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静候雨落时(一) ...

  •   九月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叶,在崭新的柏油路上洒下斑驳的光点。空气中弥漫着桂花初绽的甜香,与青春校园特有的、混合着书本油墨和青草气息的味道。这所顶尖学府,以其百年的沉淀和驰名的声誉,迎接着又一批满怀憧憬的年轻面孔。
      林雨娴和吴舒静,便是这其中幸运的两位。
      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站在分别标志着“医学院”和“法学院”的迎新点前,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彼此能继续同校的庆幸。
      “好了,未来的林大医生,你的战场在那边。”吴舒静指了指医学院那一片肃穆的白色主调建筑群,笑着拍了拍林雨娴的肩膀,“我可听说了,你们医学院的课表,能让人脱层皮。”
      林雨娴皱了皱鼻子,故作轻松:“怕什么?再难的关卡,不也有我们未来的吴大律师给我做后盾吗?”话虽如此,当她望向那片代表着人类生命奥秘与责任的领域时,心底还是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丝敬畏,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怯意。
      这种怯意,在开学后不久,尤其是在第一次解剖学理论课之后,迅速具象化,成了夜晚辗转反侧的焦虑。
      冰冷的术语,复杂的人体结构,还有老师轻描淡写提及的、即将要面对的“大体老师”……这一切都让林雨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并非畏惧艰苦,而是那种对生命的沉重责任感,以及初次接触生死奥秘的冲击,让她的大脑在夜晚异常活跃,无法安宁。
      又一个失眠的深夜,林雨娴瞪着天花板,终于忍不住,给隔壁宿舍楼的吴舒静发去了视频请求。
      几乎是被瞬间接起。屏幕那头的吴舒静,显然也还没睡,台灯明亮,桌上摊开着厚厚的《法学导论》和密密麻麻的笔记。
      “怎么了雨娴?又睡不着?”吴舒静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
      “嗯……”林雨娴把手机靠在枕边,声音有些闷闷的,“脑子里全是肱骨、桡骨、尺骨,还有那些神经血管……静静,你说……我是不是选错专业了?”
      “胡说。”吴舒静打断她,语气坚定,“你忘了高中生物竞赛时,你对着人体结构图眼睛发亮的样子了?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天生就该学医。只是刚开始不适应而已。”
      她放下笔,将手机拿近了些:“来,别自己瞎想。跟我说说,今天老师讲了什么?你就当我是你的第一个病人,或者……嗯,第一个需要看病的法学生,给我讲讲。”
      于是,寂静的深夜里,两个女孩隔着屏幕,一个磕磕绊绊地复述着白天课堂上的知识点,另一个则认真地听着,不时提问,用她法学生特有的逻辑,帮对方梳理着混乱的思绪。
      “你看,这样是不是清晰多了?”吴舒静听完林雨娴关于臂丛神经的混乱描述后,耐心地帮她重新理了一遍分支和走向,“记住关键点,然后像拼图一样把它们组合起来。”
      神奇的是,经过这一番“讲述”和“梳理”,那些在林雨娴脑中打架的名词和结构,似乎真的温顺了不少。
      这成了她们之间的默契。几乎每个晚上,只要林雨娴需要,吴舒静都会准时出现在视频里,或是一起在图书馆静谧的角落,扮演她最耐心的听众和梳理者。这不仅仅是单向的扶持,在帮林雨娴理清思路的过程中,吴舒静觉得自己那因大量阅读和记忆而疲惫的大脑,也得到了另一种放松和锻炼。
      不仅如此,几天后,吴舒静还给了林雨娴一个巨大的惊喜。
      她递给林雨娴一个厚厚的素描本。翻开一看,林雨娴瞬间瞪大了眼睛。
      里面画满了各种人体器官、骨骼和实验步骤的卡通图。心脏被画成了戴着王冠、努力泵血的可爱小人;肺叶变成了两片轻盈的云朵,在进行气体交换;就连复杂的膝关节结构,也被她用拟人化的线条勾勒得清晰又趣致。旁边还配着简洁的标注和记忆口诀。
      “静静!你……”林雨娴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她知道吴舒静有绘画功底,却没想到她会为自己花费这样的心思。
      “看着好玩,记起来就容易点。”吴舒静笑了笑,轻描淡写,“下次实验课之前看看,就当预习了。”
      林雨娴的感动,化作了行动上的“投桃报李”。她知道法学院的学业同样繁重,吴舒静常常需要泡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于是,她成了法学院周边店的常客。
      印着“正义永不缺席”的帆布包,刻着法典条文的金属书签,甚至还有一个定制的高级皮质笔袋,上面清晰地印着“吴大律师专属”六个字。
      当林雨娴把这个笔袋塞到吴舒静手里时,吴舒静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失笑:“你怎么又乱花钱啊。”
      “才不是乱花!”林雨娴挽住她的胳膊,笑嘻嘻地说,“这是投资!等以后你成了名震四方的大律师,这个笔袋可就是文物了!”
