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四十章 ...
-
四个时辰之前,午夜杀人时。
岭南城外。
罗湛拽着秦予成的衣领,奋力游向岸边,秦予成在最后关头为了保护他,负了伤,在水里泡了大半宿,此刻没有游泳的力气,只能被罗湛拽着往河边游。
还好那些刺客没有追上来,秦予成失血过多,唇色发白,以他现在的状况,根本应付不来刺客诡谲的身手。
罗湛拼命抓住岸边礁石,手指被磨得出了血也顾不上,他咬碎了牙把秦予成托在岸边,呼叫的力气都没有了。
“需要帮忙吗?”
河提上出现一双干干净净的靴子,罗湛仰头看去,来人身披斗篷,帽子遮住了半边脸,看不清容貌,是白日客栈里那个卦师。
罗湛声音冷得发抖:“救、救他……”
卦师伸手拉住秦予成的外袍,两个人合力把他扯上了岸,罗湛也顺着石头攀上来,仰躺在岸边,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秦予成胸腹都有伤,又被冷水泡久了,只觉得浑身上下钻心地疼,他勉力支起身子,警惕地看向卦师。
“你是谁?”
卦师取下披着的斗篷帽子,露出一张清丽容颜,朦胧月色拂过她眉眼,仿佛为兰枝洒上一层寒霜。
“我名孟清清,梅州宁统帅的副手,受陛下之命前来调查岭南舞弊案,是此案主审之一。你好,秦小将军。”
秦予成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另一位主审居然是个小姑娘。
她会查案?
“原来是孟副使,多有冒犯。”
孟清清不多客气,开门见山:“刺客还在沿河追踪你们二人,我可以救你们,但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秦予成几乎竭力,还是强撑着身子咬着牙笑问:“这是陛下要你提的条件,还是宁铁衣要你提的条件?”
少女微微一笑:“都不是,是我孟清清想和你做的交易。”
“你不会吃亏的,小秦将军。我想经此一遭你也明白了,你虽然有秦家做底,但能力很不够看,只是一桩小小的案子就把你搞得如此狼狈,秦小将军,你真的甘心在父族庇佑下混吃混喝一辈子吗?大厦将倾,乱牌重洗,叶阚死了,倘若有一天父族庇护不了你了,你又该如何自处呢?”
字字句句戳心,秦予成咬牙不答。
他知道,岭南之行换了任何一个人来都不会是现在这副局面。
倘若萧钦延来,什么周家王家这个刺客那个间谍的,根本不在话下。倘若是宁铁衣,只怕第一日就将周家先下狱为强,更不会放任到让人火烧试卷库。
秦予成低着头。我什么都做不了,他想。
“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更光明的道路,小秦将军,一条让你真正实现自己价值的道路。”
这句话像鬼魅的引诱,也像神明的许诺,秦予成忍不住问道:“什么?”
孟清清蹲下身来,附在他耳边,不知耳语了什么。
秦予成眉头紧皱,半晌又自暴自弃一样松开,点头道:“……如果真的像你说的这样……可以。”
少女愉悦地竖起一根食指,抵在唇间,她眉目清冷,即便流露出笑意,也含冰拂雪一般:
“这是我们的秘密,请不要告诉别人……现在,我要带你逃命了。”
***
天光未亮,距离太守衙门升堂还有一个时辰,太守已经先行一步告辞。
周公子顺着河流,一直走回客栈门口。
客栈外,诸多商铺已经开始准备开门,人们来来往往,只有周公子站在原地。
“哎呦……对不住!”扛着木材的小工不经意撞了一下,连声道歉。
周公子侧目,直到小工离开,才翻转掌心,手里赫然是一张对方塞过来的纸条。
“……”
周公子拆开纸条来,上边有一行清秀遒劲的字迹,虽没见过面,但已经可以看出写纸条的人的清逸气质:
事已办妥,店里等我。
他无言笑笑,随手折起纸条揣进袖子里,走进了一家小店。
“郎君买些什么?”
周公子扫过货栏上的诸多商品,拿起一个香皂在手里掂了掂,又放回远处。
“郎君好眼光!这是咱们浣溪阁卖的最好的货品了,送姊妹、姑姨或者母亲妻女都很合适!”
