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用自:环球人物著.环球人物(半月刊2020年22期).环球人物.2020:233.
夏加尔,带着翅膀的画家(节选)
本刊记者毛予菲
想念却不想回的故乡
夏加尔大展拳脚的创作辉煌期,是在他旅居巴黎的4年。1910年,心灰意冷之下,他离开家乡,远赴巴黎,追逐梦想。出发前,他写下对未来的展望:“兴许,欧洲会爱上我,跟它一起爱上我的,还有我的俄国。”
彼时的巴黎,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站在卢浮宫,面对着马奈、米勒、马蒂斯的画作,夏加尔疯狂吸收着那个时代各种艺术流派的技法,一头扎进了这个崭新的、自由的世界。
不拘一格的夏加尔,想到什么就画什么。1912年,人类首次从飞机上跳伞成功,他一听到新闻,就将这时髦玩意儿画入画中,表达自己从俄国“空降”巴黎的兴奋心情。他还常常在作品背景的一角,画上简易版的埃菲尔铁塔,用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或许,我的灵魂是属于巴黎的。”
然而,远离故乡后,维捷布斯克又让夏加尔割舍不下。到巴黎的第一年,夏加尔和一群同样穷困潦倒的艺术家,挤在“蜂巢”廉价公寓,每天陪伴他的只有一盏孤独的油灯和一床破破烂烂的被子。夏加尔彻夜难眠,呆呆望着窗外漆黑一片的天空,想起了家乡的清晨。
在“蜂巢”公寓的第二年,夏加尔完成了他的成名作《我和村庄》。画中所有元素都来自维捷布斯克:乳牛、挤牛奶的牧工、扛长镰刀的农人、指路的农夫、典型的俄国农舍和教堂。在夏加尔笔下,他们被乱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动物和人类好像正在进行亲切对话,画面温馨。
色彩明亮的木屋、家畜、教堂、风景……家乡的一切,开始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夏加尔的画里。他在晚年时总结自己:“我从来没有画过一幅完全看不到维捷布斯克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