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刘弗陵震惊失语。

      他今日才知道儒生与权贵豪富的关联!
      ………

      刘彻亦在此刻肃容。

      和刘弗陵不同,刘彻对儒家一直都是用而不信。

      但这是他的本能,而不是他知道为什么不能听信儒家之言。
      ………

      无数儒生惊恐地看着天幕之言,缄默者无数,狡辩者无数,怒骂者亦不少。

      但他们没有资格让自己的言论出现在天幕之上。

      黔首们大多也听不到他们的狡辩与怒骂。
      ………

      朱元璋冷冷环视一周,群臣低首。
      ………

      李世民没有看他的群臣。

      他出身于权贵豪富,他知道为什么。

      【刘弗陵:因为言“我的利益受损”,会被阿父族诛!】

      秦念点头。

      孺子可教也。

      等等,不能入戏太深。

      也不对——

      日薪两千,入戏到下班这叫敬业!

      【秦念:君王、权贵豪富、平民,是不同的阶级。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阶级间的利益不会完全一致,有时候还会截然相反。】

      【秦念:对于权贵豪富而言:皇帝没了,那就换一个皇帝“效忠”;王朝没了,那就换一个王朝“效忠”。】

      【秦念:尤其是儒家。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儒家。】

      儒生大多面无人色。

      先前为儒家大兴而喜,现在就要面临君王的怒火。

      刘彻已经被气笑了。

      此前他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儒家治世历经数百名皇帝!

      秦亡,法家跟着式微。

      口口声声喊着“君为臣纲”“忠孝”的儒家却是兴盛无数王朝!
      ………

      对于多数皇帝而言,儒家各种过错都可以被原谅,唯有“王朝没了,换一个王朝‘效忠’”这句话,最是无法容忍。

      他们不是没发现过这个问题,但都以为亡国之因在于前朝无道。

      这“道”,就是儒家治国之道。

      可当秦念以另一个角度解读儒家的“效忠”时,他们赫然发现前朝亡国,也可以是因为“以儒治国”。

      秦念所言,是对是错?

      【刘彻:朕欲兴百家,诸子百家皆可入长安。】

      【刘邦:朕亦有此意。】

      【刘启:百家入长安,乡啬夫不可限其传。】

      【刘弗陵:朕欲效仿阿父!】

      【刘询:盘缠不足者,一月后由当地县令遣吏一同护送入关。】

      唐宋明三朝还在犹豫秦念所言的正误。

      汉朝各帝却已经决定再兴百家。

      儒家之利他们没看到多少,也不知道各个王朝各自延续了多久。

      他们只知道大汉亡了。

      在尊崇儒术之后。
      ………

      秦念出戏了。

      这一连串刘姓真的太让人出戏。

      咦?

      刘秀怎么不参与接龙,难道是因为西汉和东汉有壁?
      ………

      刘秀不言,是因为此时的大汉百家已然凋零。

      纵然于天幕求贤,亦不能得。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好一个儒家董仲舒。”

      此时百家已然凋零,道家虽存却已无治国之志。

      刘秀虽怒,却已无可奈何。

      不,并非完全无可奈何。

      刘秀看向民心榜首。

      秦念时期,百家不也只剩下儒家?
      ………

      嬴政似笑非笑地看向惶恐的儒家博士。

      “李斯。”

      “臣在。”

      李斯恭敬下拜,等候陛下对儒家的决议。

      “朕欲建咸阳学宫,容百家学派。”

      李斯惊异,但不敢多言,当即领命。

      咸阳学宫,自是效仿齐国的稷下学宫。

      嬴政本倾向于齐思想,但观秦念多次言及“百家”一词。

      大秦一统,若只重法家,亦有百家凋零之弊。

      秦亡于二世,或许与此有关。

      如今百家中纵然多有诋毁他的人,也无法再蒙蔽煽动黔首。

      居于声誉榜榜首,嬴政的民心一直在缓慢上升。

      即便依旧是十三人中最低。

      【李世民:汉武帝时期,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盗贼四起,这不是与民争利引起的祸端吗?】

      这问题还真是越来越难以回答。

      秦念码字码了又删。

      汉武帝后期到处爆发起义,确实是因为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了。

      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刘彻晚年发癫。

      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他就算不发癫也很难支撑持续数十年的对外作战。

      更别说后期多次战事失利带来的高额损失。

      所以还是得怪卫青霍去病死得太早?
      ………

      李世民是刻意转变话题。

      大唐以儒治国已经成为定局,再兴百家需从长计议。

      让秦念继续讥讽儒家之弊,只会引发社稷动荡。
      ………

      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盗贼四起。

      刘邦从这十二个字中看到了秦末的烽烟。

      刘彻的民心也随着这十二个字飞速下滑,隐有与始皇帝相汇之势。

      但他没有出言警示刘彻。

      大汉没有因此亡国。

      以这些代价造就大汉唯一的千古一帝,使“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刘邦斟了一杯酒,倾泻于地。

      祭生民。

      【秦念:村长征青壮与粮草去与经常袭击村子的盗匪作战,异攻守之势重创盗匪,自此村子不再是供盗匪随意取用的羊圈。】

      【秦念:后世却将血与火中铸就的不屈之魂视作理所当然,指责村长与民争利,空耗了太多人口与资源。】

      秦念知道这话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

      她不是汉武帝治下民不聊生的民,才会偏爱汉武帝,乐于赞颂他的功绩。

      就像她同样偏爱秦始皇唐太宗,但要让她舍弃现代社会穿越到他们治下充斥着尊卑贵贱的封建王朝。

      秦念一万个不愿意。

      就算是最爱民的唐太宗治下,她也绝不愿意。

      话又说回来,如果“李世民”只是指责汉武帝治下民不聊生,她也不会刻意去提刘彻的功绩。

      但她极其不喜欢“与民争利”这面儒家经常举着的大旗。
      ………

      李世民没想到秦念会如此作答。

      他本以为秦念会继续谈论儒学弊端,不想却是在为汉武帝辩解。

      是因为汉武帝骤然下落的民心?

