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 ...

  •   第十五章

      早上九点多不到十点,宋昊就进城到了医院对面楼,楼下修鞋匠大爷已经来了,见了宋昊打招呼,说小伙子回来了啊,你弟弟没在家去医院了。

      “谢谢大爷,我一会去找他。”宋昊先锁了三轮车,同大爷问好,闲聊了几句。

      这筒子楼没正式的看门保安,就门口一小角落挨着墙体另外搭建了一处不到十平方的铺子,修鞋大爷除了修鞋、配钥匙,有时候也兼顾‘看大门’,年前要是有不熟悉的身影在这边鬼鬼祟祟探脑袋,大爷就会跟主人家提醒两句。

      宋昊放在楼下的三轮车也多亏大爷帮忙盯着。

      大年三十大爷回去过年,初五就来了。

      宋昊手里拎着带来的东西,捡了俩肉包子递给大爷,“我家包的,酸菜大肉馅,拿着吃吧大爷。”

      “那我不客气了,小伙子你人真好。”修鞋大爷接了,等晌午时炉子烤一烤,又是一顿饭。

      宋昊爽朗笑笑,没在寒暄客气,忙自己的了。把带来的东西归置整齐,年年的书包先放在椅子上,包子放桌子上,剩下的环顾一圈没啥变动,屋里很干净,也是,他才走了一天。

      没一会楼下大爷声:“小程,你哥回来了。”

      “真的?谢谢大爷。”程锦年声都透着高兴。

      宋昊听着没忍住往楼道去,先听见年年在楼道跑步哒哒哒的脚步声,他喊:“你小心些,别摔了。”

      “大宋你啥时候回来的!”程锦年一手拎着菜从楼梯转角上来。

      宋昊走过去接过塑料袋,一看,咋吃的是萝卜,不是红萝卜是大白萝卜,年年不爱吃红萝卜说一股yueyue的味,白萝卜还好,能吃。

      “刚到家,我带了包子,豆沙馅的。”

      程锦年并肩跟大宋往回走,“那可太好了,我中午要吃包子,你吃萝卜吧。”

      大宋回来了,成熟稳重的程爸爸又娇气起来。

      ‘欺负’大宋可太高兴了。

      宋昊:“那我买一块棒骨,跟着白萝卜一块熬汤你喝不喝。”

      “喝!”程锦年当机立断,又去粘大宋,“你真好你真好。”

      宋昊被蹭的都快找不到北了,“你昨个吃什么?”

      “我自己煮了面,面量拿不住,可多了,我分两顿吃的。”程锦年跟大宋汇报,“不过都吃完了。”

      宋昊也没说马后炮,不是让你下馆子这类话,而是说:“不是你拿不住量,是我没在,要是我在肯定还不够吃。”

      “下次难吃的给我留着,天冷坏不了。”

      两人都珍惜粮食。

      “你休息,我去菜市场逛逛买点肉。”宋昊晃了下塑料袋,“赶在晌午能喝到嘴。”

      程锦年大手一挥,“我不累,我跟你一道去买菜。”

      “行。”

      锁了门,利索去菜市场。路上,程锦年跟大宋说了昨天下午大夫跟他说的话,宋昊问年年咋想。

      “转吧。”程锦年昨天听完大夫说的就这么想了,“咱俩都租房子了,离医院又近,我离开学还有半个多月,先转到普通病房,我多跑跑,到时候我开学了得靠你,要是你忙不过来,再送到保温箱病房。”

      能省一些是一些,过日子是长久的事。

      宋昊点头:“是这样的。”

      他俩打小一起长大,想法都差不多。

      “那你昨个咋没定下?”

      程锦年拿眼睛瞅大宋,这家伙明知故问,当即哼哼说:“这不是要跟小孩另一个爸爸商量嘛。”

      宋昊乐出声来,拿着大手揉了揉年年脑袋。

      “毛线帽子有什么好揉的。”程锦年嘟囔。

      宋昊:“哦哦~我家年年是想我揉头发了,等着吧。”

      “……”程锦年倒是没嘴硬说谁想了,大宋摸他脑袋时挺好玩的,不过:“回去我也要摸你的。”

      “成。”宋昊:这有啥啊。

      两人说了一路,说医院的事,说村里的事。宋昊把他编的故事简单说了,“……知道你不咋会说谎,我都按照咱俩去珠市那会编的。”

      “还有件事,我给大哥家五十块钱。”

      程锦年:?

      宋昊还在继续说:“应该先跟你说再给钱的,不过下次回去还不知道啥时候,过年买东西花销大,我就多给了。”

      “大宋。”程锦年看向大宋,很是认真,“我知道了。”

      宋昊:“知道啥?”

