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2、静候雨落时(二) ...

  •   秋去冬来,时间的河流裹挟着学业的重压与青春的絮语,悄然漫过大一上学期的堤岸。对于林雨娴和吴舒静而言,那段关于季野失踪、程嘉休学寻人的沉重记忆,如同心底一道深刻的烙印,不曾消失,却也在日常的忙碌与彼此的扶持中,逐渐沉淀为一种更加坚韧的支撑力量。她们之间的联系,也因此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在日常的细水长流中,一些微妙的情愫,如同初春的藤蔓,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然滋生、缠绕。
      医学院的期末,被学生们戏称为“地狱绘图”。连续数周的高强度复习、堆积如山的资料、还有那必须精准掌握的大量知识点,足以榨干每个人的精力。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连绵的冬雨和骤降的气温,让不少学生中了招,林雨娴也不例外。
      她是在图书馆熬到深夜后,回到宿舍开始觉得头重脚轻的。第二天清晨醒来,喉咙干痛,浑身乏力,额头滚烫。强撑着测了体温,38.7℃。看着镜中脸色潮红、眼神涣散的自己,林雨娴心里一阵绝望——最重要的系统解剖学考试就在两天后。
      她挣扎着给吴舒静发了条信息,原本只是想抱怨一下,没想到不到二十分钟,宿舍的门就被敲响。
      林雨娴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昏昏沉沉地去开门,惊讶地看到吴舒静站在门外走廊的寒风中,手里拎着一个保温袋,鼻尖冻得微红。
      “你怎么来了?今天上午不是有王教授的法学方法论吗?他的课你也敢翘?”林雨娴又急又心疼,声音因为发烧而沙哑。
      吴舒静没回答,只是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眉头立刻紧锁:“这么烫!吃药了吗?”她拉着林雨娴很自然的走进宿舍,从保温袋里拿出一个保温桶,里面是热气腾腾的白粥,还有分装好的退烧药和感冒冲剂。
      “先把药吃了,再喝点粥。我查了,发烧喝点清淡的粥对胃好。”吴舒静的语气不容置疑,动作却异常轻柔。她看着林雨娴乖乖把药吞下,又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粥,才稍微松了口气。
      “王教授的课我托同学录了下来,晚上补一样。”吴舒静这才解释,语气平淡,仿佛翘掉顶尖法学院最严苛教授的半天课,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这样子,我怎么放心。”
      那天下午和晚上,吴舒静没有回自己宿舍,而林雨娴的室友似乎也注意到了什么,纷纷自觉离开说去自习,留下了她们俩在寝室。她戴着耳机,一边听上午错过的课程录音,一边整理笔记,同时还不忘隔一段时间就提醒林雨娴喝水、测体温。
      到了晚上,林雨娴体温反复,虽然困倦,却因为担心复习进度而焦虑得睡不着。吴舒静索性收拾了东西,坐到了她床边。
      “你躺着,闭眼休息,听我说就行。”吴舒静翻开了林雨娴的画满卡通图的解剖学笔记,用她那清晰、冷静,却又带着奇异安抚力量的声音,开始有条不紊地帮她梳理重点。“我们从运动系统开始复习,长骨的结构,你还记得那个小人扛大旗的图吗?骨膜就像是他的紧身衣……”
      林雨娴闭着眼睛,听着耳边熟悉的声音将复杂的知识一点点拆解、重塑,心中的焦躁竟慢慢平复下来。高烧带来的眩晕和不适,在吴舒静平稳的声线中,似乎也变得可以忍受。她不知道吴舒静是何时看完自己的笔记,又是如何将她那些幼稚的卡通记忆法理解得如此透彻的。她只知道,在这个寒冷而病弱的夜晚,有一个人,为她翘掉了重要的课,守在她身边,为她熬粥送药,还用这种方式,陪她对抗着病魔和学业的双重压力。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感和依赖感,包裹了她,让她最终沉沉睡去。
      第二天清晨,林雨娴的烧退了大半。她醒来时,发现吴舒静趴在她书桌上睡着了,手机还亮着,屏幕上显示着法学笔记的界面,旁边是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晨光微熹,透过窗户洒在吴舒静安静的睡颜上,林雨娴的心,像是被最柔软的羽毛轻轻拂过,漾开一片温热的涟漪。
      冬雪消融,春风拂过校园,光秃的枝头抽出新绿,也带来了樱花园的第一缕花香。那天下午,林雨娴和吴舒静并肩从图书馆出来,穿过著名的樱花道去食堂。粉白色的云霞笼罩在头顶,微风过处,花瓣如雪般簌簌飘落。
