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方案 ...
-
知府办完了事,发现这两尊大佛还在衙门的大堂内,他硬着头皮走过来,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小心翼翼地问:“殿下,世子,您二位还有什么吩咐?下官一定全力照办!”
宁清远瞥了他一眼:“知府大人,瘟疫之事非同小可,单靠分发药材和粮食还不够。你立刻派人去城中灭鼠和野兔,这些畜生是瘟疫传播的源头,务必彻底清理。”
知府一愣,有些迟疑:“灭鼠……和野兔?这,衙门现在人手紧缺呀……世子……”
宁清远目光如刀,直直盯着知府:“怎么,你不愿去?本世子亲自带人去!”
知府连忙点头哈腰:“是,是!下官这就去办,这就去!”
李赫补充道:“还有,派人去采集艾草、苍术等药材,在城中各处焚烧,驱邪避疫。另外,街道上的尸体必须尽快收殓,集中焚烧。”
知府连连点头:“殿下放心,下官一定照办!一定照办!”说完,知府匆匆退下,去安排人手执行命令。
李赫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宁宁,这些官员平日里养尊处优,遇到大事却毫无担当,等回京后,我会向父皇禀明此事,务必整顿吏治,绝不能再让这些蛀虫祸害百姓。”
宁清远应和道:“殿下有此心,是百姓之福。”
两个少年相对视,露出笑容。
尽管任务下得很匆忙,有些凌乱,但好在,都在缓慢进行中。
一个衙役前来:“太子殿下、世子殿下,知府大人为你们准备了住处,请二位殿下随我来。”
李赫、宁清远和杨子衿在他的引领下,来到了一处宽敞华丽的宅院。宅院门前种满了名贵的花草,院内假山流水,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奢华与精致。
“二位殿下,这是知府大人特意为您几位准备的住处,虽比不上京城的府邸,但也算干净舒适,还望您几位不要嫌弃。”
宁清远环顾四周,讥讽道:“知府大人当真有兴致,岭南瘟疫肆虐,百姓流离失所,这住处倒是修得气派,看来,心思都用在这上面了。”
衙役脸色苍白,不敢回话。
等知府分发好任务准备歇一歇,一个下属过来说了几句,他叹了口气,跑去宅院,两个小“判官”还在那儿等着他。
知府连忙辩解:“殿下明鉴,这宅院是前知府留下的,下官只是稍作修缮,绝不敢奢靡浪费……”
宁清远冷笑:“是吗?那为何病坊里连一张像样的草席都没有,百姓们只能躺在冰冷的地上等死?知府大人,你这‘稍作修缮’,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知府额头冒汗,声音颤抖:“世子,下官……下官知错……”
“把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都撤了,有着闲心还不如多关心关心城中百姓。”
“是是是,下官知罪,下官这就去办。”
……
忙了一整天,宁清远终于回到住处,拿艾叶水洗了澡,换了衣裳,腰酸背痛地躺在了床上。
房间内烛光微弱,映照在他疲惫的脸上,他闭上眼睛,却无法平静,思绪纷乱如麻。
“……必须封城。”他低声喃喃。
封城是控制瘟疫蔓延的最有效手段,但这绝非易事——突然封锁城门,必然会引发恐慌和不满,更何况,瘟疫肆虐之下,许多百姓已经失去了亲人,心里充满了怨气。若是强行封城,恐怕会激起民变。
“得多设立几个病坊,得病的百姓必须集中到病坊,可他们未必愿意……”
不少百姓对病坊心存恐惧,认为那里是“死地”,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再加上官府平日里的不作为,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要想让他们自愿进入病坊,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是能在封城的同时,给予百姓一些实际的帮助,或许能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比如,承诺每日发放粮食和药材,确保病坊内的医者全力救治,甚至允许家属在安全距离外探望病人……
“还有,必须让百姓明白,封城是为了救他们,而不是抛弃他们。”宁清远低声自语,心中渐渐有了计划。
他翻身坐起,披上外衣,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明日的安排:
1. 封城令:由太子李赫亲自宣布,以朝廷的名义发布封城令,强调封城是为了控制瘟疫,保护百姓。
2. 安抚百姓:在城中各处张贴告示,解释封城的必要性,并承诺每日发放粮食和药材。
3. 病坊管理:增派人手,确保病坊内的医者和物资充足,同时允许家属在安全距离外探望病人。
4. 灭鼠驱邪:继续派人清理街道,焚烧艾草,彻底消灭瘟疫的源头。
写完后,宁清远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
“希望明日一切顺利……”
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宁清远起身开门,见杨子衿站在门外,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
“清远,忙了一天,喝点药汤吧,驱驱寒。”杨子衿关切地说道。
宁清远接过药汤,“子衿,多谢你。”
杨子衿摆了摆手,“你我之间,何必言谢?不过,你可得答应我,别把自己累垮了。”
宁清远笑了笑:“放心,我还撑得住。”
杨子衿走后不久,宁清远将那汤药喝下,正打算上床歇息,又传来一阵敲门声。
宁清远只能再次披上外衣,走到门前,打开门,见到李赫站在门外,手中提着一盏灯笼,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
“殿下?”宁清远有些意外,“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没休息?”
