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飘摇过后满地悲 ...
金銮殿内,朝臣们正为与辽族该是战是和争论不休,久久未有定论。只见皇帝思索半晌,终于开口问:“江节度觉得辽族在瀛州一役後还有其他后着吗?”
这里与辽兵交手最多的人当数江恪无误,一时间满朝的目光都投往这位年少得势的节度使身上。江恪踏步出列,朗声答道:“回禀聖人,臣認為机会不大。臣斩杀辽族奸细的时候除了一队精锐之外,其他都是散兵,不像是精心组织而成的,兵力也不过寥寥。若果有其他地方也被辽族渗透的话,部署在瀛洲的辽族人马应该更多才对。”
兵部尚书出列,举着玉笏板向皇上进言:“臣认为辽的举动过于急躁了,辽族先是祸乱瀛洲,后又派使节来访挑衅。不像是真的兵强马壮,倒像是……底气不足。”
有大臣附和:“兵部尚书说得有理。如今大渝内患平息不久,各地百姓元气大伤、尚未能休养生息,不宜再起外乱。要稳住辽人,不妨先试着议和。”
还有须发皆白的老臣跪下磕头力谏:“北地百姓受战祸之苦多年,臣请圣人议和。”
听到这里,皇帝心中稍宽,能议和自然是极好的。若要与辽族开战的话,对如今的大渝来说非但是劳民伤财那么简单了。倒不如议和,赔些茶盐绢帛虽然软弱了些,但好歹能免北地百姓再受战火。他坐朝二十年,大渝也曾鼎盛一时,落到如此地步,心中何尝不黯然?天子面上不能显露半分喜怒,他只是摆摆手,下令。
“既然众卿家踊跃谏言,朕也觉得议和乃上策。那这事就交由礼部去办吧。”
此刻巳时已到,夏日的太阳猛烈,殿内开始热起来了。朝服厚重,殿内闷热,不少官员都湿了鬓角。难免都有些躁动不安。皇帝也有些心劳意穰,便道:“众卿家,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啟奏。”柏闻出列,先拜。他入御史台三年,因他弹劾而下马的冗员不在少数,如今已官至四品御史中丞。众臣见他头戴獬豸冠,身穿朱衣,都知道今儿是有人要遭参了。那些心怀鬼胎的不禁心中一沉,忐忑地想着自己最近有否行差踏错。
只听他冷声说:“臣要参丞相贾弘济耽误军机、侵吞军款,间接促成霞州之难。”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哗然。但柏闻还不止于此,稍作停顿,又说:“另外,臣听闻贾相拿银器贿赂各路大臣,有勾结朋党之嫌。“
贾弘济是只老狐狸,面对数条滔天大罪还能先避重就轻。他瞥了柏闻一眼,只问:“柏御史既然参我行贿,可不能空口无凭,你有何证据?”
“贾相稍安无躁,证据自是有的。否则,臣也不敢贸然上奏,免得……”柏闻躬身向皇帝拱手,“轻黩了圣听。”
侍御史林修筠出列,跪着说:“启禀圣人,几年前臣刚入御使台办差时,贾家曾差人来以贾相的名义送过一个做工精巧的银瓶,言辞间多有拜托照拂之意。臣……臣恐怕此举有结党营私之嫌,实在惶恐,便让人回绝了。臣府中掌事的仆人应当记得此事,可作人证。“
有贾弘济的心腹质疑:“既有了人证,那物证呢?”
“贾家一不是产银起家,二不与外族通商,何来那么大批的白银?”
柏闻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兀自说:“这就要问贾相,庆安七年批给霞州的三十万两白银到底去哪了。”
没料到他们能挖出这陈年旧事,贾弘济此刻终于变了脸色。但他还拒不承认:“批给霞州的军费,自然是去了霞州了。”
柏闻笑了一声,他就知道这人不见棺材不下泪,必然是不会认罪的。当真以为自己做的事天衣无缝吗?
也未免太狂妄了。
江恪突然迈步,跪在了御前,“臣世代镇守霞州,臣愿以性命担保,霞州从未收过这批白银。”他顿了一顿:“至于贾弘济耽误军机之罪,臣一直留着当年霞州发往上京的军报的底本,可证真有其事。”江恪把收在袖中的了军报呈上去,再加了一剂猛药。他磕头,扬声喊:“家仇国恨,臣日夜不敢忘。请陛下彻查此事,以慰我大渝将士英灵!”
