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认亲 ...
-
赵仲景瞧着赵玉欢已拾掇得颇有几分人模狗样,不禁轻叹一声,道:“行了,跟上我。”
赵玉欢跟在老爹的后面,心里疑惑,暗自嘀咕老爹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一前一后,两人步入了那本应是赵玉欢洞房花烛的新房。推开门扉,眼前赫然一幕——大红的喜床上,竟安然躺着一人。
赵仲景缓步至床畔,声音柔和得仿佛春风拂面:“大师兄,醒醒啦。”
赵玉欢十分好奇,什么时候他的新房被这个人给占了?他按捺不住,三两步凑到床边,探头探脑地打量起来。
只见床上的这个人白衣缥缈,长衫拖曳,衣襟散落在大红色的婚床之上,红白相映。他枕着赵玉欢成亲用的鸳鸯枕,墨色长发在头顶正中由一个玉色的发冠束了起来,发丝散落在枕侧。乍看上去,仿佛天上的仙子落入凡尘。
不过,奇怪的是这个人的脸上带着一张墨紫色的面具,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与嘴角以下的轮廓,引人遐想无限。
那人耳畔捕捉到赵仲景的轻唤,过了几许,才慢悠悠地掀开眼帘,那是一双凤眼,晶莹剔透,透过面具的孔洞看去仿佛如寒星般清澈凛冽,沁人心脾。
他缓缓启唇,声音清冷中带着一抹空灵,如同山间清泉,孤高而澄澈:“师弟,原来已到家门,劳烦扶我一把。”
赵仲景闻言,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他扶起。
一旁的赵玉欢,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他凝视着床上之人,心中暗自赞叹:不愧是仙人,都一百岁了头发依旧乌黑发亮,他爹才四十多就有不少白头发丝了。
正想得入神,赵仲景突然一个眼神杀过来,沉声喝道:“你这小子,还愣着做什么,快跪下!”
赵玉欢一个激灵,哪还敢怠慢,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就跪得笔直。
床上那人眼眸微动,目光落在了赵玉欢身上,轻声问道:“仲景,这位可是你的公子?”
清冷的声音里好似多了一丝温度。
“正是,大师兄,这就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玉欢,还不快给大师伯磕头!”赵仲景连忙应道。
原来这人就是赵仲景常常挂在嘴边的大师兄,修真界第一大门派清风派的无尘仙君柳含烟!
赵玉欢早就听他爹说过无数次这个师伯多么了不起,修真界大名人,冰清玉洁,德高望重。
想不到有机会见到真人,赵玉欢乖乖地磕了个头,叫了声:“大师伯好!”
柳含烟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如初:“不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赵玉欢麻溜地站了起来。
他还是头一次看见真仙君,不免小眼神儿偷偷观察起来,心里暗暗瞎琢磨:老爹这回离家,就是为了给这位看起来仙风道骨的老头子祝寿啊!听说有一百岁了,可是听声音一点儿都不像,那眼角下巴一点儿皱纹也没有,可是他为什么要戴个面具呢,难道是因为模样太丑陋了,怕吓着人?
赵玉欢正自胡思乱想之时,忽听得赵仲景开口,声音里满是自责:“大师兄,这次是我无能,本想带你回来治病,没想到反而让你的病情更重了!”
柳含烟道:“师弟,你无须自责,这事本就和你无关,是我执意要来这里的,你也不必耿耿于怀。”
要说这赵仲景和柳含烟的渊源还要从赵玉欢出生那年说起。
赵仲景是土生土长的后丘村人,祖上是读书的,但不知从哪代开始家族就落迫了,后人便一直在后丘村务农。
赵仲景二十岁时父母给他张罗了一桩亲事,娶了个贤惠的媳妇,也就是赵玉欢的娘。
据说这姑娘是别处逃难来的,父母亲人都死绝了,孤身一人流落到了后丘村。后来她被赵仲景一家收留,与赵仲景两情相悦,然后便成了亲。之后没过两年,赵仲景的父母过世了,给小两口儿留下了几亩薄田。夫妻二人男耕女织,手脚勤快,虽然日子紧紧巴巴的,但也勉强过得去。
又过了一年,赵玉欢出生了。家里头添人进口,本就紧巴的生活就更加拮据起来,日子有些揭不开锅了。
夫妻二人正为生计发愁之时,忽然听说镇上有个商队要招人去外地跑生意,挺挣钱。赵仲景为了多赚些钱养活老婆儿子,便跟着去了。
赵仲景这一走就是半年,杳无音讯。
赵玉欢他娘在家里日夜盼着夫君归来,忧思成疾。
终于在半年之后的某一天,官府突然派人带回了消息,说赵仲景所在的商队遭遇劫匪,全部遭了难。听了丈夫的死讯,赵玉欢的娘当场呕出一口鲜血,没过俩月人就没了。
