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五更天的皇城还笼罩在朦胧的晨雾中,萧云祁踏着露水穿过重重宫门。每走一步,腰间的玉佩就轻轻撞击铠甲,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枚玉佩是先帝赐给太子伴读的礼物,如今倒成了他出入宫禁的凭证。

      御书房外,大太监李德全早已候着,见他来了连忙躬身:“萧将军,皇上等您多时了。

      萧云祁微微颔首,手指不自觉地摸向胸前的衣襟——那里藏着温芷嫣昨夜才送到他手上的信。信很短,只说城南的桃花开了,她新配了一副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方,等他得空去试。

      “萧卿来了。”

      清冷的声音从书房内传出,萧云祁整了整衣冠,大步走入。年轻的皇帝赵翊站在窗前,明黄色的龙袍在晨光中格外刺眼。他比萧云祁大两岁,如今不过二十有二,眼角却已有了细纹。

      “臣参见皇上。”萧云祁单膝跪地。

      赵翊转过身来,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你我之间,何须多礼。”他挥退左右,亲手扶起萧云祁,“云祁,你当真决定了?”

      萧云祁直视皇帝的眼睛:“臣心意已决。”

      “为了一个医女?”赵翊走回书案后坐下,手指轻叩桌面,“朕记得你向来冷静自持,怎么在这件事上如此固执?”

      “陛下。”萧云祁声音低沉,“三月前若不是芷嫣相救,臣早已命成了残废。她明知臣身份尊贵却从不阿谀奉承,见臣伤势严重便日夜守护。这样的人,臣若辜负,岂非禽兽不如?”

      赵翊盯着他看了许久,突然叹了口气:“你可知西北现在是什么情形?蛮族叛乱,三支先锋军有去无回。朕派你去,朝中那些老狐狸会怎么说?他们会说朕借刀杀人,除掉你这个潜在的威胁。”

      萧云祁心头一震。他与赵翊自幼一起长大,深知这位表面温和的帝王骨子里的多疑。这话看似推心置腹,实则暗藏试探。

      “臣只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萧云祁再次跪下,“西北叛乱,臣愿往平定。至于其他,臣从未想过,也绝不会想。”

      御书房内一时寂静无声。远处传来晨钟的声音,悠长而沉重。

      终于,赵翊站起身,从案几上取过一道明黄卷轴:“朕可以答应你,若你平定西北,便赐你与那医女婚书。”他将圣旨递给萧云祁,“但朕必须警告你,西北凶险,你很可能有去无回。”

      萧云祁双手接过圣旨,沉甸甸的。他抬头看着昔日好友如今陌生的眉眼,一字一顿道:“臣,万死不辞。”

      离开皇宫时,天已大亮。萧云祁骑在马上,手中圣旨被他攥得发热。街市上渐渐热闹起来,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他最熟悉的京城晨曲。

      “将军!将军留步!”

      一个急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萧云祁勒马回头,只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在人群中奋力挤来。待那人近了,他才认出是温芷嫣医馆的小学徒阿荣。

      “怎么了?”萧云祁心头一紧,立刻翻身下马。

      阿荣跑得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温、温大夫让我来告诉将军,她、她明日要去城郊出诊,不能来送行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青布包裹,“这是温大夫连夜做的,说是给将军带上。”

      萧云祁接过包裹,一股淡淡的药香立刻钻入鼻腔。他小心地解开一角,里面是个精致的香囊,上面绣着几枝并蒂莲。

      “温大夫还说。”阿荣挠了挠头,努力回忆着,“说西北干燥,这香囊里的药材可以润肺。还、还有,让将军每月月初记得写信。”

      萧云祁胸口突然一阵酸胀。他摸了摸阿荣的头:“告诉你家大夫,我会按时写信。也请她,保重自己。”

      回到将军府,萧云祁将香囊贴身放好。府中已是一片忙碌景象,仆人们来回穿梭,准备主帅出征的一应物品。萧母站在廊下指挥,见他回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母亲。”萧云祁行礼。

      萧母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去给你父亲辞行吧。”

      书房内,萧远山正在批阅文书,见他进来,头也不抬:“见过皇上了?”

      “是。”萧云祁垂手而立,“儿子明日出征。”

      “明日就要出征西北,你倒是沉得住气。”萧远山手中的笔顿了顿,声音冷硬如铁,“我最后问你一次,为了一个医女,值得吗?”