      校园生活并非只有她们两人。邻市的大学里,还有她们共同的老朋友——程嘉。虽然不同校,但三人的消息从未断开过,几乎每个周末,只要没有特别紧要的事情,他们都会约在位于两座城市中间点的一个商业区聚餐。
      第一次聚餐时,程嘉风风火火地赶来,脸上带着大学生特有的鲜活气,但坐下没说几句,话题就自然而然地绕到了他还在老家读高中的男朋友,季野身上。
      “唉,你们是不知道,我现在每天都得掐着点给他发消息。”程嘉搅动着面前的咖啡,语气里是甜蜜的抱怨,更多的是担忧,“我们都不在他身边了,本来高中就压力大得不行。我离得这么远,真怕他一个人扛不住。更何况,他那个闷性子,我真害怕他在学校又遭到别人欺负,要是有人看他好说话就……”
      林雨娴打趣他:“我说班长大人,你现在简直像个操碎了心的老父亲。咱家小野那么坚强的一个人,哪有你说的那么脆弱?”
      “你不懂,”程嘉叹了口气,眼神望向窗外,带着遥远的牵挂,“我就是觉得,要是我在他身边就好了。哪怕只是周末陪他吃顿饭,散散步也好。这破距离……”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要不是课业实在走不开,我真想每周都回去陪他。”
      这话引得林雨娴也生出几分感慨。她望着窗外熙攘的人流,轻声道:“是啊,想想高中那会儿,多热闹。现在……物是人非了。”
      气氛瞬间有些低沉下来。
      吴舒静适时地接话,声音平静却带着抚慰的力量:“大家只是走上了不同的路。季野在冲刺高考,杨文鑫……”她提到这个名字时,微微顿了一下,似乎也有些不解,“他居然一声不响地去当了兵,确实让人意外。白欢更是,只留下一句‘有自己的安排’,就几乎断了联系。还有小钟,也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曾经欢声笑语的那一群人,如今散落在天涯,紧密维系着的,似乎只剩下他们三个,以及程嘉心中那份跨越城市的牵挂。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份看似稳固的牵挂,会以那样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被骤然撕裂。
      那是在程嘉大一开学仅仅两个月后,一个普通的、飘着细雨的秋夜。林雨娴刚结束晚自习,从图书馆走出来,手机就疯狂地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烁着程嘉的名字。
      她刚接起,还没来得及说声“喂”,听筒里就传来程嘉带着哭腔、颤抖得几乎语无伦次的声音:
      “雨娴!怎么办……小野不见了!他不见了!”
      林雨娴的心猛地一沉,立刻停下脚步,走到路边相对安静的树下,沉声道:“程嘉,你别急,慢慢说,什么叫不见了?”
      “学校……学校说他很久没去上课了……说他家里人给他办理了休学……我、我放心不下,请假回去了一趟,才知道……才知道……”程嘉的声音破碎,夹杂着压抑不住的哽咽,“他家里……知道我们的事了……觉得我们两个男的在一起就是有病,就是变态!他们把他关起来了!囚禁在家里!季野他……他受不了,跑了!他现在不知道在哪儿,电话打不通,所有联系方式都断了……我找不到他了!雨娴,我把他弄丢了……”
      信息量巨大而惨痛,像一块冰冷的巨石,砸得林雨娴一阵眩晕。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尽可能平稳的语气说:“程嘉,听着,你现在在哪里?我们马上过来找你!别一个人扛着!”
      “我……我在老家车站……”
      “待在那里别动!我和舒静马上到!”
      挂了电话,林雨娴立刻打给吴舒静,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吴舒静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果断道:“我马上订最近一班车票,学校门口汇合。”
      没有多余的行李,只有满心的焦灼。三人连夜在老家那座小城的汽车站碰面了。秋雨凄冷,程嘉独自坐在候车室冰凉的塑料椅上,脸色苍白,眼睛红肿得像核桃,整个人蜷缩着,失去了往日所有的神采。
      看到她们,程嘉的眼泪又涌了出来,他像个迷路的孩子,无助地重复着:“我早该注意到的……很久了,他就不怎么愿意接我视频了,总是找各种理由,说学习累,说家里有人……我还怪他冷淡……我为什么那么蠢?为什么就没能早点发现他的不对劲?我要是早点回来,他是不是就不会……就不会被逼到这一步……”
      他的自责像一把钝刀,割在林雨娴和吴舒静的心上。林雨娴上前用力抱住他颤抖的肩膀,吴舒静则紧抿着唇,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仿佛在评估眼前的局势。
      “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程嘉。”吴舒静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却有效地拉回了程嘉涣散的神智,“当务之急,是找到季野。你有什么线索?他可能去什么地方?身上带了多少钱?”
