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第三章:暗涌
引语:胜鼓方歇惊变生,暗涌潜流更危艰。非是沙场刀剑险,人心难测胜敌顽。
庆功宴的欢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北狄大汗亲率五万援军抵达的消息就如同一盆冰水,将整个军营浇了个透心凉。
中军帐内,炭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众人心头的寒意。
"五万...加上左贤王残部,敌军总数近八万..."赵将军的声音干涩,"我军算上伤兵,也不过九千余人。"
孙校尉猛地一拍桌案,震得伤口崩裂,鲜血渗出绷带:"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
"不可。"秦弓立即反对,"硬拼只是以卵击石。"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一直沉默的吴戈。这位年轻的统帅凝视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军师说得对。"良久,吴戈终于开口,"这一战,不能硬拼。"
他站起身,走到帐中:"传令各营,立即转入防守。加固工事,清点粮草,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大帅是要...死守?"王参军忍不住问道。
"不,"吴戈的目光扫过众将,"是等待时机。"
待众将领命离去后,吴戈单独留下秦弓。
"你怎么看?"吴戈问道,语气中带着难得的凝重。
秦弓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北狄援军的来路:"大汗亲征,却迟迟不发动进攻,这很不寻常。"
"确实。"吴戈点头,"以狄人的习惯,应该立即发动猛攻才对。"
"除非..."秦弓沉吟道,"他们在等待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担忧。
接下来的几天,局势果然朝着诡异的方向发展。
北狄大军在三十里外扎营,每日只是派小股部队骚扰,始终不发动总攻。更奇怪的是,他们的营寨布置得十分松散,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他们在等粮草。"这日清晨,秦弓在巡视粮仓时,突然对吴戈说道。
吴戈挑眉:"何以见得?"
"我观察过狄军的炊烟,"秦弓解释道,"数量比应有的少很多。而且他们的战马这几日都在远处的草场放牧,说明军粮不足。"
吴戈眼中闪过赞赏之色:"看来我们想到一处去了。"
当日下午,吴戈召集众将,宣布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劫粮。
"狄军的粮草要从北面运来,必经黑风峡。"吴戈指着地图,"我们就在那里设伏。"
"可是大帅,"赵将军皱眉,"我军兵力本就不足,再分兵劫粮,万一狄军趁机来袭..."
"所以这一战要快。"吴戈目光锐利,"今夜出发,明晚之前必须返回。"
最终,劫粮的任务落在了赵将军肩上。他率领一千精兵,趁着夜色悄然出营。
秦弓站在寨墙上,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心中莫名不安。
"在担心?"吴戈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
"总觉得...太顺利了。"秦弓轻声道,"狄人难道想不到我们会劫粮?"
吴戈沉默片刻:"我也觉得蹊跷。已经派了斥候暗中跟随,若有异常,立即回报。"
然而,这一夜平静得让人心慌。
次日黄昏,就在约定的时间将至时,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快马飞奔入营,马上的斥候浑身是血。
"大帅!中计了!"斥候滚鞍下马,声音凄厉,"赵将军他们...全军覆没了!"
帐内一片死寂。
"怎么回事?"吴戈的声音冷得像冰。
"狄人...狄人早就埋伏在黑风峡..."斥候泣不成声,"我们刚进峡谷就中了埋伏...赵将军他...他为了掩护我们突围..."
秦弓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一千将士,就这么没了?
"还有..."斥候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这是在伏击现场发现的..."
吴戈接过令牌,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那是大晟军中的令牌,而且是...监军特使的令牌。
"监军..."吴戈的手指收紧,令牌的边缘几乎要嵌入掌心,"朝廷派了监军来,我们却毫不知情..."
秦弓突然明白了:"狄人之所以不进攻,是在等。等我们兵力分散,等监军到位..."
"等一个将我们一网打尽的机会。"吴戈接完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一个尖细的声音高声道:
"监军大人到——"
帐帘掀起,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宦官缓步而入,身后跟着一队禁军。
"吴将军,"宦官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咱家奉旨前来监军,将军不会不欢迎吧?"
吴戈面无表情地行礼:"不知监军大人驾到,有失远迎。"
宦官的目光在帐内扫过,最后落在秦弓身上:"这位就是那个来历不明的军师?听说很得将军信任啊。"
秦弓心中警铃大作。这个监军,来者不善。
"大人远道而来,想必累了。"吴戈不动声色地挡在秦弓身前,"不如先休息..."
"不急。"宦官慢悠悠地走到主帅位置坐下,"咱家听说,将军刚刚折了一千精兵?"
帐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用兵之道,胜败乃常事。"吴戈平静地回答。
"是吗?"宦官冷笑,"可咱家怎么听说,这一仗之所以会败,是因为有人...通敌?"
他的目光,直直地射向秦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