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 29 章 ...
-
颜灵是个胆大的,自从签售会和翟曼曼碰头后,就着手招兵买马扩大团队。三个月的时间里,不仅账号增加了商务数量,而且部分耗时又基础的工作比如画月历桌面红包封面之类也从翟曼曼的手里分了出去,交给了一个新人画手。翟曼曼只需要专心完成漫画更新的主要任务,算下来比之前的工作时间还有所缩短。
收入增加了,工时减少了,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不就是打工人梦寐以求的好工作吗?
只需多刮几阵北风,星城就从秋转冬了。天冷了起来,公园里跳广场舞的阿姨们都暂停活动回家避寒了。翟曼曼越发不爱动弹,只想窝在房间里冬眠。普通饭菜上桌就冷,周末做饭直接上炉子,不是吃烤肉就是吃火锅。再加上工作时间久坐不动,等到翟曼曼发现自己胖了三四斤时,已经到了年关附近。
这一年过年早,1月底就到除夕。
翟曼曼问双鑫今年回不回去,双鑫笑着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里催婚,要回得把你一起带去才行。”
“可是你现在已经有对象了,难道家里人还催你去相亲吗?”
“你呀,”双鑫无奈地戳戳她的额头,“我在邀请你跟我回家过年呢,这都听不出来?”
翟曼曼很是纠结。在她的认知里,两个人要到谈婚论嫁的地步,才能去对方家里过年。她和双鑫连恋爱都没谈明白呢,结婚更是八字还没一撇的事。
“那我们今年继续留在星城吧。”她眨巴眼睛,像是在请求双鑫同意。
双鑫吃软不吃硬,他巴不得和翟曼曼一起两个人过年,但是他也有责任提醒她。
“你去年一整年都没回家,不怕父母担心吗?”
翟曼曼一想也是,虽然去年是和双鑫一起过年,但是他家离星城近,其他时候也回去过几次。自己倒是真的很久没见过父母了,还是有点想念的。
“那不然我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虽然你没带女朋友回家,但是你妈妈见过我,应该不会逼你了,放心吧。要是阿姨对我不满意,还在给你安排相亲局,你就去吧,就当个蹭个饭。”翟曼曼挥挥手,表示大度。
双鑫哭笑不得,只好竖起大拇指夸她:“你大方,你厉害,我就没你这么好的心态。我家里是不催了,万一轮到你家来催呢?”
“那……那我就拿出你的照片给他们看。只要有了对象,我父母也不会催我的。”说到这里,翟曼曼翻开相册,想要找找双鑫的照片。
这一翻不得了,她发现手机里根本就没怎么出现过双鑫的脸,存得最多的主角是路上遇到的猫猫狗狗和自己做的饭菜。
想到回家不好交差,她直接打开取景框,站在双鑫面前找了一圈角度,才拍下两张自己觉得还行的照片。
双鑫凑过来看她拍的成品:“还不错。不过这又不是合照,看起来像是网图哦。”
“什么网图?你也对自己的颜值太自信了吧。”翟曼曼放大了照片上双鑫的脸仔细观察,又对比眼前的实物,她不甘心也得承认,“只是不难看而已,好吧,有一点好看。”
其实可以算帅哥那一档,但是翟曼曼不想让双鑫骄傲。夸他好看,他一定会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双鑫见她油盐不进,只好拿过翟曼曼的手机,趁她不注意在她脸上偷亲一口。
“咔嚓——”这一刻惊讶的翟曼曼被拍下来。
“什么啊,你把我拍这么难看,表情好扭曲,不像是跟男朋友站一起,像是看到了外星猴子,删掉删掉!”她果断按下删除键,打算上网发帖痛陈“男朋友拍照技术太烂是一种什么体验”。
最后还是她自己想了个办法,用延时自拍给两个人拍了一张合照。照片里双鑫和翟曼曼端正地坐在沙发的两端,中间的距离再坐两个人都足够。
拍到能交差的照片,翟曼曼可算满意。这样就不用担心会被人怀疑是假男朋友了,她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双鑫看她笑得灿烂,只好打断她:“曼曼,我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你想得太简单了。”
直到坐在奶奶家的大厅里,翟曼曼才深刻体会到双鑫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因为她确实被催婚了。
曼曼的奶奶是个英雄母亲,她生了七个孩子,曼曼爸爸排第五。农村人的生育观念十分朴素,能生多生,多子多福。按照这个理论,翟家早就该家族兴旺了,事实上因为孩子太多,这一大家子过得并不好。
曼曼的爷爷是个农民,七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连着出生,光靠他一个人种地可养不活。何况爷爷并不努力,五十岁不到就不种地了,全靠孩子养活。奶奶的时间都花在生孩子养孩子上,无力赚钱。到曼曼出生,翟家还是只有那一亩三分地,爸爸说小时候一年只吃一回肉,平常日子能吃上几口猪油渣就算沾了荤腥。
因为家里穷,几个叔叔伯伯早早学了手艺自谋出路,三个姑姑也把嫁人当做逃离饿肚子的办法。曼曼的爸爸比其他人强,他读书成绩好,也愿意读。本来想着靠学习走出大山,能得到一份安稳的生活,可惜爸爸运气不太好。
