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稻田相会 ...
-
第四十八章
付家村只有一户人家还在种水稻,面积不大,已经收完了,所以他们只能前往十公里外的另一个村镇进行拍摄。
皮卡没时间去取,付明熙还是搭着拖拉机,而吴洪岚一行人则租车跟在后头拍摄。
从付家村村头那颗老树下开出,破破烂烂的拖拉机上了土路,上上下下地晃荡着,开进了浇实了的水泥路,哐哐作响。
“好熟悉啊。”
车窗向外望去,天空湛蓝,秋高气爽。道路两侧是低矮的小山丘,绵延起伏,又因时节到了而带上了星星点点绚丽的红与黄。
在小山丘脚下,是成片农田,收获了的凌乱无人,还未收获的依旧满绿。农田被栽了凌乱行道树小路分开,沿着这些小道一路向山脚走去,就能抵达三三两两无规划的农家自建房,都是经典的淡黄浅蓝,构造简单,三层楼加封顶了的房尖,显然是十几年前的设计。
“好熟悉啊……”
付明熙依稀记得刚刚掠过的位置,那是他曾经的小学所在地。
他小时候是在这附近的李家小学上学的,只是等他上了高中,小学就因为附近生源不足而被迫关闭,学生去城里上学,而小学则被改造成水泥厂,造出的水泥被用来修附近的路。
路修好了,水泥厂绩效不好,也没了用武之地,又为了生态环境建设,也关了拆了。原先因为水泥厂聚起来的人气也都又回了城。
付明熙收回视线:“我都不记得小学同学了,他们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居然全忘了。”
霍贾有些疑惑:“全忘了?”
“嗯。我小时候蛮孤僻的。”付明熙想起小时候被人当面嘲笑没爹没妈的事,虽然还是笑着,但却垂下眼,“放学就回家,平时也没人和我交朋友,上了初中也是这样,不过后来到高中就好多了。”
付明熙虽然语气自然,但霍贾还是能听出他话中的落寞,于是连忙接道:“为什么高中好多了?”
“我高中同桌是班长,她特开朗特逗,老是带上我一块儿乐。”
回忆起班长同桌,付明熙不自觉又笑了起来,他抬起头,从挡风玻璃望见延伸道路,继续道:“幸好老师让她成为我同桌,不然我可能现在还是从前那样,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那、那很好。”余光瞥见付明熙唇角温柔笑意,霍贾忽然不知道该怎么聊这个话题了,他停了一下,然后又自然道:“她是女生?”
这话不像是霍贾会问的,付明熙敏锐地察觉到什么,可先前和霍贾关于理想型的对话又让他下意识地回避了那个可能。思绪就像是一团乱麻,他没法抓出霍贾话中隐藏的意思,也就那一瞬,他转到了另一个方向——霍贾总算没有那么多顾虑,愿意分享更深入的话题。
车辆向前,一路上,车辆路过了西瓜地,白菜地,小河流,在拖拉机哐哐颠簸中,付明熙开口了:“是女生,我挺喜欢她的。”
付明熙回忆起从前的自己,不由哂笑。
他那时候偏执阴郁,一心只想着逃离那个寄人篱下的环境,读书读的压力极大,精神都快崩溃了。又因为刚刚发现自己对男人才有反应,一时间草木皆兵,人人为敌,感觉全世界都在监视他,精神紧绷,将近窒息。
不过幸好,班长是个啥也不管的逗比乐天派,大大咧咧扯着刚成为同桌的他一块儿参加活动,照顾他,让他融入集体。她在心理课上大大方方反驳班上同学对于同性恋的偏见嘲笑,给边上沉默着什么也不说的付明熙一种直面自己的勇气。
付明熙自然是喜欢她的,但不是爱情,而是欣赏。
“这样啊……”霍贾不知道付明熙是怎么想的,他点点头,去不说话了,只是觉得莫名有些闷,也许是车窗关了,空调制冷效果不好。
于是他拉拉难得穿上的正经T恤,又稍稍开了窗缝,让空气流通。
话题结束没多久,他们就抵达了种糯米的那户人家。
因为只是拍摄视频,并不需要很多稻,而主人听说他们有上万粉丝,干脆也不收他们费用,只希望他们能够把农田拍的好看些,好让他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炫耀。
付明熙小时候和阿嫲一起种过稻,自然熟练如何收割稻子。他接过霍贾从车上拿下来的长袖衬衫,拿了镰刀和手套,站到镜头前开始拍摄。
这片稻田已经收割了大半,成熟的稻谷沉甸甸地压着稻穗,稍微一碰便簌簌落下,金黄金黄。风吹稻田,如浪起伏,此起彼伏,像是风在演奏一曲无名的乡间小调。
镜头拉近,在无人的田野里,青年内搭白色老头背心,又套了一件浅色格子衬衫,下着深蓝牛仔裤,身材匀称。
他微微弯着腰,带着白色尼龙手套,一手抓牢稻子,一手持镰刀,熟练地收割着一把又一把的稻谷。从背后看,罩着的衬衫勾出了他的身形,而黑发汗湿,黏在白皙后颈,大太阳底下,显然又晒又累。
“明熙——”专心割着稻的付明熙远远就听见霍贾在喊他,他抬头,望见霍贾从田垄上跑来,挥着手大喊:“可以了!”
