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第十四章

      杜红霞的坟离大沟村有些远,都快出村里田地边界了。

      大沟村规矩,本村女嫁了人,户口随着男方迁走,对村里来说真就是‘外人’、‘客人’了。当初杜红霞嫁给程海俊,目前程锦年住的那套院子房,起初是村里借给程海俊居住的。

      这事没有章程手续,口头借出去。

      杜红霞死后,村里有人提过那屋子宅基地得收回来,只是那会程锦年还小,杜红霞刚走,全村对程锦年多是同情,要是真这么干那就太没人性了,外加上杜家还在村里。

      杜二上头有个大哥,杜大哥在村里还是有点说话份量。

      村里村长连着辈分高的太爷一商量,最后定下来:等娃娃程锦年十八成年了,到时候再说收回宅基地的事。

      现在先不急,那屋子地方也不是特别好,村里宅基地够年轻一辈分,到时候再说。

      而杜红霞死埋哪儿也是一说,现在村里有村坟地,杜红霞按道理不该埋在大沟村的——反正最后协商下还是埋了,只是划拉了一块很偏远的地方。

      宋昊蹬着自行车走在田间小道,骑到一半没路了,只能下来锁了三轮车,那是一条一人通行的土路,长满了杂草,积雪覆盖后,因没人来这里,反倒很好走,雪冻的瓷实,踩上头也不会咯吱咯吱响。

      年年最喜欢踩雪玩。

      宋昊一手拎着铁锨,拿着塑料袋快步走着,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才到,天已经麻麻黑,坟包落着积雪,不仔细分辨都快找不到,宋昊知道位置,塑料袋放一边,手里拿着铁锨先修坟。

      积雪扒拉下来,周边干枯冻实在的草根锄掉,坟包样子露出来了。

      宋昊放下铁锨,蹲着从塑料袋里掏香烛寒衣烧纸,用砖头搭成壁龛样,蜡烛搁里头防风,点了蜡烛,点了香,纸钱在坟前点着,宋昊跪在坟前,一边烧纸、烧寒衣,一边念:“红霞姨,年年在医院看小孩,他好着呢,我俩捡了个小孩是那孩子住医院看病,你别担心。”

      “今年烧纸烧寒衣晚了,年年一直挂心你。”

      宋昊手里寒衣整个被火苗吞噬,顿了下说:“红霞姨我不想瞒你,我和年年好了,我俩是认认真真的,我保证不耽误年年学习,不耽误他前途,让他越来越好,我保证。”

      寒衣一件件烧掉,火势越来越旺。

      宋昊厚着脸皮说:“妈,您这是同意了,我会跟年年说的,妈你在地下吃好喝好穿暖了,下次我和年年带着孩子,我们一家三口来看你。”

      坟头回应宋昊的是呼呼冷刺骨的风声。

      宋昊将最后纸钱一把烧完,跪地磕了三个头,这才拎着铁锨往回走,到了三轮车那儿天已经黑的差不多,宋昊骑着车从田道往村里骑,没往他家方向,往村长家去了。

      车厢里有一团包裹的东西,宋昊拎着敲响了村长家门。

      “大伯,是我,老宋家的老三。”宋昊站在门口报姓名。

      这大伯不是宋昊的亲大伯,村里宋、杜、钱,三个姓氏,多多少少都有些牵扯关系,村长姓钱,跟着宋昊爸爸一个辈分。

      开门的是村长儿子,同宋昊二哥宋卫国一个年龄,俩人还一块上过小学。

      宋昊见人就叫:“军哥。”

      “老三?咋这会来,有啥事吗?快先进来。”钱军邀人进屋。

      宋昊进屋,先一圈叫人,“大伯、大伯娘,我这儿有双手套,我卖东西的样品——”

      “啥样品?”

      宋昊解释:“就是先给大家看,看看啥样子的,这玩意是女式款,小牛皮做的很保暖,我用不上,送大娘。”

      “诶呀那可不能要,你留着给你妈你嫂子。”

      宋昊硬塞到大伯娘手里,嘿嘿一笑不好意思,跟大伯说:“其实我是来问大伯一点事,大伯娘你不拿我不好意思问了。”

      “你说你的。”村长出声。

      大伯娘怀里揣着手套,她手糙,碰着都觉得软乎,这可是真皮的,那真皮皮鞋都可贵了,村里人哪里穿得起,现在还有真皮手套,真是洋气玩意。

      宋昊:“关于我户口单列出来的事,我年龄也快到了娶媳妇年龄,总不能跟我大哥过一辈子……”

      村长听这事松了口气,这还用走后门塞东西?村里男娃娃到了年龄,娶妻生子户口单过批宅基地这都是正当的,没人会嚼舌根,说他不公,就是看宅基地分哪,老三就是为这事来的吧?

