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用自:刘晗著.想点大事.得到图书.2020:39.
凡事讲预期:个案与长远(节选)
判决的理由是什么呢?负责撰写案件主判词的丹尼尔·D.汤普金斯(Daniel D.Tompkins)法官认为,判断所有权属于谁,不能按照“追逐原则”,应该根据“捕获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谁在追不重要,谁拿到手才重要。汤普金斯法官写道:“如果初次看到、启动或者追捕此类无主动物,而没有伤害、围困或诱捕动物,剥夺它们的自然自由并且将其置于追捕者的控制之内,就能让此人获得一种行为依据,让其他人不能拦截或者杀死它们,这将被证明是大量纠纷和诉讼的诱因。”可见,虽然这个判决乍看起来很不公平,但是法院却有一个更长远的考虑,那就是人们未来的预期。如果法院在本案之中,依据公平原则判决狐狸的所有权属于追狐狸的人,那么日后类似的案件出现之后,要是有多个人同时追逐一个猎物,猎物应该归谁呢?如果把追逐作为确定产权的原则,那么一个东西的产权就是不确定的,会引发更多的争议和诉讼,法律就失去了定分止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