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后悔了 ...
-
闻声,所有人都朝着靠近的马车看去。
还没等马车在大门口停下,窗帘就被人从里面掀开,露出一张矜娇的富贵面容。
乔思妧猜想对方应该就是四姑母,果然和她想象的一样。做女儿时很得宠,嫁给了贫寒出身的进士后,对方也不敢得罪她,这些年的日子一定过的很是痛快。
乔絮芳打量了一眼门口等候的众人,迅速收回手,一副贵妇人的模样在丫鬟的搀扶落地。
她轻轻扫了一眼站在最前方的大嫂,疑惑地问:“大嫂,大哥不在府上吗?母亲可安好?”
余氏笑吟吟地迎上前,一把拉住乔絮芳的手,端是一副关系亲密的样子。
“侯爷不知道你今日到汴京,一早去上值,我已经派人去告诉侯爷,听到你归家的消息,侯爷肯定会很快回来的。”
“那是,大哥从前最是疼爱我这个妹妹。”
乔絮芳骄傲地抬起下巴,抽出自己的手,把身后的儿女招呼过来。
“来,学铭、敏慧,见过你们大舅母、二舅母。”
林学铭和林敏慧当即对着余氏、穆氏行礼问安。
“快快请起!俩孩子一看就格外聪慧,肯定是跟着妹妹和妹夫耳濡目染,尤其是学铭,看着就气宇不凡。”
穆氏抢在余氏前面说话,把乔絮芳的孩子狠狠夸赞一番。
乔絮芳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二嫂,脸上的笑意更深。
当着众人的面,余氏不好追究,绷着一张脸招呼身后的小辈们行礼。
乔思妧站在后排的位置,混在人群中行礼。
抬头时,不经意间撞上四姑母看向她们人群的眼神,她循着对方的视线看去,发现姑母的眼神似乎停留在四姐乔思姎身上。
不只是她,侯夫人余氏也留意到乔絮芳不同寻常的目光。
她心猛地一跳,总觉得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连忙打断乔絮芳的注意力。
“絮芳,你是不知道母亲在府中有多惦记你。听到你出现在码头,恨不得亲自出门迎接,我们好一番劝导,才将母亲劝住。”
提到母亲,乔絮芳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地说:
“是我这个做女儿的不孝,歙州山高水远,多年不曾得见母亲。来日总算是可以待在汴京,必定日日向母亲尽孝。”
话语中透露出的信息把在场的人吓一大跳。
余氏努力压制住不停跳动的眼皮,笑着说:
“母亲若是知晓,必定欢喜。不好叫母亲久等,我们快点去康宁堂吧。”
“大嫂说的对!”
话音未落,乔絮芳一手提起裙摆,一手搭在丫鬟手上,急匆匆往康宁堂的方向快走。
时隔多年,她依旧对侯府的格局了然于心,根本用不着人带路。
余氏看见对方的举动,也顾不上平日里讲究的侯夫人礼仪,连忙快步跟上。
若是老太太看见女儿独自进门,她们这群迎接的反倒落在后面,必定心里不痛快。
“絮芳,慢点,小心撞到!”
被落在后面的众人,面面相觑,跟着两人的步伐急匆匆往康宁堂的方向冲过去。
于是乎,康宁堂呈现出奇怪的一幕,一个个贵妇人、贵女气喘吁吁地站在堂前,看着正前方母女俩相互依偎的画面。
老夫人紧紧地抱住女儿,想到女儿在偏远的歙州待了这么多年,悲从心来,双眼含泪。
乔絮芳也忘了一直讲究的侯府嫡女风范,扑倒在母亲怀里,诉说这些年的思念。
听到最后,老太太忍不住重重拍了女儿的后背两次。
“既然思念侯府,为何不回来看一眼?”
“女儿…女儿想到当初嫁人时的豪言壮志,不敢再见母亲。”乔絮芳将脑袋埋在母亲怀中,“是女儿不孝,未能在母亲身前尽孝。”
“你呀你!”
老太太用手轻轻戳了戳女儿的眉心,无奈地摇摇头。
见状,余氏连忙站出来打圆场,扶着老太太的身体,亲手擦拭眼角的泪水。
“今日是絮芳归家的好日子,母亲应当开心才是。”
“大嫂说的对,絮芳回来可是我们府上的大喜事,等府上的杏花宴一办,届时整个汴京城都知道我们忠勇侯府的姑奶奶回来了。”穆氏紧跟着补充。
老太太一想的确如此,当即擦干泪水,笑着看向女儿身后的两个孙辈。
“这就是你在信上说的学铭和敏慧吧?”