      ……

      从村长家出来天早黑实了,村里没点亮光,黑灯瞎火,宋昊骑着车往家里去,他先给村长提了一嘴,没说全心里意思,还得等李警官那儿点头答应,再者现在全说了,回头钱兵跟他二哥嘀咕就不好了。

      二嫂不喜欢年年,宋昊是将任何提前走漏风声有啥变故的风险都堵死,一定要板上钉钉、先斩后奏、木已成舟才行。

      一连三个成句,年年在得夸他。

      大宋可以啊有进步!

      宋昊想到年年夸他语气都高兴,也不觉得冷,一下午事全办完了,明个赶早就回去。

      他想到‘回去’,更高兴了。

      租的屋才十来天,年年在哪,他家就在哪。

      -

      大宋没在,程锦年也没在外头买着吃,买着吃多贵啊,蜂窝煤炉子烧开水,下一把挂面撕碎白菜叶子,第二开的时候叶子丢进去划拉划拉就等着熟了能吃。

      碗底按照大宋教他的,放盐、酱油、醋,程锦年吃辣跟着他妈妈,特别能吃辣,又是一勺辣椒红油放碗底,面汤锅快溢出来了,赶紧先去揭开锅开,溢出的面汤微微往锅里落,不过炉子火势大眼瞅着要扑出来。

      程锦年拿抹布点着把手将锅端下来放一旁。

      一勺面汤将碗底的调料化开,再拿筷子捞面条。

      程锦年皱眉:下多了。真可恶。

      下干面条,他一直拿捏不住,每次下面条都是大宋来,大宋下的面条量两人刚好。每次先给他捞,他说够了够了,剩下的大宋全捞自己碗里,那么一大盆,程锦年看的目瞪口呆,但每一次大宋都能吃完。

      现在大宋没在,程锦年怕浪费,取了个干净饭盒,将吃不完多余的面条捞出来放饭盒里,他下午想办法热了吃。

      一碗汤面,程锦年坐在桌前挑着一筷子面条吹了吹气,略微凉了一些不烫嘴才送入口中,“唔,明明和大宋调的一样就是没大宋做的好吃。”

      奇了怪了。

      程锦年其实有点想大宋,但他想自己都十八了,还成家了,要是顺利还有孩子,他应该成熟稳重像个男人一样挑起担子,于是慢条斯理吃完了面条,连汤都喝了一大半,洗洗刷刷收拾干净。

      程爸爸要去医院看孩子了。

      锁门出发。

      到了医院,正好医生查房,碰到了程锦年说:“你来得正好,我跟你说事。”

      “是不是——”程锦年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医生温和笑笑打断说:“不是不是,孩子状态还不错,他是不足月早产也不算太早,现在应该有满月了。我跟你说的就是这个,小孩状态目前良好,虽然说恢复的慢但很稳定,保温箱病房花销大,你们可以考虑将孩子转到儿童病房。”

      这是个好消息,儿童病房一天六块,保温箱病房一天三十块,差距太大了,现在有的人一个月工资才九十多块钱。

      “之前大夫您说孩子没足月体弱,现在肺炎还没彻底好,要是搬出来转到儿童病房会不会对他不好?是不是彻底好了再挪出来?”程锦年还是担心小孩状态。

      医生:“影响不大,这么说吧,要是转到儿童病房那孩子家长得多操心上心,我看你们俩天天往医院跑,那住保温箱病房和儿童病房是一样的,就是要多费家长操操心。”

      程锦年一听这个解释,也没立即答应,“大夫,我跟大宋再商量一下。”

      “不急,你们商量好,找护士台护士长办理手续,我跟她说过了。”

      程锦年跟医生道别,往病房去,保温箱病房平时除了医生护士不让家属进入的,家属就站在病房门口那扇玻璃窗户看望,程锦年站在外头,病房里的小孩进进出出,换了几个新孩子,程锦年一眼找到小孩。

