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夏秋 ...

  •   几日后,宁月遥果真把香囊绣好了给他。
      宁清远接过香囊,仔细端详。香囊以淡蓝色为底,上面绣着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淡淡的清香。莲花的旁边还绣了几片荷叶,绿意盎然,与莲花相映成趣。
      “月遥儿的手艺真好。”
      宁月遥得意地扬起小脸:“那是自然!哥哥,你喜欢吗?”
      宁清远点头,“喜欢,当然喜欢。月遥儿做的,哥哥怎会不喜欢?”

      宁月遥面带犹豫,凑近问道:“哥哥,你是更喜欢京城吗?”
      宁清远一愣,随即失笑:“月遥儿怎会作此想,你这是在担心哥哥更喜欢京城,不愿回来吗?”
      宁月遥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几分委屈:“哥哥在京城待了那么久,月遥怕你习惯了那里的繁华,觉得北疆太荒凉了,而且北疆也没有你爱的莲花……”
      宁清远摇了摇头,“那里再繁华,也比不上北疆的草原,比不上父王母妃,还有月遥儿你。至于莲花,这儿不正有一朵吗?”他晃了晃手中的香囊。
      宁月遥闻言,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真的吗?哥哥不许骗我!”
      宁清远含笑点头:“哥哥何时骗过你?”
      宁月遥高兴地拍了拍手,满是雀跃:“那哥哥可要好好收着这个香囊!这可是月遥亲手绣的,里面还放了北疆特有的香料,闻着可舒服了!”
      宁清远将香囊轻轻系在腰间,笑着点头:“好,哥哥一定好好收着。”

      得了妹妹亲手绣的香囊,怎么能不向好友炫耀一番呢?
      宁清远离开王府,骑马前往杨子衿的住处。杨子衿的父亲是戍国公麾下的一名副将,杨府坐落于王城东侧,很快便到了。
      宁清远刚到杨府门前,便有仆人迎了上来,恭敬地行礼:“世子殿下,您来了!少爷正在后院练剑,小的这就去通报。”
      宁清远摆了摆手,笑道:“不必了,我自己去找他。”
      他轻车熟路地穿过前院,来到后院。只见杨子衿手持长剑,正在院中舞剑。剑光如虹,身形矫健,一招一式间尽显英气。
      宁清远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直到杨子衿收剑而立,才笑着鼓掌:“子衿,你的剑法又精进了。”
      杨子衿闻声回头,见是宁清远,脸上顿时露出笑意:“清远,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宁清远走上前,语气轻松:“闲来无事,便来找你聊聊。怎么,不欢迎?”
      杨子衿笑着摇头:“怎么会?你来了,我高兴还来不及。”他说着,将长剑收入鞘中,指了指一旁的石凳,“坐吧,我让人备茶。”

      两人坐下后,仆人端来热茶。
      宁清远低头看了看腰间的香囊,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杨子衿注意到他的动作,目光落在香囊上,好奇地问道:“这香囊倒是别致,新得的?”
      宁清远拿起香囊,带着几分得意:“哦,这个啊,是月遥儿送的。她亲手绣的,说是让我戴着,走到哪儿都能闻到她的心意。”
      杨子衿闻言,调侃道:“清远,你今日来,是特地来同我炫耀这香囊的?”
      宁清远轻咳一声,故作正经:“哪有?不过是随口一提罢了。”
      杨子衿笑着摇头:“得了吧,你这表情,分明就是在炫耀。不过,月遥的手艺确实不错,这莲花绣得栩栩如生。”
      宁清远低头看了看香囊,“是啊,她为了绣这个,可是跟绣娘学了好久。”
      杨子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月遥从小就黏你。这次你回来,她怕是高兴坏了吧?”
      宁清远点头,眼中满是温柔:“嗯,她总怕我喜欢京城,不愿回来。还特意问我为何喜欢莲花,是不是更喜欢京城。”
      杨子衿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月遥这丫头……不过,清远,你为何喜欢莲花?北疆可没有莲花。”
      为什么他们都爱问他这个问题?

      宁清远沉默片刻,随口扯了个理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喜欢它的品性,与京城无关。”
      “倒是很适合你。”
      “嗯?是吗?”
      杨子衿没再说什么。
      一时沉默,宁清远语气轻松,带着几分玩笑,换了个话题:“子衿,我今天好不容易才逃出来,来你这儿躲躲清静。月遥儿整日缠着我,闹得我头疼。”
      本是说笑的,可杨子衿闻言,握着茶杯的手却紧了紧,指尖泛白,神色有些落寞:“是吗?原来你是来躲月遥的。”
      宁清远并未察觉他的异样,笑道:“是啊,小孩太能闹腾了,天天要骑马去玩。”
      没听到杨子衿的回应,宁清远看向他,见他神色有些不对,疑惑地问道:“子衿,你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心事?”
      沉默片刻,杨子衿低声说:“清远,你似乎总是在别人之后才想起我。”
      宁清远一愣,“子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杨子衿低下头,自嘲道:“月遥缠着你,你便来找我躲清静;在京城时,你先是结识好友宋阳,后来和太子殿下相熟,便整日形影不离。而我,似乎总是那个‘退而求其次’的‘次’,是他们都不在或是令你厌烦时,你才会想起的人。”