“来!让外祖母好好看看。”
闻言,乔絮芳立即从母亲怀里离开,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推到母亲身前。
“母亲快看看!这是学铭,现已经得了举人的功名,准备回汴京进入国子监学习。”
“好好好!”老太太仔细端详了一下外孙,的确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好孩子。
“这是敏慧,我可是按照母亲当初教养我的法子,教养敏慧,学的一手的画。”
老太太听到这,立即激动地拉住林敏慧的手,将外孙女仔细打量一遍,夸赞道:
“好孩子,有你母亲几分模样,快过来,让外祖母好好看看。”
话音刚落,乔絮芳立即推了女儿的后背一把。
林敏慧直直往外祖母的方向扑去,还好她反应快,及时停住,一脸羞涩地迎接来自外祖母的关切。
乔思妧她们这群人俨然成为了姑母一家的背景板。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时间,乔絮芳总算是想起屋内还有其他人存在,转身招呼贴身丫鬟进门。
“歙州山高水远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能送几个侄女们歙州出产的歙砚,特意请了歙州有名的匠人雕的。”
“絮芳真的是太谦虚了,歙砚四大名砚之一,大家怎会不喜?”
穆氏看了一眼女儿手中雕有竹林闻笛的歙砚,心不由衷地夸赞道。
若是她没有看错的话,乔絮芳送给乔思姎的歙砚上面雕刻的四时花景,花团锦簇,样式复杂,就连色泽看起来也格外贵重一点。
乔思妧因为门口的发现,特意观察各姐妹手中歙砚样式,一眼就发现了四姐乔思姎的与众不同。
该不会……
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站在姑母身侧的表哥——林学铭,一副文人形象,五官清秀。
就是不知道学业如何,要是真的文采斐然,姑母的愿望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老太太此刻眼中只有女儿和她的一双儿女,根本装不下其他。
对穆氏的话强烈表示赞同,附和着夸赞了好几句。
直至神思疲倦,才松开抓住林敏慧的手,开始关心女儿和外孙们的住所。
余氏立即站直了身体,回道:“母亲放心,自从絮芳送信到府上,立即就叫手底下的人将院子打理出来。学铭跟着明安他们在前院,正好互相学习。絮芳母女俩住在倚梅轩,风景秀丽,虽说不是冬日,但也别有一番滋味。”
乔絮芳听到自己和女儿的居所偏远,当即冷了眸子,不动声色地对着母亲撒娇。
“母亲,女儿多年未见,想着好好跟着您身旁尽孝,今日就让女儿陪着您休息如何?”
“好好好!”
看见女儿露出年幼时的模样,老太太哪里还能说得出拒绝的话。
当即更改了女儿和外孙女的住所,将两人安排在自己的康宁堂,住在廊屋。
傍晚,忠勇侯府所有的主子齐聚康宁堂,庆祝乔絮芳归家,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短,热闹非凡。
乔思妧跟着在宴席上吃了些果酒,回院子的时候双眼朦胧,必须金橘扶着才能安稳行走。
直至放开姑娘落座,金橘才松了一口气,立即将紫苏提前准备好的醒酒汤摆在姑娘身前。
“姑娘,快喝些醒酒汤,不然明日醒来就该头疼了。”
乔思妧默默端起碗,闻了味道,确认是自己喜爱的香气,才慢慢喝下。
或许是今天的气氛太好,喝醉的不止乔思妧一人。
其中看起来最为严重的是主人翁——乔絮芳。
她和堂前说的一样,死死地贴在母亲怀中休息,寻找舒心的角落,久久不语。
老太太柔情地抚摸着女儿的发顶,气氛看起来温馨且美好。
但低沉的啜泣声打破了此刻的画面,乔絮芳慢慢从母亲的怀中伸出脑袋,露出一张可怜兮兮的面容。
“母亲,我后悔了……”
“唉∽”老太太没说什么,只是下意识地将搂住女儿的手圈的更紧。
想当初她就不应该听从侯爷话,坚持将女儿留在身边才对,不然也不至于母女二人骨肉分离近二十年。
乔絮芳没有一丝反抗,继续哭泣,直至看到母亲露出儿时一样的对她一切都包容的眼神,才说出心中的真实想法。
“母亲,我看错了人。可我不想学铭和他的父亲一样,考中进士之后只能远赴他乡。”
“请您和大哥说说,把姎儿许配给我们学铭吧?我一定会待姎儿好的,她们表兄妹在一起,也是一段佳话。”
正沉浸在美好期许中的乔絮芳,并没有留意到母亲的面色逐渐变冷。
“母亲,您觉得如何?”
“侯府将姎儿许给学铭,从而让你大嫂请娘家帮忙留意汴京的官职,得以好处。可你大嫂为什么会同意呢?”
老太太冷冰冰的语气丝毫不见之前对女儿的思念和柔和,只觉得女儿离家多年,怎么还是没有所成长。
“母亲!”乔絮芳诧异地抬起头,不明白母亲为何连这点小愿望都不满足。
“我们家学铭可是得到过应天学府教谕夸赞的,将来必定能够出人头地,入朝拜相也不是什么难事。”
说到这,她死死抓住母亲的手,纠缠不休,“母亲,您是侯府的长辈,只要你提出来,大哥和大嫂一定会同意的!”
老太太反手捏住女儿的手,眉心紧蹙,语重心长地说:“我不只是你的母亲,我更是忠勇侯府的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