赵玉欢那时还不满一周岁,尚在襁褓,他娘临终之前把他托付给了本庄的一对夫妇。
赵玉欢也算是因祸得福,这对夫妇是本庄富户,年逾不惑,膝下无子。他们见赵玉欢长得粉雕玉琢般,甚是可爱,便当作亲子来养,对赵玉欢宠溺至极。
赵玉欢长到十来岁的时候,老夫妻俩也相继离世,留下了一些财产。赵玉欢少不更事,没人管教,空守着钱财,经常到镇子上跟一些不着四六的人胡混,据说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这样又过了几年,赵玉欢人也学坏了,钱也挥霍光了。于是他被迫流落街头,干起了沿街乞讨,坑蒙拐骗的营生,成了当地有名的小痞子。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
正待赵玉欢饥寒交迫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赵仲景回来寻他了。
当年赵仲景的商队确实遇到了山匪,也遭到了残忍的屠杀。赵仲景在与匪徒的搏斗中被敲破了头,当场昏死过去。
过了许久之后,赵仲景从昏迷中醒来。也是他幸运,正当他趴在死人堆里痛苦呻吟的时候,被路过这里的一位仙君所救。
这位救人的仙君便是清风派的无尘长老柳含烟。
那年,柳含烟下山办事,在回来的途中经过一处山道,远远地便听到了赵仲景痛苦的呻吟之声。柳含烟寻声过去察看,可惜,商队里的其他人都死掉了,柳含烟只能将赵仲景一人救了回来。
赵仲景头部受了重创,醒来之后便什么都不记得了。柳含烟见此人失了记忆,神志不清,便一时心软将他带回了清风派医治。
清风派坐落于清风山山巅,那里风回云散,是修炼圣地。
数百年来,清风派一直是修真界第一大派,派里有二位修真界名士,一位是清风派掌门太极仙君素行之,一位是他的大徒弟,无尘仙君柳含烟。
素行之座下有十二位高徒,各个金丹之境。据传言这柳含烟的修为最高,灵力已经超过了他的师父。
但这无尘仙君柳含烟虽为掌门素行之的首席弟子,却不大过问教中事务,自己也从不收徒。清风派中的一切大小事宜,均由素行之的其他十一位弟子操持着。
柳含烟性格孤僻,平日里深居简出,几乎从不离开山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此次他竟破例出行,并且还带回来了一个凡人。
赵仲景既已来到了清风派,便欲拜入清风派门下。按惯例,柳含烟不收弟子,可他又觉得与赵仲景十分投缘,于是他便求师父素行之破例收了赵仲景为凡界弟子。于是,赵仲景便城了柳含烟的师弟。
柳含烟自小在仙门长大,对凡界事情知之甚少,时常找赵仲景了解些民间趣谈解闷,同时也不吝惜教他些本领。因此,赵仲景的本领多数都是柳含烟教的。
赵仲景能在风水宝地潜心修炼,虽然受根骨所限,无法跻身仙门之列,但也小有所成。
日子转瞬即逝,十几年过去了,赵仲景在修为提升的同时也渐渐恢复了记忆。
一想到自己在凡界中尚有妻儿,赵仲景伤心遗憾之余,决定拜别恩师,回后丘村寻亲。
回到家乡之后,赵仲景发现早已物是人非。得知妻子已故多年,赵仲景在后山坟头大哭了一天一夜。
伤心过后,赵仲景给亡妻修缮了坟地,然后又寻回了已经十六岁的儿子赵玉欢。
赵仲景留在了后丘村,决定悉心教导儿子。
他在清风山习得了一身本领,秉承师门除魔卫道的训诫,经常帮十里八村驱魔除妖,不久之后便成为了远近驰名的赵天师。
赵玉欢沾了老爹的光,日子风光起来。
赵仲景在家时,会悉心教授赵玉欢本领,也一直努力去改善他的德行。但赵玉欢从小养成的脾性和恶习,并不是一时半刻能纠正过来的。
赵仲景名声大噪之后,经常不在家,只要有人请他出门驱邪除魔,他从不推辞。
赵仲景在家时,赵玉欢的言行会有所收敛。不过,一旦赵仲景出门在外,赵玉欢便如撒了缰绳的野马一般,不再约束自己。
从小到大,他虽然没做过什么大奸大恶之事,但也是远近闻名,人见人躲的土霸王一个。
赵仲景虽然知道儿子顽劣不堪,但因他从小缺失父母疼爱和管教,心中十分有愧,所以即便赵玉欢做了错事,赵仲景也很少真正地责罚他。
时光荏苒,转眼间,赵仲景回乡也已两年有余了。
赵玉欢这孩子,天生一副好根骨,又幸得他那身为正宗仙门子弟的亲爹倾心传授,即便他平日里贪玩成性,懒惰不堪,但在这两年的光阴里,也悄然间练就了一身不凡的真功夫。
两个月前,赵仲景突然说要回清风山一趟,给他的师兄柳含烟祝百岁寿辰。其实百岁之龄在修真界并不算大,但柳含烟在清风派地位显赫,赵仲景又与之要好,便借此良机回师门探视。临行之际,他千叮咛万嘱咐,要赵玉欢在家乖乖听话,收敛性子,切不可惹不可惹是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