周公子摇摇头:“都不合适,你们老板在么?我替主子挑几样京城来的货,让顺安镖局运回去。”
伙计迟疑一瞬,很快反应过来,连忙拉开后院的门:“我们老板今早出城去了,眼下还没回来呢,公子在后院喝喝茶等一会儿吧。”
后院僻静,不用担心隔墙有耳,周公子走进了后院,掌柜的在后院正忙着,看见来人赶紧迎上来:“大管事,可有什么要吩咐的?”
浣溪阁自从在京城打下一片天地之后,顺理成章地开设了不少分店,如今武朝各大主要城池,多多少少都设立了浣溪阁的店面,店里的人手也是从无名别院出去的人,形成了小型的情报交流的站点,联系起来十分方便。
周公子拿出一封密信:“送京城去,加急处理,必须亲自交到萧侯爷手上,不得有半点差错。”
掌柜的见他神情严肃,不敢怠慢,立刻应下来,刚要出门,又被周公子叫住。
“你们见过三管事了?”
掌柜的是从京城时就跟在白家身边做事的,他知道浣溪阁的生意真正说的算数的是眼前这位周公子,此外还有一个负责培训人手的二管事宁铁衣,听周公子说三管事,便知道他指的是谁。
“是,与我等打了个照面,今早出城说是寻人去了。”
周公子道:“何时回来?”
掌柜的挠挠头:“这我不知道,三管事行事神秘莫测,除了要我们转交给您的纸条,其他我们一概不晓得。”
看来只能等着了。周公子也不着急,坐在桂花树下纳凉喝茶,一边与掌柜闲谈。
掌柜的对这位三管事十分好奇,忍不住多打听:“大管事,这位三管事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怎么在京城的时候没听说呢?”
周公子闲闲道:“才任命不久,从二管事手底下出来的,我也没见过,不比你们多了解多少。”
他也是在来岭南前才刚刚知道有这么个三管事。
周公子在刚到岭南的第一天,就打着逛街的名义四处游荡一番,暗地里审查了浣溪阁和顺安镖局上下的安排,连他这样吹毛求疵的人都挑不出半分毛病,足以见此人心思细腻,小皇帝倒没看错人。
这几日,周公子利用天眼的情报系统,和此人联系甚多,交流情报、沟通信息,联手布局,此人很多心思与周公子不谋而合,很合他的胃口。
周公子也很好奇,宁铁衣去一趟梅州,到底捡回来个什么宝贝?
在他的想象里,三管事想必是个出尘飘逸、气度不凡的神仙人物。身居幕后,不露声色,却能执掌天下大局,如拨弄手中算盘。
他到岭南的第一天就得到了此人的传信,装在小贩的篮子里。之后每次想要交换消息,对方就仿佛早有预料似的,派遣的传信人总是来的不早不晚,正正好。
虽未见过面,他对此人已经好感倍增,在脑中勾勒出个高深莫测的智囊型人物,也对接下来的见面更加期待。
没等他期待太久,“砰”地一声巨响,后院的门被一辆马车撞开,车夫一跃而下,扯下披着的黑斗篷,一搭眼看见周公子,直接道:“秦予成受伤了,给他找大夫。”
周公子还没反应过来,孟清清拉开车门,罗湛扶着秦予成从车厢里踉跄爬出来。
这位车夫的车技实在不怎么好,罗湛站在地上脚步飘忽,像要吐出来,眼神都发虚。秦予成站立不稳,几乎要跪在地上,脸色发白,难看得像死人。
那模样不像是受不受伤的问题,像是活活被马车给颠掉了半条命。
“这……这是……”
“我不会驾马车,”孟清清面不改色,从容冷静,“从坡上滚下去了两回,但问题不大,我看过他命星,非常顽强,再活四五十年不成问题。”
“……”
她自信的样子一瞬间让周公子开始怀疑自己。
秦予成脚步发飘,踩得地面都好像是软的,再忍不住,“哇”一声吐出来。
掌柜吓得“嗷”一声:“我我我我这就去找大夫!!!秦将军,你可撑住啊!!”