在明媚阳光下,在起伏稻田中,那个人在坚定地向自己跑来。
付明熙心下悸动,镰刀一扔,也不顾边上堆着的稻子,满头大汗,也拨开重重拦着的稻子,张开腿,大步向霍贾跑去。
阳光晒在脸上头上,好像在发烫,付明熙跑得脸红红,霍贾立刻又喊道:“你站着休息就好,我过去!”
放慢脚步,付明熙与霍贾迎上。
“休息会儿。”霍贾拧开水杯递给付明熙,又撑了伞给他挡着太阳,然后从口袋里掏出被体温贴得有些热的湿巾,拆开给他降温。
远处田垄上,陈礼安看着仍在拍摄的摄像机画面,吐槽:“这两人拍乡土偶像剧啊?稻田相会?”
镜头里,付明熙脱了衬衫,霍贾接过穿上。他拒绝了付明熙跟着他帮他撑伞遮阳的提议,快步跑到刚刚收割的地方,一手抱起满满稻子,一手拿着镰刀,向付明熙走去。
两人并肩,一块儿向田垄走来。众人回看相机素材。两倍速看,从付明熙下车到拿刀收割稻子,最后到与霍贾互动,表现良好。
打稻米没有割稻子那么辛苦,能用上机器——虽然很简陋。
在从前,人们是踩出稻穗上的稻米,而现在只需要将稻穗放入不停转的钉耙中,尖齿状铁器与稻穗拍打,稻谷自然脱出,落入下方容器内。
不过由于设备落后,农户家中的还是十几年前甚至是二十几年前的农具,不仅效率低,还容易熄火。
付明熙手拿一把稻,见稻穗上的稻谷都差不多落尽,这才换下一把。他打了一会儿,霍贾上去打一会儿,打完所有的稻谷,差不多也要一个小时。
“真的好辛苦……”陈礼安在边上道,“没想到要用这么长时间。”
“可是米却很便宜。”付明熙蹲着,拉开大尼龙袋,而霍贾则抬起沉重的容器,让还未脱壳的稻谷倒入袋中。
稻谷哗哗落下,一大把稻子,最后连半袋都没有。之后若是脱壳,重量也将更轻,但不过是糙米,如果再将糙米加工为精米,最后能得到的也不过是小半袋。
付明熙拎着村民给的大红大绿尿素袋,而霍贾推着笨重的脱谷机出来,两人在村民家前水泥浇的大空地前开始为稻谷脱壳。
脱谷机比打谷机容易用,只要将稻谷舀入机器上方漏斗状容器,内部运转,在末端出来的就是脱过壳的糙米,温热还散着浅淡的稻香米香。
“就只剩这么一点?”霍贾拎起袋子,难以置信地提了提,“这也太轻了吧?才几斤啊?”
边上看着的村民笑道:“你们才割多少,当然只有那么一点了。”他指指外边的地,“按你们这种割法,那么多的地估计坏了都还没割完喽!”
村民种了一辈子地,割稻速度不知道比他们快了多少。他春种秋收,一年辛辛苦苦也就赚那么点钱,城里的孩子想让他别那么累,让他进城养老,不过他还是更喜欢种地,自给自足,多的就拿到集市上买。
收获了半袋米,向村民道过谢送了礼物后,付明熙和霍贾又乘着拖拉机回去了。
吃过午饭,他们开始加工糙米。
若是手动将糙米加工成精米,则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于是付明熙决定只加工一半,让糙米和精米混合来制作醪糟汤圆。
他将糙米倒入结实容器内,然后开始用小石捣挤压,将米糠捣下磨去,最后再将其过筛,留下精米。
石捣和铁碗碰撞,发出咔咔声响,偏深碎末随着他的动作而在碗里飞舞。碎末越来越多,而米粒也越发白净,逐渐从糙米转变为市面上所售卖的精糯米。
“我来。”见付明熙动作变缓,霍贾主动接过他手中的石捣,“你先休息吧。”
付明熙停下动作,退到一边,甩甩发酸的手臂,缓缓因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而导致的腰背酸疼:“吃顿饭也太难了吧。”
他用力张开手,只见虎口手心发红,和其他部位一对比,看上去格外吓人。
“嘶——”付明熙又一扭脖子,咯咯响,他还没来得及转过来,就感觉颈部一阵疼,他难以置信地睁大眼睛,断断续续,“脖、脖子卡、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