      萧云祁的背脊挺得更直:“三月前若不是芷嫣相救,儿子早已成了废人一个。更何况她医术高明,心地善良——”

      “善良?”萧远山猛地起身,眼中怒火灼人,“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靠给贱民看病度日,如何配得上我萧家嫡子?你可知朝中多少人盯着你的位置?若你执意娶她,不仅自毁前程,还会连累整个萧家!”

      萧云祁双拳紧握,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儿子已向皇上请命,平定西北便赐婚。圣旨一下,无人敢议。”

      “愚蠢!”萧远山一掌拍在案几上,茶盏震得叮当作响,“皇上念在你们幼时情谊才允你出征换婚,但西北蛮族凶残,你若有闪失……”老人声音突然低了下来,“你母亲已经为你哭干了眼泪。”

      萧云祁沉默片刻,突然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头:“儿子不孝,但心意已决。若不能娶芷嫣为妻,纵使位列三公,也是行尸走肉。”

      萧远山盯着儿子看了许久,终于疲惫地挥了挥手:“去吧。但愿西北的风沙能吹醒你的糊涂脑子。”

      萧云祁退出书房,胸口如同压了一块巨石。他摸了摸胸前的锦囊,那里装着温芷嫣最新的一封信,也是他即将远行时最大的慰藉。

      明日一别,便是千里之遥。但他知道,无论相隔多远,总有一盏灯为他而亮,总有一个人会等他归来。

      夜幕降临时,萧云祁独自在院中擦拭佩剑。月光如水,剑刃反射出冷冽的光芒。明日此时,他已在百里之外,而温芷嫣会在城南的小医馆里,就着油灯研读医书吧?

      三月前那个雨夜又浮现在眼前,那时先帝尚在,他作为太子伴读参加春猎。刺客的毒箭直奔太子而去,是他纵身一挡,箭矢深深扎入肩膀。御医束手无策之际,是城南的温芷嫣用一副奇特的药方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记忆中的茅草屋总是弥漫着药香,十八、九岁的温芷嫣一袭素衣,发间只一根木簪,却比宫里任何一位珠翠满头的贵女都更让他移不开眼。

      她为他换药时神情专注,睫毛在烛光下投下一片阴影;她研磨药材时手腕纤细却有力,能连续几个时辰不休息;她……

      “将军。”亲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一切都准备好了。”

      萧云祁点点头,将佩剑入鞘。回到房中,他取出纸笔,思索良久,终于落笔:“芷嫣如晤:明日启程,归期未定。西北虽远,不及相思之遥。每月月初,必寄家书。盼卿珍重,待我凯旋。”

      写完后,他将信折好,又取出一方素帕,在上面画了一枝桃花——就像温芷嫣常在信中画的那样。然后连同信一起装入信封,交给亲卫:“明日出城前,务必送到城南温大夫手中。”

      亲卫领命而去。萧云祁站在窗前,望着城南方向。夜色深沉,但他仿佛能看到那盏熟悉的灯火,和灯下那人专注的侧脸。

      翌日清晨,出征的号角响彻云霄。萧云祁身着铠甲,腰佩长剑,在万众瞩目中登上点将台。台下是整齐列队的将士,旌旗猎猎,刀光如雪。

      “出征!”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开拔。萧云祁骑在战马上,穿过欢呼的人群。城门越来越近,他的心却越来越沉——温芷嫣果然没有来。

      就在队伍即将出城的刹那,萧云祁似有所感,猛地回头。城墙阴影处,一个纤细的身影静静伫立。虽然隔着很远,他还是一眼认出了那是温芷嫣。她穿着素日那件淡青色衣裙,手中似乎拿着什么。

      萧云祁勒住马缰,想要过去,却被亲卫拦住:“将军,时辰已到,不可延误。”

      他只能远远地朝她点头示意,温芷嫣似乎笑了笑,举起手中的东西——是一枝初绽的桃花。

      春风拂过,几片花瓣飘落。萧云祁深深望了她最后一眼,转身策马扬鞭,带着大军踏上了未知的征途。

      胸前的香囊随着马背的起伏轻轻拍打着他的胸膛,仿佛一颗跳动的心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