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3、天子身后空无一人 ...
郭子乾的双肩开始颤抖,不甚齐整的鬓角洇出冷汗。
朝中什么能听,什么不能听,他还是有基本的判断能力的。天子自首于他面前,他便开始怀疑自己今日还能不能活着走出御书房,走出光华门。
嵇铭手撑御案,幽然叹息:“郭卿光风霁月,只知埋首案卷,却不知朝中形势。而今我大岐朝野上下分为三股势力——以谢阁老为首的文官清流,摄政王麾下的强势后进,以及太后娘娘培植永和旧属。烨都内七品以上文武官员上千人,分属这三个阵营,如郭卿这般中立持正之人寥寥无几。而朕的身边又有几人,郭卿,你知否?”
郭子乾听着听着,背心渐渐发凉。羽翼未丰的皇帝,当着自己的面,语重心长地分析朝中局势,竟有一种错觉,似皇帝在与他交心而谈,又像在抱怨文人武将济济如云,竟无人为己所用。
郭子乾只当面前是个十七岁的青年,却忘了,天子岁齿日增,已当了八年的帝王。而以残暴冷酷著称的永和帝,在这个位置上,也仅仅只坐了六年而已。
郭子乾敛衽俯首,不发一言。
“满朝贤能万千中,唯独没有朕的人。”他听大岐天子如斯叹息,无奈、恼怒、失望。
天子用青涩的声音对他说:“卢康任刑部尚书十多年,虽政绩不显,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做过最明智的一件事,在朕看来,就是培养了你这个学生。从去岁朕寿诞上,你从百官中孤勇出列,断案于惶惶殿堂,朕就看得出,你是个直臣,是个能臣,但,不一定是忠臣。可朕没有余力,也没有时间再去细细辨别人心了,只想问你一句……”
天子一字一句,说得不快,说得极妥帖,也很坦白。末了顿了几许,郑重地问他:“朕想问,卿可愿做朕的人?”
郭子乾说不出话来,他汗出如浆,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君王之威。
“微臣,惶恐!”
嵇铭缓步来到他面前,俯身,亲手将他扶起:“朕不需要你即刻回复,你可以回去细细思量,等你想好了,决定了,再来告诉朕你是要继续查案,还是就此结案。”
言讫,御书房的正门打开,郭子乾独自一人走了出来。
皇帝指名道姓要他查后宫的一桩命案,他如往常一般,兴冲冲地撸起袖子干,查到后面,发现线索,兴奋无比,可皇帝一番恳谈,如一盆冷水浇在了头顶。皇帝自首,希望他不要追查真相,还要他做自己的幕僚。
他为人臣子,本就是君王下属,但天子说的可不是这个意思。他要他参与党政,要他算计筹谋,要他以后为他做事,从此之后,自己接手的案件没有是非对错的区分,只有忠于天子,还是忠于别人。
可这与他为官的初衷相悖,与他的为人之道相冲,还让他卷入了唯恐避之不及的党争之中。
在御书房门口踌躇了许久,纠结地攥住了一丝不苟的浅绯色官袍,门口的宫女内监都好奇地看着他,他只好咬牙往汉白玉阶下走去。失魂落魄、面色恍白。
已故三年的刑部尚书卢康是他的上级,也是他的恩师。老师生前常说,六部中,除了兵部之外,就属刑部最具杀伐之气,手中纸笔、政经、律令、法典……都是利器。往往揪住一点草蛇灰线,或是律典细微处的变更修撰,就能定人生死。上至尚书宰辅,下至九品刀笔吏,需时时刻刻记得,既要“勿枉勿纵”,又要“鞫谳得情、处断平允”,执法必须公正严明……
在他心里,老师从来不是什么“纸糊尚书”,而是个顶天立地的正义之士。恩师之言,亦是他郭子乾之志,句句教诲,日夜镂刻于心。他深蒙师恩,可皇帝一席密语,岂不是让他将这些真理和信仰弃之不顾吗?郭子乾为人三十年,只为断案而生,为官近十载,只为“清明”二字,要是应了皇帝的笼络,他将违逆老师的遗训,也玷污了自己的毕生之志。
恍恍惚惚走到丹犀之下,朗朗乾坤,日照于顶。郭子乾忽然抬首,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扭头疾步折回御书房。
才走两步,就被人展臂截住,是皇帝身边的内侍总管太监,刘内监年事已高,满脸沟壑皱纹,面色灰黄,笑呵呵地问他:“郭大人,为何去而复返啊?”
“不对,这样不对!”他用力一甩袖子,像是在回应老内监,又像是对自己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手上的案子,没有一个是这样不清不楚地了结的!”