      “真美啊,”林雨娴忍不住感叹,停下脚步,仰头看着这片烂漫的景致,眼中闪着光,“要是能记录下来就好了,感觉每年花期都不一样。”
      她只是随口一说,像感叹天气真好一样自然。吴舒静在一旁,看着她被花瓣拂过的侧脸和微微扬起的嘴角,目光深邃,没有接话。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林雨娴还在睡梦中,就被手机震动吵醒。是吴舒静的电话。
      “起床,下楼。”
      “啊?这么早……干嘛?”林雨娴睡眼惺忪。
      “拍照。樱花道,现在人最少,光线最好。”吴舒静言简意赅。
      等林雨娴匆忙洗漱下楼,看到吴舒静已经等在那里,肩上挎着一个相机包,手里还拿着一个拍立得。清晨的校园静谧无人,樱花道上薄雾氤氲,初升的阳光透过花隙,洒下金色的光柱,美得如同仙境。
      吴舒静显然做足了功课,她拉着林雨娴在不同的点位拍照,指导着她的姿势和角度。“侧过去一点,看那片开得最密的花枝。”“往前走,回头,对,就是这样,笑一下。”
      林雨娴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在吴舒静专注的镜头和周围美景的感染下,渐渐放松下来。她穿着简单的白色毛衣和牛仔裤,站在缤纷的落英中,笑容干净而灿烂,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吴舒静用单反相机认真拍着,但更多的时候,她举起了那个拍立得。随着“咔嚓”声和相机吐片的机械声,一张张即时成像的照片被她小心翼翼地取出。她轻轻甩动着相纸,看着影像在阳光下慢慢清晰,然后仔细地收进一个准备好的硬壳笔记本夹层里。
      林雨娴好奇地想凑过去看,吴舒静却难得地显出一丝腼腆,将笔记本合上:“别急,以后给你看。”
      那天之后,林雨娴发现,吴舒静那本通常只记录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的厚重笔记本里,多了一个特殊的部分。那里贴满了那天清晨在樱花道用拍立得捕捉的瞬间——她低头浅笑的,她仰头接花瓣的,她回眸看向镜头的……每一张旁边,还有吴舒静用她清秀而有力的笔迹写下的简短注脚:“雨娴与春樱”、“她的笑容比阳光暖”、“她看向我时,花都开了”。
      林雨娴并非迟钝之人。从生病时无微不至的守护,到樱花树下精心策划的拍摄,再到那本藏着秘密的笔记本……吴舒静的心意,如同渐渐盈满的湖水,清晰可见。她虽未点破,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回应着。
      她有一个精致的木盒子,是小时候装糖果的,现在成了她的“珍宝盒”。里面收纳着吴舒静送她的所有小物件——那本画满了医学卡通图的素描本、吴舒静帮她修改理顺的笔记复印件、甚至还有一次吴舒静随手摘给她的一片形状好看的银杏书签……每一件,都被她妥善地收藏着,偶尔打开看看,心底便会泛起一丝隐秘的甜。
      她们心照不宣地维持着这种超越友情、却又未曾命名的亲密。直到大二暑假前,那个充满离别与憧憬气息的夏夜。
      学校为大四的毕业生举办了盛大的晚会,喧嚣的音乐和欢呼声从操场中心传来,五彩的灯光划破夜空。林雨娴和吴舒静没有挤在人群里,而是选择了操场边缘稍高的看台,坐在那里,看着下方的热闹,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晚风的清凉。
      晚会接近尾声,一首舒缓的慢歌响起,空气中的躁动渐渐平息。就在这时,吴舒静突然转过头,在明明灭灭的灯光下,深深地望进林雨娴的眼睛。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林雨娴放在膝盖上的手。
      她的掌心有些潮湿,却异常用力。
      “雨娴。”吴舒静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又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有句话,我憋了很久了。”
      林雨娴的心猛地一跳,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她没有抽回手,只是静静地回望着她。
      “从高中第一次见面那次,我被几个男生堵在楼道里,你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帮我解围开始,”吴舒静一字一句,说得缓慢而郑重,“我就喜欢上你了。不是闺蜜之间的那种喜欢,是……心跳加速,想要时刻见到你,想要保护你,也是……想要和你共度余生的那种喜欢。”