***
“等等,岭南周氏有勾结外寇之嫌,什么意思?”
宋然从被窝里挣扎起来。一到冬日,这副身子就像要进入冬眠似的,一点都动不想动,岭南的密信都是萧钦延念给他听。
也就萧钦延好脾气,什么都惯着他。
萧钦延解释道:“御国人常用的子母刀和大武的铸造方法不一样,子刀如同飞镖一般可以甩出去,母刀有小臂长,刀痕特征明显,据周公子所说,在客栈偷袭秦小将军的那一帮人用的正是御国人特质的子母刀。如果这群人是周家雇的,那么他们在大武的渗透,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宋然不解:“这么说来,他们有可能私通御国?”
“也有可能是海寇,海寇里有不少是御国人,两者都有嫌疑。”
武朝的地理位置有些特殊,两面环海,两面围陆。其中东海方向有数十个海上国家,若是连小岛国家都算上,足以上百。
作乱的海寇就是海外群岛诸国的流民集结而成,御国是这些国家中较大的一个。
宋然斟酌道:“海寇一向纪律散漫,但从密信来看,这群刺客训练有素,和海寇的行事风格不太一样。”
有组织,就意味背后有人操纵这一切。
过往数十年,武朝陷于内乱,外境虎视眈眈,但是御国那时候也陷入内乱之中,因此一直没有动作。
如果是御国人的内应……这么说,御国的内乱终于解决,想要来大武分一杯羹?
还是海寇这个组织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东海最大的两个海寇帮派,一个是黑龙帮,一个是白牙帮。这两个帮派这些年有扩大扎根的趋势。如果他们与一些海上国家勾结,海寇的性质就变了。
会从蝗虫般的流民组织,变成和北蛮一样有组织有策划的庞大外敌。
那时候东海的境遇只会更可怕。
“写信给东海二王,让他们多留意此事。”
海寇到底渗透到什么地步了?他们目标又是什么?这样训练有素的刺客到底有多大的规模?
宋然不知道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星轨系统的预测瞬息万变,远超人脑的运行速度,所以通常不会给出具体的指令,以免给转生者的大脑造成过高负荷。
他需要自己收集情报,见招拆招。
没说完,宋然又叮嘱道:“让孟清清完结岭南的案子后来京城。”
天气变冷后小皇帝都懒得提笔,信件便由萧钦延代劳了,他提笔磨墨:“这是你给研理院挑的院长?”
宋然嘿嘿一笑:“按宁铁衣所说,她能在几日之内迅速理清汝南十二卫的账务,这般好本事,只是当个副指挥使,岂不是可惜……啊嚏——!”
冬天真的到了,远处阴云低沉,风携裹冷意,吹过脸颊,把耳垂被吹得通红。
只是受风打个喷嚏,宋然浑身又开始热腾腾的,像要发热一样,额头开始有些晕乎乎。
“陛下,”李小大夫来送药,照常把脉,见状表情又沉下来,“京城的冬日太冷,陛下的身子只怕受不住,最好能到暖和点的地方过冬。”
大夫最讨厌不遵医嘱的病人,偏偏这个病人还是皇帝,让多休息,不听,熬夜看奏折。让少思虑,不听,脑子费的比谁都多。
老李大夫和小李大夫两个毒医圣手,加在一起愁白了头发才勉强止住了小皇帝的病,结果每次刚有好转的迹象,就要因为操劳多度又坏下去一些。李连翘气的小小年纪川字纹都要出来了。
照陛下这个体质,要度过这个冬天着实不易。
“暖和些的地方?”宋然陷入沉思。
萧钦延却像被提醒了:“陛下,臣有一处别院,背靠温泉山,从外头看和普通富商民居差不多,很适合过冬,离研理院也很近。“
萧家也是百年积淀,家底丰厚得很,虽然早年萧钦延为了养边疆军队变卖出去一大部分,但手里还剩几个祖产,温泉山庄就是其中一座。
那山庄废弃了太久,若不是李连翘提醒,萧钦延自己都记不得。
宋然眼睛倏地亮了。
去泡温泉?
听起来很暖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