言罢,推开老内监的手,就要迈开步子,不管不顾回到君王面前,将自己的碧血丹心和坚如磐石的决心志向分说个明白。
“大人何以如此迂顽!”刘勍笑意全无,突然厉声断喝。
“你说什么?”郭子乾脚下一顿,吃惊地转过身子看向刘勍。
老内监年事已高,嗓音却铿锵有力:“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陛下是君,大人是臣子,大人的心中只有你的案子,可还有‘忠君’二字?”
大岐朝堂上三大派别排挤激烈。郭子乾虽置身事外,却并非两耳不闻。他本对党争不屑一顾,但为皇帝做事,做皇帝的党羽,算不算结朋党,算不算狼狈为奸?还是忠心为国为君?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可是,他最起码坚定一点,那就是皇帝也不能抹去案件的真相,不能将黑的说成白的!
“我办案只为还原一个真相,毕生所学不是为了替某些大人物利用,更不是为了阴谋布局、遮掩真相。就算是……”他一顿,但很快又续上了,昂扬地说,“就算是天子也不行!”说罢,再没有一丝对皇权的惧怕,不惜拒绝天子后面临的性命威胁,坚定迈步,拾级而上。
“倘若陛下有旁的得力之人衷心辅佐,何以与你一介从五品推心置腹说这些?”刘勍举袖擦拭发红的老眼,“陛下的身后……实在是没有人了啊……”
内侍监总管太监低垂着苍老的眉眼,似悲叹,似哀求。
郭子乾在玉阶中央,再度停步。
“大岐党政乱局,根源就在天子失权。而今天子长成,他要破局,就必须有自己的势力,而不可继续攀附阁老,依赖摄政王。皇帝正名,朝野方能归于一心,方能重铸太平盛世。可说来容易,大人可知这有多难?陛下是走投无路了啊,你不站到他的身后去,你又能站到哪里去?逝者已矣,何不放下一桩小案,为大岐江山社稷计,为天下黎民百姓计?”
这一停顿,他的双足像是被彻底黏住了,管他傲骨贱骨贼骨,浑身骨头像被抽走一般,软弱无力。他反复思量着刘勍这番话,心田不啻于降临了一场大风暴。
如郭子乾这样的耿臣,不为恩宠所动,不为龙威所胁,他不去沾染官场的污浊气象,不懂什么叫作和光同尘、随波逐流,然而这句“陛下身后空无一人”,却让他动摇了。
朝中人才济济,皇帝却来找他,天子之尊,向一个从五品的小官认罪自首,多滑稽,千古未有之怪状!亦多可悲。郭子乾脑中回忆起朝堂里那些钻营的丑陋面孔,同侪们的尖刻的嘲讽挖苦,又想起扶起他的那双青稚的手,最后,他看到了恩师卢尚书致仕归乡时穿的那身青衫布衣……
若老师当年也如这般,和光同尘、灵活机变,若他不是消极躲避,而是归于一方效力,可否摆脱“纸糊”之名,是否还能在朝里多留几年?是否不会因为路途奔波辛劳,而在归乡一年之后就病死蜀中?
或者换一种问法,若朝中上下一心辅佐明君,没有党同伐异,没有互相攻讦,他和他老师这样的人,是否能落个善终?
那天,郭子乾没有回去与皇帝陈情剖白,而是失魂落魄地出了宫。
御书房的门吱呀一声打开,刘勍进入,见着一袭明黄色团龙袍的青年挺直脊背立于窗前,御书房四周开阔,并无楼阁,窗前景致不错,嵇铭望着不远处的湖边垂柳,显得有些深沉。这股深沉,让从小照顾他的老内监无比陌生。
“陛下,郭大人已经回了。”
“是吗?”嵇铭舒了口气,撩袍坐回桌前。
“走之前,还在门外徘徊了好一阵子呢。”
“若是他安然离去,果断接纳了朕的招安,也就不配做朕选中的人了。”
刘勍臂挽拂尘,低头俯了一回身,并不应答。
“这是朕第一次对朝臣说这些。”嵇铭望着案前冷掉的茶,问他,“刘公,你说我能打动他吗?”