那个年代高考填志愿在前,出分数在后,他胆子小不敢报太好的学校,只填了个大专。揭榜那天,看到自己的分数出奇的高,那一刻他心都凉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凭着高出分数线六七十分的成绩,大专稳进。毕业后,曼曼的爸爸被分配到一家汽车站当会计,端上了村里人羡慕的铁饭碗。好运离他似乎总差那么一步,铁饭碗没端满五年,汽车站合并重组,爸爸进了下岗的名单。后来爸爸试过很多工种,当出租车司机是最长的一份工作,也把曼曼供成大学生。
奶奶生的八个子女中,其他叔叔伯伯都在乡下,姑姑们也嫁到邻村邻镇,只有爸爸在县城站稳脚跟。也因为这个原因,每次一到过年给爷爷奶奶发红包,爸爸都得比其他人多掏一份钱。
曼曼妈妈不服气,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凭什么我们就得比其他人多给?但爸爸不会争辩,因为他好面子,一句“谁让老五比我们过得好呢”就能让爸爸忍气吞声。
曼曼爷爷已经去世十年,现在奶奶跟着三儿子一起生活。每年团年饭,其他人离奶奶近,吃了晚饭还能赶回自己家,只有曼曼一家要借宿。乡下讲究多,不让夫妻住一间房,怕吸走主人家的好运。于是他们三个只好分开睡,曼曼跟奶奶睡,妈妈跟三伯母睡,爸爸跟三伯伯睡。
隔了这么久回奶奶家过年,翟曼曼看到亲戚们略显陌生,不过多聊几句又变得熟悉了。
难得的冬日阳光照在院子里,晒得人暖洋洋的想睡觉。大人们搬来桌子,在院子里支起两桌牌,已经结婚的堂哥堂姐也能上桌凑个搭子,小朋友只能搬个小桌子在旁边玩。牌桌上总有闲着的亲戚,大家一边玩一边聊,话题不知不觉就扯到了结婚上。
翟曼曼数着手指算,她已经是翟家未婚孙辈里最大的一个,自然首当其冲。
“曼曼今年也25岁了吧,找对象了吗?”第一个打头阵的是家里排行第四的大姑妈。
大姑妈的三个孩子都成家了,最小的儿子年前刚结婚。
“我有男朋友了。”翟曼曼迅速回答,想要让大姑姑不要继续关注自己。
没想到大家一听,连牌都不打了,七嘴八舌打听起来。
“男朋友是哪里人啊,他家几口人,父母做什么的,他一个月工作多少,有过几个女朋友……”
得,跟双鑫妈妈之前查户口的行为如出一辙。
翟曼曼只好拣重点说,有些容易让人多想的事情就略过不谈。问自己的收入就是3000,男朋友的收入就是5000。其实她也不知道双鑫收入是多少,自己的钱自己保管,反正不少她那一份工资就行了。
亲戚们就是这样,怕你过得不好,又怕你过得太好。
二伯母没轮上牌桌,正在一边往火盆里挖烤好的红薯。吹开表面的炭灰,撕掉焦黑的外皮,露出来的是金黄的红薯肉。二伯母用纸垫着红薯掰成两半,一半给了翟曼曼。
刚烤好的红薯,软糯香甜。翟曼曼咬了一口,哪怕被烫得张牙舞爪,她也绝不吐掉。好不容易红薯在嘴里降了温,她终于咽了下去。
二伯母看她吃得起劲,也开口了:“曼曼,你那对象谈了多久?”
“快一年了。”翟曼曼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毕竟她跟双鑫拉扯时间太久。
“能结婚吧?你们谈过结婚的事吗?”二伯母还是问出了那句话。
翟曼曼没来得及说话,妈妈耳朵尖,赶紧岔开话题:“曼曼还小呢,结婚的事情过几年再说,我们还没见过男方,现在说结婚太早了,太早了。”
“嫂子,曼曼都25了,不小了。”接过话题的是二姑姑,她吐掉嘴里的瓜子壳,“我们家莹莹比曼曼还小2岁呢,孩子都有了。”
曼曼爸爸在小叔叔背后看牌呢,听到话题扯到自家身上,看牌的心情也没了:“结婚又不是到年龄就有的事,我跟她妈都不着急,先谈着吧,男方都没上门,难道我们女方还主动去催?没有这种道理。”
三伯母也来凑热闹:“哟,那曼曼你可要跟男朋友说说,抓紧时间来家里给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拜个年。不过这事也是有讲究的,按照我们这儿的习俗,男方上门是要给女方每家亲戚都发红包的。”
“一个红包要发多少钱啊?”翟曼曼对婚嫁习俗没概念,现在突然听到像是听天书一般,自然是别人说啥她信啥。
三伯母还真的开始给她算账:“咱们有七户人家,除开你们家当然要多给的,剩下六户怎么说都得准备2000块才行。”
“曼曼要找村里的男孩子,那就按村里的习俗来,她要是找了个外地的,人家也未必会依咱们。三婶娘,你们家小迪结婚,好像也没给其他家发红包啊。”帮着曼曼说话的是大伯母家的大堂姐。
翟曼曼感激地看了大堂姐一眼,刚准备说话又被小叔叔打断了:“你小孩子家懂什么,小迪是男孩子娶媳妇儿,又不是嫁女儿。现在女孩子金贵得很,不依咱们的,咱们就不嫁了。咱们国家别的都缺,就是不缺人。世上男的那么多,还怕曼曼找不到对象啊?光是咱们村里就有好几个准备讨老婆的单身汉呢,和曼曼年龄也合适。五哥,只要你发句话,我明天就去村里帮你打听。”
“曼曼现在还有男朋友呢,大过年的,老弟你可别说难听话。曼曼结婚,还是要她自己喜欢的才行。”二伯母赶紧打圆场。
小姑姑坐在角落里幽幽地说了一句话,倒是放下了一个惊天炸弹:“五哥,你们家打算收多少彩礼啊?”
曼曼父母被问住了,他们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二姑姑还在一旁火上浇油:“我们莹莹彩礼都收了18万8,也不是说拿钱卖女儿,彩礼钱也是拿给父母养老的。只是你们曼曼比我们家莹莹多上几年大学,这彩礼钱可不能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