      宁清远心中一震,连忙解释道:“子衿,你误会了。我从未将你当作‘次’。你是我最重要的朋友,我……”
      杨子衿却打断了他的话,脸上忽然绽开一抹笑意,语气轻松:“哈哈,我只是随口说的,清远怎么真的着急了?”
      宁清远看向杨子衿,只见他面带微笑,神色如常,仿佛刚才那番话真的只是随口一提的玩笑。
      他心中隐隐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杨子衿抿了一口茶,语气淡淡:“清远,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最亲密的朋友,不是吗?”
      宁清远点头,语气坚定:“是,子衿,我从来没有……”
      他话未说完,杨子衿便轻轻放下茶盏,笑着打断:“我知道。清远,你不必多说。”
      宁清远张了张嘴,还想再解释,可杨子衿却已站起身,“我们去集市看看吧,你不是最爱逛了吗?”
      宁清远看着他,分明感觉到他在刻意回避这个话题,甚至不愿给自己一个说开的机会。
      “子衿,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你若有什么心事,不妨直说。”
      杨子衿却只是笑了笑:“没有,都说是玩笑话了,清远怎么如此较真,那我下次不说了,行不行?”
      “子衿,不许再说这种话。”
      “嗯。”

      不管宁清远再说什么,杨子衿始终淡淡地附和,然后轻轻揭过这件事。
      后来宁清远,回想起这段不起眼的小事,总忍不住想,要是当时说开了,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会不会……他们没必要走向惨烈的结局。
      — — —

      北疆的夏天来得热烈而奔放,草原上开满了各色野花,像一块五彩斑斓的地毯铺展到天际。
      宁月遥总爱拉着宁清远去采花,她说要给哥哥编好多好多花环,让他体验一下当花仙子的乐趣。
      “哥,你看这朵怎么样?”她举着一朵紫色的野花,眼睛亮晶晶的。
      宁清远笑着点头,“好看。”
      她得意地扬起下巴,“那当然,我的眼光最好了。”

      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两人回头望去,只见一匹白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少年一身青衣,正是杨子衿。
      “清远!”他勒马停下,“还有小月遥。”
      宁月遥撇撇嘴,“子衿哥哥,你又要来蹭饭。”
      杨子衿笑道:“月遥妹妹还是这么伶牙俐齿。”
      三人并辔而行,有说有笑。一路拌嘴的变成了杨子衿和宁月遥,宁清远偶尔搭个腔。杨子衿说起这些年的趣事,逗得宁月遥咯咯直笑。

      秋天来临时,草原换上了金色的外衣。父王说要带兄妹俩去打猎,这是北疆的传统。宁月遥兴奋得一夜没睡好,天还没亮就来敲宁清远的门。
      “哥,快起来!我们要去打猎了!”
      宁清远揉着惺忪的睡眼,被妹妹拉出了门。父王已经等在院子里,他今日穿了身戎装,显得格外英武。
      狩猎很顺利,宁清远射中了一只野兔,宁月遥则收获了一只山鸡。
      晚上,一家人在篝火旁烤肉。
      宁月遥缠着杨子衿讲故事,父王和母妃坐在一旁,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火光映照在每个人脸上,温暖而明亮。

      秋天临近尾声,就快要入冬了。秋末的一天,京城来了圣旨,召宁清远回京。
      宁月遥听到消息后,把自己关在房里整整一天。宁清远去敲门,她也不应。直到傍晚,她才红着眼睛出来,手里拿着个香囊。
      “哥,这是我绣的,”她将香囊递给哥哥,“吉祥如意。”
      宁清远接过香囊,上面绣着一朵并蒂莲。
      “月遥……”
      “哥,你别说了,”宁月遥打断他,“我知道你不得不走。只是……”她低下头,“你要记得回来。”
      宁清远紧紧抱住妹妹。父王和母妃站在一旁,眼中满是不舍。杨子衿拍拍宁清远的肩,“清远,保重。”
      杨子衿的妹妹要出嫁了,那妹妹和杨子衿虽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但杨子衿很疼爱她。他留下来帮忙置办婚礼,一个月后才走。
      宁清远想让杨子衿索性别去京城了,皇上要的只是他一个人而已。但杨子衿说,让宁清远一个人待在京城,他放心不下。

      秋风萧瑟,吹落了胡杨树上的黄叶。
      回头望去,宁月遥站在城墙上,朝他挥手。她的红衣在风中飘扬,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渐渐模糊在视线中。
      宁清远再次踏上前往京城的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