大院,对面是机关家属院,据说里面住的都是些非富即贵的人物。
其实此次指标的分配,面向的主要对象就是钢厂退休的老领导和高层骨干,被分到名额的基层工人少之又少。
就拿钟副县长的那个舅家亲戚来说,他就是厂里三车间的主任,有几十年的工龄。
樱桃沿着街道走过来的时候,还看到军区大院的门口站着几个穿军装的军人在站岗,挺拔的身姿冷峻的面容,让樱桃不自觉的就加快了脚步。
从前在这里住了十几年,樱桃轻而易举的就找到了三号楼三层东户。
这里排列有序,布局合理,和从前那种密不透风的筒子楼截然不同,已经初具现代小区的影子。
不愧是唐县最繁华的地带,附近的几个小区都是这样的格局。
樱桃屈指叩门,很快听到屋里传来哒哒哒的脚步声,笑意染上唇角,她认出这是小橘的声音。
门被打开,笑的灿烂的徐小橘出现在眼前。
稚嫩的脸上是明亮的笑,亮晶晶的眼眸中也尽是喜爱和依赖。
还有嘟嘟肉的小手指牵上樱桃的手,樱桃自然而然的把小橘的小手紧握在手中,心里的那些烦闷和焦虑都随着妹妹的出现一扫而空。
她家小橘真是个温暖的小太阳,只要一个甜甜的微笑,就能轻而易举的就驱散旁人心中的阴霾。
任由她牵着手,樱桃在小橘的陪同下再次重游了这片故地。
或许是钟副县长的有意安排,房子坐北朝南,阳光通透,翻新过后的墙壁没有一点的污垢。
樱桃伸出手指,细细的在客厅的墙壁上抚过,要不了多久,这里会贴满小橘的奖状,还有门口的壁柜未来会摆满小橘的奖杯。
她的妹妹就是这么优秀。
屋子里还很空旷,只有两把简单的木椅和一张破旧的桌子,这是徐宏盛在木材市场低价淘来的残次品,手头拮据,只能这么凑合着用了。
樱桃看到最大的一间屋子摆放了张半新的木床,和旧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崭新的床单和被子,被子是蓝底红花的白边老棉被,看着丑但是盖着暖和,还有同花纹的两个枕头,整整齐齐的摆在床头的位置。
至于另一间稍小的房间,里面只有一张简单的行军床,那是徐宏盛为自己安排的住处。
虽有陋室,但樱桃心里却全是喜悦,这是她家,是真正属于他们一家人的港湾。
她无不遗憾的想,如果妈妈还在该有多好。
门口传来响动,是徐宏盛掂着米面油回来了,他把这个月的粮票全部兑了,虽说不算多,但也足够他们三口人紧巴巴的过一个月。
看着屋内简陋的环境,徐宏盛满面愧容:“闺女,这个月没什么钱,等下个月发了工资,我带你俩去木材市场,到时候想要啥咱就买啥。”
樱桃怎么可能会怪她,她知道家里现在的困境,父亲已经竭力给了她们力所能及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慢慢来,只要他们在一起就好。
多亏田金萍这么多年来的偷懒,樱桃做饭的手艺还算了得,为了庆祝乔迁之喜,当晚樱桃做大厨,小橘做帮手,姐妹俩齐心协力做了四个菜。
徐宏盛看着手边的两个女儿,觉得这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暖黄的灯光映在窗户上,在漆黑的夜空点起莹莹星火,徐家人的幸福,有满天繁星和皎洁月光为伴。
翌日清晨,樱桃醒来时家中已不见父亲的踪迹,小橘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她轻手轻脚的起床,烹制了简单的早餐。
饭后姐妹俩一起出发,一个去了学校,一个去了林绣家里。
合唱团的衬衫还没有完工,樱桃一刻都不敢停歇。
就这么忙碌了几天,樱桃的衬衫终于到了收尾的阶段。
某日清晨,樱桃背着挎包路过每天都会经过的新华书店,往日里都会和她打招呼的书店老板此时却没了踪影。
早晨多冷清的书店此时却挤满了人,樱桃心里疑惑,踏着步子走了进去。
屋内人声嘈杂,“给我一份!”“真的假的!”这种乱糟糟的叫喊声汇成一团。
樱桃看到他们人人手里都拿着报纸,老板被挤在报摊后忙的脚不离地。
看着看着,樱桃突然明白了什么,她想起今早出门时一撇而过的日历,今天是24号。
怪不得报摊挤满了人,樱桃神色激动,她义无反顾的挤进人群,毫不犹豫的购买了一份新鲜出炉的报纸。
《人民日报》赫然印着几个显眼的大字,那标题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通过.....
...会见外国贸易团...
宝钢举办动工仪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樱桃的眼眸被这几个字眼占据,狂喜和激动瞬间席卷了她的大脑和心脏。
终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
她看到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在向她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