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七年前,
      沈锈君考入了一所顶尖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选择了新闻学专业。

      这个曾因深陷恐惧、信奉同态复仇的人,最终选择踏入真相挖掘与舆论监督的战场。

      大学时期的他,依旧是那个难以捉摸的存在。
      学业上,他展现出惊人的洞察力和近乎冷酷的逻辑分析能力,成绩斐然,尤其是在调查报道和深度写作方面,他的选题和切入角度常常犀利到让教授侧目。

      但他几乎不参与任何校园媒体的常规活动,与同学保持着礼貌却疏离的距离。
      他更热衷于独自研究尘封的卷宗、追踪社会新闻的蛛丝马迹。

      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人真正走进他的世界。
      那副后来常戴的金丝边眼镜,在大学后期就已架在了鼻梁上,像一层审视世界的屏障。

      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家以深度报道著称的媒体《城市瞭望》,从最基础的见习记者做起,跑着琐碎的社会新闻、处理着千篇一律的通稿。

      他观察细致,文笔精准,提交的稿件事实扎实、逻辑清晰,但也仅此而已。

      他像一颗被投入深海的石子,激不起半点波澜,在庞大的新闻机器中,默默无闻地运转着,等待着某个能撕裂平静水面的契机。

      直到那个选题——一个关于城市边缘社区系统性腐败、官商勾结、暴力垄断垃圾清运并长期欺压居民的线索浮出水面。

      这个选题牵涉复杂,利益盘根错节,知情者噤若寒蝉,甚至曾有记者调查时遭遇不明袭击。
      它像一块烫手的烙铁,在编辑部内部流转,最终落到了资历尚浅、“看起来”文弱安静的沈锈君手上。

      没人对他抱太大期望,包括那些绝望地寄希望于媒体的居民。

      然而,沈锈君接手后的表现,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他展现出的,并非仅仅是职业素养。

      他像幽灵一样潜入那个被阴影笼罩的社区。
      从居民恐惧闪烁的眼神、零散的投诉记录、被篡改的合同、以及垃圾场附近异常的环境数据中,抽丝剥茧,精准地锁定了几个关键人物和利益输送的隐秘链条

      他的调查手段近乎偏执且大胆,甚至不惜以身犯险,通过伪装、长时间的蹲守和极其隐蔽的信息源,获取了核心人物密谋、威胁恐吓甚至暴力交易的关键录音和影像证据。

      报道发布前夕的独家揭露,成为他个人风格的首次震撼亮相。
      《城市瞭望》以头版重磅推出他的系列调查报道《锈蚀的角落:垃圾清运背后的暴力垄断》。
      报道逻辑严密,证据确凿,图文并茂,直指要害。
      但当报道引发巨大反响,涉事黑恶势力开始疯狂反扑,通过控制的媒体污蔑、向报社施压、甚至派人盯梢沈锈君本人时,他平静表象下的某种东西,被点燃了。

      在一次由官方组织的、涉事方也列席的“情况说明会”上,面对对方代表颠倒黑白、将暴力垄断轻描淡写为“市场竞争中的小摩擦”,并影射记者“收钱造谣”时,
      沈锈君没有像常规记者那样只摆事实讲道理或等待官方回应,

      他微微侧身,目光越过会场中央,精准地、毫无温度地锁定了那位气焰嚣张的幕后老板代表。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整个会场的嘈杂,带着一种令人骨髓发寒的平静,对着麦克风说:

      “曾先生,贵公司在本案中的所作所为,已由我的报道和后续警方掌握的证据充分呈现。”
      “基于贵公司过往的操作模式,以及此刻您眼神中毫不掩饰的威胁意味,我恳请有关部门加快调查,并提请对关键举报人实施保护。”

      稍作停顿,他的视线依旧钉在那位代表脸上,

      “同时,也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向您以及您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转达一个非常简单的信息:”
      “你们如果再胆敢对任何举报人、知情者、或者报道此事的媒体工作者作出任何不利行为——任何言语威胁、肢体伤害、跟踪骚扰,或者试图通过非法手段销毁证据、影响司法……”

      “我不介意‘亲自’继续深挖。”
      “当然,深挖的过程可能会不太愉快。”
      “不过请放心,”

      他微微前倾身体

      “我的笔很稳,从不留情,一定会让你们死的很惨。”

      轰——!

      会场瞬间炸开了锅!
      记者席闪光灯疯狂闪烁,

      对方代表脸色煞白,随即暴怒地拍桌而起,指责他“诽谤”、“威胁”、“破坏营商环境”!
      主持会议的官员也厉声要求他“注意言辞”、“相信法律”!

      然而,坐在旁听席上那些长期生活在恐惧阴影下的社区居民代表,却在那一刻,第一次挺直了佝偻的脊背,
      他们听懂了这个年轻记者平静话语下的宣战。
      这种“疯狂”的、打破潜规则的强硬姿态,恰恰是他们被压迫太久后,最渴望看到的反击。

      沈锈君对官员的警告只是微微颔首致歉,表情恢复了职业性的平静,仿佛刚才那句惊世骇俗的警告从未发生过。
      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这句话像一颗精神原子弹,彻底摧毁了对方虚张声势的防线,后续的调查推进势如破竹。

      一稿成名!