      程嘉茫然地摇头:“我不知道……他性格内向,又没什么朋友……身上应该没多少钱,他家里管得严……”
      沉默片刻,程嘉猛地抬起头,眼中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能帮我个忙吗?帮我办理休学吧。”
      林雨娴和吴舒静同时一怔。
      “我必须找到他。”程嘉的声音依旧沙哑,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现在一个人,身上没钱,外面又冷……他该怎么办?我不能让他一个人面对这些。学业可以以后再补,但小野……我不能失去他。”
      看着他眼中的血光和决绝,林雨娴和吴舒静都知道,劝阻是徒劳的。这是程嘉的选择,是他对那份年少却沉重感情的交代。
      “好。”吴舒静第一个反应过来,“休学需要流程,我帮你整理需要准备的文件和手续,尽量缩短时间。”她立刻拿出手机,开始查阅相关规定和联系可能的渠道。
      林雨娴则翻出自己的钱包,毫不犹豫地抽出一张银行卡,塞进程嘉手里:“这是我攒的零花钱和一部分生活费,不多,但你路上用。记住,有事一定要给我们打电话,无论什么时候!”
      程嘉握着那张还带着林雨娴体温的卡片,眼泪再次决堤,他重重地点头,喉咙哽咽得说不出一个字。
      程嘉的休学手续在吴舒静高效地协助下,很快办妥。他背起简单的行囊,带着一张存有林雨娴积蓄的银行卡和一部电量满格的手机,踏上了茫茫的寻人之路。他的足迹开始遍布全国各地,根据任何一点微小的、可能是季野留下的痕迹,追逐着那个渺茫的希望。
      而留在校园里的林雨娴和吴舒静,生活仿佛按下了快进键,学业依旧繁重,但她们的心,却始终系在远方的程嘉和他寻找的那个少年身上。她们无法像程嘉那样抛下一切去追寻,却成为了他最坚实、最温暖的远程后盾。
      林雨娴定期给程嘉寄去包裹。里面是她精心挑选的高能量营养品、维生素片,还有根据程嘉匆忙间告知的所在地天气购买的换洗衣物。她甚至动用了家里的人脉,拜托父母利用自家公司业务拓展到各地的便利,悄悄打听是否有符合季野特征的年轻人在当地出现。每次打电话,她从不问“找到了吗”,只会细心地叮嘱:“程嘉,按时吃饭,注意安全。钱不够了跟我说。”
      吴舒静的支持则更为理性且具有针对性。她利用法学院学生的身份,尽可能地搜集相关信息,甚至尝试通过正规渠道联系过程嘉所在地方的警方,询问备案流程和寻人事宜。她更多地是扮演着“军师”的角色。她会仔细分析程嘉传来的每一条模糊的线索。
      “程嘉,你上次说在那个小县城网吧的监控里看到一个背影很像?把具体时间和地点再跟我说一遍。”
      “季野刚满十八岁,但社会经验几乎为零,他潜意识里可能会避开完全陌生的大城市,因为生存成本高,缺乏安全感。他更可能选择一些他略有耳闻、或者觉得生活压力稍小的二三线城市,或者甚至是他曾经在什么场合下表达过好感的小地方。”
      “他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交流,短期内的落脚点,很可能是那种不需要身份证登记的小旅馆、网吧,或者……甚至是一些废弃的建筑。你重点排查这些地方周围的小餐馆,看他有没有可能因为饥饿出来寻找食物。”
      她的分析条理清晰,常常能给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的程嘉,提供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
      林雨娴与吴舒静的知识,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却又因一份深厚的友情,交织在一起,化为支撑远方孤勇脚步的力量。校园里的梧桐树叶渐渐变黄,飘落,初冬的寒意悄然降临。林雨娴渐渐适应了医学院的节奏,甚至开始在解剖课上找到一种探索生命奥秘的神圣感;吴舒静则在模拟法庭上初露锋芒,逻辑严密,言辞犀利。
      她们在各自的轨道上努力奔跑,成长。但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在每一次收到程嘉带着疲惫和希望的消息时,她们都会清晰地感受到,那条连接着她们三人的线,从未因距离而松动。她们在等待,等待着那个失落的少年被找回,等待着他们的世界,重新拼凑完整的那一天。
      而那一天,还需要经历多少波折,无人知晓。程嘉的寻找,如同在茫茫人海中打捞一根特定的针,希望渺茫,但他从未放弃。林雨娴和吴舒静,则在这头,稳稳地牵住那根线,用自己的方式,为远方的寻觅,点亮一盏微光,守护着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与坚持。
      (未完待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1章 静候雨落时(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