      程锦年弯了弯嘴角,“知道咱俩都是认认真真想过好日子。”

      是认真对待这段感情,不管是医生说了小孩情况,他要等大宋回来一起说过商量再做决定,还是大宋给家里钱同他汇报,两人年轻,学着村里夫妻那样经营日子。

      买了筒骨,宋昊又挑了一块肉多的肋条,年年不爱吃猪肥肉但啃肋条排骨爱吃,现在市场上没啥青菜,白菜家里有,又买了一块豆腐,别的没了。

      回去宋昊做饭,程锦年在旁打下手。

      蜂窝煤炉子上铁锅炖的排骨直冒香气,宋昊还刮了一个土豆切成块丢进去,米饭还没蒸。

      程锦年守在炉子旁,被香味馋的移不开眼,说:“大宋不炒白菜了,晚上再吃白菜吧。”

      “那就一个菜?”

      “够了够了。”程锦年起身进屋端洗干净的米盆。

      宋昊逗乐了,“锅还没洗呢,不急,那筒子骨萝卜汤到下午吃了,到时候再下一把干面条,白菜豆腐。”

      “下粉条,粉条好吃。”程锦年提议。

      宋昊:“成。豆沙包你吃不吃?”

      “吃。”

      于是锅里排骨炖土豆盛出来,刷锅添水蒸米饭,米饭蒸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再热俩包子。宋昊就不热酸菜肉包,他怕过了荤腥味到米饭豆沙包上,吃起来味蹿了古怪。

      他家包荤馅包子,肉选肥的多,手指头大的肉块,油汪汪肥腻,只能配酸菜调和,不然太油太肥了。

      正中午,米饭包子好了,排骨土豆又回锅热了一遍,吃饭!

      热乎乎的排骨汤汁拌米饭可香了,外表略略发黄蓬松的豆沙包子,一口下去,馅是绵密甜甜的豆沙混着一些枣泥味。

      程锦年一口咸的一口甜的,说:“大宋,海娥姐做的可真好吃!”

      大宋每年都给他拿豆沙馅包子。

      “今年丽萍学蒸的。”

      “丽萍真厉害,我就说今年豆沙馅还尝出枣泥味。”程锦年夸赞,“太好吃了。”

      宋丽萍今年十七,比程锦年还小一岁,上完初中就不念了,读不下去不开窍,不是读书的脑子,跟她大嫂一个厂子干活,她大嫂周海娥是套面粉袋,宋丽萍则是踩缝纫机缝袋子。

      那袋子缝完了,得人工掏个底翻过来,翻一个袋子一分钱。

      踩缝纫机宋丽萍也是新手现学的,只会缝袋子,不会难度高的像做衣裳,毕竟家里穷没钱买缝纫机。

      宋大毛娶周海娥时,市里讲究‘三转一响’: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录音机,但村里各家看情况,宋家显然给不起,就只有一辆自行车。

      “丽萍手巧,学什么都快,还会有点自己心思。”程锦年吃完一个包子意犹未尽,但知道不能再吃了,不然米饭吃不完。

      宋昊就说:“等咱们有钱了,我问问她看她要不要学缝纫,给她买个缝纫机做点啥衣裳裁个裤边啥的。”

      程锦年觉得好,丽萍还年轻,不能一直缝面粉袋子。

      吃过饭下午两人去医院跟着护士长说好小孩转病房,护士梅姐看他俩,说:“大夫跟你俩提了,转到儿童病房的话,那小孩身边不能离人,你说上个厕所还行,护士帮忙能照看会,其他的都得你俩守着,还有喂奶……”

      程锦年和宋昊听得认真。

      “你俩钱交的多,还余了先不用缴费,手续一会办,先跟我走去抱孩子。”

      俩人:!

      程锦年一下子紧绷起来,心里给自己鼓劲,我可是成熟稳重程爸爸,一定可以的。

      到了病房,梅姐让他们俩在外头等,她进去给小孩包起来,出来看了眼两人,“孩子谁抱?”

      “我。”程锦年坚定举起手。

      宋昊就在年年旁边守着,他大高个比年年高一头,低头就能看到年年和孩子,年年紧张的脸都绷着,仔细听梅姐说怎么抱法,学的可认真了,他家年年聪明,学啥都快,上手——

      诶呦抱住了。

      程锦年胆战心惊的抱着小孩襁褓,小孩养的好多了,虽然还是瘦巴巴,能看出鼻梁高,头脸小小的,待在襁褓中就是小猫一团似得,明明不重,他却不敢挪动胳膊,抬着头:“大宋大宋,你快看。”

      宋昊光笑年年了,年年叫他声因为紧张,还有在医院怕吵到人,压着声,紧绷绷的,又藏不住的兴奋,可好玩了。

      咋这么有意思。

      “他是不是拧了下脑袋啊?”程锦年脑袋小幅度又转过来认真看小孩。

      宋昊这才注意力放在孩子上,他刚没看清,嘴上说:“睡着了,撇嘴呢。”

      两人新手爸爸在这废话,挪步似得往病房去。

      梅姐走后头直乐呵,这俩兄弟真跟那小夫妻差不多了,可逗了。

      到了病房,梅姐给教怎么冲奶粉怎么喂,还有换尿布,俩人学的都认真。自这天开始,俩人正式‘两班倒’驻扎医院病房了,下午宋昊回去炖汤做饭,程锦年就在医院病房陪着小孩。

      小孩眨巴眼睛醒来了,可乖了,程锦年守在旁边轻声说:“小孩小孩,你饿了还是拉臭臭了?”