      他在“情况说明会”上那段冰冷平静的警告,被录像反复播放,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

      新闻界部分人士痛斥其“破坏新闻伦理”、“越界”、“煽动情绪”,认为其言论已构成实质威胁,要求行业自律机构介入。
      然而,在无数饱受不公欺凌的普通人、以及呼唤社会正义的公众眼中,沈锈君却成为了一个敢于向“黑暗”亮剑的英雄。
      他那句“保证会让你们死得很惨”,被解读为对受害者最直接、最解气的声援。

      《城市瞭望》的新闻热线被打爆,无数揭露黑幕的线索涌向沈锈君所在的深度报道组。

      他不再是无名小卒,一跃成为新闻界最受瞩目也最具争议的新锐力量。

      他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危险”的调查者——一个为了真相和弱者,不惜以身犯险、甚至可能“玉石俱焚”的狠角色。

      他成为了那些被黑暗吞噬的弱者眼中,一柄锋利无比、能刺破铁幕的利剑,同时也成为了某些势力眼中必须拔除的钉子。

      当他七年之后,站在裴肆野面前,递上那张印着“沈锈君”三个字的名片时,
      裴肆野嗅到的,是这层冷静理性的外壳下,那混合着旧日腥气与崭新硝烟的味道。

      当名片递出的那一刻,锈蚀依旧的命运齿轮再次悄然转动。

      ---
      案子尘埃落定。盗窃伤人案证据确凿,凶徒被移送起诉。
      裴肆野站在警局门口,雨后湿冷的空气带着泥土和汽油的混合气味。

      他刚点上一支烟,就看见那抹修长挺括的身影从台阶上走下来——沈锈君结束了在警局的采访或信息核实,相机包提在身侧,步履从容。

      裴肆野吐出一口烟圈,烟雾在傍晚微光里袅袅散开。
      他看着沈锈君走近,那张被金丝眼镜衬得斯文清俊的脸上,褪去了发布会上的锋利,只余下一种近乎淡漠的平静。

      “沈大记者,”
      裴肆野先开了口,声音带着点沙哑的戏谑,打破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沉默,
      “忙完了?这趟没让谁‘死得太惨’吧?”
      他刻意加重了那四个字,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调侃,指代他那句著名的警告。

      沈锈君脚步顿住,侧过头。
      镜片后的目光落在裴肆野脸上,那层职业化的疏离感微微松动,唇角极浅地向上弯了一下,

      “裴警官说笑了,”
      他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职责所在,追寻真相而已。”

      “倒是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裴肆野眼下的青黑和指间明灭的烟头,语气温和,带着一种近乎关切的嘲讽,
      “日理万机,还能记得我这么个……跑新闻的,真是难为您老人家费心了。”

      “老人家”三个字被他咬得格外清晰。

      裴肆野一噎,差点被烟呛到。

      天地良心,他今年刚满三十!

      那股熟悉的、被精准戳中又无从反驳的憋闷感瞬间涌了上来,让他哭笑不得。

      这小子!褪去了少年时的尖锐外露,把那份敏感和神经质压在了这副皮囊之下,
      可骨子里那份噎死人不偿命的劲儿,非但没消,反而修炼得更炉火纯青了!

      “呵!”裴肆野气笑了,随手把烟头摁灭在旁边的垃圾桶上,火星四溅。
      他上前一步,瞪着眼前这个看似文质彬彬的青年,
      “老人家?行!不过……”

      他咧了咧嘴,
      “像你这样的小破孩,想忘?那还真是有点难度。”

      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晚风吹过,掀起沈锈君的额发,他扶了扶眼镜,没有回避裴肆野的目光,镜片后的眼睛映着警局门口昏黄的灯光和裴肆野的脸。

      那稍纵即逝的是什么?——是少年时被冒犯的尖锐?是水箱噩梦残留的惊悸?还是如今被旧事重提的冰冷戒备?

      无人能看清。
      最终,所有的波澜都被强行压下,归于平静。

      沈锈君微微颔首,
      “裴警官过奖。没什么事的话,我先告辞了。”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走向停在路边的采访车。
      背影挺拔,步履沉稳,很快融入了城市傍晚的车水马龙之中。

      裴肆野站在原地,看着那辆车汇入车流,尾灯在湿漉漉的路面上拖曳出两道模糊的红光,如同两道未干的血痕。
      他舌尖下意识地顶了顶腮帮子,仿佛又尝到了那股若有似无的、铁锈般的腥涩。

      七年了。
      这小子,拿着笔杆子,果然比小时候拿着……更难搞了。

      他转身推开警局沉重的玻璃门。
      门内,是堆积如山的案卷、永不熄灭的日光灯,以及那些盘踞在角落、等待被尘封或解开的陈年旧案。

      他身后的城市霓虹渐次亮起,光怪陆离,将沈锈君离开的方向彻底吞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