      脸蛋小小的瘦瘦的特别白——

      呼,不是第一次见的那种惨白到青白的白,有了红润气色。

      程锦年一手扒着窗户隔空摸了下,小声嘀咕说:“真希望李警官答应我们俩,这样我和大宋就是你的爸爸了。”

      他在医院守着有时候也无聊,小孩天天睡觉,睡觉好养身体,喂奶都是护士进去喂,程锦年到了傍晚天刚黑,跟着小孩打了声招呼就回去了。

      中午饭盒装的面条冻成一疙瘩,程锦年给锅里倒了点油,将面疙瘩连着鸡蛋炒了一通,成了面糊糊,看上去可难吃了,吃上去嘛——

      程锦年硬是咽下去,“成熟稳重啊程锦年,你是要做爸爸的人!”

      愣是给自己哄好吃完了。

      钻被窝早早睡,明天晌午大宋就回来了。

      大沟村村,夜里宋昊钻进冰冷被窝临睡前也想年年,年年洗漱完不知道给脚丫子擦冻伤膏没,他没在睡着睡着估摸被窝要冷透了,先前他说电褥子开一会就关了是怕着火……

      宋昊左右脑互博操了半晌心最后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二天鸡一叫,宋昊一骨碌坐起套衣裳收拾出门,灶房里做早饭的宋丽萍周海娥听见了打招呼,一个喊三哥,一个说:老三这么早就走?吃个早饭再走。

      “我应承了人还有事。”宋昊说。

      周海娥:“那也不急吃个早饭功夫,锅里煮了红苕苞谷粥,还有过年蒸的酸菜肉大包子。”

      “有豆沙的没?”

      “有啊,咋能没有,我想起来了程锦年是不是爱吃豆沙馅的?”周海娥说着手里捡包子,宋丽萍找到了塑料袋撑开让嫂子好装,一边轻声说:我三哥对程锦年可真好。

      周海娥笑笑,“你三哥对你也好。”

      包子拾掇了一兜子。

      “我还装了几个酸菜肉的,豆沙的包子褶我捏了一颗红豆能分辨出来。”周海娥将袋子递过去。

      宋昊装车里收拾好,在家吃了一碗红苕苞谷稠粥,真是烫嘴,又是赶时间,还记着年年不让他吃太烫的烫饭说对嗓子眼不好,于是宋昊在院子里吃完了。

      外头天冷。

      屋里蒋秀芹知道跟着家里孩子说:“就是个犟种,不管他,爱在外头冷嚯嚯的吃就吃吧。”

      “妈,大哥嫂子我吃好了,先走了,不用管我等我忙完了就回来了。”宋昊说着进屋,从口袋了掏出了五十块钱,“哥,这钱是过年钱,还有给妈和丽萍五一吃饭花销。”

      之前宋昊做买卖每个月也给,不过跟着他二哥给的齐平,一个月给二十块,过年过节多给五块,看情况,宋昊私下里还给宋丽萍宋五一三块五块当零花钱,这次给的多了。

      宋大毛皱了眉,旁边蒋秀芹说:“老大你把钱收了。”

      “欸。”宋大毛这才收了钱。

      宋昊看没啥事,谢了嫂子,临走前还拍了下牛蛋脑袋,风风火火蹬了三轮车出门,他先顺路去了一趟年年那儿,进屋收拾了年年书包,锁好门,这才出了村。

      老宋家。

      宋大毛将五十块分了十块出来给丽萍和五一,“你们三哥给你俩的零花钱。”又把剩下的给妈。

      蒋秀芹摆手不要不拿,“这家不是我当家,你给海娥管着。”

      宋大毛把钱递给了媳妇。

      蒋秀芹做婆婆的很知道分寸,老大儿媳是个利索人,心肠也好,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在外挣钱,养着弟弟妹妹没啥二话,她就不管家手不那么长,年纪大了老了就听儿媳妇的。

      “不过老三是真大了。”蒋秀芹感叹一时倒也不难过,孩子大了都要离娘。

      周海娥也察觉出来老三变化,还以为婆婆不舍老三单过分家难过,安慰说:“妈,老三对象珠市人,都说了还读书,要是分开单过估摸还得几年,这会老三心正热乎,确实一下子长大了。”

      不像以前是个毛躁小子。

      唯有牛蛋哼哼:“我三叔刚还拿我头当毛巾擦手呢!”

      哪里是大人了。

      屋里人都逗乐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