“陛下的心中装着天下黎民。郭大人素有脊伦,一心为公。他会明白的,只是总需要一点时间的。”
嵇铭笑笑,他看着老内监毕恭毕敬地对自己低眉,想问问刘勍为什么站得那么远,为什么不到他身边来,用好听的话哄着他,给他擦擦汗、扇扇风、喂喂茶。可他明白,他不能再受这样的照顾了,这是一个男人的成长。
百炼成钢,这也是一位真正的帝王修成前,必须付出的代价。
嵇铭端起薄胎茶盏,看着冷茶中浮起的数枚叶片,似在出神。刘勍便笑道:“奴才老了,总是摸不清火候,泡茶的手艺一年不如一年。还是等姑娘从刑部大牢放回来,再为陛下泡一壶好茶。”
听到这,青年皇帝的眉间终于一松,唇际浮现笑意似涟漪。
“是啊,她也该回来了。”
-----------
郭子乾步行回了家中,他家位于怀素坊的一间二进小院,家中清贫,院落陈旧,他一心扑在公务和查案上,无心娶妻,家里只有一个小厮,一个老厨子而已。
朝服才换下来,将他升为刑部右侍郎的任命文书就到了。
吏部的人进来宣布文书之前,街坊四邻还在他家前院抱怨,说他的围墙年久失修,墙皮老是脱落,被风吹到自己的院子里去,怨声载道的控诉他。他们一直以为隔壁破房子里住的是个呆瓜穷书生,就算在衙门做事,充其量是个九品芝麻小官,哪知突然之前他们的控诉对象就成了堂堂的四品大员,那可是有资格上朝的朝廷命官啊!
大岐尚书省下分六部,各有一位尚书,下设左、右侍郎,为辅官。左侍郎比右侍郎地位更高,更有实权。但是右侍郎往往是历练有潜能后进的岗位,做上这个位置的,大多从下面连提了好几级。虽比不上左侍郎和尚书,却已经是默认的前途无量。
左侍郎吴讷言在兴庆宫花房失火一案中消极倦怠、查案不利,被革职,右侍郎秦义珍多年勤恳妥当,拔擢为左侍郎,结果右侍郎的位置出缺。宫妃服毒自杀一案,郭子乾办得漂亮,由他顶上可谓顺理成章。两桩案子,既洗清了桃七的嫌疑,又裁撤尸位素餐的庸才,提拔了真正干事的官员,可谓一石三鸟。
吏部的任何风吹草动是百官盯得最紧的。调令一下,同僚们闻风而动,立马拎上礼品前去郭侍郎家拜贺。其中以刑部的同僚最多,以往他们嫌弃郭子乾性格沉闷,沉迷查案,不通人情世故,将他排挤到角落。一不留神这呆子连升四级,成了刑部三位主官之一,他们可得好好修复修复关系,最起码也得跟上峰熟络起来,免得给自己小鞋穿啊。
怀素坊是平头老百姓的居住区,小小的胡同里,挤满了各色华丽的软轿。同僚们到了他家里,才发现他的居所竟然如厮清贫简朴,于是除了祝贺郭侍郎升职之外,又多了个恭维的角度。
有意思的事,郭子乾的街坊四邻们都不愿意散去,反而在在他门口越聚越多。这帮配紫服朱的官员就和平头百姓肩并肩站在他家墙皮脱落的院子里,连条像样的椅子都没有,只能坐在邻里街坊贡献的几条硬板凳上。言笑晏晏的,倒也算一副官民和乐的和谐画面。
郭子乾明白这是皇帝的“招安”,若他接过调令走马上任,那就彻底上了皇帝的船,再没有回头之路了。算
本来他心里那点犹豫还没散去,但他的同僚和街坊们一伙伙地挤进来,恭维祝贺的话一浪又一浪,以往看不上自己的六部属官们对自己恭敬无比,还要他请客吃酒。他不擅长应付这些,他的脾气也没耿直到一不耐烦就把人轰出去的地步,只能先应付着,应着应着他就被高高架了起来。于是升官发财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儿了,由不得他再推辞。
陈宝林尸骨未寒,而她的死因,仅仅三日就盖棺定论了。既然人是郁郁自杀,桃七的嫌疑完全排除。她从刑部大牢中释放出来,送回西四所,窝着养伤。
上头有人关照,她在牢里没受什么罪,就是被崔太后赏的那顿刑杖没得到及时医治,伤口状态不太好,难受得吃不下饭。回去之后,有太医开方医治,软床睡着,宫女伺候着,好吃好喝的,为了助她伤势恢复,皇帝还命人送来的冰块降温解暑,给伤口消炎。如此骄奢淫逸的条件下,伤口自然日日好转。
至于陈宝林,人死如灯灭,她又不得皇帝看重。皇帝补偿给光禄寺陈少卿金银田地若干,以作安抚,便算作了结了。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①上榜的话每周更15000字,也就是5章,没上榜的话每周7000字,大概更2-3章。目前攒稿子中,会慢慢完结的。 ②主页其他两本一本连载,一本预收,都是全文存稿,那两本更起来就猛了,不嫌弃的话可以去瞅瞅点个收,谢谢清汤大老爷们了!!!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