      “我看看,摸摸屁屁。”

      傍晚时宋昊拎着保温桶来医院,先让年年吃饭,程锦年一边喝汤一边说:“小孩可爱睡觉了,你下午刚走没多久他醒来了一回,我给他喂了点温水,后来撒尿了。”

      “一会我拿尿布回去洗了。”宋昊说。

      程锦年:“我洗吧,你别折腾来回跑。”夜里大宋接班呢。

      “别跟我争这个。”宋昊看向年年,很是坚定说:“我说要照顾好你的,别因为养了小孩,排你前头去了,这不是颠倒过来了。”

      程锦年:这也没啥……但他听了大宋的话,心里是高兴的。

      如此过了几天,两人过了适应期,照顾小孩是越来越熟练了,程锦年白天没事干的时候——小孩可爱睡觉了,他就拿了作业过来在旁边看书,看多了休息眼睛时就给小孩背英文作文。

      镇上学校大家英语都差,程锦年也是哑巴英语不爱说,做题做卷子满分,就是口语跟不上,后来大宋给他买了录音机英语磁带,程锦年就跟着练,才知道初中时的英语老师还有口音,他好多单词都读错了。

      过个年,他都没摸书本习题,这会在医院利用碎片时间学。

      小孩听英文会伸手抓抓,小手攥的紧紧的。

      宋昊就说:“这孩子像你,爱学习,一听外国话就高兴。”

      程锦年听了更上心,仔细观察小孩,说:“我今天给他换尿布,他腿蹬着可有力气了,像你腿长。”

      俩人都乐呵呵。

      真当爸爸了。

      另一头李为民心里那杆天秤越来越偏向宋昊程锦年了。

      听王姐说的,他往福利院先去了一趟,去完回来路上心就跟装了秤砣似得沉,福利院环境差,里头孩子都有些残疾,阿姨根本不够用。

      不敢想,小程大宋捡到的孩子,不足月身体弱,往床上一放,阿姨们要干活照顾一群孩子,这孩子不会说话喊疼,阿姨一忙忘了,这孩子还有命吗?

      但那会李为民还是没想把孩子交给程锦年宋昊,主要是也为俩人着想,两人太年轻的,都还有大好的前途,要是养了孩子,以后咋办?

      因此李为民想,发动发动身边人问问,看看谁家要养孩子。

      还真有人想抱养个小孩,来打听询问,知道是个男孩,起码有五六户人家要养,李为民就去走访考察,都不行。

      村里的那对夫妻有自己孩子,前头有三个闺女了,对自己闺女也不好,家里条件不行差的很。

      李为民皱眉头。

      对方说:真的是男孩?多少钱?我听说你是警察不要钱。

      李为民唬人说:好心人捡的,孩子看病花了一千。

      这人家就迟疑,长辈撒泼耍懒,说好不要钱的咋还要钱,人民警察还骗人呢。

      李为民赶紧离开了。

      后来李为民留了心眼,把孩子的事往严重的说,孩子现在在医院,因为冻坏了,有后遗症——

      条件勉强还行的一听这话就摇头不要了。

      宁愿抱养个健康姑娘,也不要残缺患病的。

      李为民跑了这些天,见多了,回来跟王姐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国家计划生育都宣传,老百姓想法还是老样子,不稀罕心疼自家闺女,想抱养个男娃传后代,我看也不见得对抱养来的男娃娃有多好。

      第一户人家气得李为民心坎疼。

      王姐就说:多少年了,老百姓想法咋可能一朝一夕改,独生政策我看蛮好的。

      八零年下了独生政策,不过对农村籍户口比较宽泛,可以生两个,但咋说也没道理生三个孩子,除非是交罚款,不过那户人家肯定是偷偷摸摸把孩子生下来的。

      李为民嘴巴都能起火泡,王姐便说:“之前你不是说有人想养吗?人家两人年轻归年轻,你说品行很不错,捡着孩子还报派出所,主动给孩子垫钱看病,那保温箱病房不少钱呢,你找的这些,一听给孩子看病花了一千就急,对比下来,小年轻真不错了……”

      “那我去医院看看。”李为民心里其实也有谱了。

      他是越看领养人越偏重程锦年宋昊两人。

      等他到了医院先问情况,才知道小孩转到儿童病房了,李为民一听,到没往‘俩小同志为了省钱不给小孩住贵的’这方面想,护士也怕他误会,说清了情况。

      “……他俩照看孩子比亲爹亲妈还要上心周道,警官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夜班都是大宋同志看,现在小程在病房。”梅亚楠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十五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