李赫笑了笑,“心里有事,睡不着。想着你大概也没睡,就过来找你聊聊。”
宁清远侧身让开,做了个“请”的手势:“殿下请进。”
李赫走进房间,将灯笼放在桌上,环顾了一下四周,调侃道:“你这房间倒是比我的朴素多了,看来知府大人对你还是有所顾忌啊。”
宁清远轻哼一声:“殿下身份尊贵,自然要住最好的地方,知府怎敢怠慢。”
李赫笑着看向他:“宁宁少贫嘴,你难道不知那知府怕你怕得厉害?”
宁清远轻笑:“殿下就来说这个?”
李赫叹了口气:“好啦,说正事。明日封城,百姓必然不满,你可有对策?”
宁清远拿起写好的那页方案:“殿下,我有几个想法。首先,要封城,由你颁布封城令,让百姓知晓,封城是为了控制瘟疫,保护他们。再者,命人在城中各处张贴告示,解释封城的必要,并承诺每日发放粮食和药材。还有,病坊内的监管必须加强,确保医者和物资充足,同时允许亲属在安全距离外探望病人。”
李赫接过他手中的那页纸,赞许道:“宁宁果然心思缜密。”
宁清远接着说:“我们还可以找来一些德高望重的乡绅和医者,协助安抚百姓情绪。”
“殿下放心,我们一定会解决这场瘟疫。”
“嗯,我相信宁宁。”李赫轻笑,“只是,宁宁这上面写的,我怎么不太看得懂?”
宁清远心一慌,抢过纸,刚刚太投入了,忘了这不能给别人看到了。
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简体字、现代词组……你一个古人当然看不懂啦。
话说,那李赫听没听懂他讲的方案啊?
见李赫一脸笑意地看着他,宁清远只好狡辩道:“这是,我们北疆特有的文字,你们中原人自然不懂。”
“哦,原来如此。”李赫接着刁难,“那我的名字,在宁宁的家乡文字里,怎么写?”
宁清远:?李赫就是李赫,还能翻出花来啊?
“就是……和你们中原字一样的。”
“嗯,那宁宁方才还说……”
“你的名字是一样的嘛,我的名字不是,来来来,我教你写我的名字。”宁清远提笔写下自己的名字,“看,是不是比你们中原文字简单许多?”
“嗯,确实如此。”李赫接过笔,照着写了一遍,“我写得对吗?”
宁清远看着那端正大气、遒劲有力的字迹,再看看自己的“细柳扶风”,不禁有些失落,“赫哥哥的字也这么好看……”
“嗯?也?还有谁,李宣吗?”李赫开玩笑道。
“嗯……不是啦,是宋阳,太傅总是夸他。”
“那宁宁觉得,我和宋阳的字,谁的更好看?”
反正都比自己的好看……宁清远敷衍道:“你的你的。”
“宁宁真这么想?”
“真的真的。”
……
许久,李赫站起身,“宁宁,时间不早了,早点歇息吧。”
宁清远点头应下,“殿下也早点休息,保重身体。”
李赫笑了笑,打开门,离开房间。宁清远关上门,脱下外衣,重新躺回床上,闭上眼睛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