      即便有秦念之言,汉武帝民心下落的速度也仅是略有缓解,排名依旧在不断下跌。
      ………

      嬴政冷下脸。

      他知道秦念口中的盗匪是指匈奴。

      此前秦念就提及刘彻最显赫的战功是“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羊圈。

      这就是秦念对刘彻之前诸朝的评价?

      大秦一统,匈奴却趁中原混战之时南下,甚至占领了河南之地,直接威胁到咸阳。

      嬴政早有北征之意,只是大秦初定,尚需休养生息。

      时机未到。
      ………

      刘彻绷着脸,但没能绷太久。

      虽然不喜“村长”之称,但他早已习惯秦念的说话方式。

      清楚这话就是在盛赞于他!

      刘据看着放声大笑的阿父,突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民心,仁政,是明君应该在乎的东西。

      但阿父志不在明君。

      “供盗匪随意取用的羊圈”,指的是阿父之前的大汉。

      和亲,纳贡。

      即便如此,匈奴依旧屡次进犯。

      刘彻的大喜不仅是因为“血与火中铸就的不屈之魂”如此高的评价,更是因为此言出于秦皇之口。

      始皇帝后人、民心榜首的秦皇秦念!

      天意为证,出于本心!

      【刘彻:知朕者,秦皇也!】

      秦念嘴角抽了抽。

      虽说这秦皇二字指的是她吧,但刘彻这么说真的很容易让她联想到始皇帝。

      真的太出戏了。

      看着这六个字尤其是那个感叹号,秦念觉得不太好。

      谈民不聊生却忽略民已经很不合适,再看刘彻这骄傲的模样那就更不合适了。

      秦念有点担心刘彻的剧本走向。

      历史上的刘彻好歹也在晚年下了《轮台诏》,对西域政策略作调整。

      从逻辑上来说,要是因为她的夸奖,使得刘彻更加自傲……

      秦念果断给刘小猪泼冷水。

      【秦念:虽功在千秋,但过在当代。国库空虚,还非要跑泰山封什么禅,还大修陵寝,真当死后还能享乐?朕告诉你,没有死后享乐,只有死后盗墓。】

      【刘彻:谁敢盗朕之陵寝?!】

      刘彻失去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大怒!

      【秦念:史书记载,你至少被盗了五次墓,其中有三次为大规模被盗。另外你就算问出是谁盗的也没用,你管不到他们。】

      比起被盗的严重程度,秦念印象更深刻的其实是茂陵附近的修陵人墓地。

      官方估计里面的尸骨在两万具以上。

      唉。

      封建王朝。
      ………

      被盗五次!

      三次为大规模被盗!

      刘彻的脸色已经不是难看二字所能形容。

      都不用秦念提醒,“大规模被盗”就已经意味着“管不到”。

      【秦念:伤治下之民以修陵,先赔上自己的名声,再让后世的掘墓者大赚特赚。刘彻,你确定还要这么做?】

      【刘彻:……】

      刘彻本该以秦始皇陵自辩,但他很快就意识到秦正是因为伤民过度,才致使二世而亡。

      秦念言封禅之过、言修陵之过,看似在指责他的过错,实则更像是在劝谏始皇帝。

      大汉未因这二者而亡,但“户口减半、盗贼四起”亦是触目惊心。

      这时候刘彻才从盛怒中冷静下来。

      泰山封禅之事,他已然因为“昏君封禅”一事决定放弃。

      但修陵……

      事死如事生,刘彻现在仍不愿放弃死后的享乐。
      ………

      为什么现在不能北击匈奴?

      因为国库空虚。

      封禅,他本欲行此事。

      修陵,从他登基开始就在做。

      秦念此言,究竟是对刘彻所说,还是在向他谏言?

      大秦因何而亡?

      嬴政沉思。
      ………

      修陵伤民之说,触动的也不仅仅是秦皇汉武二人。

      其余皇帝都有修陵之事。

      虽不及秦皇汉武,但必然都会伤民。

      李世民现在还没开始修陵,连唐祖陵都还没开始修建。

      但他深知一旦开始修建,必然伤民。

      该如何是好?

      【秦念:还有均输平准。原本是既能提高财政收益、也对百姓有利的措施。你却没能限制住官吏腐败,将原本可以青史留名的善政,给执行成了褒贬不一的朝廷敛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 1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每晚21:00日更。 预收《昭回于秦》:造胡亥的反,这秦二世她来当(下一本开)。 预收《汉风起兮》:穿越成汉武帝的女儿,这皇位就该是她的。 预收《她在暗恋我》:跟网友口嗨,遇上本尊。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