      她顿了顿,仿佛在积蓄勇气,然后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了那本林雨娴早已留意到的笔记本,翻开了贴满拍立得照片的那几页。在朦胧的光线下,那些定格的笑容依旧明媚。
      “你看,这些,还有……”她又往前翻,林雨娴惊讶地看到,里面甚至还有高中时期她传给吴舒静的小纸条、一起看电影的票根、她送给吴舒静的第一支笔……所有与她相关的细碎片段,都被吴舒静如同收藏法典条文一样,仔细地归类、粘贴、标注。
      “这些年,所有关于你的记忆和心情,都在这里了。”吴舒静的目光灼热而真诚,“林雨娴,我喜欢你,是认真的。非常认真。”
      空气仿佛凝固了。操场的歌声、喧闹声,似乎都在这一刻远去。林雨娴看着吴舒静眼中毫不掩饰的爱意和紧张,听着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沉默了。
      许久,她才深吸一口气,反手握紧了吴舒静微凉的手指,声音低得像一声叹息:“静静……我,我其实……早就猜到了一点。”
      她抬起头,眼中情绪复杂,有感动,有喜悦,但更多的,是深深的忧虑:“我对你,也有不一样的感觉。和你在一起,我很安心,很快乐,看到你为我做的那些事,我会心跳很快。可是……我害怕。”
      “我爸妈他们很疼我,从小到大,他们几乎是把我当成公主一样宠着,从没让我受过什么委屈。可正因为这样,我很害怕他们不能够理解我们的感情,不能接受我们这样的感情。我不害怕世俗的眼光,可我害怕他们……”她的声音带上了哽咽,“静静,我真的很怕……我怕如果我们迈出了这一步,万一……万一将来面对不了那些压力,我们会不会……连朋友都做不成了?我承受不起失去你。”
      这是林雨娴内心最真实、也是最脆弱的恐惧。她并非不爱,而是爱得太过珍惜,所以畏首畏尾。
      吴舒静听着她的话,眼中的紧张慢慢被一种更深沉的心疼和坚定所取代。她没有因为林雨娴的犹豫而失望,反而将她的手握得更紧。
      “我明白。”吴舒静的声音沉稳有力,“我都明白你的害怕。”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吴舒静没有逼她立刻做出决定,也没有任何疏远。她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依旧每天准时出现在林雨娴的宿舍门前,陪她去图书馆,帮她整理即将开始的医学院实习所需的各种资料,提醒她注意各种细节。
      只是在相处的间隙,她会状似无意地提起:“雨娴,如果你担心家里,我们可以慢慢来。先不用说破,等我以后更有能力了,我们可以一起,找个合适的机会,慢慢跟他们说。我会陪着你,面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反对,绝对不会让你一个人面对。”
      她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次次切实的陪伴,一句句落在实处的承诺,和一个个试图消解她不安的例证。吴舒静用她的行动和耐心,一点点瓦解着林雨娴心中的藩篱。
      最终,在那个周末傍晚,两人在湖边散步时,林雨娴停下了脚步。夕阳的余晖将湖面染成金红色,也勾勒出吴舒静清晰而坚定的侧脸轮廓。
      林雨娴看着眼前这个人,这个从高中起就站在她身边,陪她走过迷茫、分担过痛苦、分享过喜悦,如今又如此郑重地想要参与她未来的人。所有的犹豫和恐惧,在吴舒静一次次坚定的选择和无言的守护面前,似乎都显得不再那么可怕。
      她伸出手,轻轻勾住了吴舒静的小指,像是一个郑重的约定。
      “静静,”她抬起头,眼中虽然还有一丝未散的忐忑,但更多的,是破茧而出的勇气和信任,“我想好了。不管以后会遇到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吴舒静愣了一瞬,随即,巨大的喜悦和如释重负的笑容在她脸上绽开。她紧紧回握住林雨娴的手,十指相扣,用力地点头。
      “好。一起面对。”
      夕阳沉入地平线,夜幕悄然降临,而两颗年轻的心,却在黑暗中紧紧依靠,找到了属于她们的光亮前行的方向。一段全新的关系,在这初夏的晚风中,悄然启程。
      (未完待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2章 静候雨落时(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