皇帝被这番动之以情打动了,从内宦手中接过来一看,当即发难:“庆安七年的枢密使是你贾家的人!为何朕从没见过这份军报!”
这下算是彻底坐实了白银的去向与他有关。贾弘济的脸色阴沉得要滴水,他千算万算,竟算漏了这个江恪!
能立于朝堂之上的没几个人是傻子。众臣一想便知,白银一直由朝廷严格管核,现在得知本来要作霞州军费的白银不知所踪,贾家又无故拥有一大批银器到处送礼。摆明与耽误军机、贪污军费、结党营私每一条罪名都脫不了关系。
有收过礼的大臣急得出了一身冷汗。根据大渝律法,贪污不仅自己要流放,还会牵连亲族。更何况贾家这批还是盗赃而来的白银!贾家送的长命锁还在他孙儿的脖子上挂着呢,谁也没想过这会是一道催命符啊?
于是不少收过贾家好处的,见势色不对,竟纷纷倒戈相向,成了贾家行贿的人证。一时间高喊着“臣要参贾弘济”、“臣也要参贾弘济”的呼声在金銮殿内此起彼落、不绝于耳。
这些人乌泱泱地跪了大半个金銮殿,当中不乏六品以上大员。江恪看在眼内,心道:若当真是如此正直,那为何不在贾家送礼后立即上奏弹劾?要等到今日才禀报?
这大渝还真是烂到根里了。
皇帝见此怒极了,偏偏又人数众多,不能将他们通通治罪。只能起身指着贾弘济呵斥:“贾贼,你……简直是胆大包天!目无皇法!”他气得急火攻心,一口气喘不过来,几乎要站不稳。众臣都慌了,齐声喊道:“请圣人多加保重龙体!”
大理寺卿连忙出列,磕头说:“查明案件乃臣之职责,臣当仁不让,务必早日彻查此事,再禀明圣上。”又叫道:“来人啊,将罪臣贾弘济带下去,即日起革职查办。”
众臣私相授受,将大渝蛀得千疮百孔。太子是个不成器的,还在东宫禁足。镜王身体有恙,一向免上朝会。察觉到自己身旁几乎无人可信的皇帝已经耗尽了心力,散了朝会后由佟安搀扶着而去了。
待圣人摆驾回了太和殿,佟安开口道:“启禀圣人,奴婢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瞧了他一眼,颔首,“說吧。”
“今日朝会前江节度在宫门前卸刀,刚好让奴婢撞见了。奴婢看他的那把金错刀眼熟得很,恰似圣人当年赐给太……镜王之物。“御前失言可是大罪。佟安连忙说:“圣人恕罪,奴婢老了,一张嘴就容易说错话,实在该罚。”他斜眼观察皇帝神情,却见他未有怒色,心下猜测已坐实了七八分。
“无妨。佟安,你向来眼光毒、记性好。朕有话问你。”皇帝本來正值壮年,此刻看去却两鬓半白、双目混浊,像是骤然衰老许多。
“你觉得少一这孩子,如何?”佟安垂首,圣人这话的意思是在问他镜王能否作龙椅的下一任主人。
宦者干政,于礼不合。可皇帝想着,佟安身居太监总管之位多年,不但办事又快又好,服待也妥贴。久而久之,他也对佟安愈发倚重,已视他作为数不多的心腹了。
纵然宫人们私下都说,佟公公在御前的一句说话,份量比许多言官都来得要重。佟安本人却心如明镜,他明白龙座的人选不是他一介奴婢能妄言的,伴君如伴虎,最紧要的就是知进退、尽本分。他的一句话能让人得了禆益还是损害尚未可知。
“谢圣人垂爱,小人见识浅薄、不敢妄言。圣人睿智,想必心中早有属意之人。“
见佟安避而不答,皇帝亦不为难他,摆手让他退下了。皇帝犹自想道:少一自是极好的。只是怕有人利用他病弱,要扶他上去当傀儡皇帝。
刚下了旨让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等人尽快调查及审理贾弘济一案后,门外宫人就通报皇后求见。皇后是贾弘济之妹,在这节骨眼上,皇帝当然没闲心去见。怎料又隔了一个时辰,佟安亲自来了,先躬身行礼,再俯身上前向皇上说:“圣人当真不见皇后吗?娘娘还在门外候着呢。”
皇帝停下了批阅奏折的动作,叹了口气,吩咐道:“你先去替朕传话。就说如果她是为贾弘济求情而来的话,那就回去吧。朕不会见她。”又低声说:“不是的话,就带她进来吧。”
皇后很快被佟安领了进来,她行礼,柔声唤道:“臣妾参见陛下。”皇帝打量了她一眼,“免礼。”
“臣妾只是因为许久没见陛下,甚是挂念,带了盅养生的汤品过来而已。刚刚让宫人用小灶热过了,陛下趁热尝尝吧。“皇帝从她手上接过玉碗,佟安想用银针去试,也被他拦下了。皇后瞄了佟安一下,眼中闪过一道寒芒,很快又垂眸看着皇帝用勺子搅动汤汁。殿內一時靜得落針可聞。皇帝喝了口,汤的味道倒是不错,才说:“皇后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皇后见他将汤汁都喝完了,脸上泛起笑意来,“谢陛下夸奖。”她身旁的一个宫婢躬身说:“当然了陛下,奴婢斗胆说一句,这汤可是皇后娘娘在小厨房里亲自熬了两个时辰的。陛下今儿真的有口福了。”
皇帝想起来,皇后以往也是常为他亲手作羹汤的,多年情份作不得假。太子虽然任性妄为了些,但终究也是他的孩子,以后慢慢再教便是了。只是皇后出身贾家,如现在不将话说开来,恐怕往后会生了嫌隙。
皇帝搁下汤碗,说:“朕也明白家事与国事終於是不同的。但还是想听你亲口说。贾弘济做的事,你当真毫不知情?”
“臣妾身在宫中,心中便只有陛下和峰儿。对阿兄于前朝所做的事一概没有过问,也不打算为其陈情。后宫不得干政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臣妾是绝不敢逾越的。”她与贾弘济并无多少兄妹情份,只是互相利用罢了,又怎会为他求情?
看着皇后的一双眼睛,皇帝还是妥协了。他拍了拍她的手,“朕知道你是个明事理的。”沉吟半晌,许诺,“朕一得空就去看望峰儿吧。也差不多该解了他的禁足了。”
天子得空了,其他人就要遭罪。皇帝去东宫看望太子,竟不忘唤上季少一一道,说是多走动才对身体好。季少一心中还记挂着贾弘济一案,那日他不在朝上,觉得错过了许多,正打算向江恪打听。没料到会被自家阿耶抓来散步。
聊了几句就到了东宫,眼睛未见到太子,耳朵先听见一阵哭闹声。佟安当即皱起眉头喝斥:“何人在此暄嘩。惊扰圣驾,你们该当何罪?”季少一当即望了过去。
只见一个女官与一个小内宦上前跪下行礼,“圣上万福金安、镜王殿下吉祥。奴婢自知罪该万死,但……”那个女官与内宦对视一眼,又磕了个头,“奴婢是东宫司闺陆辛夷,有一事请圣上作主。”
陆辛夷一旁的内宦就是饱受太子欺侮的同和。近來贾家相关人等全都停职查办,太子失了靠山,就把气撒到这些东宫内宦身上。她将太子如何虐打内宦的事说了一遍,又拉高同和的衣袖去展示他手上的伤。
鲜红的新伤与已经结痂的旧伤叠加在孩子细嫩的皮肉上,饶是皇帝见了也觉得心惊。季少一看了半响,想不出要这样对待一个孩子的理由。
宫中最易变的就是人心。太子也不是他记忆中的那个天真稚子了,他心道。
继贾家倒台后,圣上再次龙颜大怒,下了一道诏书曰太子季令峰因无能、失德被废为魏王,不日发往丹州封地。而贾家的案件查出涉案的人数甚广,就连内宫的宦官宫婢,收过贾家银锭的也不在少数。刑部为治贪污之风,把他们都处理了,以儆效尤。整个上京都被愁云惨雾所笼罩,赫然就是一副惨淡的光景。這段时间,京官们都人人自危,无不谨言慎行,免得出了任何差错惹事上身。
接踵而至的纷乱终于压垮了龙体,在入秋的数日后,深宫传出了圣人病重的消息。
本章走剧情,下章剧情线感情线齐飞,高甜预警。咱们大渝积弱,不是什么大国,两万五千军士和三十万两白银已经算是很多了。通货膨胀要不得。宦官宫婢一律自称为“奴婢”。晚上或明天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飘摇过后满地悲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